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百姓的政治代言人

益州。

蜀郡之北,一個高門大戶之家,硃紅色的牆壁上跌落不少,因爲時間的緣故,掉落下來的牆皮上有一種歲月滄桑。

門前的一對石獅子,不知道是經過了多少次的風吹雨打,早已經失去了曾經的光滑潔白,如今已經變得坑坑窪窪。

這纔是真正的貴族,而不是那些個暴發戶將房屋建造的金碧輝煌來冒充貴族,上等人。

這裡彷彿隱藏在萬丈紅塵,屬於真正的隱世,若是不注意觀察,一般人根本就無法察覺。

李府!

兩個燙金大字,鐵畫銀鉤,大開大合,自有一股子大氣。這座府邸已經存在四百年了,確切的說,這座李府遠遠比四百年要多的多。

自從大秦帝國的丞相李斯被趙高所殺,李氏一族就逃到了益州。自李斯之後,一直傳承到了今天。

今天從來都很少有外客的李府,來了很多人。一年一次的法家交流會,在李韓二家輪流召開。

去年是韓家,今年自然而然便是李家。客廳之中坐滿了人,整個李家人滿爲患。這些人都是法家的代表,是法家的中堅力量,其勢力絕對不容小覷。

李寧望着快要坐滿客廳的衆人,心中的念頭閃爍,如同浪花一樣沖天而起,其眼珠子一轉,道。

“諸位都是同道中人,相互之間都有所瞭解,在這裡寧就不一一介紹了。”

瞥了一眼衆人,李寧盯着其他人,道:“當今天下正處於亂世,不僅是九州之中的各大諸侯蠢蠢欲動。就連蟄伏四百載的諸子百家,如今也是紛紛出世。”

說到這裡語氣一頓,李寧神色微微一閃,盯着衆人,道:“如今儒家已經出世,而兵家也是蠢蠢欲動。對於這個亂世,對於我法家,爾等可有看法?”

“轟。”

李寧的這一番話,給其他人造成了強力的衝擊,天下大亂,就算是益州,也是切身的體會到了。

特別是這些時時刻刻關注天下大勢,意圖攪動天下風雲的諸子百家,其對於這種體會更加深了。

“李師,在下以爲當今亂世,對於我法家而言,是一個機會。”

韓文神色凝重,其死死的盯着李寧,一字一頓,道:“如今秦侯已出,我等也當盡數而出,爲我法家博一次!”

隨着韓文的話落下,衆人的呼吸聲不由的更加粗重了,只要是天下學子,沒有人不愛榮華富貴。

要知道,如今的法家已經蟄伏了四百載,如同這座宅子一樣古老。數百年的蟄伏,已經讓法家失去了始皇之時的銳氣。

四百載,太久,久的足以葬下一個輪迴!

“韓兄所言甚是,如今天下大亂,天下成戰國之相,如此時刻,正是我法家出世,大顯身手的最佳時機。”

一旁的黑衣青年,其眼神透亮,聽到韓文的話,神色一凝,道:“秦侯嬴斐與儒家關係不太和睦,這正是我等的機會。”

“況且如今秦侯坐擁樓蘭,漢中,巴郡以及涼並二州,其勢驚人,大有席捲天下之像。只要在三年內,秦侯率軍吞併益州,到時候秦侯嬴斐就真正的坐擁故秦之地。”

“一旦此勢達成,便可以行始皇一統關東六國之策,進而東向以爭霸天下,兼併各大諸侯。”

“所以說,這是我們法家崛起,擺脫這種苟延殘喘的日子的絕佳機會,一旦成功,甚至於有可能取代儒家的地位。”

……

隨着韓文與慎重的開口,令一羣心有慼慼然的傢伙,在心底不由的生出了一抹野望。

……

諸子百家中,如今只有儒家公然出世,其於荊州,以鄭玄之名震懾世間。

李寧心中清楚,這是儒家,在諸子百家之中,也只有儒家纔敢這樣做。這便是勢,四百載積累的強大。

“先秦之時,我法家冠絕天下,當時大秦之威,天地攝服。如今秦侯嬴斐已出,我等當博一次。”

衆人議論了良久,爭吵了半天,最後李寧終於是拍板決定了下來。李寧之所以這樣做,乃是因爲法家與大秦,兩者之間淵源頗深。

在戰國之時,可以說是法家興,大秦強,李寧等人依舊相信,那怕四百年後,依舊會如此。

“子軒。”

“李師。”

李寧深深地看了一眼韓文,其神色一轉,道:“既然決定了要投奔秦侯,我等自然要準備一份大禮送給秦侯。”

“由汝通知法家子弟,將益州各郡的路線圖畫下來,送給秦侯。”

“諾。”

這是一次示好,由法家向秦侯嬴斐放出的信號,同時也相當於一份投名狀。

……

戰國時期法家先賢李悝、商鞅、申不害、樂毅、劇辛相繼在各國變法,廢除貴族世襲特權,可以使平民通過開墾荒地、獲得軍功等渠道成爲新的土地所有者。

通過這種方式讓國人平民有了做官的機會,瓦解了周朝的等級制度,從根本上動搖了靠血緣紐帶維繫的貴族政體。

在戰國時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是法家,因爲法家的政治口號是緣法而治、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

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法不阿貴,繩不撓曲、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

李寧站在客廳的門口,目光飄忽不定。其自是清楚,在法家之中,自己的先祖李斯並不是唯一的。

慎到的勢、申不害的術、商鞅的法,這便是法家的精要,是法家思想的核心。

李寧心裡明白,在自己等人之中,唯有韓文的法家傳承最全面。當年韓非子將慎到的“勢”、申不害的“術”、商鞅的“法”緊密結合在一起。

可以說,韓非子纔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正因爲如此,李寧對於韓文的意見,纔會如此的重視。

“唰。”

心裡念頭閃爍,李寧望着中原的方向,一字一頓,道:“蟄伏四百載,法家這柄鐵劍已成絕世神鋒,一旦出世必將威凌天下,震撼世間。”

這一刻,李寧內心深處戰意盎然。其相信,這一次面對儒家,法家一定會戰而勝之!

第六百四十六章 稱公立國可否?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說服蔣琬第四百七十一章 出乎預料之外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依附在秦國之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六十萬控弦之士第六百五十九章 《秦風·無衣》第五百五十章 步卒出擊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君上,書罪與千秋罪碑,是否太過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殺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埋伏第六百一十五章 這輛戰車必須停下來第六百八十七章 如此公孫瓚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大軍盡出第八百一十二章 這是無解一個死局第三百八十三章 傳檄而定第八百七十四章 魏延第五百七十八章 十萬大軍殺機起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魏良傷勢復發第六十一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六十萬控弦之士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不是聲東擊西而是明暗同出第五百六十七章 十二神將震鮮卑下第一千零五章 秦韓大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氏落子之袁紹出第八百一十二章 這是無解一個死局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半月之後北伐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三年恢復,大軍西出!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仁爲本 以義治之第九百四十三章 驅逐第四百一十六章 北斗七星高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州皆敵第七百零六章 鬼才的點火之計第六百五十五章 黑冰臺的失誤第七百三十二章 三萬幷州狼騎假道伐曹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之天下若何?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水淹長末,兵鋒直指山陰.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在吳國,他就是世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爲我侍寢亦要滅你國民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血祭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魏延大破野王,河內郡屬秦.第七百三十七章 由汝擔任益州刺史第六十章 爭論第五十三章 第三武將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得不停止的討論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跨海橫擊吳郡的方略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秦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正午時分,三刻已至.第六百一十章 先定幷州再圖中原第五百零九章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百三十九章 人心惶惶第七百四十五章 蒙鵬的秘密武器第四十章 何皇后第五百四十三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纛傳令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下無帝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驚人的一致第一百零六章兩紙調令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當合縱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攻——!第四百四十四章 自願苟活於世第四十二章 那一把大火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營以招之第八十一章 羌人來襲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這一戰,我大秦帝國必勝!第九百二十八章 這個世界上,最瞭解你的不是自己而是對手.第八十八章 四大羌族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破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奸雄的謀算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師出必有名第七百零八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要如日中天第二百六十九章駐軍廣平不合其利第四百一十七章 前往太師府第八百五十章 四世三公也是一種桎梏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韓魏結盟,秦帝出手!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邦交還得依秦劍!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我等拜見君上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左相不信任秦王第七百六十二章 那一槍的璀璨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神威第六百九十七章 何人替本侯取德陽?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駁儒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堂堂正正之師第七百一十八章 趙雲斷後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韓魏兩國的迴應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對於土地的渴求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親手打開潘多拉魔盒第一百四十三章 點燃烽火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亂易整,是爲不武.第四十一章 間隙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秦王下膠州第三百四十章 殺馬以食之第六章 人生的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