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6章:開國門驅虎吞狼,孫策VS孫劉(下…

[梁羽生小說]

第2656章:開國門驅虎吞狼,孫策VS孫劉(下)

楚國突然起兵伐吳的消息,讓孫策不得不暫停攻打吳郡的計劃,畢竟事有輕重緩急,

劉秀的三十五萬楚軍伐吳,給吳國所帶來的可是亡國之危,這個時候孫策抱着攘外必先安內的想法,那就真的輕重不分,和抗戰時期的常凱申沒區別了。

如今的吳國經過近兩年的修養,雖勉強從廬江慘敗中緩了過來,可全國總兵力也不過只有三十三萬,就更別說目前還處於孫策孫權東西分裂的狀態。

孫權在逃回吳郡之後,發佈勤王詔書,取得了吳郡、會稽、臨海、東陽四郡的支持。

孫策越同樣沒閒着,在奪取建業之後,先命孫武和伍子胥接管廬江和豫章兵權,後命孫臏和魯肅坐鎮建業,安撫和招攬各方實權將領,也同樣都取得了不菲的戰果。

豫章和廬江兩地的駐軍,本就都是孫武的舊部,孫武和伍子胥持有孫權的詔書,前去接管軍隊,根本就沒有遇到任何阻礙。

兩地守軍上至將領下至普通士兵,都希望孫武回來,守將們自然都老老實實的交出了兵權,這也讓孫武和伍子胥輕鬆接管了廬江和豫章的十幾萬大軍。

十幾萬駐軍兵權到手,再加上國都建業,及其周邊城池,也都在孫策的控制下,吳國中西部的丹陽、廬江、豫章三郡,基本也就處於孫策的控制之下。

至於潘陽太守伯嚭,和彭澤太守徐溫,都是江東世家的人,而且都由孫權提拔上位,按理來說應該是心向孫權的。

可身爲太守的他們,也只執掌兩郡的部分兵權,大部分兵權都掌握在守將手中。

可潘陽守將韓擒虎,以及彭澤守將田忌,都已在孫臏拉攏下倒向了孫策。

手中兵力本就不多的徐溫和伯嚭,若是敢站在孫權這邊的話,都不用孫策出手,就會被韓擒虎敢和田忌解決,所以只能不情不願的站在孫策這邊。

至此,江東局勢徹底明朗,吳國十郡徹底分裂,西部五郡歸孫策,東部四郡歸孫權,唯有夷州郡依舊還在觀望,以及遠在嬴州的駐地還未收到消息。

孫策雖控制了吳國中西部的五郡之地,可畢竟掌權時間還是太短了,也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梳理,所以麾下還有些許城池和駐地的守將心向孫權。

不過總而來說已經無傷大雅,畢竟在這部分人手中的兵力太少了,對於大局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目前直接掌握在孫策手中的兵力,最多不超過二十二萬,而且絕對大部分都分散在廬江、豫章、丹陽三地,可來犯的楚軍卻有足足高達三十五萬衆。

以孫策手中的兵力,就連自保都尚且勉強,若是還和孫權內鬥的話,那可就真的是在找死了,早晚都會被劉秀逐個擊破了。

孫策是個有大局觀的人,又有孫臏在一旁勸誡,自然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於是不得不打消了東征吳郡的想法,轉而先解決西線來犯的楚軍。

吳國和楚國相互攻伐多年,一直都是吳國進攻,而楚國防守,所以吳國對於楚國的防守力度並不高。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局面,自然是因爲吳國處於進攻方,而且勝多敗少,還有戰無不勝的孫武在,自然也就不需要防禦了。

可直到孫策在廬江大敗被擒,吳楚兩國的實力差距徹底拉開後,孫堅也直接被打清醒了過來,讓其意識到今後的吳楚之爭,吳國恐怕是要處於防守方了,這纔開始逐步加強了西線的防禦力。

孫權繼位之後,雖否定了孫堅執政的大部分國策,但加強西線防禦的計劃卻貫徹了下來,不過也同樣以此爲由先後剝奪了孫武和伍子胥的兵權。

如今吳國在西部的廬江和豫章前線,已經構築了完善的對楚防線,就算來犯的楚國倍於自己,短期內也不可能攻破吳國的防線,足矣支撐到後方援軍來援了。

可這次楚國不是兩路來犯,而是四路,除了廬江和豫章兩郡之外,還有潘陽和會稽這兩郡,也同樣遭到了楚國的進攻。

吳國就算能在西部防線,擋住這次來犯大部分的楚軍,可另外兩路楚君又該怎麼辦?

在孫臏的理智分析下,孫策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面對四路來犯的三十五萬楚軍,僅靠自己手中掌握的兵力,恐怕難以應對這次的亡國之危,必須要和二弟孫權聯手才能躲過此劫。

可以孫策對孫權的瞭解,現在的孫權恐怕巴不得自己去和劉秀拼個兩敗俱傷,然後自己在站出來重整局勢。

孫權會有這種想法不足爲奇,但不是孫策看不起孫權,而是孫權軍事天賦確實太差了,當初絕對優勢之下都打不過倭寇,現在就更別說是更強的楚軍了。

所以,自己若是戰敗的話,孫權肯定不是劉秀的對手,吳國被滅也不過是早晚的事。

唯有孫策和孫權聯手,吳國內部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纔有能扛過這次亡國之危。

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孫策願意放下芥蒂和孫權聯手,可孫權願意不計前嫌,和孫策聯手打退楚軍嗎?

要知道,孫策手中所掌握的力量,本就比孫權要強很多,若不是楚軍突然伐吳的話,孫策恐怕都已經出兵攻打吳郡了。

孫權因爲楚軍伐吳才躲過一劫,而一旦打退了楚軍,兩兄弟二人必定兵戎相見,以孫權的能力和實力,又怎麼可能會是孫策的對手,到時恐怕也就是孫權的末日了吧。

所以,孫權大概率是不會願意的。

包括孫策在內的大部分人,都覺得孫權不可能會願意,但孫臏卻依舊道:“不需要和孫權徹底聯手,只要我軍在和楚軍對抗時,孫權不拖後腿不搗亂就行了。

來犯的四路楚軍,我軍擋住廬江、豫章、潘陽這三路楚軍,而會稽的這一路交給孫權去對付。

我軍和孫權各打個的,互不干涉,如此孫權定不會拒絕。

孫權若是連這都拒絕的話,足矣說明其沒有絲毫擔當,還在觀望的龐涓、鄭芝龍等人,肯定也會對他徹底失望,轉而站在主公這邊。”

孫策聽到此言,一番程思後,也不禁點了點頭。

孫權的實力本就不如自己,若是讓他和自己共同承擔風險的話,本就勢弱的孫權肯定不會同意。

但弱只讓孫權擋住四路楚軍之中,南路馬援的七萬楚軍的話,以孫權的精明應該是不會拒絕的,因爲拒絕的代價他承受不起。

孫策雖接管了吳國大部,可並未正式稱王,吳國名義上的君王,依舊還是孫權。

如今楚國三十五萬大軍來犯,意在滅亡吳國,身爲吳王的孫權,若是一點力都不出,甚至還給孫策搗亂的話,足矣說明其沒有絲毫的擔當。

真如此的話,不止龐涓、鄭芝龍等尚未表態的將領會對他失望,就明確支持他的東方四郡,恐怕也會有不少人對他失望。

所以,孫權若是敢拒絕的話,等於是在自廢武功。

不得不說,孫臏此計就是陽謀,直接打在了孫權的七寸上,根本就沒有給孫權其他的選擇。

只要孫權還想當這個吳王的話,他就不能對來犯的楚軍視而不見,多少都要出力,而且在孫策和劉秀對決時,起碼不能明着給孫策拖孩後腿。

孫策在明晰了這其中的門道之後,只覺得對於任何君主而言,有個智謀超羣的謀士輔佐,確實太舒心了。

高明的謀士可以讓君主少犯錯,少走彎路,以最低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承諾。

對此,孫策也算是深有體會了,這次政變就是最好的例子。

“難怪嬴昊能夠無往不勝呢,有張良、賈詡、郭嘉等衆多頂級謀士輔佐,嬴昊就是想犯錯都難啊。”

孫策心中暗道,同時又有些不解,畢竟孫臏的智謀如此不俗,而且還是孫家宗室出身,自己父王爲何卻不重用他呢?

“以父王的識人之能,不該錯過孫臏這顆明珠啊。”

孫策是在想不出原因來,所以準備另找機會,詢問一下黃蓋、程普等老將。

“子布先生,這次就由你爲使,前去吳縣,去說服孫權吧。”孫策下令道。

張昭想也沒想,果斷道:“張昭定不負大公子所望。”

孫策點了點頭,隨即又下令道:“傳令,命孫武爲大都督,率豫章、潘陽、彭澤三軍,十五萬大軍,坐鎮豫章郡,以抗劉秀和曹參的兩路楚軍。

命伍子胥爲廬江大都督,率五萬大軍,坐鎮廬江郡,以抗郭子儀的北路大軍。”

孫策手中的總兵力不過二十二萬,卻派出了二十萬大軍對抗楚國,給建業留下兩萬大軍,顯然是用來防備孫權的。

雖說但凡孫權還要點臉,就不可能在孫策和劉秀開戰時,出兵偷襲孫策的大後方,但萬一呢?

孫權可是來拿弒父這種大逆不道的事,都能把乾的出來的人,常人的思維邏輯在他身上是行不通的。

萬一孫策和劉秀決戰時,孫權偷襲孫策的後方,奪了建業,致使孫策糧道斷絕的話,那可就真的慘了,所以孫策不得不防上一手。

除此之外,孫策還下令緊急擴軍,並且武裝並訓練百姓,先做好最壞的打算。

孫權本來卻是是不打算插手的,讓孫策去和劉秀拼個兩敗俱傷,但他沒想到劉秀會同時起四路大軍伐吳,而南路軍的馬援所部攻打的還是會稽郡。

正好這個時候孫策又派張昭上門,要求雙方暫時休戰,並讓孫權擋住馬原所部,已保吳國。

這樣的要求,孫權根本不能拒絕,若是拒絕的話,他必定會人心盡喪。

“該死,這是陽謀,赤裸裸的陽謀。”

孫權咬牙切齒道,這下就算他心中在怎麼不願意,也只能吞下這個苦果,出兵擋下馬援這路大軍,畢竟他現在還是吳王。

若只是孫權的話,或許能讓孫策如願,但可惜的是孫權身邊還有一個司馬懿,自然不可能讓吳國這麼容易就團結起來。

“主公,孫武對楚作戰可還沒打過敗仗,如今就算兵力處於劣勢,進去或許不足,但守住豫章應該綽綽有餘。

一旦孫武拖到楚軍糧盡退兵的話,則孫策必定會調轉槍口,出兵東征吳郡,到時我等恐怕都將爲孫策所殺。”

司馬懿這話算是說到孫權心坎上了,他想要的從來都不是打退楚國,而是讓劉秀和孫策兩敗俱傷,這樣他才能從中霍利,可目前來看這個目標恐怕有些難以實現。

孫權必須要爲擋下馬援的南路軍,可少了這一路楚軍的話,孫策的壓力也就小上了很多,以孫武、孫臏、孫策等人之能,或許真的還能抗住三路楚軍也說不定。

孫策若是真打退了楚軍,而且主力猶存的話,那可就是孫權的末日了。

這下孫權真的有點慌了,畢竟出兵擋下馬援,爲孫策分擔壓力的話,等於是在慢性自殺,而不出兵又是在自廢武功。

無論出兵與否,對孫權來說都是件壞事,他又豈能不慌?

在司馬懿的建議下,孫權決定兵行險招,可會稽他又不得不保,所以只能另闢蹊徑了。

孫權秘密傳令給潘陽太守伯嚭,讓其主動放棄潘陽郡的南大門,南城,主動曹參所部進入潘陽,以達到驅虎吞狼的目的。

這樣的話,就算孫武能守住豫章,也必定會損失慘重,而孫權又可以將關係撇清,躲在大後方吳郡坐收漁翁之利。

(本章完)

第309章:呂布VS項羽(下)第743章:發起瘋來連自己人都射第327章:飛石對壘 霹靂車呈威第2183章:發兵關中第2839章:秦牛單挑三戰神,長驅直入攻濟陰第634章:元蒙與滿清的建立(下)第2404章:嬴昊突破半步大宗師第1247章:秦昊和項羽的雙簧第387章:楊家將揚威第1186章:無名小卒第543章:成-都戰項羽(下)第153章:火燒雁門關(中)第2153章:滿清三猛戰呂布(終)第2126章:陳霸先叛清降秦第2658章:王翦嬴州挑羣英,大秦宣戰魏與宋第1076章:秦李聯手坑楊堅第2528章:楚吳宋三分廬江,司馬懿暗助孫權第567章:第二次虎牢關大混戰(中)第1391章:美麗的神話(上)第103章:草原的局勢第1774章:奴家尚姍姍第18章:鬼谷子來了第823章:火燒連營?第2251章:奪四關,鎖關中?第1052章:龍虎鬥第1761章:滿堂奸佞第2158章:努爾哈赤之死(下)第1289章:千里轉戰鎮北關(下)第2567章:李定國頂替樂進,嫦娥生擒朱天蓬第775章:藥王孫思邈第1016章:冢中枯骨第1043章:錯的不是我們,而是這個亂世第562章:太清道人與逍遙子第2111章:斬殺粘得力(上)第1353章:皇甫嵩之死第663章:巔峰之戰(十二)之終章第263章:李世民與楊廣第203章:三萬鐵騎南下第1848章:五路秦軍伐北漢第1531章:河北大都督第1797章:楊二李四VS李十三第2498章:李牧楊戩降秦第64章:秦溫收趙雲第1175章:六連召第1693章:七怪殺第983章:軒轅關的歸屬第2077章:秦清右北平之戰(3)第2072章:戰遼西(下)弟1445章:遲來的平衡第413章:傳奇的開始第257章:老爹怒了第1871章:真真假假第216章:不擇手段的秦溫第677章:半死不活第2305章:聯西域抗隋,輕眉下西洋第832章:貞觀第254章:獄中的劉基和蘇烈第1622章:一門三戰神第849章:戰終第776章:百美大召喚第1705章:想當‘股東’?第2490章:李世民VS李茂貞第52章:破軍突襲第280章:進擊的鐵木真(2)第1151章: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115章:刮骨療毒第2290章:徵倭之議,建造海船第538章:西涼鐵騎第2119章:薛仁貴之威第1241章:軍神第300章:車輪戰(四)第2134章: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1068章:世民,別來無恙啊第1503章:婚禮上的政變第2680章:二日連破三城,攻陽翟望許昌第1541章:哼哈二將(上)第2149章:八健將大戰鐵世文(下)第2300章:大秦帝國憲法,裁軍與科舉制第1899章:燕京攻防戰(10)之四虎第749章:難纏的劉秀第2554章:白起趁火打劫,冒頓忍痛割地第1763章:主公何故造反?第2477章:定鼎關中(上)第1032章:這誰頂得住第1033章:殺李爹睡李妹第509章:兵分三路 項羽行蹤第1256章:蒙恬斷後第1375章:秦昊與龍且第1162章:餓到涼軍主動乞降第1075章:我要函谷關第247章:逃出生天第1985章:兵貴神速(下)第2761章:遼太宗入高原,隋煬帝心態崩第1550章:瞞不住了第2717章:阿保機臨終遺計,遼太宗臥薪嚐膽第315章:季布與英布第189章:以胡抗胡第2493章:汝之妻子吾養之第1574章:政治101第340章:黃河大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