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戰況升級

“諾。”

小黃門譙敏碑心中帶着疑惑,前去鞠義府邸去請鞠義。神色匆匆,臉色也有一點難看。

韓公袁紹的暴怒,他也看到了眼裡,自然清楚前線一定發生了不利的變故。甚至於長公子戰敗,大軍敗退向幽州。

按照當前的天下局勢,唯有如此才需要鞠義的親自領兵出征,匆促間調集十萬大軍以穩定局勢。

……

“臣,鞠義拜見君上。”

鞠義從小黃門譙敏碑那裡已經清楚了袁紹暴怒大致上的原因,幾乎就在瞬間他便清楚了袁紹的打算。

此刻,鞠義心中沉重與興奮交織,讓他的心情變得複雜無比。

……

“鞠義,高覽私自進兵,在白登縣被白落斬殺,如今我軍在雁門戰場已經處於劣勢,對於此,你有何看法?”

鞠義是自顏良文丑戰死後,韓國第一大將,正因爲如此,袁紹對於鞠義一直以來都無比看重。

因爲他心裡清楚,張郃統帥大軍在前,這個時候率軍支援,他只能選擇鞠義,因爲縱觀韓國諸將,除了鞠義之外他別無選擇。

“君上,原本坐山觀虎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我國才能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獲取最大的利益。”

“只是如今長公子已經率軍出擊,不論是爲了救援大軍。還是爲了響應六國合縱,此時此刻,我軍唯有出兵。”

“除此之外,恐怕沒有別的選擇。”

……

鞠義是一個實誠人,他心裡清楚由於前線的擅做主張,導致韓國先前的戰略失敗,一時間,有些騎虎難下。

只是袁譚身爲長公子地位極高,而且又有軍師田豐,大將張郃在,鞠義說話之時多了一絲忌憚。

他雖然對袁譚走的這一步嗤之以鼻,但鞠義並沒有表現出來,因爲他心裡清楚袁譚代表的韓公袁紹。

而袁紹又是一個極其好面子的人,爲了未來的仕途,他不得不將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表達的很隱晦。

“嗯,你說的不錯,孤如今騎虎難下,已經是不得不戰,就算六國合縱我韓國得不到利益,也只能出兵一戰。”

這一刻的袁紹是苦惱的,他心裡清楚這樣一來,魏公曹操,趙王呂布,楚公袁術三個人就是最大的得利者。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原本袁紹還想做那個獨一無二的黃雀,但是經過高覽這樣一攪和,他已經無法再做一個黃雀,只能安心的做螳螂。

這一戰,不得不戰。

袁紹心裡清楚,高覽戰死,兩萬大軍全軍覆沒,如果這個時候停止進軍,必將會軍心民心盡失。

心中念頭閃爍,袁紹虎目之中掠過一抹厲色,盯着鞠義,道。

“你立即趕往高柳,代替袁譚接管大軍。同時孤會調集幽州與冀州的十萬大軍,火速進軍向着高柳集結。”

“諾。”

袁紹的話讓鞠義心中大震,近乎二十萬大軍在手,面對八萬秦軍,不管對方的主帥是誰,他都有信心一戰。

“記着這一戰只許勝不許敗,必須要將雁門的秦軍盡數殲滅,只有打開了局面,我韓國纔有兼併六國的機會。”

聽到袁紹的叮囑,鞠義腳下步伐一頓,望着袁紹一字一頓,道:“君上放心,臣這一次必將取白落蒙鵬首級來祭奠高將軍。”

“嗯。”

……

說真的,袁紹對鞠義還是比較相信的。畢竟當年自己出兵攻打幽州,鞠義可曾在界橋大敗白馬義從。

袁紹不否認蒙鵬與白落的厲害,但這份厲害,絕對不可能超越白馬將軍公孫瓚,秦軍雖然精銳,但最多也就和威震羌胡地白馬義從相同而已。

……

高柳縣。

“將軍,鄴城有旨意傳來。”

高覽戰敗,兩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還是經過袁譚稟報鄴城的,他自然清楚鄴城傳來消息,對他意味着什麼。

“帶進來。”

“諾。”

……

“將軍,這是君上的旨意,請你過目。”

接過副將遞上來的旨意,袁譚翻開一看,臉色微微一變,隨之將手中的竹簡遞給了旁邊的軍師田豐。

“鞠義將軍正在向着高柳趕到,同時君上已經集結了幽冀兩州的十萬大軍向着高柳縣趕來。”

“以鞠義爲主將,暫攝十七萬大軍的統帥之職,負責雁門戰場對秦軍的作戰。”

……

將竹簡遞給張郃,田豐臉色變得凝重起來,神色爲之一沉。作爲韓公袁紹的身邊人,他自然清楚這一份旨意代表了袁紹心中強烈的不滿。

直接以鞠義替換袁譚,這一手太過於堅決,畢竟臨陣易帥乃大忌。

“將軍,如今君上大怒,鞠義將軍正在趕來的路上,爲今之計,我軍只有按兵不動。”

田豐作爲軍師,考慮的事情要周全許多,他自然清楚在袁紹命令下達後,如果袁譚再違背軍令。

到時候整個韓國都將無袁譚的容身之地,更別說成爲韓公袁紹的繼承人,韓國的太子了。

“呼。”

……

論政治嗅覺,袁譚或許沒有田豐那般高,但是這件事畢竟關係到了自身,自然看的比較透。

他自然清楚大將高覽戰死,表兄高幹陣亡,三萬前鋒的全軍覆沒已經引起了袁紹的暴怒。

雖然有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說法。但是袁譚並非沒有腦子之輩,自然清楚惹怒袁紹他的下場會有多悽慘。

“張將軍,傳本將軍令,全軍死守高柳,等待鞠義將軍的到來。”

“諾。”

……

看到袁譚的選擇,田豐與張郃也鬆了一口氣,他們兩個人都清楚,光憑藉袁譚,現在根本就不是袁紹的對手。

雙方差距太大,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更何況袁紹乃開國之君,在韓國的威望如日中天,一點也不容置疑。這個時候惹怒袁紹,袁譚的未來恐怕只落得被囚禁的命運。

……

隨着韓公袁紹的這一動作,十萬韓軍再一次抽調向雁門戰場,這讓六國合縱伐秦的局勢再一次變得複雜。

同時也讓秦國剛纔取得了一點勝利,舉國上下大鬆一口氣的當口,迎來了沉重的一擊。

十七萬大軍兵逼雁門,秦韓之間的對決,已經迫在眉睫。

第七百五十五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三百一十三章 託之以三事第四十章 何皇后第九百二十章 本侯最討厭出爾反爾之輩第二百九十章 誰言女子不如男第八百四十三章 變法第九百八十一章 如此袁譚第三百八十四章 十常侍之謀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秦王下膠州第八百七十章 箭術之戰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勸曹操!第五百八十三章 九州我爲帝草原汝爲王第七百六十三章 我選擇殺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以韓魏楚三國抗衡故秦遺族以及世家大族.第七十章 虎狼之師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召諸將回咸陽述職第八百九十三章 戰鼓震天攝劉表第二十九章 王佐謀主皆棄之第五百三十二章 歸順第九百八十八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五章 擊破第一道防線第四十四章 建章宮外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秦王令天下側目第四十一章 間隙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大雪封城第一千零一百一三章 圖窮匕見第八百七十二章 血流三千里第八百一十章 零時改變的戰術第七十五章 生死毋論第九百八十六章 遭遇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風、大風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問題第三百四十八章 越來越複雜的局勢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以韓魏楚三國抗衡故秦遺族以及世家大族.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負世子之名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太史慈,尉然殺到!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未央宮的愁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魏,韓,楚三國作壁上觀!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代孤巡狩整個秦國第二百零四章 火燒長社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魏國徵兵十萬!第八百一十八章 十萬降卒築延城第一千零一百一三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帳中之議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笑天堂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身作餌第六百四十二章 利益最大化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魏良大戰孫策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未解之謎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瘋狂推進的秦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自古以來,任何一項偉大的工程都註定了白骨盈野.第七百六十二章 那一槍的璀璨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六十八章 被脅迫的郭奉孝第六百一十章 先定幷州再圖中原第八百二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頭滾滾第三章 竊國要趁早第三百三十八章 渾身是血的傷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總攻第三百三十章 杯酒泯恩仇《爲Ricky護法賀!》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人心惶惶不可終日第五百三十五章 守第二百八十四章 舞劍助興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東宮六衛第七百三十三章 四面楚歌第七百六十八章 沙漠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嬴天下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惶恐的韓王袁尚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搶購國人餘糧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對於土地的渴求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袁尚第一百二十章 擲杯爲號第二百二十八章 殺白馬祭旗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魏良傷勢復發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百六十七章 安排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噩耗接二連三第八百章 兩使爭鋒於殿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鞠義之言第四百一十六章 北斗七星高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第一武將實至名歸!第三百六十七章 中平三年春第五百八十九章 嬴斐殺人不用刀第三百四十三章 殺羌令第八百八十六章 芳名爲菂第六百一十九章 來自文官的聲音第六百二十七章 百姓的政治代言人第一百零五章 賀蘭一族的小心思第五百零三章 聯軍散去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鞠義大敗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臨機決斷之權!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入鄴第三百零三章 袁氏的分歧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出兵伊闕關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戰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秦酒行天下,書籍入秦學第九百一十六章 猛攻荊州前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