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戰況

縱然心知如此,但劉封卻依舊將其收服了甘寧與龐統之事詳盡說與了劉備,自然並未提及其向那二人透漏自己爭霸之心,只是言道那二人皆是因劉備仁義之名才前來投奔。只因劉封心知若是讓劉備知曉二人是因劉封才前來投奔,劉備必然便不會讓其在劉封賬下效命,那與劉封所要結果,便背道而馳了。

“封此番前去柴桑,已然是耽擱了近半月時日,不知諸葛軍師與周瑜在那前方準備如何抗擊曹操大軍,如封所料不錯,曹操這數日間應會像我等聯軍發起總攻,不然其糧草怕是難以支持。”

將江東之事盡皆向劉備交待完畢後,劉封便話鋒一轉,問道劉備。若是前方戰事之中被諸葛亮將所剩餘功勞全部都拿走,劉封想要在得了荊州之後一處城池用以安身立命,那便並無甚可能。

故此,劉封對於前方戰事十分關心,他斷然不會因前去江東耽擱了幾日便將前方戰事放下,在樊口靜待戰事結果,那到時便會十分被動。

“就在數日前,軍師曾遣人到樊口來報,他與周瑜已然是定下了計策,三日後便會依照計策行事,如果計策成功,那曹操軍中水軍戰船便會盡皆損毀,到時我軍再自北岸登陸,在曹操奔逃之處設下埋伏,便可一路將曹操大軍擊退,再破其外圍防線,直至其退出荊州境內。”

對於劉封,劉備自然是並未隱瞞,待得計策成行之時,他尚且需要倚仗劉封之神勇,此時趙雲尚在周瑜營中保護諸葛亮安危,能夠獨立帶兵前去圍剿曹操殘部之人,除了那關張之外,便只剩下劉封一人。

“不知軍師與周瑜設下之計策乃是何種計策?據封之前所知,曹操麾下尚餘大軍八十餘萬,而其中水軍亦是不下二十萬之數,我等若是分兵,能夠前去迎擊曹操大軍之人不過三萬之數,如此懸殊之兵力,如何能夠將曹操二十餘萬水軍盡皆擊潰?”

劉備見劉封有此一問,只是擡頭看看周邊,四下並無旁人,這纔將劉封召至近前,答道:“據軍師所呈上之密報所言,他與周瑜已然遣了一得力之人,假意歸降曹操,如今多半已在曹操營中得了其信任,曹操麾下此時已無善於統率水軍之人,是故那假意歸降者對曹操所提之計策,曹操十分信任,據傳其已然將消息傳回周瑜營中,曹操依照其計策,三日後便會對周瑜營寨發動總攻,屆時營中僅留一萬水軍與其周旋,其他人等,盡皆前去設伏即可。”

劉封一聽劉備之言,便知諸葛亮多半是又提出了詐降之計,並且此計已然成功,事到如今,劉封若是再想前去周瑜營寨之中與諸葛亮爭功,顯然已經有些晚了,不過劉封心中亦是明瞭,此番功績,多半還是要授予周瑜頭上,諸葛亮只是輔助之責罷了。

而若是周瑜與諸葛亮二人計策成功,截殺曹操敗退大軍之責,便會落在劉封等人身上,劉封略一思索,便決定不再去周瑜營寨之中爭功。

一則其將孫尚香與甘寧,龐統等人帶回樊口之事,周瑜此時多半已然知曉,甘寧與龐統皆是周瑜麾下之人,如此便被劉封挖了牆角,劉封若是再到周瑜近前,難保周瑜不會暗中整治劉封一番,二則是諸葛亮既然與周瑜已然定計並且付諸實施,那劉封再去,亦是難以起到任何作用,是故劉封心中已然有了打算。

“那不知父親可否分配完畢,三日後一旦曹操被軍師等人擊潰,我等該當去往何處設伏?”此時,劉封已然將注意力放在了設伏之上,若是能夠擒住曹操軍中重要人物,或是斬殺曹操大將,亦是大功一件,戰後將這些籌碼盡皆擺在劉備與諸葛亮身前,縱然他們心中有所不願,亦不能對劉封所提之請太過無視。

“此事軍師在前方已然是有所定計,並且將幾處設伏地點盡皆發回,我等只需在軍師所指的這幾處要地設伏即可,到時一旦時機尚佳,怎知不能將曹操斬於馬下,若真能如此,則此番大事成矣!”

劉封一聽劉備之言,心中便沉吟了起來,緩步來到地圖近前,向劉備問道:“不知諸葛軍師所指幾處要地,俱在何處?”

“軍師與周瑜商議已定,我等只需在烏林,彝陵葫蘆口與華容縣內緊要小路三處設伏即可,其他地點,盡皆由周瑜遣人把守,軍師信中有言,待得將曹操大軍驅逐出荊州境內,我等與劉琦相互配合,就地佔領荊州各處重地,不得教周瑜等人得了先機!”

劉封在地圖之上一看之時,便知諸葛亮確是深謀遠慮,這三處設伏之地,皆是在荊州境內深處,周瑜麾下之人因對荊州境內環境並不熟悉,只得退而求其次,在赤壁周邊設伏,這便爲劉備麾下之人提供了佔領荊州的先機,諸葛亮此招,端的是厲害非常。

“不知父親如何打算,這三處要地,兩位叔叔定然可守其中之二,而封亦是理當請命守住其中之一,如此一來,父親便可親率一衆親兵,沿曹操奔逃路途收復荊州失地,父親在荊州經營以久,荊州各郡之人,到時定然是唯父親馬首是瞻,待曹操退至荊州之外之時,荊州之地已爲我等所得!”

“子威此計甚妙,只是不知依子威之見,汝等三人,該當如何分配?”

“父親高瞻遠矚,定然已經就此事思慮完畢,然封斗膽,只想提醒父親一事?”劉封見劉備有此一問,便是目光一動,心中生了一計。

“何事,子威但說無妨。”

“封聞雲長將軍早年與父親暫時分散,曾在曹操賬下不少時日,那時曹操對雲長將軍之勇武頗爲心動,對雲長將軍亦是頗有些恩惠,雖雲長將軍高義,並未心動,但此番若是曹操動之以情,封恐雲長將軍不能下定斬殺曹操之決心,故此這最後一道華容道之所……”

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164章 各懷鬼胎第422章 和時間賽跑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545章 雪上加霜的魏國第17章 誘敵第171章 出使第483章 衆將歸位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197章 回信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393章 公瑾的心胸第546章 曹植的動作第48章 神秘少女第229章 難題再現(第一更)第428章 偷天換日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186章 戰策第107章 曹丞相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257章 仁心第23章 山窮水盡第206章 三線並重(第三更)第121章 逼降第317章 風暴第92章 緊鑼密鼓第511章 擒徐晃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455章 主動出擊第401章 爐火中燒的楊修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102章 戰況第238章 法正獻策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349章 影衛初現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504章 浴血奮戰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50章 萍水相逢第556章 憤怒的張郃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227章 碾壓(第一更)第301章 如虎添翼第79章 再至柴桑第497章 要挾第506章 城破之際第542章 再度相逢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550章 箭頭人物第90章 以誠相待第106章 守株待兔第189章 孔明失算第293章 醒來第120章 硬捍立威第526章 發展大計第55章 奇緣如此第563章 慌亂的曹植第297章 各取所需第42章 江東來使第376章 僵局第67章 點將出徵第435章 安置完畢第539章 心灰意冷第482章 人盡其用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442章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77章 反間計成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504章 浴血奮戰第183章 分秒必爭第498章 艱難的抉擇第538章 荊州使者第150章 終娶孟瑤第88章 再相見第464章 大獲全勝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481章 魏軍的行蹤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166章 旗開得勝第313章 孔明的決定第520章 襲魏營第473章 潁川鄧艾第457章 慌忙回援第334章 初爲人父第270章 事與願違第249章 以戰養戰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539章 心灰意冷第556章 憤怒的張郃第282章 涼州的價值第500章 鄧艾的堅守第426章 調虎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