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太湖水軍的一紙書信.

太湖是揚州之內最大的湖泊,同樣也是整個中原數一數二的水軍基地。當初吳國羣臣選擇太湖,最大的原因便是太湖距離吳縣只有一百里。

一旦吳縣生變,太湖水軍不論是水陸都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火速殺到,以解吳縣之圍。

然而,吳縣被秦國水軍團團包圍。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天,整整三天三夜,太史慈率領的衛尉軍都到了,太湖水軍依舊沒有絲毫動靜。

對於軍中諸將的質疑,吳國水軍都督丁奉給出的解釋是,沒有吳公孫權的調令,大軍不可輕動。

這種解釋,讓無數人嗤之以鼻。因爲他們心裡清楚,如今吳縣被秦國水軍圍住,連一隻蒼蠅都飛不出來。

又豈能給太湖水軍傳來調令!

不滿亦或者說是意見不斷,但是丁奉並沒有在意。他相信自己對於這支大軍的掌控力度,更加清楚吳國當下的處境。

秦王嬴斐舉兵滅吳,吳國主力大軍全軍覆沒。太尉呂蒙戰死,陸遜被俘,如今吳國已經缺兵少將。

在這個大爭之世,吳國失去了爭雄的能力與底蘊。

……

丁奉素來就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心裡清楚,如今的秦國文武鼎盛,謀士如雨,武將如雲,可謂是多不勝數。

一旦秦滅吳,他將會無處可從!

心中念頭閃爍,丁奉將自己關在大帳中,整整三天沒有見任何人,最終得出了心中想要的答案。

……

“來人!”

引人注目的中央船隻之上,三天之間,第一次主動傳出了聲音。糾結猶豫再三的丁奉,終於做出了選擇。

“大都督!”

瞥了一眼徐盛,丁奉眼底掠過一抹精光,一字一頓,道:“將這份書信送到秦軍大營,一路上保證書信安全。”

“諾。”

……

點頭應諾一聲,徐盛轉身離開了太湖水軍的基地。片刻之後,離開太湖登案跨馬狂卷而去。

他不是什麼都不懂的莽夫,雖然沒有看丁奉的信件,但是結合當下的局勢,對於信中的內容,自然有所猜測。

只是他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改變丁奉的選擇,有道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沒有人不願意仕秦。

所有人都清楚,只要秦王嬴斐統一天下。最重用的文武百官必然是秦國老臣,後面的降將,恐怕終其一生都不會被重用。

最後碌碌無爲,坐視別人衣錦還鄉,而垂垂老矣。

徐盛年富力強,又是一個武人。在天下各國之中,他對於秦王嬴斐最爲敬重。正因爲如此,對於丁奉的舉動,徐盛並沒有感覺到難爲。

因爲秦國統一天下,已經成了一種共識,一種大勢所趨。

……

“駕!”

縱馬飛馳,徐盛心中隱隱生出一絲豪情。若是他猜想是真的,對於太湖水軍而言,他們的處境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畢竟秦軍善戰之名,天下皆聞。而秦王嬴斐對於水軍的重視,更是無以復加。縱觀天下各國,雖然都有水軍,卻沒有如同秦王嬴斐一般,獨設一營。

在天下各國之中,水軍只是輔助作用。而秦國之中,卻將水軍與秦國主力大軍並列。

這份認可與重視,自然而然讓水軍統帥們心生嚮往。

……

“來人止步,違者就地格殺!”徐盛心中念頭閃爍,縱馬飛馳而來,半日時間便秦軍大營遙遙可見。

“籲!”

一把勒住馬繮,徐盛高舉書信,大喝,道:“太湖水軍使者,稟大都督之命,以見周將軍!”

“速去稟報將軍!”王九示意一眼旁邊的甲士,繼而高喝,道:“原地止步,等將軍命令。”

“好!”

這一刻,徐盛算是真正的見識到了秦國的驕兵悍將。身上的那份無畏與睥睨天下的氣勢,不經過長期以來勝利的洗禮,絕對不會擁有。

怪不得秦軍能夠縱橫中原無敵天下,從秦軍士卒身上就可以看出一二。

……

不一會兒,一陣腳步聲傳來。剛剛離去的甲士匆匆而來,朝着徐盛一拱手,道:“我家將軍有請使者這邊請!”

“請!”

……

伸出左手一回應,徐盛跟隨着甲士的腳步,向着秦軍大軍而去。

此刻神秘的秦軍大營就在自己眼前,徐盛心頭激動,深深的長吐一口氣,方纔將心頭的情緒變化壓下。

“將軍,吳軍使者帶到!”

大帳中,周瑜大馬金刀而坐,神色難明。對於眼前的局勢,他自然是一清二楚。此際太湖水軍派來使者,卻是讓他有些搞不明白。

“請進來!”

心中念頭閃爍,雖然不知道徐盛前來的目的,但是他對於太湖水軍看中已久。沉吟了片刻,決定對使者以禮相待。

“諾。”

點頭應諾一聲,中軍司馬轉身而去,在大帳外站定,朝着徐盛一拱手,道:“使者,將軍有請。”

“請!”

……

大步流星向前走去,三步並作兩步。不一會兒,徐盛便出現在了周瑜的大帳中,他望着周瑜深深一躬,道。

“太湖水軍使者徐盛,見過將軍!”

周瑜目光如炬,深深的看了一眼徐盛,一字一頓,道:“你我是敵非友,不知使者此來所爲何事?”

周瑜的神色平靜如水,眼睛如同黑洞一般深邃,徐盛根本看不透周瑜心中的想法。無奈之下,一拱手,道。

“在下此來,奉大都督之命,與將軍送來一紙書信!”

說話之間,徐盛從袖間掏出丁奉的書信,微微躬身遞給了旁邊的中軍司馬。

周瑜目光閃爍不定,從中軍司馬手中接過書信,仔細瀏覽了一遍。心下大喜之餘,臉上不動聲色。

“使者,前去告訴丁奉將軍,大軍上岸,徒步前來與我軍匯合。”

說到這裡,周瑜眼底掠過一抹精光,深深的看了一眼徐盛告誡,道:“順便轉告丁奉將軍,莫要不識天數。”

“諾。”

點頭應諾一聲,徐盛轉身離開。從周瑜話中的意思,他就可以判斷出,丁奉的想法,與他猜測的一致。

與此同時,他也能夠明白周瑜心中的擔憂。畢竟太湖水軍的數量,遠遠大於秦國水軍。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錦上添花遠不如雪中送炭重要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矛頭直指蔣琬陳宮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鞠義心涼了半截第一百四十六章 壘土以築高臺第二百一十一章 張角的底牌第一百八十六章 求援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負世子之名第四百七十五章 呂布的驚天神射第二百八十四章 舞劍助興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鞠義心涼了半截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天不生秦王嬴斐,中原萬古如長夜.第五百七十六章 試問爾等敢戰否?第一千一十章 魏趙蠢蠢欲動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當合縱第九百四十章 秦公之威威震天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儒門的背叛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太史慈,尉然殺到!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聚天下蠻夷爲秦開路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七百一十三章 鬥將之趙雲風采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藍田大營到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與天下萬民約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荀姬的告誡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潘多拉魔盒被打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秦法在,秦國就不會亡.第六百三十五章 終於聽到了一個好消息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來自治粟內史的報告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切皆爲名正言順爾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告急第六百零五章 呂布的霸道第九百四十一章 魏使入秦第七百零二章 伐木爲梯之德陽攻防第十章 文武之道在於一張一弛第五百六十六章 十二神將震鮮卑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進駐博昌第八百九十三章 戰鼓震天攝劉表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北擊還是伐吳?第六百六十四章 爲益州計第六十四章 準備第三十四章 劉宏召見 爲擼Sir大賀第五百七十九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五十九章 試探第九百七十一章 秦十八的瘋狂第五百三十四章 選擇呂布爲突破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許攸的三國論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二使入秦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袁術棄伐荊州! 3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殺妻誅子,刑殺八千國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三十七章 拉上兩人一起去拜見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要如日中天第三百三十五章 殺了第六十四章 準備第八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環境不適第一千七百零四章塞普蒂米烏斯·塞維投降,亞歐大陸統一!第八百二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落幕第八十二章 殺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大雪封城第四百九十章 秦漢時期最典型的進攻陣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徐庶的自信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曹操的不安第九百八十二章 軍人最大的宿命就是發動戰爭第九百九十一章 不是鯨吞而是蠶食第六百五十五章 黑冰臺的失誤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廳之中的扯皮第八百六十六章 以四五十萬大軍戰死換一時苟延殘喘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詔令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鑄劍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箭陣之威,扶羅韓的末日.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攻——!第七百三十九章 免戰牌高懸第五百二十四章 兵伐上郡第六百零三章 五原風雲起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慕子大才,欲拜子爲將!第二百五十章 遣子追隨之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吳越楚三國突然插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以魏韓糧草,秦國之兵,御趙王呂布.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魏國和世家,曹操啓司馬!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以韓魏楚三國抗衡故秦遺族以及世家大族.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召諸將回咸陽述職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公九卿逐一而殺之第三百一十九章 鳴冤鼓響之萬民審判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逼法正站隊!第一百八十三章 平叛之策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張百騎的野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兩腳羊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而爲王第七百三十八章 袁紹南下第二十一章 願爲周亞夫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紙亂諸侯第七百二十四章 來自黑冰臺的消息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王上,黑冰臺勢太大,不利於秦!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再至虎牢第九百一十二章 爲名利不爲勝敗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議豫章!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九百九十一章 不是鯨吞而是蠶食第八百三十四章 目前最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