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劉協一旨平爭鋒

“住手。”

就在兩個人都不願意,卻眼看大軍就要撞在一起的時候,作爲今日絕對的主人公,重登帝位的劉協開了口。

如今的局勢可以說是劍拔弩張,一個不好就是玉石俱焚的下場,這樣的後果,重登帝位,意圖中興大漢的劉協自然是不需要的。

心裡念頭一閃,劉協便在心中做出了決斷,今日未央宮前已經是血流成河,屍骨堆積如山。

無論如何都不能再戰下去,一旦李儒與臧霸兩個人兩敗俱傷,同歸於盡。到時候整個長安城中空虛,就算有心也無力守護。

“陛下。”

“山陽縣公。”

劉協的這一聲住手,對於李儒與臧霸二人,無吝於天降仙樂。兩個人的一次賭博,盡數失手,眼看就要生靈塗炭。

就在兩個人都心思沉重,糾結之際,這一道住手,直接是救了兩個人,也救了雙方數萬大軍。

……

見到兩個人不約而同的住了手,劉協眼中掠過一絲滿意,其深深看了一眼臧霸與李儒二人,道。

“今日於未央宮前生靈塗炭,鮮血染紅了九百九十階御階,可以說自大漢建立以來,皇城之中也沒有今日死的人多。”

“朕以爲今日之事可以換一種解決方法,不知丞相與臧霸將軍以爲何?”

聞言,李儒狹長的雙眸中掠過一抹精光,其心裡念頭閃爍不定,半響之後方纔擡起頭盯着劉協,道。

“不知陛下有何策以教之,臣願聞其詳。”

朝着李儒點了點頭,劉協隨之將目光看向了臧霸,其神色從容,彷彿一切大局皆在其手中掌握。

“丞相已做出選擇,不知臧霸將軍汝以爲何?”

劉協雙眸熠熠,其中自有精光閃爍。這一刻,雙方勢均力敵,對於劉協而言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帝王之道在於平衡,只要自己平衡兩派實力,才能坐好這個來之不易,失而復得的帝位。

“請山陽縣公明言,本將洗耳恭聽!”

從始至終,臧霸都沒有開口承認劉協帝王之尊。因爲其清楚,一旦承認了劉協,就代表着李儒這一次政變是合法的。

這樣一來,自己率兵攻上未央宮,就再也沒有理由,同時也站不住腳了。

臧霸雖然是一員勇將,但是其心思剔透,對於眼前的這一點,眼珠子一轉就想清楚了。

“哈哈。”

聽到兩個人的話,劉協哈哈一笑,眼神之中露出一抹欣喜,其盯着李儒與臧霸,道:“溫侯呂布忠君愛國,戰功赫赫,乃大漢第一武將。”

“今天下大亂,朕亦有匡扶九州之志,今加封溫侯呂布爲趙王,見朕不拜,外出所至,如朕親臨。”

“轟。”

聞言,文武百官以及臧霸等人腦袋彷彿一下子當機了,劉協的這番話,對於衆人的衝擊太大了,這簡直駭人聽聞。

當年漢高祖劉邦親自殺白馬爲證,有言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今時今日,劉協自己開口將這個規矩打破,直接加封呂布爲趙王。

李儒眼中掠過一抹遲疑,其瞥了一眼笑容滿面的劉協,第一次發現這個少年天子,城府極深,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那個黃口小兒。

這幾年的地位變化,也令劉協成長了不少。其心思深沉,手段極爲不俗。一念至此,李儒心裡清楚,隨着劉協這一番話的出口,中原九州只會越來越亂。

甚至於可以說是劉協親手將這個天下送入了萬丈泥澤。一王出,待冠軍侯等人南下之際,必將是諸王羣出,整個天下重新回到戰國之時。

由於搞不懂劉協意欲何爲,李儒也就沉默着沒有開口,沒有急着變態。爲官數年,李儒自是深得爲官之道。

對於政治二字,亦是瞭如指掌。政治就是要在看不清局勢的,分不清敵我之時,等一等看一看。

只要等一等,自然有人坐不住悍然出招,將這一切接過去。如此一來,自己就可以在一旁做一個旁觀者,待最後一切問題明朗以後,再行做出決斷。

……

瞥了一眼陷入沉默之中的兩個人,劉協嘴角一翹,沉聲,道:“朕重登帝位,丞相居功甚偉,特加封丞相李儒爲文侯,代朕巡狩整個大漢帝國。”

“嘶。”

聞言,衆人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劉協的這兩個舉動,不吝於在深海之中投下了一枚炸彈。

“這個天下只怕要更亂了!”

這句話是未央宮前,文武百官心底裡共同的聲音。劉協今日的這一番舉動,雖然看似爲了平定今日之爭,實則爲了天下大局埋下了隱患。

站在一旁的賈詡聞言微微睜開雙眸,深深的看了一眼,站在正中間有些意氣奮發的少年天子。

半響之後,賈詡的眉頭不由得微微皺了起來,這一刻,其方纔發現,在這件事情上自己與李儒,有些失算了。

……

望着沉默中的兩個人,劉協嘴角不由得微微上翹,天下大亂這是其思考出來中興大漢的機會。

唯有將這個天下弄的亂到無可復加,其纔有可能將眼前的這局面一一打破,在混亂之中站穩腳跟,有一絲立錐之地。

原本這樣的計劃,實施的條件太過於苛刻,劉協一時之間還拿不定主意,但是此刻見到李儒與臧霸對持。

聰明如劉協,便是知道機會就在眼前,自己一定要抓住。如此絕佳的機會一旦錯過,此生都不會再有。

“唿。”

深深的吐出一口氣,李儒將心中的糾結壓了下去,逐朝着劉協躬身,道:“微臣遵旨。”

這一刻,戰則兩敗俱傷,玉石俱焚。不戰,又無路可退。如今劉協親自將臺階遞了過來,李儒只能選擇順着臺階下了。

“哈哈。”

輕輕的笑了一聲,劉協瞥了一眼李儒,隨之轉頭盯着臧霸,道:“丞相已經答應,雙方化干戈爲玉帛,不知臧霸將軍以爲何?”

此時此刻,局勢如此,縱然臧霸心有不甘,也不得不低頭。心裡念頭一轉,臧霸方纔躬身朝着劉協,道。

“既然丞相願意化干戈爲玉帛,那麼末將遵旨便是!”(未完待續。。)

第六百五十章 奸雄論國考《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庶的動作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鞭長莫及第二百六十八章 間隙更深第七百八十二章 屠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代帝守孝天下縞素第一百五十三章 汪士奇使小宛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兩條路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廢除人頭稅的提出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你若退去,孤既往不咎.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六十九章 典韋拜主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遷都咸陽,祭拜始皇陵.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河間歸秦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表弟叫龐德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大軍壓境兵指洛陽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管是誰,都不允許漠北崛起!第六百八十六章 我本縱橫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一千一十章 魏趙蠢蠢欲動第八百零一章 殺敵使於康居王宮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軍屯第八百零九章 慈不掌兵第八百八十三章 擁荊揚二州之富,控徐州之卒.第六百零四章 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撤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秦楚對罵!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縱橫風流第二百一十三章 左豐的胃口第三百四十四章 掘地道以通之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詔令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秦王令天下側目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弒父的念頭第五百九十八章 劉協一旨平爭鋒第八百三十六章 劃時代的重寶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八百八十四章 荊州誰也不能得到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就各位風雨欲起第五百一十一章 血色長安第九百二十六章 噩耗從北方來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足五成!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袁譚欲自立,三國贊同.第五百七十九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五百九十五章 九百九十階,階階染血第三百四十四章 掘地道以通之第七百八十一章 不對等的王見王第二百五十七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一千零六章 敗退平城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伸出來的手第九百九十九章 鞠義戰蒙鵬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震動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廳之中的扯皮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下殺胡令,重拾中原衣冠.第六十四章 準備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當合縱第七百六十八章 沙漠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大秦國中,刑上大夫,法責衆!第三百九十九章 發出屬於我們的聲音第六百零四章 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撤第五百七十六章 試問爾等敢戰否?第七百五十五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再攻——!第六百六十八章 左慈與國考第四百六十四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正面剛!第六百零一章 若如此,那便準備戰爭吧!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提上日程的咸陽大宛道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第三十五章 一言決人生死第五百六十一章 徐庶的擔憂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恨不能取而代之第六百一十五章 這輛戰車必須停下來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像蒼蠅一樣亂竄第二百八十九章 進不得,那便唯有退!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秦韓聯盟,魏公心憂!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周瑜的目標是太湖水軍!第一六十二章 勢如累卵第九百六十七章 令趙雲火速馳援武陵第二百七十七章 五神絕殺陣第六百二十九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荀攸的請求!第五百八十四章 否則死!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天下諸侯心中的紅線!第九十章 平分敦煌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大軍盡出第三百三十三章 變故橫生第八百八十九章 名將與風聲第二百九十章 誰言女子不如男第一百零七章 汝等一羣娘們兒第七百四十章 久守必失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司馬懿的直言!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焚未央宮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吳越楚三國突然插手第八百三十六章 劃時代的重寶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許攸的張狂第八十三章 梟雄之心第一千零九十章 徵百萬民夫重鑄直道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風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魏良大戰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