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奸雄論國考《一》

天空藍,沒有一絲雜色,太陽高掛在上,金色的光輝照耀在襄陽城,將其渲染的金碧輝煌。?w?w要w?··com

秋高氣爽,正是對這個季節最好的詮釋,特別是襄陽地處荊州,是九州的南面,氣候正好。

……

“父親,我反對不了家族意見,但孩兒自有自己的選擇,孩兒不孝!”

王力最後看了一眼襄陽城,眼中掠過一抹決絕,一抖馬繮,頭也不回的轉身而去。

“駕。”

胯下駿馬飛奔,少年意氣奮發。相比於王宏,王力更有銳氣,同時也更加的看好秦侯嬴斐。

誠如當日論天下諸侯所言,當今天下人傑遍地,卻無一人能與秦侯嬴斐爭鋒。在王力看來,此時此刻,正是下賭注的時刻。

更何況,王力對於嬴斐的國考極其看重,這一次偷出家門,爲的就是參加國考,揚名天下。

“駕。”

……

少年人懷揣夢想,向着幷州大地而去,想要投靠嬴斐,自是要關注一番,知己才能知彼。

那個少女不懷春,那個男兒沒有夢!

北上的王力心中有夢,正如天下士子一樣,想要加入到這方亂世,成爲時代弄潮兒,揚名立萬。

……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麒麟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

王家先祖王翦的赫赫威名,震盪寰宇,作爲王家後人,王力自命不凡。他相信先祖曾經建立的功業,自己也能夠做到。

這一次北上,是一次賭博,更是一次王氏崛起的絕佳機會。

王力心中凝重,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故秦遺族同氣連枝,王力自是清楚蒙,尉,白三家的少主,才華到底有多厲害。

說句誠懇的話,他們四個人在伯仲之間。只是白氏未出,蒙家只有蒙鵬一個庶子,反倒是尉氏舉族歸附,卻是在這一次的天下大亂中取得了先手。

不論將來如何,只要嬴斐取得天下,舉族歸附的尉氏,將會成爲故秦遺族一系的首領。

心裡念頭掠過,王力心中沒有一絲的擔憂,他相信憑藉自己,也能夠封侯拜相,甚至於出將入相。

男兒當自強,一身功業自是需要自己親手去取!

“駕。”

……

天下士子千千萬,爲了仕途在全國各地奔走,此際聽到秦侯發佈國考的消息,一時間震動了天下。

漢承秦制,對於侯位的控制極強,非蓋世之功,不得封侯。而且封侯者,一般都是武將。

而如今秦侯昭告天下,只要八科合格者,就能夠入涼並二州爲地方官,而且第一名,將會封侯。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天下震動,無數士子在短暫的糾結之後,紛紛辭別父母,北上幷州。

幷州很遠,千里之外。只是對於這些寒門士子而言,這一次的國考根本就是崛起的希望。

或牛車,或馬車,甚至於騎,千千萬的寒門士子,從全國各地,朝着一個方向進發。

這些寒門士子就像前去麥加朝聖的信徒,紛紛而來,出發地不同,五湖四海,卻往一處走。

……

兗州濮陽。

這是一座巨大的城池,在兗州境內算是最繁華的縣了。這裡是兗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兗州刺史府就坐落在這裡。

亂世奸雄就在兗州蟄伏,這個嬴斐日後最大的敵人,也是嬴斐在這個世界上,最爲忌憚的人。

奸雄曹操,這是一個讓人聞風喪膽的名字,而奸雄二字,彷彿就爲曹操而誕生。

“主公,方纔曹真來報,兗州各郡寒門士子紛紛離家北上,各地人心惶惶。世家大族,也一一派人前來打探主公口風。”

刺史府中,曹操麾下的文武皆在,戲志才從屋外匆匆而入,其走近曹操,急急忙忙的躬身,道。

“秦侯!”

呢喃了一句,曹操小眼睛裡閃爍過一抹精光,其看着一旁的荀與荀攸,微微一笑,道。

“秦侯嬴斐昭告天下,舉行國考,凡八科合格者,可入涼並二州爲官,文若,公達,志才,爾等對於秦侯此舉,有何看法?”

曹操心裡清楚,秦侯嬴斐非常人也,一旦事情與秦侯嬴斐掛鉤,這就表示這件事情肯定不簡單。

……

聞言,荀眼睛一擡,看了一眼曹操,道:“秦侯與天下世家關係不和睦,後來更是與儒家交惡。”

“再加上秦侯崛起於微末,沒有像四世三公的袁氏,以及主公這般人脈基礎,想要消化偌大的幷州極其吃力。”

“舉行國考,可以聚攏天下寒門士子爲己用,彌補自身不足,可以說是一條很好的計策。”

“嗯。”

荀說的很隱晦,只是隱約的將舉行國考的好處以及秦侯嬴斐的弊端點了出來。曹操瞥了一眼荀,沉默了片刻,道。

“公達,汝以爲秦侯此舉何意?”

荀的回答一本正經,沒有出格的地方,也沒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計謀。這樣的回答,曹操自是有些不滿意。

聽到曹操的話,荀攸思索了片刻,將心中的想法一一推演,最後方纔朝着曹操,道。

“秦侯舉行國考,就像一柄雙刃劍,有利又有弊。至於利弊若何,就看秦侯的手段了。”

“哦。”

聞言,曹操一愣,隨之朝着荀攸,一字一頓,道:“有何利弊,公達當言明之。”

“哈哈。”

輕輕的笑了一聲,荀攸,道:“誠如叔父所言,秦侯舉行國考,骨子裡是爲了消化幷州,解決麾下文武不齊的窘迫。”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不過是收攏天下寒門士子之心,將之凝聚成一股力量,用來對抗天下世家。”

看着聽的認真的曹操,荀攸臉色一變,隨之神色變得堅定起來,其對着曹操,道:“只是秦侯崛起於微末,不清楚世家大族的勢力。”

“憑藉區區寒門士子,又豈能於天下世家相提並論。這一招棋走的兇險無比,稍有不慎,就會反傷其主。”

……

“哈哈。”

聽到荀攸與荀的話,戲志才眼珠子一轉,輕笑一聲,道:“如此險招,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秦侯有這個魄力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根由第二百零七章 師徒之情第八百六十三章 赫赫之名第一千一十章 魏趙蠢蠢欲動第六百二十章 恢復故秦之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破局之戰 2第二百三十章 趙王之爭第六百四十八章 父子論諸侯第八百二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八十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七百七十六章 外籍軍團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嬴天下第一千零八十章 一里一報,右賢王的野心.第一百六十章 鳴金收兵推封感言第八百二十八章 本侯的佩劍不是用來擺設的第四百零五章 舉手之勞只爲心安第十八章 何足道哉第七百九十六章 幾乎相同的選擇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最堅固的壁壘往往都是在內部打開的第二百一十八章 邀戰第五十四章 三千文第七百二十一章 鐵鷹銳士出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佈下暗樁,鐵鎖衡江!第四百二十六章 逃亡者曹操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盡曹氏諸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大軍殺到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我等拜見君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方天下,我終於有資格參與其中.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再至虎牢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以成九五之勢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此刻秦國最大的問題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有諸位在,何愁天下不安!第三十三章 心性變化第二十八章 親孃舅第四百五十章 殺氣沖霄之下戰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亂國毒士的三策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四國君主,同一時間到達元城.第八百一十二章 這是無解一個死局第二百二十章 投降第五百二十七章 內外交困第六百六十六章 三個條件第八百八十二章 儒門的背叛第一百四十三章 點燃烽火第六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屠狗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不放心的一處第七百七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強第九百三十八章 四百年後,秦再一次以國家的名字出現在了中原九州之上.第五十一章 流言四起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荀攸論秦策第四百六十九章 殺第三百九十二章 說客耳!第二百零九章 訓斥第六百七十二章 十載寒窗,自問不弱於任何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蔣琬的驚人之語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提上日程的咸陽大宛道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八百八十六章 芳名爲菂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孤要天下文明皆出於秦第八百五十四章 尉、令、丞三權分立第八百三十章 防患於未然第一百九十八章 鬼才之謀第二百六十五章 波才vs華雄第三百六十章 動作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依附在秦國之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賜名烏騅第四百章 集合衆心於一處第七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車的設想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二十三章 天然居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庶的動作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盡曹氏諸人第一百章 偷竊算否?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趙王呂布入河|南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連屠十五城,殺絕貴霜人!第九百零四章 劍走偏鋒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入戰場第五百七十七章 一萬耕牛不可速得第三百四十八章 越來越複雜的局勢第六十一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呂布的將計就計第八百八十七章 陳宮的選擇第二百四十九章 尉氏的抉擇第三百六十五章 袁氏出手第一千五百零十章 長末之戰 2第一百六十四章 對此唯有殺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慕子大才,欲拜子爲將!第一百六十章 鳴金收兵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山窮水盡的合肥城第八百五十四章 尉、令、丞三權分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孤要天下文明皆出於秦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嬴斐的滅越之計第五十一章 流言四起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不得不配合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攻 2第四十二章 那一把大火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鐵劍死士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