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叩關

“主公。”

將兵五千,成爲一軍統領,這是太史慈曾未想過的。師從名師,其自然想着縱橫沙場,建功立業。

太史慈從未想到,初投嬴斐,其變給了他無條件的重用,虎目中感激之色,一閃而逝。其拍馬向前,神色恭敬無比。

聞言,嬴斐嘴角一挑,眸子裡流露出一抹喜色,道:“由汝領百騎,匯合兩位夫人先行一步,本將親領大軍緊隨其後。”

“諾。”

瞥了一眼太史慈,郭嘉眸子一閃,開口,道:“太史將軍。”

太史慈轉過頭,盯着郭嘉,道:“軍師。”

相處日久,其自是清楚,眼前這白面無鬚的少年,其智驚天。

郭嘉看着太史慈,莞爾一笑,道:“此去谷城縣,汝當去甲,身着華服,配劍而行。”

太史慈眸子裡閃過一抹疑惑,其朝着郭嘉拱手,道:“慈懵懂,請軍師明言之!”

“哈哈……”

迎着太史慈疑惑的目光,郭嘉輕聲一笑,道:“主公遣汝入谷城縣,不外乎,怕行跡暴露,令陛下怒而圍堵。”

“爲此,汝此去,當卸其甲,扮作商賈,以作掩飾。”

“嗯。”

點了點頭,太史慈臉上劃過一抹認可。其朝着郭嘉一拱手,轉頭,道。

“一屯,跟本將走!”

“諾。”

……

太史慈離去,令整個大軍氣勢一寂。作爲五千大軍中唯一的猛將,其一旦離開,五千大軍將瞬間失去威懾力。

“奉孝,今子義離去,大軍當若何?”

聞言,郭嘉眸子一閃,朝着嬴斐,凝聲,道:“不知主公可知函谷關?”

聽到此問,嬴斐一陣愣神,他想不通郭嘉爲何問及函谷關。其雖不解,依舊回,道:“漢關還是秦關?”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華夏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

其之有名,乃是因爲西漢賈誼的過秦論。其言,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

這是嬴斐第一次知曉函谷關之名,其曾查過資料,歷史顯示函谷關實有兩處。正因爲如此,纔有嬴斐此問。

“哈哈……”

郭嘉輕笑一聲,道:“秦時函谷關,其雄偉堅固,強秦以一國之力,據函谷關以守。稱的上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當時,大秦一國拒關東六國於關外,令其百萬之衆,望函谷關而興嘆。然,始皇帝一統宇內,卻將其摧毀。”

“嗯。”

聞言,嬴斐點了點頭,對於郭嘉所言,其心裡自然清楚。函谷關對於秦帝國,極其重要,特別是始皇帝之前。

這一刻,嬴斐目光深遠。他清楚,也只有始皇帝這等霸氣側漏的帝王,纔敢毀雄關,將腹地裸露於外。

“漢時,函谷關被東移至新安縣。因其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

淡淡的解釋了一句,郭嘉臉上輕挑之色消失不見,其朝着嬴斐,道。

“主公,爲防陛下突變主意,嘉以爲當移師函谷關。縱觀我軍之境,四周之地。不論是谷城,亦或者新安縣,都不以固守。”

“以五千輕騎,唯有駐守函谷關,方可安然無恙。且,函谷關位於新安縣與谷城縣中間,大軍於卯時便至。”

“其距離天黑尚有時間,足以令大軍佈置,以阻斷兩京通道。”

……

“嗯。”

聞言,嬴斐點了點頭。郭嘉之言,深得其心。嬴斐眸子爆閃,望了官道一眼,道。

“善。”

……

“駕。”

馬鞭狠狠麾下,烏騅馬四蹄揚起,向前狂奔而去。其後,四千五百輕騎緊緊跟隨,整支軍隊就像龍捲風一般,席捲向官道深處。

“希律律。”

戰馬嘶鳴,發出憤怒的抗議。大軍過了谷城縣,彙集荀姬等人,兵鋒直指向西,一路迅速飛奔。

“駕。”

戰馬縱橫向前,函谷關已經遙遙在望。巨大,雄偉,恢弘,都難以滿足形容此刻嬴斐的感受。

“籲。”

一把勒住烏騅馬,嬴斐伸出左手,朝着身後的大軍,道。

“止。”

……

“轟。”

急弛中的大軍頓時戛然而止,四千匹戰馬一起落下,發出震天動地的轟隆聲。

“子義。”

盯着函谷關半響,嬴斐與郭嘉對視一眼,隨及朝着太史慈,道。

“主公”

……

“叩關。”

“諾。”

……

“駕。”

聞言,太史慈大聲應諾,隨後其朝着函谷關,拍馬而去。

就在太史慈狂奔而去之際,函谷關上的守將,眸子一凝,大喝,道。

“來人止步!”

林宏眼中殺機滔天,其望着來勢不止的太史慈,厲喝,道。

“弓箭手準備。”

“諾。”

……

“吱。”

弓箭手聞言,迅速搭箭拉弓,數千支冰冷的箭矢,一下子將太史慈瞄準。凜冽的殺機,滔天而發,冰冷刺人。

“籲。”

www •ⓣⓣⓚⓐⓝ •¢ ○

一把勒住戰馬,太史慈虎目一閃,隨及便凝重了起來。數千支箭矢瞄準,這種滔天壓力,令太史慈如芒刺背。

“城上的人聽着,吾乃西域大都護麾下,請速開城門。”

西域大都護嬴斐之名,林宏自是耳聞。其戰功赫赫,近乎天下無敵。甚至於浩蕩而起,震盪八州的太平道暴亂,幾乎被其一力平定。

聞言,林宏眸子一閃,朝着身邊的副將,道。

“開城門。”

“諾。”

嬴斐之勢,天下無雙,林宏自是不願得罪。更何況,其身爲一地將領,對於冠軍侯極其崇拜。

……

城牆上弓箭手林立,夕陽之下,箭矢上閃爍着凜冽的寒光。其死死的瞄準太史慈,滔天殺機鎖定,令太史慈不敢輕動。

“咯吱。”

大門洞開,一隊軍隊當先而出,“嘩啦”一聲,迅速朝着太史慈逼近。

“駕。”

在親衛的簇擁下,林宏跨馬向前,其朝着太史慈,拱手,道:“不知將軍是?”

“太史慈。”

林宏眸子一閃,在心裡暗自點了點頭,太史慈之名,其曾聽聞。眸光閃爍,林宏頓了片刻,朝着太史慈,道。

“敢問太史將軍,冠軍侯何在?”

(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二章 罷黜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騎兵出擊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對太后妥協第三百六十二章 劉辨的殺心第七百八十一章 不對等的王見王第六百五十四章 墨家鉅子第二十九章 王佐謀主皆棄之第二十二章 大漢徵西將軍曹侯之墓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氏落子之袁紹出第九百二十二章 敢問趙王,你還敢戰否?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像極了當年第二百六十三章 亥時第四百一十三章 十萬石糧草一百艘戰船第五百二十七章 內外交困第八百四十九章 韓侯府中一邊倒的聲音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猛虎需要血食餵養!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秦公嬴斐的轉變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韓魏兩國的迴應第七百三十三章 四面楚歌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五萬兩黃金,兩百零五萬石糧草.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秦王令天下側目第九百七十二章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五年之後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先生,希望你不要重蹈覆轍!第七百二十二章 風、大風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魏延大破野王,河內郡屬秦.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飛之殤第四百三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六百零八章 政治上的成熟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魏軍殺到,韓軍退入鄴城.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在吳國,他就是世子!第九十五章 城中漢人盡屠之第七百九十章 大宛王的決定第六百五十五章 黑冰臺的失誤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軍隊帶來的壓迫.第二十六章 你覺得斐之劍不利乎?第三百三十章 杯酒泯恩仇《爲Ricky護法賀!》第一百四十三章 點燃烽火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韓公袁紹的後悔第四百七十九章 決蒼生誰主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可控制的變數第二百一十九章 誰敢一戰!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我四十六萬大軍馬踏韓國,便是資格!第六百三十章 清君側第八百一十章 零時改變的戰術第九百一十章 真正無敵的是這裡第九百六十二章 夜襲第一百九十四章 陰險第七百八十一章 不對等的王見王第八百一十三章 這一場亂世煙火第三百七十四章 計定大將軍府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會盟 1第九十一章 鍤血爲盟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入戰場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我們失去了先機第九百七十四章 秦人的精神第三百七十二章 以彰武功於萬世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衆人心愁第六百八十四章 衛羽使冀州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六百三十五章 終於聽到了一個好消息第三百二十一章 鳴冤鼓響之脣槍舌劍第七百零八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百零七章 師徒之情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一舉兩得!第二百零五章 火燒長社之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藏劍兩年,一朝出手天下驚第八百六十三章 赫赫之名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大秦一統之後,未必會刀兵入庫!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一條鞭法的可行性第六十六章 發兵三萬以伐西域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萬千變化只在一念之間第三百八十五章 最後勝者誰?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山窮水盡的合肥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嚴陣以待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魏公失色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驚雷乍起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秦第二百三十章 趙王之爭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一條鞭法的可行性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此刻秦國最大的問題第七百三十四章 徐庶欲破局第九百零一章 平衡纔是帝王之道第六百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百九十二章 是他?第七百八十六章 林峰的建議第九百五十一章 戒酒戒女色第三章 竊國要趁早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將難免陣前亡第九百六十七章 令趙雲火速馳援武陵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爭鋒相對的計策第三百二十四章 袁術的成長第四百零四章 相逢於道左第七十章 虎狼之師第五百五十八章 消息傳來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下殺胡令,重拾中原衣冠.第八百四十四章 變法、科舉、連橫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殺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尼諾第二百六十三章 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