第120章 硬捍立威

“但我等多半又要面對數倍之敵,這一千八百軍士若是在此地便有所折損……”顯然,甘寧心中所想乃是以最小傷亡佔得零陵,以免後繼乏力,到時若是無力再戰,恐零陵就算到手,亦是會因無人把守而再度丟失。

“興霸明日只管領兵與其對壘即可,若是未得吾之將令,則不必妄動,這零陵城中兵將,吾事先倒是瞭解一二。”

甘寧聽罷,也只能是似懂非懂的應了一聲,而後便獨自歇息去了。

次日,劉封這大隊人馬衣甲鮮明,果然清晨便被劉度所遣巡邏之軍士知悉,急報劉度。

劉度這些時日過的亦是並不安穩,荊州在劉表治下之時,因劉表偏安一隅,實無進取之心,是故劉度身爲一郡太守,在此傭兵,卻也頗爲自在,但自劉琮降了曹操,劉度便是寢食難安,惟恐曹操親來,將其滿門抄斬。

不料曹操尚未及顧得其他郡縣,便出兵去攻劉備,而後便被周瑜與諸葛亮大敗於赤壁,此時曹操,劉備與周瑜三波人馬皆在荊州境內廝殺,雖未波及零陵,但劉度亦是不知日後會歸爲何處,是故寢食難安,得報城外數十里忽地現出一隊劉備人馬,心中一驚,便將其子劉賢召來商議對策。

劉賢此時年方二十餘歲,在零陵亦是頗有些才名。聽聞劉備軍士到了城外,略一思量,便對其父言道:“這三家人馬,劉備乃是最弱,且赤壁擊退曹操乃是周公瑾之計策,與劉備並無多大幹系,這荊襄九郡與江東又是接壤,依吾之見,我等日後降了孫將軍便可,這劉備些許人馬,帶兵剿滅也罷!”

“久聞那劉備麾下有關張趙雲之勇,近日更有其義子劉封銳不可當,我等當如何敵之?”顯然劉度對劉備軍士亦是頗爲忌憚。

“本郡上將邢道榮,有萬夫莫開之勇,想來那劉備一千餘人馬,亦是無甚將領,若是不戰便降,恐惹人恥笑!”劉賢依舊力主破敵,劉度聞言,亦是覺得有理,於是便銀牙一咬,遣了劉賢與那邢道榮領兵八千,前去迎敵。

這八千人馬剛一出城,劉封便得了消息,而後頓時面現得意之色,將魏延與甘寧叫到身前,密語了一番,二人聽罷皆是眼前一亮,頻頻點頭稱是。

待劉賢與邢道榮率八千軍士在距劉封營寨十里出紮營,而後領兵到了與劉封營寨近前時,劉封已然是率軍嚴陣以待,待得二人率軍到了近處,只見劉封一身亮銀色鎧甲,手持雙刀,腰挎寶劍,正一馬當先。

“汝等可是零陵太守劉度麾下?吾乃是劉備之子劉封,今日來此乃是奉吾父之命教爾等歸降,若是降了我等,劉度依舊爲零陵太守,如若不然,殺你個片甲不留!”

那邢道榮已然是立在劉封近前,年約三十餘歲,面上滿是絡腮鬍徐,手持一柄開山大斧,怕不有百十斤重,生得虎背熊腰,隔着鎧甲亦可見其渾身橫練肌肉,頗爲威武。

“豎子,休得胡言,劉皇叔自身尚且難保,竟有取我零陵之心,當真可笑,汝這豎子,年歲不大,怎敢如此口出狂言,汝那區區小刃,殺雞尚可,怎能將我等殺得片甲不留?”邢道榮見劉封年少,又是手持奇異雙刀,嘲諷一番後竟自顧自哈哈大笑起來。

劉封因使不慣那諸多長兵器,是故自從到了此處,馬戰亦是使用一雙鋼刀,早在樊城之時,便引得趙雲一番質疑,但見了其與李典之戰後,趙雲便並未再有疑慮。

縱然馬戰所用兵器乃是一寸長一寸強,但劉封這雙刀對上尋常長柄兵器,卻是每每能夠先行將其控制,一旦到了近身,對方几乎便再無反擊之力。

劉封此時見這劉度人馬並無歸降之意,便以刀指向邢道榮,策馬向前,直取邢道榮!

邢道榮雖對劉封勇武有所耳聞,但如今一見,心中就起了輕視之心,且在這零陵地界,邢道榮確是未逢敵手,於是也並未有甚顧忌,將他手中拿開山大斧揮舞的虎虎生風,便迎向劉封。

劉封策馬趕到之時,那邢道榮雙手蓄力,起手就是一斧,直奔劉封面門,這一斧若是擊中,劉封頭顱登時便會分家。

但劉封戰馬雖快,卻是早有準備,迎着巨斧向後一仰,身軀幾乎貼合在馬背之上,便從容躲過了這勢大力沉的一擊。

邢道榮見一擊落空,劉封已然是到了其背後,惟恐劉封出刀,藉着斧勢,扭腰反手又是一斧。

這使斧之人,因斧頭頗爲沉重,頭幾遭攻勢皆是兇猛非常,劉封雖未與使斧之人交過手,但亦是有所耳聞,這如今遇見了這邢道榮,心中倒是對這點頗爲認同,邢道榮這起手兩斧,確是頗有些氣勢,就是關羽所用那青龍偃月刀,想要單憑氣力與其硬捍,怕是亦佔不得便宜。

劉封早有準備,又是略微一撥馬側身,便躲過了這第二斧。

“豎子,怎地躲躲閃閃,早知不敵,便該下馬受降!”邢道榮只道劉封不敢與其硬捍,雖是兩斧落空,卻是愈發的信心十足,當下又是大喝一聲,大斧攜帶一陣罡風,向劉封撲面襲來。

讓他未能想到的是,此番劉封卻是並未急於躲閃,反而揮刀迎着他這一斧,看似準備與其硬捍。

“子威將軍不可……”魏延本就在襄陽任職,對這邢道榮亦是有所耳聞,之前劉封與其二人定計之時,只說其定可戰勝邢道榮,但鋼刀對上這開山大斧,幾乎登時便會折斷,是故魏延與甘寧,此時全部是面上顯出了一片焦急之色。

而劉封此時,確是揮刀迎向了那巨斧,但他刀刃所及之處,卻並非是那寬大的斧面。

說時遲,那時快,電光火石之間,邢道榮的巨斧便已然是和劉封的鋼刀在空中相遇。

但令邢道榮心中一驚的是,他並未聽到心中早已想到的鋼刀斷裂之聲,入耳的卻是“嗞……”的一聲金屬之間摩擦之聲……

那聲音一入耳,邢道榮心中便暗道一聲不好,慌忙定睛一看,直嚇得他幾乎是魂飛魄散!

第432章 雪上加霜第54章 功成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402章 呈上奏摺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176章 拔寨第180章 折中之法第50章 萍水相逢第175章 雒縣攻防第135章 退敵第110章 稱心如意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509章 化零爲整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145章 論功行賞第473章 潁川鄧艾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527章 論江東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377章 終親往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109章 妥協第444章 大軍至第237章 步步爲營(第一更)第313章 孔明的決定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第510章 馬超戰徐晃第50章 萍水相逢第218章 箭在弦上(第一更)第429章 順利出城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173章 智取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57章 半日之緣第467章 再次來襲的猜測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317章 風暴第184章 自立門戶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511章 擒徐晃第407章 渾水第253章 觀虎鬥第464章 大獲全勝第96章 提請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392章 厚禮第375章 止住損失第420章 孰輕孰重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237章 步步爲營(第一更)第523章 投子認負第522章 絕地反擊第394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183章 分秒必爭第200章 四方角力(第三更)第570章 歸一(大結局)第276章 踏上歸途第301章 如虎添翼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32章 救弟第68章 江上交鋒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179章 分兵之策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140章 謀取襄陽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299章 行動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92章 緊鑼密鼓第439章 穩坐家中的司馬懿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430章 夜色驚魂第48章 守城的藝術第347章 偏門之計第447章 第一次攻擊第73章 論斷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305章 捷報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75章 夜談第97章 萬事俱備第249章 以戰養戰第447章 第一次攻擊第367章 避實就虛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70章 連環之計第91章 孫權之謀第2章 智勇退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