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欲見陛下一面

“臣領旨。”

接過聖旨,嬴斐站了起來。看着張讓道:“張公,一路勞累,進去喝一杯,以解疲乏。”

無視徐庶等人的驚駭,嬴斐眸子裡閃爍着光芒,對着張讓出聲邀道。

“如此亦可,大都護請。”

“張公請。”

嬴斐與張讓先後踏進書房,蔡邕等人對視一眼,離開了。他們知道,兩人這是有私事要談,他們在,礙事。

西域三十六國,軍政事務,一言而決。聽起來賦予了嬴斐,天大的權力,直接就是西域三十六國的太上皇。

可是蔡邕三人都不是無知之輩,劉宏此舉純粹就是空口套白狼。西域三十六國,大漢王朝如今鞭長莫及,就連嬴斐下屬的敦煌郡,也不在大漢朝廷手中。

“孟德,對於此,汝怎麼看?”

來到客廳,蔡邕轉頭對着曹操言道。蔡邕心裡有一絲猜測,但是卻不確定。

“權大空假。”

曹操的眸子眯了眯,輕聲言道。這件事情關乎劉宏,出言需謹慎。頓了一下,曹操解釋道:“西域三十六國雖大,卻無一寸在手,就連敦煌郡也非大漢控制。”

徐庶眸子閃了閃,看了一眼曹操,沒有說話。曹操的話沒有錯,西域太遙遠了,大漢王朝除了班超一人外,鮮有人踏足。

此番嬴斐遠赴敦煌,生死難測。外族之人,食古不化,蠻狠粗俗,未受孔夫子之教化。嬴斐前往,實乃凶多吉少。

“孟德所言極是,老夫也如此以爲。”

半響,蔡邕才捋了捋鬍鬚道。由於交通因素,這個時候的大漢王朝,對於西域的瞭解,只存在於表面。

他們知道有西域三十六國,但是不知其有多大。西域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記述着先人的功績,煊赫着大漢王朝的榮光。

大廳內的談話,到此也就結束了。他們僅僅相熟,還達不到交淺言深。不管是蔡邕還是曹操,甚至於徐庶,對於這件事都心生想法。

嬴斐年十二,就已經成爲一郡之守,再加上節制西域三十六國,這樣的才幹與聖眷,天下無雙。

今時今日,曹操已經三十了,徐庶也十六了。男兒誰都不能免俗,對於功名的嚮往,他們比誰都強烈。

雖然不願去敦煌郡,卻也對於嬴斐充滿了羨慕。

書房內。

張讓與嬴斐相對而坐,嬴斐看了一眼張讓,提起茶壺沏了一杯,遞給張讓道:“張公遠來,斐無以爲奉,以此茶代之。”

“哈哈,大都護不必客氣,某家未曾出力矣。”張讓抿了口茶,眸子裡閃過一抹遲疑。

如今嬴斐已經出局,要不要再聯繫,張讓有些拿捏不準。閹豎就是如此無情,他們身體殘缺,愛好者只是權力,行事以利爲主。

嬴斐一旦不符合他的利益,張讓立馬就會遺棄。眯了眯眼睛,張讓臉上的嬉笑之色,在一瞬間內收斂。

“還請大都護明言,某家若可,必盡全力。”

張讓的話,在嬴斐心裡劃其道道漣漪。沉默了半響,深深的看了一眼張讓道:“斐去敦煌郡爲國戍邊,臨去前,欲見陛下一面,請張公融稟。”

看着一臉得色的張讓,他知道其心變了。外放的自己,沒有潛力,張讓勢必會食言而肥。

對於此,嬴斐早就有所預料。但是這一次,他必須要見到劉宏。西域大都護,聽起來霸氣無比,節制天下,三十六國之軍政,一言而決之。

事實上,這就是一張口頭支票。

“善。”

聽到不是太過分的要求,張讓也是一輕鬆,點了點頭應承了下來。只要不是太難做,張讓也不願意與嬴斐交惡。

良久之後,張讓起身道:“既如此,某家回宮了,大都護靜候佳音矣。”

“張公請。”

目送張讓離去,嬴斐的眸子閃過一抹興奮。他可不是大漢王朝土生土長的,他清楚西域三十六國有多大。

西域盛產良馬,有名如大宛。汗血寶馬,武帝稱之爲天馬,曾派遣李廣利遣軍十萬以攻之。

嬴斐看重的不是敦煌郡守,而是西域大都護。西域大都護,節制一些軍政事務,這是培養勢力與班底的絕佳契機。

更何況西域多異族,嬴斐完全可以以戰養戰,培養出一支精銳鐵騎。只要等到天下大亂,嬴斐遣軍入玉門關,就可東向而爭天下。

最主要的是,自幷州刺史丁原被呂布斬殺,西涼軍閥董卓進京,涼並二州空虛,這樣一來,就給了嬴斐可乘之機。

這一刻,嬴斐心裡生出一抹崢嶸,整個人猶如一把寶刀,鋒芒畢露。

張讓走後,曹操緊跟着告辭。留下蔡邕與徐庶,嬴斐三人,一番討論。

……

帶着孫德仁,張小三回到莊園,告訴了徐母,徐庶留於蔡府習文,嬴斐便轉頭進入了正堂。

如今劉宏旨意下達,自己剋日就要西去敦煌。這件事,他需要告知母親,得到她的支持。

“斐見過母親。”

朝着端莊而坐的荀姬,行了一禮。對於荀姬,嬴斐敬重無比。

“斐兒,出了何事?”

知子莫若母,嬴斐剛進屋,荀姬就察覺到了不同尋常。簡單的一句話,夾雜着不同一般的關心。

眸子的急色,不假掩飾。

“母親,陛下有旨,遷斐爲西域大都護兼敦煌郡守,剋日赴任。”

在荀姬面前跪坐下來,嬴斐一點一滴的將今日發生的一切,盡數告之。

“斐兒,汝何擇乎?”

出乎意料,荀姬第一時間詢問嬴斐的選擇,而不是嫌棄西域敦煌之遠。眸子裡閃過一抹異色,朝着荀姬道。

“陛下聖旨一下,決無更改,斐只得照行。”西域太遠了,一般人都不會情願,嬴斐不想引起荀姬的猜疑,只得裝作可憐巴巴。

荀姬莞爾一笑,看着自己的兒子道:“大丈夫志在四方,敦煌郡雖然是不毛之地,但卻也是斐兒用武之地,衛霍之功,就看斐兒如何抉擇了。”

荀姬的這番話簡直猶如晴天霹靂,震的嬴斐咚咚直響。他沒有想到荀姬會是這樣一個態度,原本的嬴斐還準備了好多言語,想要安慰。

ps:求推薦,求收藏,創世,起點,書城,兄弟們行動起來吧。今日三更。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攻 4第一百四十二章 四面闕之第一百七十九章 兄弟相見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年寒窗苦讀,今日終有出頭之日!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就算給他一年時間,他能奈孤何?第九百八十一章 如此袁譚第一百零四章 劍指氏羌第五百七十七章 一萬耕牛不可速得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再度決水,澤國千里. 4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在這場棋局上,誰才能勝天半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雖千難萬險,吾往矣!第七百五十章 曹操撤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庶的動作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從這裡將會走出無數……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封吳候,遙領吳縣.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荀彧辭官致仕第七百四十七章 文丑教侄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航海圖與臺 | 灣第七十三章 史阿第一千兩百章 孤親自爲你們掠戰!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議豫章!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載於碑文傳之後世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年寒窗苦讀,今日終有出頭之日!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築九尺高臺,立三軍令旗.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終究還是出事了第四十六章 殺人者、死第七百一十二章 鬥將之上位者絕不能太妖孽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封侯第五百七十五章 主公可聞火牛陣乎?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一聲令下,南方戰場風起雲涌.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以書籍易糧草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與司馬懿交手第三百八十四章 十常侍之謀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魏,韓,楚三國作壁上觀!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秦軍退,呂蒙陸遜懵逼. 2第六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選擇第二百二十八章 殺白馬祭旗第一百三十七章 被後人小覷的龐柔第八百八十三章 擁荊揚二州之富,控徐州之卒.第三百六十三章 少帝繼位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準備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難臨頭心思各異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許攸的三國論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趙雲戰關羽 1第七百七十五章 西域將成爲大秦男兒的牧馬場第四百八十八章 鐵血廝殺第五百六十一章 徐庶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秦王在大秦威尊無上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六大營,百萬大軍.第五百六十六章 十二神將震鮮卑中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得不停止的討論第一百七十九章 兄弟相見第四百六十四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囂張的秦使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會盟 1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韓公駕崩,遺詔不明.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十數萬百姓助我翱翔天際第七百四十九章 五天破七縣第七百三十五章 放棄全線攻擊一點第五百二十九章 信使到來第九百三十九章 中原震動第七百八十八章 漢州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韓 | 國舉世矚目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稱帝之議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噩耗接二連三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給華夏文明的源頭一個清晰的定義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堂堂正正之師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共同的敵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男兒膝下有黃金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孤這一生從不弱於人第八百四十章 兄長、你以爲呢?第八百八十三章 擁荊揚二州之富,控徐州之卒.第一百二十九章 下戰書第七百二十八章 這個時代的戰爭之神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不知大單于有沒有興趣南下獵秦?第一百四十九章 奔襲小宛強攻且末的必要性第八百六十章 劉表的瘋狂第四百零一章 不足以做王霸之基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人強則硬,國強則霸,學強則橫!第一百二十九章 下戰書第八十章 用兵唯謹慎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戰之一觸即退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孤本凡俗一布衣,風雲際會奈成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郭嘉入丞相府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郭嘉的告誡第一百七十九章 兄弟相見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王呂布的救場第三百零二章 母子相見第三百三十六章 嘉有兩策供主公擇之第一百六十九章 治國安邦之能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右賢王死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詔令第六百五十章 奸雄論國考《二》第六章 人生的第一桶金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與秦楚聯盟,全力防韓.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破第一千零二十章 大秦軍陣震曹呂第一百一十七章 對於黃月英的渴望第九百二十七章 若不願意,那就準備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