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嬴斐的想法!

三月之後。

此刻滅了韓國,已經過去了三個月。時間匆匆如流水,三個月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事情,也讓人忘記許多事。

比如,當時震驚中原的滅國一事,已經成了過去式。

畢竟在這個天下,每時每刻都有事情發生,有些事情,只能掀起一時波瀾,然後被浩蕩大勢一下子衝散。

最後消失的無影無蹤,什麼也看不見了。

……

三個月後,冀州,幽州,徹底併入了大秦帝國。如今的大秦帝國幅員遼闊,除了魏國之外整個中原盡數落在了嬴斐的手中。

咸陽宮中。

秦帝嬴斐坐在帝座之上,目光幽深,望着許久未見的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嬴斐心中念頭閃爍,沉吟了片刻,道:“諸位愛卿,如今韓國已滅,整個中原我大秦只剩下最後一個敵人。”

“朕今日召開朝會,就是爲了與諸位愛卿一道商定何時滅魏,諸位愛卿,有何想法,都可以說出來……”

秦帝嬴斐心裡清楚,在這個時候,除了他自己之外,其他人根本不適合開口。

在班師回朝的路上,他回憶了一下以前,當他想到成吉思汗鐵木真之時,一個想法便誕生了。

改革騎兵,巡視海軍!

“陛下,魏國此刻擁有不下於二十萬大軍,而且司馬懿,荀攸,魏王曹操都是用兵大家……”

蔣琬第一個開口,一字一頓,條理清晰的說出了他心頭的擔憂。

“陛下,老臣以爲當立即伐魏,我軍在休整,魏軍同樣如此。這一次伐魏,絕不能給曹操太多時間。”

龐統目光如炬,深深的看了一眼嬴斐,道:“而且越早結束亂世,才能快速的平定一切紛亂,恢復國力。”

“嗯。”

點了點頭,嬴斐心裡清楚,蔣琬與龐統分別代表着軍方與政方的意思。而且兩個人說的都不錯,都是爲了大秦。

沉吟了片刻,嬴斐,道:“太尉,軍師,你們有何意見?”

聞言,郭嘉與徐庶對視一眼,分別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彼此的想法。說一句真心話,兩個人都不看好此刻滅魏。

早日統一中原大地,雖然能夠儘早恢復國力,但是魏國非同尋常,並不是韓國可比。

魏王曹操是一個梟雄,一個不世奸雄。這樣的人,並不簡單,也不容易打敗。

特別是大秦帝國剛剛兼併韓國,得到幽州與冀州,必須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長時間的戰爭,讓大秦帝國朝廷壓力如山。

默然良久,郭嘉眼中掠過一抹凝重,對着嬴斐深深一躬:“陛下,老臣以爲休養生息之後,再行滅魏。”

“如今魏國大軍不下於二十萬,魏王曹操又是不世奸雄。故而,當穩定冀州與幽州,再行出兵攻魏。”

雖然太尉徐庶沒有開口,但是秦帝嬴斐清楚,他們的意見是一樣的,都不願意此刻就出兵滅魏。

心中念頭閃爍,沉吟了片刻,嬴斐望着左相蔣琬右相陳宮,道:“左相,右相,若是以大秦帝國當下局勢,適合出兵滅魏麼?”

蔣琬目光一閃,他沒有想到秦帝嬴斐居然又將這個問題推在了他的身上。心中念頭滾動,進而肅然一拱手,道。

“陛下,關中安穩,除了冀州與幽州最新歸入大秦之外,天下各州都穩如泰山,出兵可以,但必須要一往無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呼……”

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秦帝嬴斐權勢明白了蔣琬的意思。很顯然,蔣琬心頭並不怎麼同意立即出兵。

只不過,面對自己話說的比較委婉而已。

一念至此,秦帝嬴斐將目光落在了糜竺身上,道:“治慄內史,舉國上下糧草足夠麼?”

聞言,糜竺連忙朝着嬴斐肅然一躬:“稟陛下,由於關中平川,巴蜀,荊州,揚州各地由於未發生動亂,河渠疏通及時,灌溉良田百萬畝。”

“故而,朝廷並不缺少糧草,就算是如今的百萬大軍出征,也足以堅持三年之久。”

“好!”

嬴斐拍案而起,整個人心頭有一絲激動與歡喜。他心裡清楚,戰爭打的就是財政與糧草。

只要糧草足夠,戰爭足以爆發!

秦帝嬴斐深深看了一眼在場的文武百官,斷然下令,道:“抽調三十萬勞役,運糧一百萬石沿着咸陽大宛道,儲藏於大宛郡。”

“與此同時,在冀州,幽州,徵兵二十萬,配合降卒,迅速整訓成軍。”

“同時合併白土大營,建立北方大營,轄兵三十萬,改薊縣爲燕京,爲北方大營所在。”

“諾。”大秦朝廷之中,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心頭一震,他們清楚,大秦這是要有大事發生了。

對於羣臣的心裡,嬴斐不想去猜測,也不必猜測。

頓了一下,嬴斐突然開口,打破了大殿之上的安靜:“太子。”

“父皇。”

這一刻,太子嬴御是激動的,他心裡清楚,在這個時候提起他,北方大營三十萬大軍將會是他的嫡系。

這是嬴斐第一次,讓他將手插入軍中,一時間,太子嬴御心頭激盪不已。

瞥了一眼太子嬴御,嬴斐從龍椅上走下來,羣臣跟隨着走到側殿,他拿着丈杆指着黑冰臺繪製而成的地圖,道。

“三十萬大軍在燕京休整三個月,然後以太子嬴御爲統帥,太史慈爲副將,諸葛亮爲軍師。”

“三個月之後,大軍由燕京而出,北上扶余,高句麗,挹婁,沃沮四國。滅國之後,翻過蓋馬大山,單單大領滅三韓與歲貊四國。”

目光炯炯,秦帝嬴斐眼神之中有一絲亢奮,丈杆指點,環視一週,道:“滅國之後,歲貊國併入樂浪郡,同時改樂浪郡爲五行郡。”

“三韓彈丸小國,改稱金郡。同時扶余改爲水郡,高句麗改爲火郡,沃沮改爲土郡,挹婁改爲木郡。”

“同時建立五行州,以五行郡爲治所。與此同時,朕任命太子嬴御爲五行州刺史。”

“戰後,副將太史慈掌軍,太子嬴御主政,何時民心歸附,何時返回咸陽!”

第八百九十三章 戰鼓震天攝劉表第三百零五章 以涼州爲籌碼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連否二人,秦王乾綱獨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秦帝國的五大幹道第三百七十五章 董卓第三百六十二章 劉辨的殺心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南韓,北韓.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說服蔣琬第三百六十章 動作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一千零四章 秦軍的血性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統計出來的震撼第九百三十三章 你有一個蓋世無雙的父親第三百五十三章 何進問楊阜答第八十三章 梟雄之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恨不能取而代之第四百九十四章 再提遷都第六十章 爭論第四百四十一章 張魯的選擇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這纔是真正的兵家第四百六十八章 我爲王第五百三十一章 橋門第六百二十三章 加以改進第三十五章 一言決人生死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孫策殺入秦營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州世家大族皆辭官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與天下萬民約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滅越之策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爲太子嬴御造勢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太湖水軍的一紙書信.第八百章 兩使爭鋒於殿上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父子開誠佈公第四百七十九章 決蒼生誰主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決裂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我四十六萬大軍馬踏韓國,便是資格!第三百五十二章 嬴氏血脈不絕,其守護不斷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孫權氣吐了血 2第九百四十章 秦公之威威震天下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樹立秦法威嚴!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百五十六章 率軍殺到第七百六十五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一百四十六章 壘土以築高臺第六百一十章 先定幷州再圖中原第三百六十章 動作第九百四十四章 依此勢,十年之後天下再無敵手.第八百四十四章 變法、科舉、連橫第八百八十一章 馬超兵出湞陽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場之上除了我軍一律殺無赦第七百八十八章 漢州第九百九十三章 高覽已死,降者不殺!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戰爭會教會他們成長第三十七章 陪讀的好處第六百一十二章 西湖龍井第八百九十五章 臧霸重傷,呂布殺到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五百七十章 夜襲第一百一十六章 箭陣第二百七十八章 關二就是來搶戰功的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大戰起!第四百七十五章 呂布的驚天神射第七百九十七章 膽大包天的張青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陰謀層出,袁尚拜訪鞠義.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下震動第四百一十二章 大軍殺到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郭嘉倉促入咸陽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鞠義之言第一百二十八章 仰慕中原文化的樓蘭王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四百五十章 殺氣沖霄之下戰書第二百一十九章 誰敢一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河南尹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纛傳令第一百六十七章 安排第一百零四章 劍指氏羌第六十三章 欲見陛下一面第四百一十章 慕子之才而欲拜子爲長史第四百三十章 拉一打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預料之外第一百零一章 矬子堆中拔大個第三百四十四章 掘地道以通之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兩條路第九百一十七章 黃祖的瘋狂第八百六十七章 以生命換生存、以空間換時間.第三百五十三章 何進問楊阜答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與魏相約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丁昌入吳縣!第六百四十一章 爲嬴氏開枝散葉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三百三十九章 燒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太湖水軍的一紙書信.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以魏韓糧草,秦國之兵,御趙王呂布.第六百九十章 風骨與氣節第七百三十九章 免戰牌高懸第三百章 王家王菂第四百零一章 不足以做王霸之基第三百七十五章 董卓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提上日程的咸陽大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