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南下荊襄

“哎。”

說到半中間,嬴斐嘆了一口氣,其望着徐庶的目光裡充滿了無奈。左手一伸將桌上的茶杯端起來,一飲而盡,道。

шωш ¸ttκд n ¸¢ 〇

“涼州刺史府,缺少一個蕭何。”

此時此刻,距離天下大亂已經越發逼近,以前還能夠湊合的涼州刺史府,其,根本不能再將就。

文武數量嚴重失衡,導致整個涼州刺史府政令不暢通。特別是,文官之中沒有像徐庶郭嘉一般的大才來挑大樑。

這是嬴斐的短板,以前雖也存在,卻被徐庶一力分擔,顯得不太明顯。如今徐庶領兵於一方,更加的將這個問題凸顯了出來。

“蕭何?”

聞言,徐庶微微一愣,隨之神色大變,其望着嬴斐,道:“整個大漢王朝也僅有一個蕭何,倉促之間,只怕難尋也。”

蕭何乃漢初三傑之一,大漢王朝的第一任丞相。這樣的大才,千古無二,又豈是輕易可得之輩。

迎着徐庶的目光,嬴斐微微一笑,其並未再接口。他心裡清楚,承平年間也許沒有,但是這個漢末卻未必。

荀彧,蔣琬,諸葛亮......

這些人每一個都有蕭何之才,而且其經過了歷史的檢驗。心裡的念頭閃過,嬴斐望着徐庶,道。

“此事關乎重大,對於涼州刺史府,更是舉足輕重。斐決定,不日南下荊襄尋訪蔣琬,以任長史。”

“屆時,兄長便可專心爲帥,領兵征戰於一方。”

望向徐庶的目光,微微一閃。嬴斐不得不承認,徐庶其人當真是一個天縱奇才,半路出家,其,都能取得別人一輩子都無法取得的成就。

然,在這個世界上,任何天才都不是完美的,徐庶亦不能例外。

在嬴斐眼中,徐庶就是一個全才。其是一個一流的統帥,二流謀士,三流的治國之才。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按照最頂尖的人才而劃分。但,就算徐庶的治國之才乃三流,然,其治一國不足,擔任一州刺史卻足以。

“不可。”

出乎意料之外,徐庶搖頭拒絕了。聞言,嬴斐神色一頓,心裡微微有些不解,其眼中疑惑頓生。

察覺到嬴斐的眼神變化,徐庶眸子一閃,道:“斐弟,今時不同往日,如今汝貴爲西域大都護,涼州刺史,冠軍侯,一人肩負涼州安危。”

“正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汝,作爲一地刺史,一軍主帥,豈可擅離。”

徐庶的態度十分堅決,任憑嬴斐如何言說,其都搖頭拒絕。徐庶太清楚不過,如今的嬴斐,根本就處於風口浪尖。

整個天下之中,想要殺嬴斐的人太多了。一旦其跨出涼州,沒有了魏武卒等大軍的護持,生命將會得到威脅。

更何況涼州刺史府,僅靠嬴斐一人的威望維繫,一旦其生出意外,這個勢力必將在短時間內土崩瓦解。

一旦嬴斐遇刺身亡,結局根本就可以預見,涼州刺史府幾乎就會在瞬間,將成爲羣雄的盤中餐,任由其瓜分吞併。

“哈哈……”

看到徐庶神色之中的擔憂,嬴斐莞爾一笑,道:“兄長,汝熟讀百家著作,自是清楚君擇臣,臣亦擇君之理。”

“但凡大才,其性格古怪皆有傲氣。更何況爭霸,不僅是軍力,經濟實力的比拼,更是人才的比拼。”

“爲了涼州,爲了霸業,這一趟荊襄之行,斐勢在必行。”

……

“呼。”

……

嬴斐的一番話,令徐庶啞口無言,縱使其有心反對,卻找不到一點藉口。嬴斐說的不錯,君擇臣,臣亦擇君。

特別是擁有蕭何之才的人,這種有驚天之才的人,必將更爲難以歸附。眸子裡精光連閃,徐庶,道。

“斐弟欲行,爲兄當隨之!”

……

“不可。”

看着徐庶,嬴斐輕輕的搖了搖頭。其望着徐庶,神色變得極其認真,一字一句,道:“此番斐南下荊襄,涼州之地,需人鎮守。”

“奉孝雖有驚天之智,卻擅長於謀略。領三軍總帥,坐鎮涼州,統帥文武,此事非兄長不可。”

頓了一下,嬴斐望着徐庶,道:“至於南下荊襄,斐領五十鐵鷹銳士以及鐵劍死士即可。”

……

“駕。”

一揚馬鞭,嬴斐縱馬而出,這一次南下荊襄,是其謀劃已久,仔細思考之後的決定。

袁紹至渤海郡,預示着曹操進獻七星寶刀不遠矣。諸侯討董,嬴斐是一定會參加的。是以,這一次南下荊襄,必須要在短時間內結束。

……

尋訪蔣琬,以補不足!

……

“奉孝,汝以爲主公逐鹿,其功幾何?”

嬴字帥旗在風中招展,發出獵獵聲響。城牆上,徐庶與郭嘉兩個人並肩而立。徐庶望着嬴斐離去的背影,道。

“哈哈……”

輕笑一聲,郭嘉眸子微閃,其望着逐漸清晰的官道,凝聲,道:“元直,汝小覷了主公。”

“主公雖不及我等年長,然,其眼光獨到,所慮極其深遠,其胸中自有溝壑。縱觀其一路扶搖直上,皆於險中求勝也。”

“更何況,其坐擁涼州之地,擁兵十數萬。涼州雖荒涼,卻可暫作根基之地,縱觀天下,主公其勝一也。”

“十數萬百戰精銳,遍觀整個天下,除了董卓之外,天下無人能及。只要主公此次南下荊襄,達成目的。假以時日,必成也!”

……

這是兩個人第一次,開誠佈公的交談。徐庶聽到郭嘉之言,眼中精光閃爍,他不得不承認,郭嘉所言極其有理。

……

郭嘉瞥了一眼徐庶,眼中疑惑不解。其實在想不通,嬴斐爲何要捨近求遠。放着荀彧不用,卻南下尋找一個不知名的人。

自幼相處,令郭嘉對於荀彧之才,極其的認可。郭嘉認爲,整個天下只有荀彧一個人,稱得上是蕭何之才。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氣,郭嘉眼中疑惑消散,隨之露出深深的震撼。

“外戚。”

輕輕吐出這兩個字,郭嘉的神色幾乎就在瞬間變得凝重起來。其望着南方,在心裡呢喃,道。

“主公,汝好深的心機!”

(未完待續。)

第八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的恐嚇第四百二十三章 五大軍團第九十章 平分敦煌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雞蛋不會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統計出來的震撼第七百六十五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秦帝與魏王.第六百一十五章 這輛戰車必須停下來第二百九十五章 以封冠軍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殺妻誅子,刑殺八千國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宮中的父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青州大勢如天塌!第一百五十一章 朝堂之上的扯皮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選擇!第四百四十一章 張魯的選擇第二百五十三 神威如獄第七百七十一章 爲我侍寢亦要滅你國民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蛇穴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王菂產子,郭嘉的提醒!第六百五十九章 《秦風·無衣》第二百四十一章 進駐博昌第三百一十八章 鳴冤鼓響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婦人之物以激之!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選擇!第九百七十四章 秦人的精神第二十六章 你覺得斐之劍不利乎?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血祭之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關二爺最後的絕響第五百章 秘而不宣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氏落子之袁紹出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駁儒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呂布的將計就計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諸葛亮的決定第一千零四章 秦軍的血性第二百七十一章 後黨爭鋒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北擊還是伐吳?第七百二十七章 汝與秦侯誰強?第四百七十二章 董與嬴共天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守第一百三十七章 被後人小覷的龐柔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血祭之第三百二十一章 鳴冤鼓響之脣槍舌劍第二百三十二章 伏擊第一百七十八章 爾虞我詐是三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頭滾滾第八百一十三章 這一場亂世煙火第八百四十三章 變法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呂蒙戰死,陸遜被俘.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建立江東大營,清剿山越!第六百六十七章 當之無愧的最強嘴炮王者第六百九十一章 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調集趙雲入洛陽第二百三十九章 人心惶惶第二百三十七章 演武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切皆爲名正言順爾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在這場棋局上,誰才能勝天半子?第三百七十章 護送夫人西去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諸侯會盟的可行性第七百三十三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二十八章 仰慕中原文化的樓蘭王第八十章 用兵唯謹慎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軍伐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馬踏中原第三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此章爲靚兒舵主賀!》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瘋狂推進的秦軍第三百七十章 護送夫人西去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程昱話秦國第四百四十四章 自願苟活於世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司馬懿的直言!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四國君主,同一時間到達元城.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廢除人頭稅的提出第六百四十二章 利益最大化第五百七十八章 十萬大軍殺機起第九百零二章 練兵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荀攸論秦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氏落子之袁紹出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句詩第二百六十三章 亥時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告誡王菂第八百二十六章 攤丁入畝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四百三十九章 佈下驚天之局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青州大勢如天塌!第五百三十四章 選擇呂布爲突破口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遷都咸陽,祭拜始皇陵.第一百二十八章 仰慕中原文化的樓蘭王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要麼投降,要麼死!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西楚霸王與齊恆公的區別!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築九尺高臺,立三軍令旗.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君子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四百四十五章 劉焉的信使到來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秦王嬴斐的底氣.第九百零九章 放魏延離開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嬴斐教子!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心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若降韓、領黑山獨鎮一方.第八十四章 謀劃沙頭縣第九十九章 以利誘之第四百二十四章 蔣琬的驚人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