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先滅楚,再議其他!

稱帝!

這兩個字從都是一個極重的話題,有時候甚至於不由一個上位者掌控。如同陳橋兵變一樣,有時候不受控制的黃袍加身。

但是有時候這兩個字,可以說是千難萬險。一旦稱帝會有無數人死去,成爲陪葬品。

正因爲如此,秦王嬴斐才顯得有些謹慎。對於他而言,稱帝是必然,卻並不一定要在這個時候。

思考了許久,秦王嬴斐搖了搖頭,道:“奉孝,當下大秦當以滅楚爲首要大事,至於稱帝一事等滅楚之後再說。”

“若是魏公曹操,楚公袁術,韓公袁尚稱王,到時候孤自然會稱帝予以對抗!”

……

有時候一個名號,一個稱呼也是一種對抗的手段。這不僅是顯示高人一等,同時也是一種自信,一種國力的象徵。

就比如當下中原大地上,只有大秦兵強馬壯,故而他天下稱王,也沒有人反對。可若是大秦尚未稱王,其他任何一國冒然稱王,必然會引起其他各大國聯合討伐。

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冒然稱王,等於自尋死路。

一想到這裡,秦王嬴斐清楚若是一如郭嘉猜想的那樣,韓魏楚三國聯合相王。整個中原大地之上,除了大秦,根本就沒有反對者。

驟然之間,嬴斐突然發現郭嘉說的此事,極有可能會發生。

……

“臣等拜見王上!”

就在郭嘉與嬴斐都沉默着,各自心裡想着事的時候,典韋與法正兩個人終於是趕到了。

“嗯。”

思緒被打斷,秦王嬴斐皺了皺眉頭。他看着典韋與法正,點了點頭,道:“惡來,立即率領衛尉軍,前往江夏。”

“孤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半月之內,孤要看到衛尉軍到達江夏郡,並且不能走漏絲毫風聲。”

說到這裡,秦王嬴斐頓了一下,道:“在大秦國中,做到這一點,想必不難吧?”

聞言,典韋連忙朝着秦王嬴斐行了一禮,道:“請王上放心,臣一定會在半月之內趕到江夏,並且不走漏半點風聲。”

“好!”

點了點頭,秦王嬴斐一擺手,道:“既然如此,擇日不如撞日,衛尉軍立即收拾一下,準備來拔。”

“諾。”

點頭應諾一聲,典韋轉身離開了大廳。從秦王嬴斐的態度上,他察覺到了一絲從來沒有過的急迫。

雖然不知道是爲了什麼,但是典韋絲毫沒有懷疑秦王嬴斐的部署。因爲從他跟隨嬴斐開始,秦王就沒有敗過。

……

當典韋走出大廳,秦王嬴斐方纔將目光再一次落在了法正的身上。

“法正,滅楚之戰即將開始。孤不可能久鎮蜀地,大軍來拔以後,孤與軍師將會連夜離開。”

“孤這一走,便將蜀地交給你了。孤對於你只有一個要求,那便是保證蜀地平穩!”

“諾。”

點頭應諾一聲,法正沉默了一會兒,擡起頭朝着秦王嬴斐,道:“王上,蜀地剛剛經歷過大亂,若是故秦遺族與世家大族再起,又該當如何?”

聞言,秦王嬴斐眼底掠過一抹驚訝。忍不住多看了一眼法正,真不愧是名留青史的智者,瞬間就想到了最有可能發生的事。

心中念頭閃爍,秦王嬴斐,道:“孤會照會成|都大營,一旦發生類似民亂,愛卿可以調集大軍。”

“諾。”

這一刻,法正大喜。他清楚一旦擁有了成|都大營的調動權,他纔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成爲了益州第一人。

縱然這個權利只有發生了民變,局勢不可控的時候纔有用。但是對於蜀地各族,將會是極大的威懾。

……

當法正走了以後,軍師郭嘉眼中掠過一抹凝重,忍不住朝着秦王嬴斐,道:“王上,將成都大營的緊急調集權給了法正,是不是不妥?”

在郭嘉看來,秦王嬴斐的處置方式有欠妥當。雖然這樣做,能夠在短時間內鎮壓住蜀地的世家大族。

但是一地刺史手握軍政大權的例子,在秦國尚未有過。因爲秦王嬴斐從一開始的嚴令,大秦國中文武分離。

軍人不幹政,文官不涉軍。整個大秦最大的權力只有在秦王嬴斐的身上才能得到最大的結合。

然而秦王嬴斐今日,卻親自打亂了。這一點,讓軍師郭嘉心中頗爲不解。在他看來,想要解決這一點,秦王嬴斐有太多的辦法。

此時的局勢,還沒有到一定要採取這個辦法的時候。

“無礙!”

搖了搖頭,秦王嬴斐笑了笑。他心裡清楚,郭嘉心頭擔憂的所在。只是在開口之時,他就將一切都想清楚了。

“奉孝,這一次大軍滅楚,蜀地絕不能亂。畢竟蜀倉以及漢中倉,都是大秦的根基。”

“如今雖然有世家大族以及故秦遺族上交的兩百萬石糧草,足以讓大軍橫掃千軍如卷席。”

“但是相信愛卿也清楚孤的打算,中原一統以後,大軍必然會西征。兩百萬石糧草雖多,但是它只是一個死物。”

“只要大軍征戰一天,必然有龐大的消耗。如果滅楚伐魏的戰爭形成曠日持久的對持,如此一來,對於朝廷的考驗更爲艱鉅。”

“不管是爲了西征做準備,還是爲了縱然統一戰爭陷入僵局,我大秦依舊有橫掃天下的底氣,蜀地都絕不能亂!”

“更何況,這樣的舉動,也不算是打破軍政分離的傳統。蜀地一日不發生民亂,法正一日不能調集成|都大營。”

說到這裡,秦王嬴斐眼底掠過一抹精光,微微一笑,道:“更何況,成|都大營的十萬大軍,沒有孤的虎符在,成|都大營的主將都不能調動。”

“奉孝覺得法正,能夠調集麼?”

……

聞言,軍師郭嘉心頭一震。他沒有想到秦王嬴斐居然還有這樣一手,心中念頭閃爍,一下子恍然了。

他的判斷全部基於秦王嬴斐的權威,因爲在大秦之中,秦王嬴斐遠比任何虎符更爲有用。

正因爲如此,他才忽略了這一點。因爲秦王嬴斐每一次調集大軍,從未用過虎符,以至於讓他忘記了。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邀請魏公入咸陽宮觀禮第八百八十章 取荊州的必要性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最堅固的壁壘往往都是在內部打開的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一聲令下,南方戰場風起雲涌.第九百一十章 真正無敵的是這裡第九百四十六章 稟君上,臣願一試!第四百三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六百八十三章 大張旗鼓的三個好處!第三百六十六章 必成竇武之禍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視死如歸第三十八章 用兵之道在於財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天下譁然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三百六十五章 袁氏出手第二百四十五章 上位者的死穴第一千零四章 秦軍的血性第五十九章 試探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紀靈突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魏軍殺到,韓軍退入鄴城.第八百四十四章 變法、科舉、連橫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恨不能取而代之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秦軍挺進東鮮卑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想象中的大秦海軍!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攻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聯黑山以抗韓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父子開誠佈公第八百六十三章 赫赫之名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袁熙投降,幽州歸秦第七百九十章 大宛王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七百零八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來自大幕的致命威脅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魏韓楚三國的不安!第三百九十二章 說客耳!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堅定趙王呂布一戰之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率軍殺到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勒石記功而還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十里長亭之中,曹操的三件事.第三十四章 劉宏召見 爲擼Sir大賀第五百三十四章 選擇呂布爲突破口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袁術棄伐荊州! 3第一千四百章 龍城震驚,軻比能的應對.第二百五十四章 戛然而止的火併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滅絕扶桑的計劃!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州世家大族皆辭官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袁術的瘋狂第二百三十六章 陣前第四百八十六章 衝鋒之勢有進無退第六百七十二章 十載寒窗,自問不弱於任何人!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二百零五章 火燒長社之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決戰前的部署第五百七十二章 擲杯爲號第八百三十四章 目前最大的難題第三百五十四章 屠夫的狠辣第一百五十八章 若羌城前的亂鬥第八十一章 羌人來襲第五百九十八章 嬴斐大怒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不相予謀第八百一十四章 決戰前的部署第一百五十章 劉宏的狂喜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圍三缺一第七百五十一章 局勢轉危爲安第六百一十三章 遷刺史府北上乎?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嚴成投降第五十五章 十里桃花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大秦國中,刑上大夫,法責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蔣琬、郭嘉、徐庶全反對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大勢已改,何況小勢乎!第十章 文武之道在於一張一弛第八百三十六章 劃時代的重寶第四百二十三章 五大軍團第一百八十三章 平叛之策第七百九十八章 畫下一張大餅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被世人小覷的袁術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諸葛亮的聲東擊西第六百章 抉擇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下詔舉國皆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秦王嬴斐的底氣.第五百八十三章 九州我爲帝草原汝爲王第八百九十五章 臧霸重傷,呂布殺到第九百四十二章 嬴斐擺駕坤秀宮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築九尺高臺,立三軍令旗.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戰船圍城,王力入城!第七百七十七章 蔣琬心中的猶豫第九百一十八章 陰差陽錯下大戰爆發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青州大勢如天塌!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八百三十九章 擇其有用而用之第九百三十一章 三公九卿的人選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再提變法!第九百八十九章 戰爭陰雲籠罩雁門第七百六十二章 那一槍的璀璨第九百零二章 練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以其之血洗刷恥辱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魏公取而代之之心.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鞭長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