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義之名要之何用

“更何況如今的呂布,得賈詡與陳宮之助,麾下又有張遼,高順,臧霸一樣的大將之才,其絕不可小覷。”

“就算漢帝再沒有權力,但天下諸侯皆爲其所封,在我等接受封賞的同時,也就間接承認了劉協的合法性。”

“這也是呂布南下長安,將大臣誅殺殆盡,卻留下劉協的根本原因。只要他接受了趙王的封號,就必須要承認劉辨天子的合法性。”

說到這裡,嬴斐擡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滋潤了一下喉嚨,頓了半響,給了三人片刻消化的時間,方纔擡起頭盯着三個人,道。

“如今劉協就在呂布的手中,這便是一張最大的政治牌!”

“嘶。”

這一番話出口,讓在場的三個人一瞬間臉色大變。因爲隨着嬴斐的這一句話,三個人想到了很多。

“主公是說,呂布奉天子以討不臣?”

蔣琬的話很委婉,但是其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心中不由變得更加沉重。因爲這樣一來,呂布就始終佔據着大義的名分。

“哈哈。”

看了一眼蔣琬,嬴斐輕輕一笑,嘴角掠起一抹嘲諷,道:“確切的說,應該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兩句話本質都是一樣的,不外乎臣大欺帝而已。但是從字面上理解,兩者的含義可以說是千差萬別。

奉天子以討不臣,這是一個忠臣乾的事,一心只爲大漢王朝的千秋基業。能夠佔據大義之名,容易收攏天下民心。

但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就不一樣了,這妥妥的奸臣風範!一旦這個名聲傳遍天下,將會走到天下百姓的對立面。

……

“主公,我們怎麼辦?”

三個人對視一眼,不由得將目光看向了一臉鎮定自若的嬴斐。大義,永遠都是道德的制高點,特別是對於爭霸天下而言,有着巨大的影響。

得國不正,天下百姓就不會歸心!

嬴斐可是清楚,在後世號稱天可汗的李世民,就是因爲在玄武門發動政變。

與玄武門殺兄誅弟,在太極殿內逼父殺侄,哪怕是後來其文治武功都不遜於歷代帝王,天下人依舊不認可。

可以說,在這個時代,大義之名就像是一個旗幟,只要把這個旗幟用好了,好處顯而易見。

嬴斐心裡清楚,劉備爲何走到哪裡都能夠得到別人的禮遇,就是因爲劉備是漢獻帝親口承認的皇叔,是漢武大帝的後人。

這也是原本歷史上,呂布與劉備一樣悽慘,投靠的諸侯一個比一個多。但呂布成爲人人口中唾棄的三姓家奴,而劉備名聲絲毫不損的原因。

三人成虎,人云亦云,不外如是!

……

“哈哈。”

……

嬴斐心裡自然是清楚,蔣琬的意思。心裡念頭閃爍了一下,隨之大笑一聲,道:“公琰,大義之名用來爲何?”

“當然是爲了天下!”

蔣琬的話很直白,沒有絲毫的拐彎抹角。大義之名,一般人用來根本就沒有用處,只有野心家纔有用。

大義之名,往往被野心家利用!

“利用大義之名才能更好的安撫天下百姓,如果沒有逐鹿天下的野心,這個大義之名,也不過爾爾!”

解釋了一句,嬴斐雙眸之中精光一閃而過,其盯着徐庶等人,一字一頓,道:“本侯不在意,是因爲本侯不需要那些東西。”

說完這些,嬴斐將目光望向了長安的方向,其臉上露出一抹張狂的霸氣,道:“只要本侯南下攻取長安,於驪山祭拜始皇陵。”

“再加上傳國玉璽在手,想要天下民心歸附,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聽到嬴斐自信的言語,徐庶三人也是微微點了點頭,三個人都是在心裡認可了嬴斐的說法。

祭拜始皇陵,以嬴姓的名義這根本就是在向天下人宣告嬴斐的身份,一旦始皇后人的消息傳遍天下,嬴斐想要收攏民心將會變得很容易。

更何況又有傳國玉璽的在手,在這個時代,傳國玉璽就是天下的象徵,自從秦始皇命李斯雕刻出傳國玉璽以來,其就代替了大禹九鼎。

有了傳國玉璽在手,就是名正言順的帝國接班人,如此一來,嬴斐更加能夠令天下百姓信服。

“哈哈,主公所謀深遠,我等不及也!”

聽到嬴斐說完,郭嘉三個人仔細一想,便是發現事實確實如此。一想到這裡,衆人也就越發佩服嬴斐的謀算了。

諸侯第一次討伐董卓的時候,得到了傳國玉璽,一直放在現在都沒有公開。以前郭嘉等人還以爲嬴斐不願意成爲衆矢之的。

此刻一想才發現,原來嬴斐那麼早就已經想到了這一天,留着傳國玉璽,就是爲了這一天再作準備。

一想到這裡,三個人看向嬴斐的眼神,不由得變了。

……

三個人哪裡知道,這一切都是他們想多了。嬴斐雖然是一個穿越者,但又不是神,哪裡知道天下大勢會如此。

他只不過是比常人多知道了一點歷史的走向,又不是能掐會算,自然不會想到今天這一幕的發生。

當初之所以留着傳國玉璽,不外乎三個原因,一,傳國玉璽是一個寶貝,天下絕無僅有。二,當時嬴斐勢力太弱,一旦亮出來,根本就保不住。

第三則是,一直以來嬴斐的戰略部署,都不是成爲主要的爭霸者,而是螳螂撲蟬黃雀在後,自己跟在其他人身後做一個漁翁而已。

作爲一個有理智的人,嬴斐比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明白,槍打出頭鳥的道理。一旦自己亮出傳國玉璽,自己就是天下諸侯的共同敵人。

到時候,恐怕呂布與劉表等人都能夠放下眼前的爭端,聯合起來攻打涼並二州。

嬴斐雖然有信心收拾掉衆人,但其不願意那樣做。因爲一旦如此,到時候整個天下必將荒涼無比。

中原虛弱,必將會給鮮卑等異族機會!

既然嬴斐來到了漢末,其就不願意接手一個殘破的中原,讓歷史再演一次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那是中原的一個恥辱,嬴斐是一個憤青,如今嬴斐在這裡,在這種事情就絕對不容許發生。

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將難免陣前亡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魏,韓,楚三國作壁上觀!第三百一十九章 鳴冤鼓響之萬民審判第四百五十一章 戰起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個縣令的遠見第一千零六章 敗退平城第一千零五十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人心惶惶不可終日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足五成!第三百七十三章 帶我們過去第七百六十二章 那一槍的璀璨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個天下最在乎你的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那目光如同在看一個死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點醒郭嘉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蒙鵬的問題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一舉兩得!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握每一個機會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勃勃野心第四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三百四十八章 越來越複雜的局勢第四百六十六章 鍤血爲盟第六十四章 準備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奪其戰馬,養步卒爲騎兵.第二十五章 他不出來,你死!第五十五章 十里桃花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四國君主,同一時間到達元城 2第九百八十三章 先鋒大軍中的畏敵心理第二百一十五章 解甲歸田之心第七百二十章 大戰之秦侯攻略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路唯艱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堅定趙王呂布一戰之心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嬴斐的想法!第一千零三章 蒙鵬出擊第一百一十二章 胃口吞天第二百零六章 開城門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山窮水盡的合肥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爲嬴氏開枝散葉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楚越蠢蠢欲動第五百三十二章 歸順第六百一十八章 蔣琬到來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石多鳥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入戰場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奸雄的謀算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木偶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曹操的強勢第六百八十三章 大張旗鼓的三個好處!第八百八十二章 儒門的背叛第六百四十六章 稱公立國可否?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兵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楚越蠢蠢欲動第三十四章 劉宏召見 爲擼Sir大賀第五百二十八章 會獵於橋門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箭陣之威,扶羅韓的末日.第六百零三章 五原風雲起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秦公的戰略調整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大戰起!第三百四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大勢已改,何況小勢乎!第七百六十九章 孤軍懸師千里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騎兵出擊第四百一十二章 大軍殺到第三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此章爲靚兒舵主賀!》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蔡邕離世!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轟然倒塌的城牆第五百三十二章 歸順第五百八十章 牛氣沖天第七百九十五章 遠交近攻第五百九十四章 只要有一絲希望朕就絕不放棄第六十三章 欲見陛下一面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伏擊第七百六十章 重騎兵出有我無敵第三百三十一章 誓師 《爲靚兒大大萬賞賀》第六百七十九章 爲子爲夫之責第三百零四章 做狗、就得有死亡的覺悟第七百九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鞭長莫及第六百七十八章 以十二元辰爲名第三百四十六章 空城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天性薄涼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吞併荊州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邀請魏公入咸陽宮觀禮第八百六十三章 赫赫之名第七百九十三章 天黑之前黑龍旗插上貴山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五神絕殺陣第七百三十四章 徐庶欲破局第六百九十七章 何人替本侯取德陽?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氏出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八十五章 退守長社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未必不是以一敵二!第三百八十章 下戰書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不願英雄的家族揹負滅族之禍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孤要天下文明皆出於秦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韓公袁紹的改變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一刻的戰場就像絞肉機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大秦帝國的精神第二百零七章 師徒之情第八百七十五章 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