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封侯

“朕爲始皇血脈,今日在咸陽宮前,腳踩九鼎之上,手捧傳國玉璽,自封大秦帝國四世皇帝!”

……

嬴斐的聲音,猶如一柄利劍,一下子斬破了烏雲密佈的天際,讓咸陽宮廣場之上,一下子沸騰了起來。

大秦萬年,四世皇帝萬年的聲音震天動地,一下子便席捲整個咸陽宮廣場,進而因爲國人百姓的歡呼,這一浪潮一下子席捲了咸陽城的大街小巷。

秦王嬴斐稱帝,對於大秦國人而言,是一件喜事。畢竟從偏安一隅,成爲一個帝國,意義大爲不同。

有了大秦帝國以及四百年大漢王朝的影響,中原國人對於天下一統有着謎一樣的執着。

正因爲這種心裡,秦王嬴斐腳踩九鼎之上,手捧傳國玉璽的消息,自然足以引爆國民庶人的情緒。

特別是秦王嬴斐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多年來的積威一下子爆發,自然會形成燎原之勢。

這一刻,嬴斐萬衆矚目!

九鼎之上的秦王嬴斐眼底掠過一抹精光,整個人沐浴在太陽光下,猶如披上了一層神輝。

當歡呼聲達到極致,開始慢慢減弱之際,陳宮洪亮的聲音又響了起來:“祭祀完畢,君臣進入未央宮——”

陳宮洪亮的聲音響起,九鼎之上的嬴斐突然單手舉起傳國玉璽高呼:“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

這一次,秦軍將士徹底爆發了。他們長戈如林,與此同時,重甲步兵,長劍拍打着盾牌,聲音隆隆而起。

一時間,氣勢如虹!

嬴斐眼底掠過一抹精光,隨及走下九鼎,他與和王后攜手併入,數十名官員隨後整肅跟進。

一行人步入進得未央宮,嬴斐坐進正中帝案前,王后蔡琰,太子嬴御,肅立在長案左手,三級臺階下羣臣各自就座。

右相陳宮在帝案右側高聲宣呼:“大秦帝國四世皇帝,宣示大秦帝國治國平天下長策大謀——”

這一刻,嬴斐大步走上臺階,環視一週,深深地看了一眼大秦帝國羣臣,展開帝案上的詔書宣讀。

“今日朕登基稱帝,本大封羣臣,大赦天下。然而,中原大地尚未統一。韓魏兩國虎視眈眈,違抗昭命。”

“朕思謀大秦帝國大封功臣,當在中原大地統一之後,大秦帝國四世皇帝元年四月書。”

嬴斐的聲音本來就特別的低沉渾厚,加之他咬字又重,在有些許迴音的大廳盪開,隆隆響過,彷彿鐵錘在山石上鑿出來一個一個大字,清晰有力。

“陛下聖明!”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紛紛下拜,對着嬴斐深深一躬。

如今嬴斐大勢已成,身上的積威越來越重,秦國文武百官,面對如今的嬴斐有一絲的凝重。

三公九卿以及文武大臣們聽得明明白白,嬴斐雖然登上了大秦帝國四世皇帝之位,生殺大權在握,成就了九五至尊。

但是嬴斐沒有想過統一天下之前大封羣臣,因爲如此一來,不能夠正確的統計文武百官以及軍中諸將的功勳。

畢竟接下來的戰爭,將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統一兼併戰爭。必然會有無數人趁機廝殺而起,建功立業。

這一刻,大秦帝國君臣心中都有各自的想法,一時間未央宮大殿之上出現了詭異的安靜。

按理來說,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安靜。登基稱帝之日,嬴斐纔是最矚目的那一個。

然而,這一刻的未央宮大殿之上安靜極了,就連文武百官的粗重的喘息聲清晰可聞。

因爲這詭異的安靜,讓跪坐在長案前的大臣們感到一絲莫名的緊張,然而卻又說不清爲何緊張。

“請陛下出令——”擔任司禮大臣的陳宮嗓音又響了起來,他作爲臣下,自然不願意讓嬴斐冷場。

嬴斐眼中掠過一抹精光,頭戴平天冠,身穿帝袍。目光如炬,直視着一片黑色的大秦帝國大臣。

他站起身來,一字一頓,道:“朕秉承天意稱帝,統一天下之戰今日開始。文武百官三公九卿,各司其職,大秦帝國朝野上下時刻準備朕昭命徵發。”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舉殿文武百官齊齊大呼,對於統一戰爭一個比一個重視。

作爲大秦帝國朝廷大臣,自然是聰慧之人,他們都清楚這是大秦帝國最後一次大規模戰爭了。

這也意味着這是最後一次憑藉廝殺就可以得到爵位,相比於十年寒窗苦讀參加國考自然是讓人激動。

與此同時,嬴斐眼底殺機一閃而逝:“立即擬旨:封曹操爲魏候,袁尚爲韓候,立即入朝朝見,逾期不止者,大軍壓境!”

“諾。”

點頭應諾一聲,文武百官心頭大喜。他們心裡清楚,嬴斐這一道詔書,根本就是開戰的號角。

以韓公袁尚以及魏公曹操的基業,自然不會甘願成爲大秦帝國的一個候爵。他們不同於楚候袁術以及吳候孫權。

袁術與孫權二人,乃是國破家亡,走投無路之下的選擇。但是魏公曹操橫跨三州之地,擁有兵馬三十餘萬。

韓公袁尚雖然差一點,卻也擁有冀州與幽州之地,坐擁兵馬二十五萬左右。兩者之間,根本沒有可比性。

……

“呼……”

長長的吐出一口氣,楚候袁術與吳候孫權對視一眼,眼底深處的苦澀越發凝重,登基稱帝以後得嬴斐太強勢了。

與此同時,他們也清楚中原大地大亂二十餘年,必然會在嬴斐的手中得到統一。這個時代嬴斐纔是最璀璨奪目的那一個,他們都是陪襯,是嬴斐登上帝位的墊腳石。

“哎,終究是一場夢,如此大好河山,卻落入最不可能的人手中!”

望着帝座上威勢赫赫的嬴斐,楚候袁術心中念頭閃爍。

曾幾何時,中原大地之上,最有可能取漢家天下而代之的絕不是嬴斐,而是佈局百年,四世三公的袁氏。

只是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的袁氏,卻因爲他們兄弟二人誰也不服誰的鬥爭中,拱手讓人。

第五百七十八章 十萬大軍殺機起第七百七十八章 出兵戎盧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奸雄的謀算第九百七十章 擺在黃蓋面前的艱難選擇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鞠義心涼了半截第一千零二十章 大秦軍陣震曹呂第二百一十九章 誰敢一戰!第九百一十章 真正無敵的是這裡第八十五章 圍而不闕第二百一十五章 解甲歸田之心第八百二十四章 只認虎符不認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張燕,本將倒要看看這一次誰入了誰的局.第七十七章 凌遲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軍師郭嘉欲鬥將第六百五十五章 黑冰臺的失誤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趙王呂布的巔峰一擊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言不發就開幹第一百九十五章 擊破第一道防線第一百零五章 賀蘭一族的小心思第五百二十七章 內外交困第三百二十四章 袁術的成長第九百七十一章 秦十八的瘋狂第二百零八章 翻臉第六百六十五章 與文聘一談第九百三十八章 四百年後,秦再一次以國家的名字出現在了中原九州之上.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天仙谷中第七百三十七章 由汝擔任益州刺史第四百六十九章 殺第八百七十二章 血流三千里第九百三十章 李法之答第三百七十八章 十里之外聚水以成勢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載於碑文傳之後世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秦公出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嬴斐之意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衛尉軍橫於關前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二十章 恢復故秦之地第一千零八十章 一里一報,右賢王的野心.第五十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鞠義的瘋狂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建立江東大營,清剿山越!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父子親情,天地常理,自古皆如此!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徐晃止步,兵向樑甫.第七百五十三章 爾等讓本侯失望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潰敗第四百三十四章 鋌而走險第九百零九章 放魏延離開第八百一十九章 當年玉門關下的你我第二百一十五章 解甲歸田之心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一閃而過的想法第二百九十章 誰言女子不如男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立太子第一百零七章 汝等一羣娘們兒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拖延亂世結束的目的第九百五十一章 戒酒戒女色第五章 結識糜竺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楚越蠢蠢欲動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來自羅馬的消息!第九十九章 以利誘之第六百二十二章 生財之道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武城之外,二十萬大軍嚴陣以待.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不相予謀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長末之戰 1第三百九十四章 會師於金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打撈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七百六十三章 我選擇殺第六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屠狗第一百三十八章 馬其頓方陣?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七百二十二章 風、大風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嬴斐的滅越之計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蛇穴第七百二十九章 真理只在投石車的射程之內第三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此章爲靚兒舵主賀!》紅塔山的一些廢話, 兄弟們一定看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孤欲一統四海八荒第五百九十六章 兵臨未央宮前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纛傳令第一千零八十章 一里一報,右賢王的野心.第四百一十章 慕子之才而欲拜子爲長史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八百六十一章 挫其鋒銳第七百八十六章 林峰的建議第二九十八章 一問一答第七百一十三章 鬥將之趙雲風采第九百九十二章 一夜翻越滿家山第一百零三章 擴大匠作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爲太子嬴御造勢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爲地不爲人第九百五十九章 周瑜出手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我名大日如來,當天上地下獨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等這一戰結束,必將天下皆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第九百五十一章 戒酒戒女色第二百七十六章 廖化之死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紀靈問楊弘答第二十六章 你覺得斐之劍不利乎?第七百六十六章 這個世界上哪來那麼多仁義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將軍,你有幾成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