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政治上的成熟

雲中郡。

將鮮卑異族趕出中原後,整個幷州大地逐漸恢復了生氣,其如同大日初升,已有生機勃勃生機之像。

一州九郡百姓們都在宣傳着冠軍侯的名聲,對於將鮮卑大軍趕出中原,在關鍵的時刻挺身而出的嬴斐,整個幷州的百姓發自內心的尊敬與愛戴。

天下百姓其實是這個世界上最無所謂,最爲沒有立場的。對於他們而言,不在乎一個帝王是否私德有虧,帝位是否來路不正,天下百姓在乎的是誰能讓他們吃飽飯,歷朝歷代,僅此而已。

就像隋末唐初一般,隋煬帝與李世民的能力是相差不多的,但兩個人的功績可謂差距大於天。

然,隋煬帝不能讓天下百姓吃飽飯,縱然如何的英明神武,霸道絕倫,天下百姓亦棄之如敝履。

而李世民雖然沒有楊廣那麼多傳於後世的功績,卻做到了天下百姓有飯吃,正因爲如此,方纔有貞觀盛世,天可汗的赫赫威名。

……

在這個古代,名聲太重要了,一個人的名聲如何,對於一個人的未來影響極大。

劉備之所以能夠在漢末衆多諸侯裡面脫穎而出,就因爲名聲。劉皇叔仁義之名傳遍天下,整個九州大地就算是一個賣炭的老人,都知道劉備的仁義。

劉備的爭霸路線,其實與後世的天朝崛起有一絲相似,善於宣傳,將對手的名聲搞臭掉。然後給自己樹立天下無雙的賢惠,以及從諫如流的正面形象。

這事是弱者的佈局,一個對於自身野心的圖謀。不管是現在劉備還是日後的天朝,可以說是將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發揮到了極巔,就算二者自身絕壁也沒有超越的可能。

……

當初冠軍侯以武立家,在佔據敦煌時曾經細細想過這一點。

矢志於天下,欲執掌天子神器,更有華夏五千年的歷史爲例,嬴斐野心大於天,深深的知道了名聲的重要。

天下。

這個玩兒只能馬上取,馬下治。更何況嬴斐心裡清楚,在這個亂世民心雖然不貴,只要手中有兵,就可以在這個世界上立足。

有槍就是草頭王,對於這一句後世極其有名的話,嬴斐自是熟記於心。

亂世,軍隊最貴,然而在治世卻百姓最重,曾經李世民說過,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君民關係至理。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自從一路崛起,除了當時前去敦煌,因爲孤軍懸師遠征千里,嬴斐曾經放縱過麾下大軍之外,其一直強調軍紀。

大漢天下已亡,正是各地諸侯崛起的最佳時機,正因爲如此,這個時候亦是樹立無上名聲的絕佳機會。

此時此刻,嬴斐的思想已經開始了轉變。從一個武夫,一國之臣,逐漸的將目光看的很遠。

還沒有打下中原九州,但是嬴斐的佈局,以及設想都是以一國之君來完成的。

嬴斐比誰都清楚,他不是陳涉與項羽那等暴民,想要奪取天下,就將中原大地一陣禍害。

一場改朝換代結束,中原的人力物力,甚至於財力都將倒退數十年。正因爲不願如此,嬴斐纔會如此小心翼翼。

在嬴斐的眼中造反是一門學問,並不是隨便念頭一起,就可以提兵縱橫天下,手持雙戟邀戰諸侯。

然後將天下諸侯一一擊敗,從而登上帝王寶座。

與天下諸侯爭鋒,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絕對不同於江湖之中劍客的爭鋒,這是兩個概念。

嬴斐想要做的是如同當年秦始皇一樣,在着手吞併六國的戰爭之後,有一個成熟的國家政體,去接受。

只有這樣,兼併天下的過程,才能快速無比,且又能在最大的程度上保持國力。

嬴斐想要的天下,不是像秦末劉邦取得天下時,國家窮的大臣們連一匹馬都沒有,只能依靠牛車去上朝。

更加不想經過三代皇帝的積累,才能勉強發起一場戰爭,這樣的天下嬴斐不想要。嬴斐想要的是如同當年始皇,大小數十戰兼併天下,在國家一統之後,尤能北上三十萬長城軍團以擊胡,更能遣四十萬以平山越。

心裡念頭閃爍,就像照相機一樣咔嚓個不停,看着眼前的天下諸侯,嬴斐生出了在這裡伏擊的念頭。

這個念頭猶如罌粟花,美麗而又致命,方纔誕生就向嬴斐的四肢蔓延過去,心裡一陣激動,彷彿要將這個念頭付諸行動。

……

“冠軍侯,今鮮卑人被聯軍趕出中原大地,北伐大業已經功成,只是這幷州當如何處理?”

雲中郡首府的大廳中,曹操與袁紹對視一眼,隨之開口,道。

“是啊,幷州一地九郡,當作何處理,還請冠軍侯示下?”

曹操方一開口,一旁的劉備眼珠子一轉隨之開口附和,道。

……

“唰。”

這個時候,衆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的看向了嬴斐,戰爭已經結束,終於是到了瓜分勝利果實的時候了,每一個人都蠢蠢欲動。

親率大軍北上,在幷州大地與鮮卑聯軍酣戰三個月,數萬大軍戰死沙場,永遠的留在了幷州。

這個時候,不論是爲了利益,還是爲了不讓別人更強大,衆諸侯皆露出一抹神色,擺出一副不得到幷州不罷休的態度。

特別是劉備,其自黃巾起,大小數十戰,更是令不世猛將張飛戰死,可謂是損失巨大。

可能是劉備時運不濟,一直以來劉備不斷地轉換着主子,卻依舊沒有一立錐之地。正因爲如此,劉備纔會對幷州如此渴望。

劉備雖然眼熱,但是對於得到整個幷州還是不報任何希望的。此刻劉備心裡只想着,只要佔據一郡之地,自己就可以遇風雲化龍,從而成爲中原九州叱吒風雲的人物。

然後蟄伏數年,便有了於冠軍侯嬴斐,四世三公的袁紹,一爭天下的可能。一想到這裡,劉備的雙眸之中,不由變得更加熱切。

……

深深的看了一眼衆諸侯,嬴斐開口,道:“將鮮卑逐出中原,皆仗諸位之功,本將在此說一聲感謝。”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孤這一生從不弱於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求助蔡邕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恨不能取而代之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丁奉投降!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封吳候,遙領吳縣.第一百一十七章 對於黃月英的渴望第七百六十三章 我選擇殺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下震動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臨城下不得不戰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東宮六衛第三章 竊國要趁早第六章 人生的第一桶金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祭壇一旦建成,就必須有人獻祭.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語泯恩仇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人心惶惶不可終日第二百二十章 投降第五百五十章 步卒出擊第二十一章 願爲周亞夫第四百三十九章 佈下驚天之局第一千零五十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第一百四十三章 點燃烽火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下戰書!第八百八十八章 一句話換十萬大軍南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對此唯有殺第一百八十一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名爲平叛實爲滅楚.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軍屯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下無帝第六百五十章 奸雄論國考《二》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越國向秦第一百四十三章 點燃烽火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君素雅達,必不致令孤徒勞往返也.第二十九章 王佐謀主皆棄之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代孤巡狩整個秦國第八百三十九章 擇其有用而用之第三百零三章 袁氏的分歧第六百零四章 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撤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以儒家典籍爲核心,以大秦帝國爲輸出……第三百九十一章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南韓,北韓.第七百八十九章 純粹的以力壓人第九百四十三章 驅逐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衆人心愁第六百二十二章 生財之道第一千三百章 毒士之計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纛傳令第二百零八章 翻臉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連屠十五城,殺絕貴霜人!第四百九十章 秦漢時期最典型的進攻陣型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這暴君之名就由孤一人揹負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呂布的將計就計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曹操的不安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反威脅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第九百四十九章 右丞相,你敢抗命?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此刻秦國最大的問題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嘉之論第八百五十一章 論勢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秦公的戰略調整第五百章 秘而不宣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東宮六衛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嬴天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爲大軍唯一帥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落幕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一輪的徵兵競賽!第一四十七章 八百里加急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人守一城第四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七百八十八章 漢州第七百七十九章 典韋突然開了竅第六百六十八章 左慈與國考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許攸的三國論第四百九十一章 戰陣對決第九百五十三章 當合縱以攻秦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衛尉軍橫於關前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兩個中原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誰布的局誰爲棋第九十九章 以利誘之第二百八十一章 嬴斐兵至曲周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稱王的野心第二十二章 大漢徵西將軍曹侯之墓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秦不守關,誓將東出!第一百八十四章 嬴斐之意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秦便不會亡第九百四十六章 稟君上,臣願一試!第三百六十九章 將俘虜押下去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徐晃止步,兵向樑甫.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派遣使者入城,約見紀靈.第九百七十一章 秦十八的瘋狂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既然想負隅頑抗,那麼孤做這個千古罪人又如何!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截斷武城與鄴城的聯繫.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庶的動作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將軍,你有幾成把握?第七百四十四章 袁軍南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秦越之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轉道青州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嬴斐心中的緊迫感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一石二鳥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