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不得不配合

大秦國中氣氛越來越緊張,世家大族與故秦遺族彷彿在朝堂之上消失匿跡了一般,只是在各地瘋狂的收購餘糧。

很顯然在故秦遺族與世家大族之中,有一個蓋世高人在出謀劃策。而且這個人,對於經濟戰有一定的造詣。

對於這一點,秦王嬴斐絕不敢有絲毫的小覷。雖然經濟戰是在後世出名的,但是在華夏古代就有成例。

陶朱公便是經濟戰的第一人!

華夏大地,藏龍臥虎,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隱藏在暗處,影響風雲變幻,左右朝局走向。

對於世家大族以及故秦遺族有這樣的手段,秦王嬴斐在吃驚之餘也是難免喟嘆。畢竟這樣的大才,最應該的是出現在大秦朝堂,爲他的巍然霸業盡一份力量。

躲藏起來,在故秦遺族以及世家大族之中難免有些浪費。

畢竟在任何時候,真正的蓋世之才,只有在朝堂之上才能一展抱負,一如商君,一如張儀。

正因爲如此,天下局勢也因此而變得格外緊張。韓國因爲與秦盟約,對待魏國的態度大變。

剛剛的失地之仇恨,在片刻之間大起。再一次瀰漫在韓國朝堂之上,以及軍旅之中。

好戰之心大起,奪回青州的呼聲越來越高。端坐在鄴城的韓公袁尚心頭震撼不已,他對秦王嬴斐的影響力而咋舌。

僅僅因爲與秦王嬴斐結盟,韓國軍心民心大震。這樣的一幕,讓韓公袁尚心頭有一種壓抑的迫切。

他心裡清楚,這樣的大軍以及國人,一旦秦王嬴斐率軍親至,恐怕抵抗力大不了多少。

心中念頭閃爍,袁尚心裡清楚,當下的韓國需要一場勝利,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來重鑄軍心與民心。

一個國家的長盛不衰,一個國家的存在於世,只能靠自己,而不是其他人的餘威。一旦一個國家依靠一個人的餘威而動盪,那也就離滅亡不遠了。

“君上,三軍將士求戰之心激烈,而國人百姓亦然。臣以爲當下唯有一策,那便是順應民心軍心,與魏開戰奪取青州!”

軍師沮授眼底有一絲精光閃過,他心裡清楚,這已經成了韓國當下唯一的對策了。

聞言,韓公袁尚眼底有一絲鬱色。他心裡清楚,一旦這樣做了,就等於從今以後,韓國都將由秦王嬴斐牽着鼻子走。

心中念頭閃爍,袁尚忍不住試探一聲:“軍師,若是如此,就等於我韓國的一舉一動,皆由秦王嬴斐支配。”

“如此一來,對於我韓國而言,恐怕將會是壞事!”

韓公袁尚的這一番話出口,頓時讓沮授等人沉默了下來。他們都清楚秦王嬴斐的佈局能力太強,直接利用了韓國的民心與軍心。

“君上,如今軍心與民心皆欲奪回青州以雪恥。朝廷根本沒有其他的辦法,縱然知道此乃秦王嬴斐的陰謀,這樣做會讓秦王得利。”

“但是目下韓國絕對不能違背軍心與民心,要不然,韓國只能民心向背,在最短的時間內土崩瓦解。”

丞相田豐老而彌堅,他渾濁的眸子裡有精光閃爍。他心裡清楚,自從秦國出兵冀州邊境,向韓國施加壓力開始。

秦王嬴斐就沒有打算放棄逐步蠶食韓國的計劃,只不過如今先手已經佈下,韓公袁尚已經入甕。

接下來的事情,就不是韓國朝廷能夠決定的了。除非韓公袁尚魄力非凡,能夠有壯士斷腕的勇氣。

要不然,在這一場吞併天下的大局中,只要秦王嬴斐不願意,韓國永遠都不可能掙脫出來。

一想到這裡,田豐深深對着袁尚一躬,道:“軍師所言甚是,出兵奪回青州,雖然對秦王嬴斐有大利,但是對我國亦有利。”

“事到如今,騎虎難下,只能硬着頭皮繼續下去!”

“要不然全國國人百姓民心大失,朝廷根基不穩。就算是沒有秦王嬴斐與魏公曹操,韓國也只有滅亡一條路。”

田豐的話很直白,甚至於有一點尖銳。因爲他很清楚,在這個時候不逼迫一下韓公袁尚,袁尚就沒有勇氣與魏公曹操一戰。

韓國想要真正的一戰,國君袁尚的態度是重中之重。這一點,田豐與沮授可以說是心知肚明。

……

況且,縱觀天下大勢,山東三國的出路,就在三國身上。只有兼併了對方,才能做到最短時間內壯大自己。

只有壯大了自己,面對勢不可擋,霸氣無比的秦王嬴斐,纔有一搏之力。

長年爲韓公,居於上首。韓公袁尚早已不再是剛剛登上韓公之位的稚嫩青年,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出兵的好處與壞處。

一旦他倉促出兵,好處尚不明顯,壞處確實極其的明顯。

“呼……”

長長的吐出一口氣,袁尚深深的看了一眼田豐與沮授,道:“兩位愛卿,若是與魏一戰,我大韓有幾成把握?”

“嘶……”

袁尚一句話,將兩位重臣問住了。這個回答,在戰爭尚未結束之前,沒有人能夠回答的出來。

畢竟韓魏之間的實力對比有差距,曾經的韓強魏弱,經過青州的失去,頓時大變了模樣。

如今魏強韓弱,更有魏公曹操這個大兵家在,可以說韓國的機會並不大。

只是這樣的話,田豐與沮授不好說。因爲開戰是他們提出來的,韓公袁尚心頭本來就不願意。

一旦重述這一點,韓公袁尚極有可能爲了保存實力而不顧軍心與民心。念頭閃爍,田豐與沮授一時間都沉默了下來。

良久之後,沮授無可奈何,只好開口,道:“老臣以爲戰事的勝負還是詢問太尉較爲妥當!”

不愧是老梟,眼珠子一轉就將矛盾轉移在了太尉鞠義的身上。這個理由極爲妥當,就算是韓公袁尚不滿,也找不着理由。

“好!”

拍案而起,韓公袁尚冷冷看了一眼田豐與沮授,一字一頓,道:“此事就等太尉回鄴城再行決定,在此之間,丞相統計韓國各大倉糧草以及國庫虛實。”

“軍師制定出出兵的策略,如此機會只有一次,孤希望軍師慎重對待!”

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頭滾滾第五百九十一章 臧霸的怒吼第九百零三章 龐統的首秀第四百零六章 天佑善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越國向秦第三百零三章 袁氏的分歧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邀請魏公入咸陽宮觀禮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嬴斐教子!第九百九十六章 用兵首重糧道第一千七百零四章塞普蒂米烏斯·塞維投降,亞歐大陸統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以其之血洗刷恥辱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十里長亭之中,曹操的三件事.第九百三十一章 三公九卿的人選第七百六十五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三百六十一章 建章宮中的決斷第四百零二章 南下荊襄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殺得天下爲之失聲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錦上添花遠不如雪中送炭重要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破局之戰 1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十級軍功爵位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汪士奇使小宛第九百零四章 劍走偏鋒第四百二十章 永漢第九百一十六章 猛攻荊州前軍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設立番禺大營第五百八十八章 分而擊之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君臣誓言!第一百五十八章 若羌城前的亂鬥第一千三百章 毒士之計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染旋門關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命陳宮爲右丞相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河間歸秦第六百六十章 氣的龐德公吐了血第三百二十八章 文定之禮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出兵伊闕關第九百八百章 臨陣易帥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身作餌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襲隴關破秦亭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當利益與道德不合,拋棄道德.第八百六十章 劉表的瘋狂第五百五十六章 馬踏中原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來自大幕的致命威脅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老秦人的誓言第五十九章 試探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十萬對戰三十萬第一百二十章 擲杯爲號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五十年爲期的徹底改造!第六百八十九章 小人物的選擇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秦法在,秦國就不會亡.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那便出關一戰!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禦敵於國門之外!第四十四章 建章宮外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萬千變化只在一念之間第五百零三章 聯軍散去第二百一十六章 殺之以捍威嚴第六百零四章 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撤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丁昌入吳縣!第二百一十八章 邀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帝王心術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未央宮的愁第四百四十四章 自願苟活於世第五百九十章 毒士出手石破天驚第一百二十九章 下戰書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父子親情,天地常理,自古皆如此!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梟雄落幕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鞠義的瘋狂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下無帝第四百五十八章 當發矯詔第一千七百章 攻滅大月氏,劍指貴霜!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徐晃止步,兵向樑甫.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圍而不攻,黃巾自破 1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設立藍田大營以衛咸陽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魏國徵兵十萬!第八百九十五章 臧霸重傷,呂布殺到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破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合縱軍出第六百四十二章 利益最大化第四百三十四章 鋌而走險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氣的張昭跳腳!第七百二十四章 來自黑冰臺的消息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宮中的父子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第五百零一章 不讓也得讓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暗中的較量第五百五十六章 馬踏中原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見陸遜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大朝議第四百六十七章 虎牢關前爾虞我詐第六百八十一章 藏劍兩年,一朝出手天下驚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秦軍出擊第二百七十章 廣宗的決定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大秦一統之後,未必會刀兵入庫!第七百七十九章 典韋突然開了竅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最堅固的壁壘往往都是在內部打開的第二百九十七章 河南尹第九十七章 立足之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如於巨人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