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真正的天子

嬴斐殺心炙烈,其猶如一道颶風一般席捲四方。朝陽一城百姓死絕。十數萬活生生的漢人,死於大水肆虐之下。

如此慘劇讓嬴斐心中怒氣沖天,雖然始作俑者是他,但其一腔憤怒都集中在了趙四年身上。

十數萬漢人,驚世罵名,這需要一個替罪羊。而一直駐守朝陽的趙四年,便是絕佳人選。

立於房間中,嬴斐星目明滅不定。這一戰,不同於長社。長社一戰,大火焚城,死的盡是黃巾士卒。

黃巾乃叛逆,殺之既爲功勳。是故,當初長社一戰。讓嬴斐美名天下傳,一時風頭無兩。

然而,朝陽十數萬百姓是順民。一旦死絕之事傳於天下,這便是巨大的惡名,能夠一下子將嬴斐建立的光輝形象,擊落於萬丈深淵之下。

名聲一旦大壞,對於嬴斐的諸多佈局,將會產生巨大影響。其爭霸之路,必然舉步維艱。

這個時間,黃巾起義尚未結束。大漢根基雖然已經動盪,卻還不到日落西山的地步。

這個時候的大漢朝廷,還有一戰之力。四百載的統治,正統觀念深入人心。大漢劉氏的威嚴,已經根植中原九州之中。

雖然恆靈二帝,昏聵荒淫。但是仍有無數世家,無數百姓,依舊心向大漢,至死不改。

通過黑冰臺,對於此嬴斐深有感觸。

這個朝代,已經成爲一種精神,一種剛強的代名詞。漢武御長策,遣大將衛青,冠軍侯霍去病北擊匈奴。

一戰殺得漢人揚眉吐氣,其後更是開疆擴土,一下子立張掖、酒泉、敦煌,武威四郡之地。

於匈奴人聖地,狼居胥山巔封禪。一時間,九州動盪。

自秦始皇之後,中原民族消失的骨氣,再一次自千萬漢人心中升起,腰桿挺的筆直。

正是如此,大漢纔會如此深入民心。

“哎!”

嘆息一聲,嬴斐抽出了一卷竹簡,開始翻閱。相比於袁紹等人,其差的不僅是背景,還有知識。

知識改變命運。這是一句至理名言,嬴斐對此深以爲然。

其雖精通《韓非子》又讀過《孫子兵法》,但這卻遠遠不夠。

……

商鞅之法,慎到之勢,申不害之術,再到後來,韓非集三者大成,著於《韓非子》一書。

這是一本權謀總綱,是帝王之術,同時也是權臣之道。

一年之久,嬴斐隨着見識廣博。他發現,精通《韓非子》不足以成就一代帝王。其充其量不過是一代權臣罷了。

想要成就一代帝王,就必須博覽羣書,得出自己的見解,融會貫通。

以法爲骨,以儒爲肉。縱橫之道作筋,治國之術爲血,以兵爲爪牙。唯有如此,才能成就一代帝王之路。

在嬴斐心中,像恆靈二帝,這般帝王,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帝王。

真正的帝王,就像秦皇漢武一樣。一旨出,九州動盪。一語畢,八荒臣服。

真正的帝王,自有大威嚴。

其敢於面對任何危險,目光長遠,不懼一切風險。萬里長城一言始,三十萬大軍北上擊胡,只因亡秦者,胡也。

這纔是蓋世帝王,其絕世霸道。焚儒以樹正統,修馳道以固天下。其人,言出法隨,一人之威,鎮攝各方宵小。

敢用兵以擴土,敢殺士以正其道。敢言其功蓋古之先賢,尊加皇帝,更是敢言萬世之朝。

如此,纔是真帝王!

其威風凜凜,激盪千古。祖龍之名,亙古長存,這纔是嬴斐心目中的帝王。

帝王者,天子也!

天子非上天之子,而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子”只是一種尊稱,就像諸子百家之中的諸子一樣。其乃是在一個領悟,達到無極。

孔丘立儒家,教授七十二賢才,其被世人尊爲孔子。韓非集法家大成,著書《韓非子》。

只有一道之終極,一道之巔峰,方可稱子。

天子,乃皇權之終極。萬萬人之上,獨自登頂,威凌億萬裡江山。天上地下,無人再束其意,無物可阻其念。

天子,便是無上!

於其國內,尊威無上。九州之內,以其爲信仰。其國之民,不敬鬼神,不拜妖魔。一切只尊帝皇。

這便是真正的天子,威加海內,一切宵小之輩,都得驚懼。一步踏出,萬人恭迎。乘攆前行,山呼不斷。

……

“呼。”

吐出一口氣。嬴斐心情激動,熱血在胸膛內滾燙。其星目中凌厲的殺機,如同七彩神雷縱橫。

“趙四年,本官誓殺汝!”

一聲咆哮,在房間內震盪,其聲高亢,如龍出淵。爲了樹立威望,尊威無上。這一次,趙四年必死無疑。

只有趙四年死了,朝陽十數萬百姓的命債纔會有定論。

只要其死,一切都將死無對證。任何惡名,一切罪責,都可以肆無忌憚的推向趙四年。

更何況,對於大漢朝廷而言,嬴斐乃朝廷之將,趙四年乃忤逆之賊。

只要趙四年一死,朝廷必將傳於天下,褒嬴斐而貶趙四年。爲了正統,爲了民心,劉宏別無選擇。

嬴斐勝,便是劉宏勝。

這一刻,嬴斐與劉宏的利益是一致的。嬴斐擊敗趙四年,方顯大漢朝廷之威嚴。

就算高層心知朝陽之事,也只能捏着鼻子幫嬴斐洗淨。因爲只有如此,大漢朝廷才能重拾威嚴。

……

三人成虎,更何況是一個朝廷的主流宣傳。這樣一來,嬴斐不僅可以洗掉朝陽百姓死絕之罪孽,其形象更將光彩照人。

這相當於,嬴斐利用各種局勢,將自己包裝成了一個標籤,一個偶像。而這個偶像,正是目前嬴斐與劉宏,最需要的。

一個可以收攏民心,補黃巾之撼。另一個也可以將聲名根植於百姓心中。一旦天下大亂,其便可以振臂而起。

屆時必將民心所向,人才,兵源用之不竭。一切大局,都將安然而布。

……

殺一趙四年,好處極多。甚至可減少連番征戰,以養中原浩瀚。

嬴斐想要的天下,並不是一個破敗不堪的中原。而是一個民心所向,財力物力繁榮,其一登基,便可舉兵的天下。

(未完待續。)

第四十四章 建章宮外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氣死了的司馬懿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息第五百七十五章 主公可聞火牛陣乎?第六百八十章 旗幟所至皆秦土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兩個中原人第九百七十章 擺在黃蓋面前的艱難選擇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張牛角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舉目四望,舉世皆敵.第三百六十五章 袁氏出手第四百七十章 華雄之威第一千四百章 龍城震驚,軻比能的應對.第六百九十章 風骨與氣節第一千兩百章 孤親自爲你們掠戰!第九百六十九章 舉火爲號第九百九十二章 一夜翻越滿家山推封感言第一百六十章 鳴金收兵第四百四十八章 勘察地形第三百四十一章 何爲軍人?第十四章 新娘子當如何?求收藏,求推薦第五十四章 三千文第六百一十九章 來自文官的聲音第五百四十一章 去帝號第七百六十五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一千七百章 攻滅大月氏,劍指貴霜!第二百零八章 翻臉第五百二十一章 唯有戰!第三百二十章 鳴冤鼓響之輕騎入城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如於巨人角力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載於碑文傳之後世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渾的線索第八百三十四章 目前最大的難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車的設想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各營齊出!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針對性的對策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雞蛋不會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第一百零七章 汝等一羣娘們兒第六百零九章 一個承諾三個郡第七百四十四章 袁軍南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再至虎牢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對於土地的渴求第四十章 何皇后第七百二十一章 鐵鷹銳士出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以血淬鋒!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祭拜始皇陵 2第一百五十四章 國主可有意乎?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大秦一統之後,未必會刀兵入庫!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一人之威第八百零四章 對趙雲的怒其不爭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九流與求和第五百二十一章 唯有戰!第六百一十章 先定幷州再圖中原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拖延亂世結束的目的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切皆爲名正言順爾第四百四十七章 拒敵於國門之外第五十三章 第三武將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趙雲戰關羽 1第一百五十四章 國主可有意乎?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屠盡秦軍,揚我軍威,復我血仇.第九十七章 立足之地第七百九十五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大雪封城第二百四十章 棄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公九卿逐一而殺之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隱隱於市第五百四十九章 箭陣之威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而爲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鼓動城中百姓死戰第二百五十三 神威如獄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噩耗接二連三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與魏相約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華彥倒戈,決戰逼近!第六百四十二章 利益最大化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青州大勢如天塌!第一千零五十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句詩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有些事終究要有人做!第六章 人生的第一桶金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雷霆暴怒!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祭壇一旦建成,就必須有人獻祭.第五十六章 潁川書院第三百六十五章 袁氏出手第八百七十七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零二章 演武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司馬懿的直言!第二百八十一章 嬴斐兵至曲周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太史慈大殺四方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大勢依舊兇險萬分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軍進駐此城,可否?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庶的動作第九百二十八章 這個世界上,最瞭解你的不是自己而是對手.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秦帝與魏王.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問題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爭鋒相對的計策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丁昌入吳縣!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緊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