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若爲官召汝爲謀主

“請。”

郭嘉舉杯,他本來就好杯中物,對於此自是不會拒絕。

典韋跟着舉起了酒杯,三個人就這樣有了第一次的交際。掛蘭香,並不是美酒,相反的,酒裡還有絲絲點點的糟糠。

渾濁的桂蘭香,遠沒有後世老村長好喝,但是嬴斐卻喝的開懷。喝酒這種事,重氣氛,重人。

由於不熟,三個人之間並沒有過多的交談,他們只是在安靜的吃酒。彷彿眼前這一杯桂蘭香,便是天下。

郭嘉出身寒門,渾身充斥着一股浪子氣息。病態的蒼白的臉上,因爲喝酒太猛,出現絲絲紅暈。

這個弱不禁風的男子,是曹操的張良,是這個天下最強大的謀士,沒有之一。看着一旁安靜吃酒的郭嘉,嬴斐眸子爆發出一抹精光。

若郭嘉不死。

待到赤壁與諸葛孔明爭鋒,該有多精彩。歷史上,郭嘉死後,諸葛亮初出茅廬。兩位傑出的大才沒有進行交鋒,實乃三國一大憾事。

“奉孝,斐聞奉孝才幹過人,可比太公望,相必也不願蟄伏潁川?”斟酌了半天,嬴斐才愁了一眼酒杯道。

郭嘉是個聰明人,而且還是寒門。這種人自尊心強大卻又莫名的自卑。對其才華的自信與家世的自卑,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對於這種人,是十分難對付的。

“縱情山水,持酒高歌,豈不快哉。”郭嘉眸子一閃,飲下一杯酒,嘿嘿笑道。

一記太極,就將話題輕鬆躲過。讓人找不到進攻的接口。好在嬴斐也不弱,也是牙尖嘴利之輩。

“十里桃花,賦詩作歌,斐未曾見奉孝。”郭嘉是難對付的,言辭犀利如劍,話風轉變極快,稍有不慎就會被其帶到溝裡去。

酒杯在指中把玩,嬴斐臉上出現一抹詭異,眸子精光閃爍,戰意爆發。終於遇到了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可以盡情一戰了。

徐庶雖然不凡,卻還在成長。這個時候的徐庶有着驚天鋒銳,卻差了一絲老謀深算。

但是郭嘉不同,相比與徐庶。此刻的郭嘉已經學有所成,就差實踐了。眼光,格局都有了,就差經驗。

“十里桃花雖好,嘉不喜之。”

無所謂的一句,將酒壺提起滿上一杯酒,看着嬴斐眸子閃過一道鋒銳。其臉上漫不經心收斂,多了一絲凝重。

“這是個勁敵。”

郭嘉心裡閃出這樣一個念頭,生出了異樣。聽出郭嘉的言不由衷,嬴斐並沒有接口。有些事情,點出來就可以,適合而止是最好的。

過猶不及。

看着嬴斐的笑,郭嘉心裡一動。眸子裡掠過一抹驚異,對着嬴斐道:“不知嬴兄弟,有何見教。”

“哈哈。”

放下把玩的酒杯,嬴斐眸子低垂,提起酒壺滿上一杯酒,看着杯中的糟糠道。

“斐曾聞,光說不練假把式。”這個時候,嬴斐剛好擡起頭注視着郭嘉,眸子裡射出驚天鋒芒:“奉孝兄,學有所成,卻僅知理論而不知實際。”

郭嘉聞言,心裡划起一抹波瀾,他覺得嬴斐說的有道理。眸子一閃,朝着嬴斐道:“此話怎講?”

“《道德經》第六十章曾言,治大國如烹小鮮,奉孝兄,覺得何?”

“當今天下閹豎當權,大漢王朝日落西山矣。”郭嘉的話,平淡無奇,但是卻鋒利如刀,直指核心。

十常侍當權,天子闇弱。大漢王朝已經病入膏肓,這樣的大國,需重治。老子所言,不適合當世。

“哈哈。奉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矣!”嬴斐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郭嘉的話,而後,話鋒一轉道。

“但請言之。”

郭嘉第一次迷惑了,靈動的眸子裡閃過一抹迷茫,放下酒杯,朝着嬴斐拱手。

他雖然放蕩不羈,但是對於學問尊敬無比。這一刻的郭嘉,與先前判若兩人。

“既奉孝欲聽,斐試言之。”

方纔他偷換了概念,將話題引了過來,嬴斐相信郭嘉早有察覺。這一次,若是不能讓郭嘉滿意,只怕談話就此結束了。

放下酒杯,眸子裡閃過一抹認真,盯着郭嘉道:“大漢自建國,選拔官員皆舉孝廉。只求其名聲,而不求其才。官員盡出世家,寒門衰落。”

“這些官員一步登天,出身富貴,不識人間疾苦。這類官員如何,爲天地立心,爲生民請命,爲往聖繼絕學。”

嬴斐說到這裡,無視郭嘉的驚訝,繼續道:“試問當今文武,那一個有治理一州之經驗,軍中大將,那一個上過戰場,經歷過血與火的鍛鍊。”

“嘶。”

郭嘉倒吸一口涼氣,雙眸驚駭的望着嬴斐。這樣的理論,太過於驚世駭俗了。郭嘉雖然眼光超前,卻也一時無法平靜。

“汝是說,治國當如遊學乎?”

郭嘉不愧是郭嘉,片刻之間,就想到了根本,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嬴斐的回答很乾脆,直言郭嘉的缺點,誠然,此刻的郭嘉,經驗就是其的短板,這也是嬴斐的底氣所在。

“呼,嘉受教了。”

郭嘉的眸子裡掠過一抹黯然,實踐,說的好聽,天下之大,何處可供自己施展手腳。

大漢王朝浩瀚幾千裡,中原漢土九大州,盡數世家掌控,一介寒門,想要出頭太難了。

難到郭嘉都望而卻步。

嬴斐端起酒杯,輕輕的抿了一口,滋潤了一下嚥喉。他知道郭嘉心動了,接下來就要看自己如何出手了。

“奉孝兄大才,必有平步青雲之日,不必喟嘆。”看着郭嘉情緒不高,嬴斐淡淡一笑道。

“天下世家把持,我等寒門士子實難出頭矣。”郭嘉聽到嬴斐的勸,搖了搖頭。

這個世界等級森嚴,知識幾乎被世家壟斷。就算偶爾有寒門士子,也難有出頭之日。

郭嘉的喟嘆,引起了嬴斐的共鳴,前世一如今日。

嬴斐收起心中雜念,看了看典韋,在看了一眼郭嘉,心裡念頭消失,眸子裡爆發出驚天鋒銳。

這一世,他要出人頭地,榮登九五,與天下羣雄逐鹿。

念頭百回,目光一轉,盯着郭嘉道:“若斐爲官,召奉孝爲謀主,來否?”

第四十九章 此後非故人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七百五十五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焚未央宮第三百零一章 千差萬別第三百九十三章 呂布別樣的崛起之路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根由第七百三十八章 袁紹南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第七百七十五章 西域將成爲大秦男兒的牧馬場第四百一十七章 前往太師府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虎豹騎出第二百六十七章 六十里第六百七十九章 爲子爲夫之責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稱帝之議第六百章 抉擇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天下譁然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勸君擇妃!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故秦遺族的佈局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這暴君之名就由孤一人揹負第五百零五章 王允心中的魔鬼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對太后妥協第四百五十八章 當發矯詔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埋伏第七百二十五章 欲開直道修靈渠第四百九十四章 再提遷都第三百八十五章 最後勝者誰?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的霸業第四百一十章 慕子之才而欲拜子爲長史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給華夏文明的源頭一個清晰的定義第六百零四章 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撤第七十五章 生死毋論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魏公取而代之之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嬴斐心中的小九九第六百零六章 拓拔天下梟首第八百二十七章 重新編戶齊民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孤要天下文明皆出於秦第二百四十七章 必殺之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代帝守孝天下縞素第四百四十五章 劉焉的信使到來第三百零六章 排斥於外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以書籍易糧草第六百七十五章 法制還是法治?第四百八十二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君上,書罪與千秋罪碑,是否太過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法家這柄利劍出鞘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纔是最後那一隻黃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魏公失色第九百七十章 擺在黃蓋面前的艱難選擇第七百七十章 精絕公主烏拉爾提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東宮六衛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老秦人的誓言第六百零二章 呂布的決斷第九百六十九章 舉火爲號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營以招之第八百六十七章 以生命換生存、以空間換時間.第七百零八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百五十三章 預料之外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築九尺高臺,立三軍令旗.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一夜之間,咸陽城安靜了下來.第九十三章 鬥將第九百二十七章 若不願意,那就準備戰爭!第一百四十二章 四面闕之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樹立秦法威嚴!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扶羅韓那一剎那看到的希望.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越國向秦第六百七十三章 萬千戰陣存乎一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婚第二百七十三章 殺出一條血路第七百一十章 約見第一百一十六章 箭陣第八百一十三章 這一場亂世煙火第四百八十六章 衝鋒之勢有進無退第三百九十九章 發出屬於我們的聲音第九百三十八章 四百年後,秦再一次以國家的名字出現在了中原九州之上.第八十一章 羌人來襲第二百一十章 劍指廣宗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兵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要如日中天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鄧艾的心思第十一章 向洛陽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舉世譁然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張惠破鬲國,左諱重金入平原.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一夜之間,咸陽城安靜了下來.第四百四十章 行以假亂真之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以封冠軍第九百三十五章 恢復我嬴氏天下有何不可?第五百一十章 天下大勢第八百六十三章 赫赫之名第九百零一章 平衡纔是帝王之道第二百零三章 營中定計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割地求和驅魏第六十八章 被脅迫的郭奉孝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州世家大族皆辭官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兵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最堅固的壁壘往往都是在內部打開的第八百五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再一次密佈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再度決水,澤國千里. 4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丁昌入吳縣!第五百二十七章 內外交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