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章 秦公之威威震天下

曹操的目光威嚴而霸道,雙眸中充滿了莫名其妙,步度根的臣服,當真是出乎了曹操等人的www..lā.

在場的衆人都是魏國的精英,屬於人傑中的人傑,他們自然清楚步度根在秦公立國之日臣服,給秦公嬴斐以及整個天下帶來的巨大影響。

天命所歸!

這是一個足以讓天下人爲之瘋狂的字眼,就這樣讓嬴斐得到了。

曹操等人心裡清楚,只要秦公立國之日的那一幕傳遍天下,必將會令九州百姓爲之譁然,心中默認嬴斐是天命所歸。

天命所歸,這代表着上天的垂青,以及蒼天的庇佑,一旦這道氣息席捲天下,必將會讓天下百姓默認秦公嬴斐是天命所歸。

……

立國之日,草原鮮卑單于步度根譴使南下幷州扶施縣臣服秦國,在場的衆人不得不承認,秦公嬴斐的這一手玩的相當漂亮,這等於一舉收天下萬民之心。

……

“君上,這一切都是秦公自導自演,想必在當初的幷州,鮮卑犯境南下的時候,步度根就歸順了秦公。”

荀眼中掠過一抹凝重,望着曹操,道:“如今的這一切不過是秦公將歸順明面化,君上不必多慮。”

話雖這樣說,但是荀心中的苦澀就只有自己清楚了,原本氣勢如虹,威凌天下的秦國將會是荀氏最大的支撐。

結果因爲一些誤會,從而將秦公這樣一位蓋世人雄推向了對立面。荀心裡清楚,秦公嬴斐代漢之心昭然若揭,早已不再是秘密。

“如日中天,不愧秦公之名,佈局深遠,心機深沉的讓人害怕。”

呢喃了一句,曹操心中止不住的震動,因爲他心裡清楚,從抵禦鮮卑南下那個時候開始,秦公嬴斐就在爲了今日而謀劃。

當初秦公嬴斐爲了幷州,立下了三年不出函谷關的誓言,原本看似皆大歡喜,但是到了此刻一看,才發現自始至終贏家只有一個。

“君上,秦公不過是先行一步,爭霸天下的這一步棋未必就沒有迴旋的餘地,畢竟強弱之勢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轉變。”

劉曄身爲漢室宗親,卻一心爲曹,此刻見到曹操頗有些低沉,有一絲心灰意冷,頓時開口勸諫。

如今的天下四分五裂,任何人都有機會君臨天下,只要出擊的每一步恰當,就可以以弱博強。

當年楚霸王之勢威震天下,號爲霸王,爲天下十八路諸侯伯王,位雖不終,但政由羽出,可以說當時的楚霸王與楚帝沒有區別。

但是最後楚霸王項羽依舊輸給了漢高祖劉邦,所以說勝負之數,不到最後一刻根本就無法斷定。

爭霸一途,變數太多。

作爲一國之君,曹操需要更多的耐心與恆心,唯有如此才能繼續引領天下風流,與各大諸侯爭鋒,一較高下。

……

深深的看了一眼曹操,荀攸眼中掠過一抹凝重,道:“君上,爲今之計我們的目光不應該看向秦國,而是韓國或者楚國。”

“公達此言何意?”

迎着魏君曹操的目光,荀攸在心裡沉默了良久方纔開口,道。

“如今秦國國勢蒸蒸日上,秦公麾下大軍五十萬威震天下,根本就不是我國一力可以對抗的存在。”

“如今我魏國牴觸中原四戰之地,不僅北靠韓國,南東向楚國,西臨秦國,一旦爆發戰爭,必將是腹背受敵。”

“臣以爲當前君上最應該做的則是遠交近攻,聯盟最強擊破最弱,從而令國勢由弱轉強最後與秦國爭霸天下。”

……

荀攸不愧是軍事上的絕世天才,這一番分析對於當前的魏國可謂是雪中送炭,這一番分析,必將會爲魏君曹操指明道路。

“嗯。”

點了點頭,曹操也是清楚荀攸說的沒有錯,因爲這一點他也注意到了,中原之地雖然沃野千里,卻無險可守。

相比於秦公嬴斐等人坐擁山河之固,魏國可謂是一馬平川,根本就是四戰之地。

“公達所言甚是,只是如今秦公之威震動天下,足以以一己之力橫對天下,孤拿什麼去聯盟。”

如今的秦公嬴斐鋒芒畢露,讓無數人爲之動容,哪怕是曹操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不到而立之年的青年的強勢。

“君上,秦公立國之後必將出兵趙國,意圖拿下關中之地,畢竟咸陽就在趙國之內。”

“這個時候與秦聯盟,必將會是合則兩利的好事,以秦公的英明神武,必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面對荀攸的話,曹操一時間也沉默了下去,因爲他心裡清楚此時此刻,他能夠結盟的人只有秦公嬴斐一人。

袁術與袁紹乃同宗子弟,不管是與那一個結盟,曹操心中都忌憚無比,害怕某一天被二人聯手擊滅。

而且相比於秦公嬴斐,趙王呂布太弱了,秦出兵滅趙已經是明擺着的事,此刻與趙王聯盟,根本就是自找死路。

心中念頭閃爍不定,曹操望着荀攸,一字一頓,道:“公達,孤決定以你爲使者,北上幷州,言明來意與秦國結盟。”

“諾。”

點頭應諾一聲,荀攸轉身離去,其實在整個魏國出使的人選,並非一定要荀攸這個謀主親自前去。

魏君曹操這樣做,不過是因爲荀攸與秦國的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荀攸親自北上不僅代表着自己的重視,更能說通秦公嬴斐。

曹操對於荀攸的口才一清二楚,他清楚不管是麾下任何人,都不及荀攸北上效果最佳。

望着荀攸離去,曹操眼中掠過一抹精光,因爲他心裡清楚,一旦這一次立國的消息傳遍天下,秦公嬴斐之威,必將會遠播天下,進而深入人心。

……

“從一開始,你就走到了我等前面,如今又是如此,孤不得不承認你的先見之明,以及佈局之深。”

曹操心裡清楚,相比於他和韓公袁紹,秦公嬴斐的一切都是他自己親手去拼搏而來,那是一場又一場大戰換取而來的天下。

秦公嬴斐對於整個秦國,無論是軍心,民心,甚至於文武之心的影響,太過於深遠,這讓曹操心中有一絲深深的忌憚。

第三百五十二章 嬴氏血脈不絕,其守護不斷第四百零五章 舉手之勞只爲心安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魏王與韓相的口舌之爭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一片沸騰的秦國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河間歸秦第二百八十九章 進不得,那便唯有退!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鞠義的瘋狂第九百六十三章 關二爺的驚天一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呂布的將計就計第二十五章 他不出來,你死!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衆人心愁第三十章 儒表法裡,道本兵用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徐庶的自信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殺得天下爲之失聲第六百七十三章 萬千戰陣存乎一心第二九十八章 一問一答第四百零八章 以百姓之犁鑄帝國之劍第七百六十章 重騎兵出有我無敵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截斷武城與鄴城的聯繫.第四百六十五章 盟主第五百九十五章 九百九十階,階階染血第九百七十八章 荀彧的執念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未央宮的愁第四百八十三章 鳳凰七點頭第二十四章 何足介意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內憂外患的鮮卑聯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身作餌第五百八十一章 殺他一個片甲不留第三百零九章 鳳求凰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趙王呂布入河|南第七十六章 必不罷休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被世人小覷的袁術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封侯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魏良傷勢復發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你若退去,孤既往不咎.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魏公取而代之之心.第七百零二章 伐木爲梯之德陽攻防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秦楚對罵!第六十一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七十三章 史阿第八百五十八章 呂布誓師劍指襄陽第四百六十五章 盟主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紙書信破長安第五十二章 古之惡來第六百一十章 先定幷州再圖中原第五百三十三章 帳中之議第三百三十二章 叩關第二百九十五章 以封冠軍第一千零四章 秦軍的血性第二百零五章 火燒長社之二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左相不信任秦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奸雄之心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趙雲止兵、東西鮮卑停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臧霸戰文聘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這一戰,我大秦帝國必勝!第七百三十四章 徐庶欲破局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宮中的父子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想象中的大秦海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再提遷都第五百九十三章 山陽公府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於毒劍指張南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撤!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守——第三百八十三章 傳檄而定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宿荒地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步度根入東鮮卑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那便出關一戰!第八百二十四章 只認虎符不認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半月之後北伐第六十九章 典韋拜主第九百五十六章 秦國這個戰爭機器開始瘋狂運轉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以攻擊之勢,護衛郭嘉入鄴第四百一十七章 前往太師府第四百一十八奸雄出洛陽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不知大單于有沒有興趣南下獵秦?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路大軍向平原第四百六十一章 岳父,小婿姓嬴!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封侯第四百九十二章 巔峰之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張魯的選擇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詔令出天下百姓景從第五百三十三章 帳中之議第七百三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有一點興奮,有一絲快 | 感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那便出關一戰!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被人下戰書——第七百六十六章 這個世界上哪來那麼多仁義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舉白旗投降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秦不守關,誓將東出!第九百八百章 臨陣易帥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再攻——!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被人下戰書——第七百六十一章 聯軍大敗第三百四十四章 掘地道以通之第三百零四章 做狗、就得有死亡的覺悟第四百三十一章 詭異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