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魏國和世家,曹操啓司馬!

河北之地,地廣糧豐,縱橫青,幽,冀三州,左右縱橫兩千餘里,地大物博,再加上兗州與豫州。

魏公曹操就有了足夠的資本鼎立一方,進可與秦王嬴斐爭鋒,奪取這方天下,退可以自保一時,成就數世之業。

這便是曹操心中的想法,對於當下的中原局勢,他沒日沒夜的研究,終於想出了破局之策。

便是入青州,奪取冀州與幽州,合北方之力,與秦王嬴斐東西稱霸。

曹操心裡清楚,有秦王嬴斐在,終其一生,都未必有可能統一中原,他最大的目的,就是與秦國東西並立。

要不然憑藉曹昂,守成尚可,開疆拓土,這個天下又有誰比得上秦王嬴斐。

曹操心裡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因爲他太瞭解秦王嬴斐了,從一開始,嬴斐就暴露出了統一天下的野望。

而且今時今日,秦王嬴斐也擁有了足夠的實力。已經有能力有底氣完成統一天下的野望。

……

一想到這裡,曹操心中充滿了凝重,他可是清楚秦王嬴斐的犀利,再加上秦國佔據的大勢,勢必會讓他的兼併北方之路,變得越來越艱難。

因爲只要他出手,秦王嬴斐必然不會坐視不管,放任一個對手,肆無忌憚的崛起,成爲自己最大的對手。

曹操心裡清楚,若不是在亂世,以秦王嬴斐的性格,他們或許能夠成爲好朋友,對酒當歌,嘆人生幾何。

只是生逢亂世,每一個人都是生不由己,他與秦王嬴斐這一生,都不可能在心平氣和的坐下來,飲一杯茶,喝一壺酒。

他們都是一代梟雄,情義遠沒有實際的利益來的重要,他們的身份絕對了只能成爲敵人。

畢竟不管是秦王嬴斐還是魏公曹操,都不可能放棄自己的霸業與軍隊,這也就意味着沒有人會後退。

……

“來人。”

“君上。”

瞥了一眼親衛統領,曹操擡頭,道:“去將丞相與太尉,軍師請來!”

“諾。”

……

大軍兵出青州平原郡,曹操心裡清楚,必然會遭遇到韓國大軍的兇猛阻擊,他必須要做好韓魏大戰的可能。

在這個時候,必須要保證大軍動員完成,只要局勢需要,就可以在第一時間投入戰場,進攻青州。

“臣等見過君上!”

不一會兒,荀攸與程昱,司馬懿三個人趕到了殿中,作爲一代奸雄,曹操與其他人一樣,不愛召集魏國文武百官來決策一件事。

因爲人多,有時候只會讓事情扯來扯去,變得麻煩起來,在一程度上將會大大影響一件事情的決斷。

正因爲如此,不管是秦王嬴斐,還是魏公曹操都喜歡遇到重大決策之際,只召集三公九卿來做出決定。

因爲這樣一來,決定快準狠,將會極大的節約時間,畢竟兵貴神速,有時候一丁點拖延,將會造成一場戰爭的失敗。

“嗯。”

將心中的念頭壓下,魏公曹操看着眼前的三個人,沉默了一會兒,道。

“三位愛卿,方纔有消息傳來,三日前,北韓大將高臺率領五萬大軍與袁譚在東朝陽相遇,雙方立即展開殊死搏鬥!”

“東朝陽一戰,兩敗俱傷,北韓大軍損失一半有餘,南韓大軍同樣如此!”

“隨後兩支大軍安營紮寨,在這個時候北韓太尉鞠義率軍突襲,打破東朝陽,南韓君上袁譚,敗逃北海!”

……

重述了一遍昨日斥候傳來的消息,魏公曹操深深的看了一眼司馬懿三人,一字一頓,道。

“爲了奪取戰爭的先機,孤下令夏侯淵北上平原郡,將鞠義堵在濟南國,對於這一場戰爭,諸位有什麼看法?”

魏公曹操神色凝重,他對司馬懿三人的才學有一定的瞭解,自然清楚這是魏國之中,不遜色他的智謀之輩。

如今天下大勢在秦,魏國想要殺出一條通天大道,就必須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包括世家大族。

無奈之下,魏公曹操不得不放棄唯纔是舉的法令,與兗州,豫州的世家大族修好,並且提拔司馬懿上位。

相比於秦國,如今的魏國底子太薄,無奈之下,魏公曹操不得不爲魏國擴充人才,提拔世家之人,振興魏國。

“君上,夏侯淵率軍入平原郡,這意味着我國將會與韓國正面交戰,而不是以前的勾心鬥角。”

程昱眼底掠過一抹精光,他看着魏公曹操,一字一頓,道:“這樣一來,就不是夏侯淵一人可以應付接下來的局勢變化。”

“青州局勢的發展,就是中原局勢發展的一個縮影,這裡面不僅有北韓與南韓的正統之爭,還有秦王嬴斐在一側虎視眈眈。”

“與此同時,我國與楚國正是在一旁時刻想要出兵青州,將這一譚渾水徹底攪渾濁,想要渾水摸魚。”

“這意味着夏侯淵出兵平原郡,不僅有來自鞠義的壓力,還有袁譚,楚公袁術,甚至於秦王嬴斐的壓力。”

……

面對丞相程昱的話,魏公曹操,軍師司馬懿,太尉荀攸都沒有反駁,他們都清楚這就是事實。

率軍北上平原郡,徹底的介入這場戰爭,這就意味着魏國與韓國的爭鋒徹底爆發,魏國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嗯。”

微微頷首,魏公曹操看着三人,道:“丞相所言甚是,這便是我魏國當下的處境,只是爾等也清楚秦國一枝獨秀,魏國想要生存,就必須要兼併河北。”

“要不然遲早被秦王嬴斐兼併,我等皆成階下之囚!”

“太尉,軍師,你二人有何感想?”

面對魏公曹操的追問,司馬懿與荀攸對視一眼,隨之荀攸,道:“稟君上,臣以爲我國當做好與韓國一戰的準備。”

“同時調集大軍,向着青州逼近,在給鞠義壓力的同時,一旦青州有變,我軍也可以在在第一時間介入戰爭。”

“唯有如此,才能保證我軍最大的利益,畢竟面對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不論是秦王嬴斐,還是楚公袁術,都不可能放過。”

“特別是楚公袁術,只要他兼併韓國,到時候將是我國的災難。”

第九十二章 大戰起第七百四十二章 昔日袍澤今日仇寇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當稱王第八百零七章 法治國 儒育德第八百章 兩使爭鋒於殿上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下令:投石車無差別攻擊半個時辰!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與天下萬民約紅塔山的一些廢話, 兄弟們一定看看第八百五十三章 當派何人前去止戈息武?第九百四十一章 魏使入秦第五百四十章 未央宮中欲君臨第五十一章 流言四起第五十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五百八十七章 中原之爭乃兄弟之爭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太史慈,尉然殺到!第二百四十五章 上位者的死穴第三百八十一章 龍戰於野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雄的口舌之爭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本單于以右賢王之位相待!第二百零六章 開城門第九百七十章 擺在黃蓋面前的艱難選擇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秦軍挺進東鮮卑第七百三十四章 徐庶欲破局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邦交還得依秦劍!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始皇三詔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命陳宮爲右丞相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八百章 兩使爭鋒於殿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而爲王第九百四十五章 乾了這碗酒,他日相見不留手.第一百零九章 郭嘉至第八百七十六章 引狼入室第二百零六章 開城門第六百八十八章 四路伐燕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王呂布的救場第六百九十九章 益州宗族與士族的矛盾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百萬大軍作驚天一賭第一千一百章 一人師天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魏良傷勢復發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應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天下士子出儒門第八百三十章 防患於未然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屠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逃亡者曹操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韓魏兩國的迴應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從這一刻,秦趙戰爭開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搏縣就是黃巾的絕地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樹立秦法威嚴!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右賢王死第一百五十一章 朝堂之上的扯皮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虎豹騎,衝鋒!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義之名要之何用第二百四十一章 進駐博昌第二百五十七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六章 人生的第一桶金第三百七十五章 董卓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兩條路第六百九十六章 秦侯暴怒第二百九十四章 雖千難萬險,吾往矣!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消息傳出,諸國雲動.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語泯恩仇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周瑜的目標是太湖水軍!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拿了我的,遲早要吐出來!第四百六十九章 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十里長亭之中,曹操的三件事.第九百六十九章 舉火爲號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魏良奇襲會水第三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此章爲靚兒舵主賀!》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拿了我的,遲早要吐出來!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殺第二百一十章 劍指廣宗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蒼天不公,讓我等與其同在一世.第二百五十八章 尉氏來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安排第七百八十八章 漢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朝堂之上的扯皮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召諸將回咸陽述職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陰謀層出,袁尚拜訪鞠義.第四百零三章 此山是我開第九百八十三章 先鋒大軍中的畏敵心理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再見,卻是在後宮.第九百二十二章 敢問趙王,你還敢戰否?第十三章 初見第七百八十九章 純粹的以力壓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蜀地亂,秦王佈局第九百六十二章 夜襲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鐵劍死士出手第七百三十九章 免戰牌高懸第七百四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九百零九章 放魏延離開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告誡王菂第十五章 因緣際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襲營第五百六十八章 奏樂第六百八十三章 大張旗鼓的三個好處!第四百八十章 瞞天過海之計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天下第一武將之威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大戰步度根第三八十六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第四百二十八章 陽平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