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純粹的以力壓人

“同時曉令大軍,原地休整七日,然後兵發鬱成。”

贏斐的話讓趙雲與典韋臉色微微一變,剛纔林峰已經將大軍顯露出的問題,一一提了出來。他們沒有想到秦侯選擇的不是休整,而是繼續向西。

對於大宛的消息,趙雲等人都略有耳聞。對於整個中原而言,整個西域三十六國最有名的不是最近的樓蘭王國,而是最遠的大宛。

一場因馬而發生的大戰,讓這個地處西垂的國家映入了中原人的眼簾。因爲大漢武帝,大宛二字正式被中原人熟知。聲勢浩大的兩次遠征大宛,讓大宛名揚天下。

......

沉默了一會兒,趙雲硬着頭皮朝着嬴斐勸諫,道:“主公大軍心生厭戰之意,強自行軍恐怕會引起大軍譁變。”

“不會!”

直截了當,贏斐的回答更是毋庸置疑,他對於這支大軍的瞭解遠超其他人。嬴斐明白趙雲的擔憂,外籍軍團太強大,已經足以動搖嬴斐的指揮權,威脅到所有人。

十八萬大軍中,就有十五萬外籍軍團,十五比三,這樣的數量比,極其的危險。一旦外籍軍團反噬,到時候憑藉三萬大軍未必能夠保證秦侯嬴斐的安全。

在趙雲與典韋看來,秦侯嬴斐這一個舉動根本就是在玩火!

“子龍,趁着大軍士氣正盛,必須要一舉將大宛攻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只有憑藉大宛我軍才能與烏孫、康居等國周旋,完成最後的殲滅戰。”

嬴指着一望無際的綠洲,道:“這個破地方除了綠洲就是沙漠,根本就無險可守。想要在這裡站穩腳跟,真正的立足西域就必須要拿下大宛。”

“然後以大宛爲要塞,將烏孫等國耗死,從而一統漢州。”

......

“諾。”

從對話中,趙雲感受到了嬴斐攻打大宛的強大決心,嘴角的勸諫再也說不出來。作爲一員武將,趙雲也是喜歡沙場,更加嚮往於戰爭。

方纔的勸諫斌並不是趙雲的本意,其只不過是站在臣子的身份上的勸諫。在其位謀其政,趙雲是一個堅守本心的武將。

......

望着趙雲離開,嬴斐微微一笑。對於外籍軍團嬴斐並不怎麼擔憂,因爲外籍軍團由十幾個國家的青壯組成,除了秦侯嬴斐之外,根本就沒有人能夠掌控。

特別是一路過來,嬴斐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給這支大軍灌輸了一種信念。

只要跟着秦侯嬴斐就不會敗。

西域諸國崇拜強者,對於強者天然性的選擇去服從。這也是當時號稱西域第一勇士的精絕王烏拉能夠組織起八國聯軍的根本原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嬴斐對於這句話深以爲然,對於外籍軍團,嬴斐可是花費了大力氣,只要有閒暇時間就組織大軍學習中原語言。

在鐵與血的高壓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這支外籍軍團已經能夠簡單的聽懂嬴斐的命令,和一些簡單的中原話。

在戰功的誘惑,生死的逼迫下,以及秦侯嬴斐組織的黑冰臺中的人員,對於這些外籍軍團不分晝夜的灌輸效忠秦侯嬴斐的思想,這支外籍軍團早已經被洗腦。

在鐵與血的壓迫下,沒有人會不低頭。

當二十萬外籍軍團只剩下十五萬的時候,一切的不滿一切的聲音都已經消失了。以殺戮來壓迫外籍軍團,這還是秦侯嬴斐從多爾袞身上得來的方法。

.......

自古以來,漢人就是極度排外的。在十九世紀的時候,英法聯軍雖然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原的大門,但西方的傳教士依舊走不進中原。

中華民族的脊樑,一直都在挺立。只是嬴斐記得很清楚,在歷史上中原漢人曾經有一次彎下了脊樑,在赤、裸裸的屠殺下低下了尊貴的頭顱。

當年多爾袞能夠利用殺戮將中原漢人的精神擊垮,那麼今日嬴便有學有樣,利用殺戮與威望打造了一支強大的外籍軍團。

鬱成。

當年漢將李廣利第一次出兵失利的地方,但是嬴斐沒有李廣利那麼多的後顧之憂,大軍的糧草以及水源的供應,由疏勒郡提供。如今大軍駐紮在鬱成之外,十八萬大軍令鬱成守將心裡膽寒。

嬴斐沒有襲用當年李廣利的戰術,聲東擊西,奇襲大宛都城貴山城。而是打算一步一步的推進,攻滅大宛。

當年李廣利只是爲了戰馬,爲了大漢王朝的尊嚴,打敗而沒有吞併。故而當時李廣利用的計策是最適合當時的。只是這一次秦侯嬴斐,是爲了將大宛攻克,打造成一個軍事堡壘,作爲日後大軍出征中亞與歐洲的橋頭堡。

目的不同,自然選擇也不一樣。只有將大宛國中的有生力量打掉,才能令大宛國王失去抵抗的底氣。

“林峰。”

“主公。”

瞥了林林峰一眼,嬴斐望着近在咫尺的鬱成,道:“消息打探出來了沒有?”

這個時候嬴斐不敢大意,大軍的狀態決定了嬴斐必須要速戰速決。趙雲等人不清楚,但是他心裡清楚就在大宛的西方還有一個兵強馬壯的康居以及虎視眈眈的烏孫。

“鬱成城中由鬱成王康樂坐鎮,城中大軍五千人。”

“恩。”

點了點頭,嬴斐雙眸之中掠過一抹嘲諷。這西域人,不足一城就敢稱王,當真是夜郎自大。

“典韋。”

“主公。”

深深地看了一眼典韋,嬴斐望着鬱成的方向,道:“由你率領五萬前軍攻城,鬱成王若是反抗,直接屠城。”

“諾。”

經歷了這麼多次的戰爭,典韋等人已經麻木了。對於屠城從剛開始的不習慣,不理解,到了現在神情淡漠,一點也不在意。

人總是會變得,當一個人的經歷夠了,屠城也將會成爲一種習以爲常的事情。

“主公有令,前軍攻城。”

趙雲轉身,朝着身後的五萬外籍軍團,大喝,道。

“殺!”

十五萬大軍的裝備都由幷州統一供應,這個時候的外籍軍團在黑色的盔甲下,更顯得英武不凡。對於中原的瞭解,讓外籍軍團的士卒,對於戰功極其的嚮往。

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最堅固的壁壘往往都是在內部打開的第三百五十八章 逼蒙鵬抉擇第二百八十三章 若汝怒,此刻便是我弩下之鬼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腳踩九鼎之上,手捧傳國玉璽,朕爲大秦帝國四世皇帝!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根由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韓公袁紹的後悔第七百二十七章 汝與秦侯誰強?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趙家祖傳之物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鞠義大敗第一百六十章 鳴金收兵第九百七十章 擺在黃蓋面前的艱難選擇第三百零六章 排斥於外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嬴斐的滅越之計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太史慈大殺四方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張頜大破奉高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一聲令下,南方戰場風起雲涌.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太史慈,尉然殺到!第八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的恐嚇第三百一十七章 亂成一鍋粥第九百五十八章 三路齊出以穩秦國第八十四章 謀劃沙頭縣第五百二十三章 拓拔天都的野心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王上,黑冰臺勢太大,不利於秦!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勃勃野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馬踏中原第二百八十九章 進不得,那便唯有退!第八百八十三章 擁荊揚二州之富,控徐州之卒.第八百七十三章 各方震驚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這纔是真正的兵家第八百七十八章 黃承彥的反戈一擊第二百八十二章 城門前的驚天一箭第九十六章 夫戰、勇氣也第四百八十九章 砍馬腿第九十五章 城中漢人盡屠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滔天刑殺第四百三十四章 鋌而走險第五百零六章 李儒的建言第五百一十六章 登基稱帝立國大夏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左相不信任秦王第九百三十三章 你有一個蓋世無雙的父親第五百一十一章 血色長安第一百五十一章 朝堂之上的扯皮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嘉之論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丁奉投降!第一百八十五章 退守長社第一百八十一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鞠義之言第五百零六章 李儒的建言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張牛角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第六百九十八章 旨在練兵第二章 嬴秦後裔第七百六十五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奸雄的謀算第八百六十六章 以四五十萬大軍戰死換一時苟延殘喘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宿荒地第五十八章 若爲官召汝爲謀主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一別數載,衛羽再使韓.第四百四十六章 計較一城一地得失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大軍壓境兵指洛陽第二百一十八章 邀戰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嬴斐的滅越之計第七百九十六章 幾乎相同的選擇第二百一十九章 誰敢一戰!第二十六章 你覺得斐之劍不利乎?第二百零八章 翻臉第八十七章 情勢危機第三百一十一章 拜涼州刺史封冠軍侯第一千五百零十章 長末之戰 2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秦王下膠州第六百八十三章 大張旗鼓的三個好處!第八百一十二章 這是無解一個死局第四百四十三章 郭嘉的決定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韓魏結盟,秦帝出手!第五百五十七章 作那四海之內的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周瑜的目標是太湖水軍!第九百七十二章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殺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變故橫生第九百八百章 臨陣易帥第十一章 向洛陽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血祭之第一百零二章 演武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大勢依舊兇險萬分第二十五章 他不出來,你死!第四百四十七章 拒敵於國門之外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你這樣做,與喪盡天良的畜生何異!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一夜白頭,荀彧的瘋狂.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河間歸秦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六百零二章 呂布的決斷第三百零三章 袁氏的分歧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來自羅馬的消息!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滔天刑殺第六百五十一章 諸侯使者向扶施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堂堂正正之師第五百九十一章 臧霸的怒吼第七百八十八章 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