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半月之後北伐

關東諸侯都清楚,一旦中原聯軍北上大幕,以軻比能與步度根的脾性,再加上四十萬控弦之士爲資本,這一場戰爭,絕對不會在短期內落下帷幕。

這將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也許會打的天昏地暗,畢竟鮮卑大軍達到了恐怖的四十萬,而中原大軍更是達到了八十五萬。

這意味着將會有近乎一百二十萬的大軍,在大幕上爭鋒,自然會是極其慘烈的。

同時這一場戰爭的爆發,意味着中原大地將會迎來久違的和平。

這個時機,正是中原各國用來恢復國力的機會,不管是魏公曹操還是吳公孫權,他們沒有一個人願意放棄。

更何況這也是練兵的機會,在場的文武都清楚,一支經歷過戰爭的大軍,遠遠不是一支沒有經歷鐵與血的烏合之衆可比。

沒有經歷過鐵與血的洗禮的精銳,根本就不叫精銳,在戰場上相遇,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全軍覆沒。

……

這個道理,在場的衆人都一清二楚,所以因緣巧合之下,這一次大軍數量一下子達到了八十五萬。

這也是秦王嬴斐征戰天下以來,第一次出征大軍的數量,達到了恐怖的八十五萬,近乎於百萬。

心中念頭閃爍,秦王嬴斐看了一眼關東各大諸侯,沉吟了一會兒,道。

“這個數量的大軍倒是可以,但是孤需要韓|**師沮授,大將鞠義,魏國丞相程昱,大將許褚,楚**師楊弘,大將紀靈,吳**師魯肅,以及陸遜。”

在秦王嬴斐眼中,前面的幾個人,都遠遠不如最後一個重要,因爲他清楚,陸遜陸伯言是一個驚世大才。

終三國時代,少有的一個文武雙全之輩,出將入相之人。

而以江東孫氏與陸遜的關係,他有十足的把握將其就在秦國。

“就以秦王言!”

……

他們都清楚,事到如今,他們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爲秦王嬴斐這一次出兵五十萬,超越了他們的總和。

同時秦國朝廷還需要負責五十萬大軍的兵器,皮甲,以及糧草,這意味着秦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以秦王嬴斐的性格,這個時候絕對不會允許其他人多言。更何況,就算是秦王嬴斐不提,他們也會安插人隨同北上。

因爲秦王嬴斐對於一支大軍的同化太強了,如果沒有大將軍師跟隨,等到這一場北擊大幕結束,大軍也許都姓秦了。

……

對於關東各大諸侯的痛快行徑,秦王嬴斐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眼底掠過一抹精光,道。

“諸位,孤決定半個月後,於洛陽祭天,然後北擊大幕,所以孤需要諸位,在半個月內調兵遣將,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半個月時間足夠了,請秦王放心,半個月後,大軍必然到達洛陽。”

……

就這樣,浩浩蕩蕩的諸侯會盟結束了,秦王嬴斐沒有直接進入洛陽,而是前去了咸陽。

他心裡清楚,不管是調集五十萬大軍,還是五十萬大軍的糧草問題,都需要秦國朝廷全力以赴。

所以,這一次他不得不立即前往咸陽,部署接下來的事。

……

“王上,這一次諸侯會盟結果如何?”

看了一眼未央宮中的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秦王嬴斐,道:“經過孤與關東諸侯磋商,中原諸侯組成聯軍於半個月後北擊大幕。”

“同時韓,魏,楚三國各出一名武將,一名謀士爲軍師,各出十萬大軍,吳國出兵五萬,每一個國家負責自己大軍的糧草。”

……

說到這裡,秦王嬴斐神色微微一頓,深深的看了一眼底下的文武百官,道:“孤承諾我秦國出兵五十萬,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秦王嬴斐的這一番問話出來,讓未央宮在一瞬間便安靜了下來,他都已經做出了決定,這個時候問羣臣意下如何。

這個時候,試問文武百官,三公九卿,誰敢反對。

“王上,五十萬大軍數量龐大,一旦出兵對於秦國內部的軍事實力將會是巨大的削弱,同樣的五十萬大軍的糧草供應,必然會讓秦國府庫吃緊。”

……

左相蔣琬沒有反對,但是他又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他心裡清楚,秦王嬴斐出兵五十萬意圖練兵。

但是五十萬大軍的消耗,將會是一個恐怖的數字,這讓掌管秦國朝廷的左相蔣琬心中一沉。

五十萬大軍出征,一旦出現意外,這根本就等於自毀根基。

“左相,你與治慄內史從各州郡調集三十萬石糧草,供這一次北伐專用,必須要在半個月內聚集齊。”

“諾。”

點頭應諾一聲,左相蔣琬不在言語,他心裡清楚,這件事關係重大,其中的危害到底有多大,秦王嬴斐一清二楚。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王嬴斐依然堅持出兵五十萬,他也就沒有了反駁的理由。

“太尉。”

“王上。”

深深的看了一眼太尉徐庶,秦王嬴斐沉吟了片刻,道:“白土大營的大軍開拔藍田,拱衛咸陽。”

“同時從藍田大營,襄陽大營,金城大營,成|都大營等大營抽調五十萬新兵,同時抽調龐統,太史慈,趙雲,典韋,白落,鄧艾諸將隨孤出征。”

“諾。”

點頭應諾一聲,太尉徐庶剛要開口,就聽見秦王嬴斐的聲音再一次傳來。

“同時兩位軍師隨隨孤同行,太尉坐鎮咸陽,以衛秦國,左右二相鎮守大秦,爲孤提供一個安定的後方。”

“諾。”

……

這一刻,秦國文武百官都清楚秦王嬴斐的意思,他們心中雖然有擔憂,但是沒有人開的了口。

八十五萬大軍,縱觀整個中原,除了秦王嬴斐以外,根本就沒有人能夠指揮調動的了。

不管是太尉徐庶,還是魏公曹操,他們都沒有這樣的實力,要知道就算是整個中原的歷史上,也沒有人一次性調集八十五萬大軍出征。

最多的一次,就是大秦帝國王翦調集六十萬大軍南下滅楚,至於兵仙韓信調集的七十萬諸侯聯軍,只不過是一個笑話。

韓信實際指揮的大軍,絕對超不過四十萬。

第七百二十七章 汝與秦侯誰強?第九百六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五十章 殺氣沖霄之下戰書第八百五十章 四世三公也是一種桎梏第一百四十三章 點燃烽火第五百二十六章 天下士子出儒門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準備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燈下黑第一千零一百一三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出城與趙王一會.第十三章 初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秦王下膠州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弒父的念頭第四百零七章 坐而論道於鹿門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劃時代的會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緊急部署第七百七十一章 爲我侍寢亦要滅你國民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袁譚欲自立,三國贊同.第一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七百八十八章 漢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重啓絲綢之路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吳越楚三國突然插手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路唯艱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今之計唯有降!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東宮六衛第三百九十九章 發出屬於我們的聲音第六百二十一章 取巴蜀以互補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親手打開潘多拉魔盒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人守一城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江東碧眼兒的狠辣第一四十七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對於土地的渴求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伸出來的手第四百三十五章 撕破臉皮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伸出來的手第七百三十四章 徐庶欲破局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議豫章!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攻——!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一舉兩得!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依附在秦國之上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鄧艾的心思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以書籍易糧草第七十五章 生死毋論第四百九十九章 打撈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紙亂諸侯第四百三十七章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第三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荀攸與程昱的心思.第六百五十四章 墨家鉅子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義之名要之何用第四百八十八章 鐵血廝殺第八百七十四章 魏延第五百八十六章 逐鮮卑出中原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木偶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氣勢如虹,洶涌澎湃! 3第三百三十五章 殺了第九百三十章 李法之答第七百八十六章 林峰的建議第四百零四章 相逢於道左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派遣使者入城,約見紀靈.第二百六十一章 建章宮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健將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百章 抉擇第八百三十七章 拉上兩人一起去拜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出兵伊闕關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秘密流言轟動了秦國第六百零二章 呂布的決斷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請轉告秦公,這一戰本將接下了!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統一之路 1第六十一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不得不配合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對太后妥協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魏公取而代之之心.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聚天下蠻夷爲秦開路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嬴斐的滅越之計第六百二十九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五百八十五章 歩度根的妥協第九百三十三章 你有一個蓋世無雙的父親第三百一十章 美人情重第五百六十五章 十二神將震鮮卑 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汝與秦侯誰強?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第五百零六章 李儒的建言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爲地不爲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當發矯詔第二十七章 鬧劇結束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三年恢復,大軍西出!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兵鋒直指居延第三百七十二章 以彰武功於萬世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六百六十章 氣的龐德公吐了血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航海圖與臺 | 灣第八百一十九章 當年玉門關下的你我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此刻秦國第八十五章 圍而不闕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一章 私生子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