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伯符

一旦失去長安的牽制,沒有了四十萬精銳大軍的震懾,這個天下必將徹底的大亂。此時大亂,於己不利。

正因爲如此,嬴斐纔會如此要求,直接給了一個呂布絕對不可能接受的條件。

大夏建立,本就在風雨飄搖之時。已經得罪了天下,此時此刻如果又去帝號,這無疑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虧本虧大發了。這樣的事情,只要是一個明眼人都不會幹。

……

嬴斐這般,乃是爲了激起呂布的戰心,只要呂布一日不去帝號,長安的戰事一天就不結束。

“呂布,本將當真是小覷你了!”

心裡呢喃一聲,嬴斐念頭百轉,其在一瞬間後做出了決定。

……

這一刻嬴斐雙眸熠熠,其望着林峰,道:“既然如此,長安戰事一切都交諸于徐庶,我等安心於幷州戰事便可。”

“諾。”

嬴斐身處幷州,對於長安戰事可謂是鞭長莫及。此時此刻,唯有將長安戰事全權交給徐庶,不聞不問,將一切心力放在幷州。

只要幷州一戰而勝,一下子奪取南幷州四郡以及朔方郡,屆時幷州一州九郡之中,五郡便落在了嬴斐手中,屆時,自然而然隨時都可以南下兵寇長安。

此時此刻的冠軍侯嬴斐,已經不再是昨日的黃口小兒,其雖弱冠之齡,但是在處理事情的輕重緩急上卻顯得老道無比。

……

聯軍大營,此刻氣氛凝聚的猶如實質,孫堅的遺體放在正中間,一股悲憤沖天而起,令在場的衆人心中猶如壓了一塊石頭,沉重的喘不過氣來。

孫堅之死,在座的諸人都有責任,面對着弱冠之齡的孫策,衆人心中不免得有些難爲情。

……

“賢侄,叔父指揮不力,令汝父身亡,紹亦有責。今後有事,皆可告訴叔父!”

大帳之中凝重的氣氛,終於被袁紹一句話打破。其望着孫策,一字一頓,道。

“對,此事汝亦有責,侄兒他日若是有所求,當開口,術當全力而爲之!”

……

袁紹與袁術的相繼表態,令大帳之中的氣氛回緩了一點。

……

遺體之前跪着的一個英武少年,其臉上無悲無喜,有着的只是無盡的冷漠。此刻孫策心中痛如滴血,卻不能表現出來。

孫策雖然年幼,卻也十分清楚這一刻長沙孫家的頂樑柱倒了。從今以後,他這個長子將要擔負起這個責任。

此時此刻,孫策就是長沙太守這一支會盟軍的主心骨,其心裡自是清楚,這個時候,這個大帳之中羣狼環伺。

很多人都在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表現,一旦自己表現得少不更事,無力擔負起重任。

先不說羣狼環伺,就連父親手底下的那些驕臣悍將也不會歸心。一旦自己不能得到認可,不出瞬間長沙太守這一直勢力,必將爲人所吞併。

心裡念頭如雨似海般翻滾,這些東西都沒有教孫策,也沒有人去點醒他。但是這一刻,孫策在心裡就悟出來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環境與處境,會令一個人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少年白頭,不外如是!

一念至此,孫策從地面上站了起來,其朝着袁紹,袁術等人一一當面致謝。致謝之後,其將頭轉向袁紹,躬身一拜,道。

“袁叔父,家父陣亡,遺體遺留至此終究不便。身爲人子,當爲父親入土爲安,今策欲辭行,返回長沙讓父親大人魂歸故里,落葉歸根,還請叔父大人成全!”

“嘶。”

孫策的這一番話出口,在場的衆人心中不由得一駭。皆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看向了孫策,雙眸熠熠,彷彿可以看透內心。

“此子不凡!”

這是衆人心中的共同之言,這樣的決定根本就不是一個弱冠少年所定。

在場的衆人,皆是梟雄之輩。其自是一眼便看出了孫策這個名爲送父回家,落葉歸根,實爲保存實力,提前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的計策。

只是衆人心裡清楚是心裡清楚。但在這一刻,其卻沒有絲毫阻攔的理由。天大地大,都沒有令父親入土爲安大!

聞言,袁紹的臉上劃過一抹羞怒,其在一瞬間收斂。頓了一下,袁紹望着孫策,沉聲,道。

“文臺兄爲國盡忠,戰死沙場乃不世英雄。待重立漢帝,本將當奏請陛下,追封文臺兄爲吳侯。”

說到這裡,袁紹的語氣爲之一頓,其盯着孫策,道:“令父親入土爲安,乃身爲人子的重責,本將自是不會阻攔。”

結果不出人所料,不論是袁紹還是徐庶,幾乎所有人都沒有阻攔。

……

“策,在此替亡父謝過叔父大義!”

……

衆人望着孫策撤軍離去,心裡不由得一陣嘆息。江東,在這必將又出現一個難纏的對手。

而且這個對手,年紀輕輕,血氣方剛,遠比孫堅還要難對付。

“哎。”

曹操小眼睛光芒閃爍,其盯着孫策遠去的方向,閃爍過一抹莫名。沉默了片刻,低聲,道。

“文臺兄生了個好兒子,此子器宇軒昂,處事果決,他日必成大器!”

……

這一次,戰事突兀而起,呂布身着錦色黃袍,跨騎着赤兔馬率領幷州狼騎,一下子將孫堅的先鋒大軍擊潰。

一戰挫敗關東諸侯,這便是呂布天下第一的無上威風。孫堅也算是蓋世無雙的猛將了,卻也在長安城外折戟沉沙。

這是誰都沒有料到的事情,呂布之果決,呂布的勇猛,其無雙之戰力居然已經達到了這等地步。

三個回合斬殺江東猛虎孫堅,這已經不再是一流武將,而是超一流武將。

在衆人心裡都清楚,這個天下,只有呂布一個人達到了這個地步。尋常武將遇之,根本就不是一合之將!

更重要的是,呂布的這一次出擊太過於匪夷所思,其目的性極重,一點也不想是呂布這等武夫所爲。

衆人心裡隱隱有着一個共同的認知,那便是呂布身後站着一個或者兩個絕世智者,在爲其出謀劃策。

而且這個人,十有*就是李儒!

說補更一章,總共欠八章。

第五百七十九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魏公韓公顫慄第八百一十四章 決戰前的部署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大軍壓境兵指洛陽第六百九十七章 何人替本侯取德陽?第五百九十五章 九百九十階,階階染血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人懾西域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二百五十四章 戛然而止的火併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五十一章 流言四起第六百二十七章 百姓的政治代言人第三百零五章 以涼州爲籌碼第三百零四章 做狗、就得有死亡的覺悟第八百九十八章 文聘重傷第七百七十一章 爲我侍寢亦要滅你國民第二百七十六章 廖化之死第八百一十二章 這是無解一個死局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臥龍的絕世風姿第八百七十一章 呂布的蓋世兇威第五百零八章 前往溫侯府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秦王嬴斐的底氣.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不知大單于有沒有興趣南下獵秦?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嬴斐心中的擔憂第二百九十二章 總攻第五百四十六章 長安鬧劇結束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張燕,本將倒要看看這一次誰入了誰的局.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七百三十七章 由汝擔任益州刺史第一百六十七章 安排第六百六十四章 爲益州計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勒石記功而還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於毒劍指張南第六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選擇第二十七章 鬧劇結束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東鮮卑滅第一百一十七章 對於黃月英的渴望第九百三十五章 恢復我嬴氏天下有何不可?第七十六章 必不罷休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搏縣就是黃巾的絕地第三十章 儒表法裡,道本兵用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摧枯拉朽之勢.第八百八十二章 儒門的背叛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撤!第六百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消息傳出,舉世譁然.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秦便不會亡第八百八十四章 荊州誰也不能得到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此刻秦國最大的問題第三百九十九章 發出屬於我們的聲音第四百二十八章 陽平關第五十二章 古之惡來第八百八十三章 擁荊揚二州之富,控徐州之卒.第二百七十八章 關二就是來搶戰功的第六百六十七章 當之無愧的最強嘴炮王者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婦人之物以激之!第九百一十二章 爲名利不爲勝敗第九百三十一章 三公九卿的人選第三百九十四章 會師於金城第六百五十七章 天下何人可爭雄第四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三百四十三章 殺羌令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夾道歡迎第三百九十一章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第四百九十六章 引火焚金闕,帝業興於左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戰爭會教會他們成長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於毒劍指張南第九百三十五章 恢復我嬴氏天下有何不可?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守——第九百零四章 劍走偏鋒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正面剛!第六百六十七章 當之無愧的最強嘴炮王者第八百三十七章 拉上兩人一起去拜見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破局之戰 2第七百一十一章 本侯親率十萬大軍南下,試問天下何人敢阻之!第七十一章 典韋持戟,誰敢一戰?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太史慈與周瑜!第三百七十五章 董卓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亂易整,是爲不武.第五百四十章 未央宮中欲君臨第八百二十八章 本侯的佩劍不是用來擺設的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嬴斐心中的擔憂第四百三十五章 撕破臉皮第二百六十七章 六十里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人強則硬,國強則霸,學強則橫!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韓王與諸子爭鋒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既然想負隅頑抗,那麼孤做這個千古罪人又如何!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吳楚震動第六百六十一章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第七百四十四章 袁軍南下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封楚候,遙領彭城十一縣.第七十四章 一劍驚魂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虎豹騎,衝鋒!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蒼天不公,讓我等與其同在一世.第六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屠狗第四百五十三章 預料之外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扶羅韓南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決蒼生誰主第一百零六章兩紙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