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劍指廣宗

一番咆哮,讓黃巾降卒徹底歸心。一陣寬慰,與郭嘉二人縱談時事。一時間,嬴斐便將一萬步卒聚成一股繩。

萬衆一心,同仇敵愾。

一萬步卒,其魂爲嬴斐。這根本就是死士,而非軍隊。這是一支只爲嬴斐而戰,願爲嬴斐而死的忠誠銳士。

這一幕,極其震撼。嬴斐此人簡直有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手段。郭嘉眸子微抿,此刻的嬴斐,有一種驚豔。

一趟長社之行,讓嬴斐變得圓滑。其手段頻出,在不經意間就可以化腐朽爲神奇。

“韓非子,帝王之術!”

精光閃爍,郭嘉神色微不可察的一變。在其心裡呢喃,道。

他對於嬴斐極其瞭解,特意做過調查。潁川郡,荀氏勢大,卻從未得到其半點資源。

十年不出,一朝出便震驚天下。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一刻,郭嘉心中出現了一個人。兩者的身影不斷交融,最終重合。這個人便是春秋五霸之一,是當時唯一敢號稱爲王的男人——楚莊王熊侶。

其人蟄伏三年,以長羽翼,以觀民則。最後一飛沖天,成就春秋霸主的赫赫威名。而此時此刻,嬴斐蟄伏十年。

將自己由一塊鐵石,百鍊成鐵。經年累月,化凡鐵爲奇金。終於鑄成了一把絕世神鋒,而長社之行,則爲其開了鋒。

想到這裡,郭嘉內心一震。一抹不可思議,迅速在眸子裡放大。蟄伏十載,是爲楚莊王。淬劍開鋒,浴血奮戰,或可爲祖龍。

……

“主公,從何而行?”

北上廣宗,其路途遙遠,非一兩日可以到達。且其路線不一,所需時日亦不同。

“地圖。”

“嘩啦。”

蕭戰將地圖鋪開,嬴斐遵下身子,眸子裡精光閃了又閃,指着地圖,道。

“從長社至廣宗,其間有三千餘里。橫跨豫、兗兩大州。一時之間,根本難以抵達,爲此我軍只有速行。”

嬴斐擡起頭,看了一眼郭嘉,道:“從長社出發,經過鄢陵、扶溝二縣,然後乘船沿着浪湯渠直入陳留郡。其後渡河北上,入烏巢。”

“在此駐紮三日,以作休整。後直擊濮陽,轉魏郡,駐大軍於廣平。”

“奉孝,以爲何?”

郭嘉眸子精光閃爍,盯着地圖半響無言。手指順着嬴斐所述地名,連成一條線。其思考了半天,道。

“太平道,以張角爲首。斬殺其,功勞巨大。主公何不出兵,自魏郡轉邯鄲,入趙國,直取鉅鹿?”

取鉅鹿比廣宗功勞更大,且危險係數小。郭嘉心裡疑惑叢生,其神色一變,擡頭詢問。

鉅鹿郡,有名將盧植。更有大漢王朝最爲精銳的北軍,其就算不破也不會戰敗。而廣宗之地,有張樑,其擁黃巾二十萬。

比之鉅鹿,雖不如卻也不遠矣。

“奉孝,鉅鹿乃黃巾之都,所留之軍皆是精銳。而廣宗之黃巾則不然。是故,取廣宗而非鉅鹿。”

瞥了一眼沉思中的郭嘉,嬴斐眼中一抹精光掠過。以上理由,並非其陳兵廣宗的全部。

恐怕整個天下,也只有他清楚。接下來,大漢王朝將會發生驚天鉅變。這場鉅變,將直接涉及鉅鹿與廣宗之戰。

……

這一年,劉宏爲了躲避戰亂與天災**,逐改元中平。取平定黃巾之亂,中興大漢之意。

在中平元年六月,盧植因不賄賂左豐,被拘押回京,劉宏另調河東太守董卓爲東中郎將,指揮廣宗戰事。

董卓在下曲陽被張角擊敗,獲罪罷職。其後八月底,劉宏再一次調皇甫嵩爲將,代替董卓率軍繼續圍攻廣宗。

在廣宗,將會直面東漢後期,三國前期第一個,也是爲一個囂張跋扈的梟雄。董卓機遇滔天,是爲東漢末年兩大權相之一。

而且,在這裡天下英雄也將紛紛登場。劉備,曹操,孫堅,袁紹,董卓等都一一露面,向天地彰顯着自己的存在。

兵臨廣宗,將是一場交鋒。這並不是露一下臉,混個眼熟的事。嬴斐一直認爲,史書中這些人被臉譜化。

光憑藉歷史知識,根本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波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其軍事才華,遠超一般名將。

只有近距離觀察,才能對其性格有一個充分的瞭解。這在日後,將是一大筆財富。

兵法雲:“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戰爲上,兵戰爲下。”

只要掌握其性格,每一計都將恰到好處,將其吃的死死的。這一次,嬴斐北上廣宗,其意便在此。

只是這一切,都只能裝在心底。因爲太過於驚世駭俗,而不能對人言。哪怕是鬼才郭嘉,也不行。

“主公之策,可矣!”

聞其言,郭嘉便知,這條路線必是嬴斐思慮良久而成。其主意已定,絕無更改的可能。其詢問,不過是謀定後動罷了。

“林峰。”

眸子一動,嬴斐喝,道。

“主公。”

瞥了一眼拱手而立的林峰,嬴斐,道:“通過黑冰臺,傳訊徐長史。責令匠作坊,以最快的速度,趕出一批弩矢。”

“諾。”

北上廣宗將會有連綿不絕的大戰,魏武卒的戰力必須恢復。只有配備秦弩的魏武卒,纔是天下無雙的精銳。

三千魏武卒,箭矢充足,便可縱橫天下,這也是嬴斐的底氣所在。

目送林峰離去,嬴斐收回目光,道:“蕭戰。”

“主公。”

“埋鍋造飯,末時出發。”

“諾。”

連續不斷的命令,一一下達。衆將領命而走,最後只剩下嬴斐與郭嘉在靜觀地圖。兩個人都裝着心事,皆沉默不語。

“主公。”

“長社之事,嘉……”

……

“奉孝,斐訓步卒只爲收攏其心,汝不必多心。”

擺了擺手,嬴斐,道:“大火肆虐,汝之決策是最正確的。當時唯有大軍即時撤退,才能避免傷亡,保存有生力量。”

“更何況,斐置大都護官印,其意便在於此,奉孝不必在意!”

“諾。”

朝着嬴斐一點頭,郭嘉眼眶泛紅。他不是一個感性的人,但是這份信任,重如泰山,讓其深爲感動。

(未完待續。)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魏公可知匹夫之怒乎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戰車突進第四百八十二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七百七十章 精絕公主烏拉爾提第九百九十四章 袁紹怒不可揭第六百六十二章 天下第二武將崢嶸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宛古訓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出城與趙王一會.第六十四章 準備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亂國毒士的三策第三百五十二章 嬴氏血脈不絕,其守護不斷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八十五萬大軍,一言而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五十六章 精絕從此將成爲歷史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你不怕孤殺了你麼?第七百三十四章 徐庶欲破局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第七百四十五章 蒙鵬的秘密武器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魏延的速度第七百九十五章 遠交近攻第九百三十章 李法之答第二九十八章 一問一答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出兵伊闕關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司馬懿破雷振,陸遜話大勢.第六百五十四章 墨家鉅子第九百七十章 擺在黃蓋面前的艱難選擇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曹操的不安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纔是最後那一隻黃雀?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嚴成投降第八百六十章 劉表的瘋狂第五百三十三章 帳中之議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戰落幕第一千零二章 壯士斷腕之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六十里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袁術的瘋狂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交代後事第九百零三章 龐統的首秀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傳檄而定廬江,三軍合圍秣陵.第六百一十三章 遷刺史府北上乎?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來自治粟內史的報告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足五成!第二百三十六章 陣前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義之名要之何用第八章 出將入相第二百三十章 趙王之爭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反威脅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大秦國中,刑上大夫,法責衆!第八百五十一章 論勢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大破鮮卑於天仙谷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下將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演武第一千零六十章 祭拜始皇陵 3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盡曹氏諸人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秦軍破安風第六百七十五章 法制還是法治?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蒼天不公,讓我等與其同在一世.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虎豹喋血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伏擊第三百五十四章 屠夫的狠辣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一舉兩得!第四百三十九章 佈下驚天之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邀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廳之中的扯皮第八百三十二章 法家這柄利劍出鞘第六百八十五章 袁本初的選擇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不得不配合第二百七十五章 奸雄之心第五百零八章 美人爲陷第三百三十四章 勾心鬥角於宴間推封感言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下無帝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鄧艾的心思第六百八十八章 四路伐燕第五十一章 流言四起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三百五十三章 何進問楊阜答第四百二十三章 五大軍團第三十七章 陪讀的好處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你這樣做,與喪盡天良的畜生何異!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來自治粟內史的報告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二使入秦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秦王嬴斐的用意 1第六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選擇第七百零三章 城破第五百七十二章 擲杯爲號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祭拜始皇陵 2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下無帝第一百二十二章 劫掠西域第五章 結識糜竺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培養嬴御的開始第五百七十三章 不戰而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徐庶的自信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破第三百六十章 動作第七百章 吳懿欲使美人計第八百四十章 兄長、你以爲呢?第三百五十三章 何進問楊阜答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州皆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