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 中山國

親眼看到了白起死後。

那些出兵聯盟對付秦國的國家才退兵。

這一次與秦的長平之戰,趙國國力大受打擊,雖然有心聯合諸國一同滅秦,但是諸國已經退兵,趙國也沒有任何辦法,也就老實退兵了。

但是這一戰下來。

讓趙國在這天下僅僅是弱於秦國的實力變成了吊車尾,沒有數百年以上的時間根本無法恢復。

光是趙國那一個半步皇境的強者就讓趙國損失慘重,更別說百萬大軍了。

在秦與趙的長平之戰後,這戰國世界倒是平靜了許久,也只有許多小摩擦,但是秦國經歷那一戰,明面上是損失了一尊皇境強者,但是卻是奪取了趙國萬里的疆土,還有無窮資源,卻是一直都在默默的發展國力。

而其他諸國互相之間的摩擦卻是不斷。

畢竟國之間也是利相往也。

趙國北境。

並不是已經認知之中的境外草原,仍然是中原之地。

中山國。

在戰國七雄的逐鹿征戰之下,中原的其他小國存在力並不強,特別是這中山國,存在感一直很弱。

但是。

他並不是一個由中原炎黃族羣組成的王國,而是一個從境外而來的族羣組成的國,而是一個比稱之爲白狄的族羣建立的國度。

在中原諸國之中,雖然諸國相爭,但是份屬於同一脈。

而且戰國七雄也奉行一個道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至於這中山國爲何能夠在中原立國,而且還不被中原諸國滅國,或許也是因爲趙國的原因。

趙國乃是一個北境之國,如若沒有中山國,那他北部就將受到來自境外異族的紛擾,而中山國於趙國的北境立國,所佔國土不到十萬裡,卻是一個小國,趙國輕易可滅。

最重要的是中山國能夠爲趙國抵禦來自北境草原的異族紛擾,趙國自然可以坐視看着。

這也是這個中山國存在的根本原因。

草原。

中山國交界。

此刻卻是掀起了一場戰爭。

草原一大族,匈奴。

驅兵十萬,大肆掠奪中山國,無數中山國的邊境百姓正在狼狽的逃竄,而中山國的邊境守軍已經被直接殺垮了。

對於中山國而言,不過是一個小國,人口不到千萬,而且大多數都是炎黃族羣,他本身族羣不過百萬,雖國土狹小,但是卻不能夠守衛綿延的邊境線。

每每遭遇北境強族入侵,根本沒有任何的辦法,只能夠請求趙國馳援。

“殺...殺...”

“搶光這些中山國的資源。”

“哈哈哈...殺啊...”

十萬匈奴大軍馳騁,瘋狂在中山國境內掠奪,遇人殺人,殘酷無盡。

“饒命啊...”

“將軍饒命...”

無數的普通百姓被匈奴騎兵奪走了性命,極爲的慘烈。

而對此。

中山國的邊境大軍已經潰敗,只知狼狽逃竄,逃入了王城之中,除此外,別無他法。

“啓稟王上,匈奴又驅十萬大軍入侵了,我們五萬守軍已經全部完了,接下來該怎麼辦啊?”

“是啊王上,我們族本就勢弱,而我們中山國實力也是中原諸國墊底的,常年遭受境外族羣入侵,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增強國力啊...”

在中山國的王城內。

一些中山國白狄們向着中山王稟告道。

一臉的慌急。

“當初都說中原好,中原富裕,所以我們纔來了中原,可現在卻是如此情形啊。”

“一百年了,我們白狄原本在草原上雖然過得也苦,但也沒有這麼屈辱過啊。”

中山王坐在王座上,一臉嘆息的說道。

當初。

白狄也是如同匈奴一樣,在草原上馳騁,雖然沒有匈奴勢大,但也是一個不弱的小族,一直以來以侵入中原邊境擄掠爲本。

但是自從與趙國達成了協議後。

白狄的命運就沒有以前那麼好了。

當初趙國許諾,如若白狄願意替趙國駐守北境,十萬裡國土,近千萬子民都將歸於白狄所有。

對於境外的異族而言。

中原的繁華富饒是他們所向往的。

這白狄族長,也是如今的中山王也沒有忍受住誘惑,答應了趙國的協議,帶着族羣入駐了中原,並且掌控了十萬疆土,一開始,趙國的邊境駐軍還在,所以他們也是享受了一段時間中原的繁華。

可是時間一久,趙國將邊境的守軍直接撤離了,直接面對草原襲擊族羣的就變成了他們中山國了。

一開始。

趙國還派兵相助。

可隨着時間流逝。

特別是幾十年前的長平之戰後,趙國國力減弱,就根本沒有再派兵相助了,這也造成白狄損失慘重。

而趙國沒有邊境紛擾,倒也是在努力恢復着國力。

“王上,乾脆我們不要這中原疆土了,重新回草原得了,我們一直都在幫趙國抵擋匈奴還有其他族羣的入侵,可是趙國根本沒有給我們一點好處,我們本就是草原族羣,沒必要爲了這些炎黃族羣拼命。”

“對,乾脆我們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撤離了,重回草原。”

“我們爲趙國在賣命,可是他們對我們卻是置之不理,沒有必要...”

一個個白狄的人紛紛開口道。

語氣裡也有着一種難言的氣憤。

看樣子。

這麼多年的折損讓他們也忍不住了。

“就這樣走了,你們甘心嗎?”

“你們捨得中原的榮華富貴嗎?”

聽着手下的吵鬧,中山王擡起頭,看着這些手下道。

聽到這。

頓時所有人都變得啞然了。

草原之中,除了自由外,沒有什麼可以享受的,但是在中原,的確比草原享受的多了很多。

迴歸草原。

說得容易。

這麼多年了。

他們連草原的基本技能都忘記了。

“報。”

“匈奴大軍殺到王城了,守城的將士已經關閉了城門,不過外面還有數萬的百姓和士兵們。”

一箇中山國士兵慌亂跑進來稟告道。

“爲何這一次匈奴不是劫掠一番就走?居然攻到我王城來了?”

中山王有些慌了。

這百年以來,中山國也遭遇了很多次的草原族羣劫掠,但是幾乎都是打劫一番就走的,可今日卻是違背了常理了。

......

第三百七十六章 軍威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戰,定世界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戰第一千三十七章 啓程第二百一十六章 殺無赦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等待第三百八十六章 今歲開朝第五百章 軍威之勢,決戰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帝境第一千六十九章 三個爲老不尊的想象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皇境出手第七百八十三章 動手了第八百零九章 國策施行,不容褻瀆第四百五十三章 震動第七百零三章 戰而勝之第三百四十六章 軍團降臨第六百九十三章 意外之喜第七百五十四章 邪帝舍利第六百五十八章 會裝的熊貓第七百七十章 宇文閥的不同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戰打響第七百三十九章 震懾,動兵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跨界第九百五十七章 帝境強者的價值第九百五十三章 繼續裝第七百七十一章 亂隋亂唐之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波斯,陽頂天第六百七十三章 天道出現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大戰第五十一章 敕封黃忠,神箭軍第九百八十一章 瘋狂屠戮第一千一十二章 燕國,滅第一千七十四章 九鼎預言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漢現狀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漢將士,無畏第二百九十六章 倚天世界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降臨第九百九十三章 荊軻刺漢?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驚恐第四百一十六章 宋國朝堂的紛爭第九百七十八章 吞噬氣運第二十三章 雖遠必誅第四百九十章 斬大宗師,漢威無敵第一百六十一章 劉協的運籌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軍殺到第三百五十章 等候多時第一千九十二章 呂不韋的臣服第三百零五章 大漢之威第九百六十二章 締結盟約第九百三十三章 調度,準備第六百九十三章 意外之喜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劍定,最後尊嚴第三百七十一章 面見王后,選定侍奉第一千七十九章 比拼第七百二十四章 寶庫內第二百八十九章 朝會大議第六百五十九章 兩年,研究突破第七百一十六章 靈石炮威能第三百二十五章 團滅第六十九章 袁紹的陌路第三百三十六章 早有計較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衝擊帝境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漢在行動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掌控第三百六十六章 突破無盡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天下會第二百三十九章 威懾第一百三十六章 目的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二百九十章 武臣修武,文臣修文第六百一十三章 穆王府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漢之疆域,沒有寬恕第八百七十三章 靈石炮轟擊第七百六十二章 居然可以增進修爲第八百八十五章 定第一千七十三章 奧秘第八百九十三章 輕易壓服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朝野震動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道宗逍遙第一千三十四章 公輸家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逃竄的龐涓第九百五十四章 切磋?第二百四十五章 獨孤九劍第一千六十七章 道域,打回原形第九百四十七章 五方神獸VS氣運蛟龍第八百九十三章 輕易壓服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鬥氣世界第四百三十九章 第二件事第九百七十二章 戰後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比開始第六百一十六章 兩軍交戰第八百五十五章 找到上帝的方法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宗師,遼國動第二百六十二章 兩國之主相見第一百九十三章 圍攻齊都第八章 滅逆賊第九百六十六章 開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獸加持,敗張三丰第五百七十三章 最強戰爭武器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再次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