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世襲罔替的汝南王

三十萬大軍加持,令董卓威勢日重。在洛陽城中,太師一言,遠比皇帝聖旨來的有用。

飛熊軍夜出晝出,席捲於道路上,驚擾洛陽百姓久已。三公九卿,文武百官之中,對於董卓的橫行霸道不滿者衆。

然,卻無人敢言。是以,這一刻董卓之勢,因爲三十萬大軍,增至最巔峰。

……

“啪啦。”

陶器破碎了一地,劉辨臉色猙獰,狠聲咆哮,道:“董仲穎,汝欺人太甚!”

這一刻的劉辨,渾身上下再無一絲帝王氣概,其,渾然就是一個受了委屈的小孩,在大發雷霆。

“來人。”

門外守候的小黃門,聞言推開宮門而入,其神色恭敬,朝着劉辨躬身,道:“陛下。”

“唰。”

暗淡的眸子裡,徒然生出一抹希冀,劉辨神色複雜,其,深深地看了一眼,這個從小跟着自己的小黃門,道。

“汝,立即出宮,尋袁逢進宮。”

“諾。”

經歷了太多事,令劉辨在一夜之間長大。以前以爲帝王就是一切的想法,早已悄然改變。

見識過了董卓的霸道,劉辨心裡清楚,這個世界上,最根本的關係,便是利益。爲了大漢王朝,爲了自己,劉辨只有決心一博。

此時此刻,整個宮闈之中,劉辨根本不相信任何人,包括他的母后何蓮。然,除了劉多則,其,卻無一人可用。

不成功便成仁。

這一次,劉辨抱着最強的決心。他清楚,一旦這一次不奮起反擊,這一輩子,質帝就是他的前車之鑑。

……

不多時,袁逢在小黃門的帶領下,穿越層層宮牆,一路朝着未央宮而來。

“臣袁逢,參見陛下。”

望着底下神色恭敬,然,雙眸之中平靜如水的袁逢一眼,劉辨眼中精光一閃,直接開口,道。

“袁愛卿,朕欲除董卓,汝有何策以教之?”

“嘶。”

在來的路上,袁逢早就有所猜測。卻並未想到,劉辨竟然如此直接,將如此重大的事情,宣之於口。

正因爲如此,反而令袁逢對劉辨高看了一眼,此時此刻的大漢王朝,根本就是風中燭火,距離熄滅不遠矣。

面對這種沉珂之症,唯有下猛藥,方能醫治。只有用以虎狼之藥,徹底將大漢王朝的沉珂肅清,唯有如此,其,纔會有一線生機。

迎着劉辨犀利的目光,袁逢心裡一寒,沉聲,道:“陛下,董太師此刻擁兵三十萬,天下鮮有人敵也!”

袁逢說話十分有技巧,拒絕卻不着痕跡,這樣一來,不僅不令劉辨難堪,亦使得自己更加從容。

“哈哈……”

哈哈一笑,幾乎就在瞬間,劉辨的笑聲戛然而止,其死死的盯着袁逢,道:“若事成,董卓死。汝爲汝南王,以汝南郡爲封地,世襲罔替。”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氣,袁逢此刻驚駭莫名,蓋因劉辨此言,誘惑力太過於駭人了。袁逢心裡清楚大漢王朝四百載,鮮有外姓王者。

“轟。”

汝南王,這三個字彷彿有千斤巨力,令袁逢心神震盪,彷彿一下子泰山崩塌,其於瞬間便炸裂成碎石。

……

袁逢不是粗野莽夫,其熟讀史書,自是清楚當初漢高祖劉邦,曾召集三公九卿於未央宮之側,殺白馬以盟誓。

“非劉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這就是一條禁令,自高祖之後無人敢踏足。此際聽到劉辨開口,袁逢臉色在這一刻,徹底大變。

“好厲害!”

這一刻,袁逢不再將劉辨小覷。相反的,其望向劉辨的眸子裡,露出了一抹忌憚於尊重。

以王爵之位作籌碼,劉辨的果決與霸氣,絕對超越先帝太多。甚至於,袁逢都有一種感覺。

若是沒有外力干擾,大漢王朝就在劉辨手中得以中興,也並非不可能。

“哎。”

心裡輕聲一嘆,袁逢只覺得劉辨生不逢時。若其生於恆靈二帝時,或許真有可能施展心中抱負,成爲另一個光武帝。

……

大漢中興無望,這並不是袁氏一門所求,更是天下九州大多數世家與勢力,共同的需要。

更何況此時此刻,內有何後把持朝政,外有董卓將兵三十萬,如此情況下,縱,劉辨手段逆天,也絕無翻牌的可能。

“此事,事關重大,容臣商議之後,以稟陛下。”

……

望着袁逢踏出未央宮,劉辨臉上的希冀,一下子蕩然無存。

他不是小白,什麼都不懂。生長於皇家,耳聽目染之下,自是眼力勁兒不凡。從袁逢的語氣中,劉辨便清楚了其的選擇。

商議。

這不過是袁逢的託詞,劉辨根本就不相信,作爲四世三公袁氏的家主,袁逢一言九鼎,竟需要什麼商議。

……

“汝南王雖好,卻終究不是帝王!”

走出皇城的袁逢,自是清楚漢朝諸侯王的下場,此時此刻,也許劉辨許諾極重,然,一旦其掌控朝政。

袁氏必將成劉辨的眼中釘,肉中刺,不除不快。袁逢轉頭看了一眼越來越遠的未央宮,嘴角露出一抹嘲諷。

最是無情帝王家!

帝王不僅對自己狠,對臣子更狠。熟讀史書的袁逢,自是不願重蹈前人覆轍,將大好局面毀於一旦。

……

“兄長,陛下所召,欲以何爲?”

書房中,袁逢與袁隗兩兄弟相對而坐。茶香嫋嫋,熱氣騰騰昇起。袁隗望着一臉淡然,端着杯子品茶的袁逢,道。

“哈哈……”

聞言,輕笑一聲。袁逢合上蓋子,逐放下茶杯,其嘴角掀起一抹弧度,望着袁隗,道。

“陛下欲令我與董卓相爭,其,坐收漁翁之利。”

在洛陽,除了袁氏手中依舊掌控着五萬執金吾外,董卓一家獨大。此時此刻,劉辨根本就沒有選擇。

眸子一閃,袁隗望着袁逢,道:“兄長,汝,意欲何爲?”

袁逢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政客,其眼中沒有別的,利益纔是最大的追求。汝南王雖名頭響亮,卻也弊大於利。

“坐觀風雲起,從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魏良傷勢復發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載於碑文傳之後世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嚴成投降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四國君主,同一天到達元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關內侯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出兵伊闕關第三百零六章 排斥於外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廢除人頭稅的提出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蒙鵬的問題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割地求和驅魏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囂張的秦使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最堅固的壁壘往往都是在內部打開的第四百九十八章 代漢契機已至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大秦國中,刑上大夫,法責衆!第一百六十七章 安排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嬴斐心中的緊迫感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王上,黑冰臺勢太大,不利於秦!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七百七十八章 出兵戎盧第三百一十八章 鳴冤鼓響第九十二章 大戰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何進問楊阜答第九百九十一章 不是鯨吞而是蠶食第五百四十六章 長安鬧劇結束第七百三十章 妥協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邦交還得依秦劍!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諸侯會盟的可行性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氏出第五百九十章 毒士出手石破天驚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共同的敵人第七百一十章 約見第二十二章 大漢徵西將軍曹侯之墓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我得不到的,誰也別想得到.第七百一十一章 本侯親率十萬大軍南下,試問天下何人敢阻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那目光如同在看一個死人!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戰爭會教會他們成長第二百一十一章 張角的底牌第三百一十一章 拜涼州刺史封冠軍侯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秦帝與魏王.第七百六十三章 我選擇殺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此刻秦國第四百三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二百七十八章 關二就是來搶戰功的第五百九十四章 只要有一絲希望朕就絕不放棄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楚越蠢蠢欲動第三百四十三章 殺羌令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一同送來的文書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路大軍向平原第六十一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秦公出兵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韓王與諸子爭鋒第二百六十四章 襲營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青州一分爲三第二百零五章 火燒長社之二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越國向秦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第四百八十六章 衝鋒之勢有進無退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大戰爆發第二百三十七章 演武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五年之後第六百六十五章 與文聘一談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派遣徐庶北上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袁譚欲自立,三國贊同.第七百五十五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轟然倒塌的城牆第一百一十五章 郭嘉拜主第五百五十六章 馬踏中原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許攸的三國論第四百二十九章 拳頭大就是道理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大破鮮卑於天仙谷第九百四十三章 驅逐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魏良大戰孫策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太史慈破代郡,連下七城.王力敗於陽翟,退入荊州.第八百一十二章 這是無解一個死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主公可聞火牛陣乎?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王上,黑冰臺勢太大,不利於秦!第七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五百八十二章 倉皇而逃第三百零七章 天下第一劍客第五百九十二章 我等有何面目去見主公?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鞭長莫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率五千鐵騎入幽!第九百五十四章 御天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徐庶的霸氣側漏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以韓魏楚三國抗衡故秦遺族以及世家大族.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落幕第一百零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四百五十三章 預料之外第四百四十章 行以假亂真之事第四十六章 殺人者、死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悍然出手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三千楚軍詐開城門!第六百八十五章 袁本初的選擇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第二百四十六章 惆悵的黃巾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荀彧之策、步度根之計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兵鋒直指居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