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審配的狠辣

韓公袁紹心裡清楚,韓國今日的情況都是因爲自己當時的佈局而造成的惡果,一想到這裡,袁紹心中不免有些迫切。

他心裡清楚,只有解決了諸子奪嫡一事,纔有可能讓韓國立足河北,與關東諸國以及秦國繼續抗衡下去。

……

這一刻,父子四人皆在。

在大明宮中,韓公袁紹看着底下三個兒子,目光閃爍不定,不管是袁譚還是袁熙等人,都是他的兒子。

從一定的程度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可以說是韓公袁紹遠沒有一般梟雄那般冰冷,他心中還有身爲父親的柔情。

正因爲如此,袁紹纔會在三個人裡面糾結,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多謀無斷的性格在這一點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如今韓國風雨飄搖,不僅有來自秦國的威脅,更有來自於魏國與楚國的威脅,可以說是四面楚歌。”

韓公袁紹深深的看了一眼袁譚與袁熙三人,沉默了一會兒,道:“現在朝廷之中,派系林立,孤也清楚你們三人都想要太子之位。”

“孤可以給你們一個機會,如今韓國只有三州之地,你們兄弟三人各執掌一州,誰的成績更爲優秀,誰便爲韓國太子。”

……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韓公袁紹思來想去,他只想到了這一個辦法,他心裡清楚,袁熙等人手中都有不弱的力量。

一旦突然選出太子,必然會引起青州與幽州的動亂,這對於現在的韓國來說,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韓公袁紹心中自有想法,先這樣鎮壓下去,只要暫時平息下去,他就有足夠的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

……

“諾。”

點頭應諾一聲,這一次袁譚三個人沒有絲毫的隱瞞,他們都清楚這是一個機會,韓國太子之位徹底的公佈於衆。

這等同於,這一次儲君之位,不立嫡不立長,而是立賢。

一想到這裡,袁譚等人心中大喜,袁譚是因爲這樣一來,他的身份將不會再是問題,同樣的袁尚二人也是如此。

“呼……”

深深的看了一眼三兄弟,韓公袁紹沉默了一會兒,道:“顯甫,領冀州刺史,你們兄弟三人分鎮三地。”

“諾。”

……

面對袁紹的偏心,他們雖然在心中不滿,但是袁譚二人都清楚能夠有這樣的結局,已經不錯了。

正因爲如此,就算是心中再不滿,兩個人也沒有吭聲,而是立即告辭離開,向着各自的府邸離去。

……

這一次,得到最大利益的不是別人,正是袁尚,他不僅依舊在韓公袁紹的身邊,更是得到了冀州刺史的權位。

熟悉韓國的人都清楚,幽州與青州的繁華程度,距離冀州還很大。

雖然袁譚與袁熙分別坐鎮青州與幽州多年,但是光是韓公袁紹的影響力,就足以將這一點改變。

……

“先生,君父此舉意欲何爲?”

回到各自的府邸之中,袁譚看着辛評,將今日在大明宮中發生的一切都說了出來。

雖然韓公袁紹這樣做,彷彿並沒有什麼疏漏,但是在潛意識中,袁譚總覺得有什麼不對。

“三位公子分鎮三州,從而決出儲君之位,三公子領冀州刺史?”

心中念頭閃爍,一時間辛評眉頭大皺,他心裡清楚,這件事太突然了,而且從古至今,從來就沒有人會這麼幹。

這等於將儲君之位的條件公佈於衆,辛評心裡清楚,這樣做,對於儲君人選,將會是極其危險的。

“長公子,鄴城不可久留,我們快走!”

沉默了一會兒,辛評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他看來,韓公袁紹這樣做,等直接將袁譚等人置身於危險的境地。

冀州作爲袁尚的主場,在得到了自己的競爭對手之後,他一定會鋌而走險,將對方留在冀州。

這樣一來,韓公袁紹就算是想要反悔,也沒有了可能。

“先生的意思是,有人會對我們下手?”

袁譚也不是傻子,眼珠子一轉就明白了過來,甚至於他對於辛評的擔憂有一定的認可。

自幼一起長大,他太瞭解袁紹了,以袁尚的性格,鋌而走險很正常。

沉吟了片刻,袁譚也是下定了決心,作爲主角之一,他自然清楚這件事情如果是真的會有多麼的危險。

“先生,收拾一下,我們連夜出發,離開鄴城前往青州。”

袁譚心裡清楚,青州纔是他的大本營,就算是有殺手來襲,他也能夠保證他自己的安危。

“諾。”

……

鄴城之中,一片肅殺,徹底因爲韓公袁紹的這一次召見,變得風起雲涌,更加的錯綜複雜。

不管是袁熙還是袁譚,他們都感受到了鄴城的氣氛緊張,離開大明宮後,立馬就僞裝了一下,逃離了鄴城。

“先生,君父這樣做,意欲何爲?”

袁尚的臉上還有一絲懵懂,他望着審配,眼底裡有一絲不解。

他雖然清楚這樣做,對於他有極大的好處,但是他看不透大勢,無奈之下,只好找審配商量。

“君上想要暫時壓下風波欲起的儲君之位的爭奪,然後藉機來平息國內的一切爭奪,爲立太子做準備。”

……

說到這裡,審配眼底掠過一抹凌厲殺機,轉頭朝着袁尚,道:“三公子,如今君上以你爲冀州刺史,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在眼前,我們絕對不能錯過。”

“如今長公子與二公子都在鄴城,只要一一除去,就算君上暴怒,也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立你爲太子。”

……

不得不說,審配是個狠人,他的這個計策雖然狠辣無比,但是效果極其明顯,純粹屬於先斬後奏。

因爲如今韓公袁紹的選擇就只有袁譚三人,只要刺殺了袁譚二人,這樣一來,韓公袁紹只能選擇袁尚。

就算是韓公袁紹心中極度不滿,到了這個時候,袁尚就是唯一的嫡子。

“呼……”

……

深深的吐出一口氣,袁尚心中充滿了震驚,他雖然有志於韓國儲君之位,但是絕對沒有想過要誅殺袁譚與袁熙。

心中念頭閃爍,袁尚一時間根本做不出決定。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第二百零七章 師徒之情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管是誰,都不允許漠北崛起!第七百四十四章 袁軍南下第七百三十章 妥協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張牛角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戰爭會教會他們成長第三章 竊國要趁早第二百九十章 誰言女子不如男第四十九章 此後非故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殺劉小民第一千零一百一三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零五章 降卒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鞠義之言第七百二十九章 真理只在投石車的射程之內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鞠義大敗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兵鋒直指居延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戰船圍城,王力入城!第二十二章 大漢徵西將軍曹侯之墓第八百一十九章 當年玉門關下的你我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起之錐矢陣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航海圖與臺 | 灣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當稱王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下震動第一百零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設立番禺大營第六百一十六章 秦侯第九百六十八章 空城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可控制的變數第六十章 爭論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矛頭直指蔣琬陳宮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宏的氣急敗壞第一百九十五章 擊破第一道防線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被世人小覷的袁術第八百九十章 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水淹長末,兵鋒直指山陰.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嘉之論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驚人的一致第七百二十二章 風、大風第四百一十章 慕子之才而欲拜子爲長史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宇文拓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孤要天下文明皆出於秦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我們失去了先機第二百八十一章 嬴斐兵至曲周第八百九十七章 殺文聘者封萬戶侯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設立番禺大營第三百六十七章 中平三年春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始皇三詔第六百七十一章 兵家學子欲爭鋒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出城與趙王一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歩度根的妥協第九百二十七章 若不願意,那就準備戰爭!第五百九十八章 嬴斐大怒第四百零三章 此山是我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秦軍師名不虛傳第二百六十四章 襲營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與魏相約第三百八十四章 十常侍之謀第六百六十二章 天下第二武將崢嶸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秦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你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心事!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北擊還是伐吳?第一百七十八章 爾虞我詐是三國第七百二十九章 真理只在投石車的射程之內第八百四十九章 韓侯府中一邊倒的聲音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大擺宴席,爲諸軍賀功.第三百六十六章 必成竇武之禍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纔是最後那一隻黃雀?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堅定趙王呂布一戰之心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合縱軍出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一人守一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天下士子出儒門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入鄴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纛傳令第八百九十二章 局中局計中計第一百八十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七百八十八章 漢州第六百四十九章 奸雄論國考《一》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咸陽大宛道竣工在即.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的霸業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秦王上將臺,三軍攻南昌.第四百七十九章 決蒼生誰主第八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的恐嚇第四百四十八章 勘察地形第六百五十七章 天下何人可爭雄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廢除人頭稅的提出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秦軍挺進東鮮卑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蒼天不公,讓我等與其同在一世.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魏,韓,楚三國作壁上觀!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只有靠自己第一百七十八章 爾虞我詐是三國第九百四十九章 右丞相,你敢抗命?第四百六十章 袁紹的心中想法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戰之一觸即退第九百九十九章 鞠義戰蒙鵬第二百七十三章 殺出一條血路第五百一十六章 登基稱帝立國大夏第二百六十六章 張角出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張百騎的野心第一千零八章 典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