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一刻的秦王嬴斐理智無比,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大幕上的威脅纔是中原民族的威脅。

畢竟相對於關東諸國,造成的傷害在於中原大地,因爲中原之爭的勝出,只不過是改朝換代罷了。

而大幕上的鮮卑,以及其他胡人造成的傷害,將會讓中原漢人永生難忘,那是亡國滅種。

在這個時代,也許只有秦王嬴斐心裡裝着一件事,那便是五胡亂華。

根據史料記載,五胡亂華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衆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在這之後的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國家達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

……

秦王嬴斐心裡清楚,上面這不過是官面上的說法,並沒有記載那些黑暗的一面。根據史料記載,鮮卑乘機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中原少女。

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姦淫,同時把這些中原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發現後,要鮮卑留下這八千名少女。

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於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於易水,易水爲之斷流。

……

正因爲如此,中原王朝太弱,無奈之下,中原人不得不南遷,當時南遷的的人超過了半數。

然而留在北方的人命運很悲慘,當時匈奴、羯等族軍隊所到之處,屠城掠地千里。燒殺淫掠,《晉書》記錄當時永嘉喪亂,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在《晉陽秋》殘本記載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諸晉史中也有大量屠殺記錄,屠殺在數個州開展。

石勒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漢族士人免罰,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漢人的東西。

同時又禁止漢人稱遊牧民族作胡人,而稱“國人”,違者斬。

石勒的侄兒石虎更加殘暴,使五十萬人造甲,十七萬人造船,死亡超過三分之二;奪漢女五萬入後宮肆意變態凌殺污辱之行,其間由於負婦義夫的反抗,死者不計其數。

從長安到洛陽再到鄴城,成漢的使者見到沿途樹上掛滿上吊自殺的人,城牆上掛滿漢人人頭,屍骨則被做成“屍觀”,恐嚇世人,數萬反抗將士的屍體被棄之荒野喂獸。

種種罪行,令人髮指,異族就是異族,懷有虎狼之心!

……

總之在這個時期,漢人被大量殘殺,婦女被侮辱殘殺,北方漢人銳減至六七百萬,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

心中念頭閃爍,秦王嬴斐想到這裡,眼中不由得冒出了濃郁的殺氣,中原天下他在乎,更加想要。

但是這片中原,大好河山,在這個時代絕對不容異族踐踏。

如今的局勢已經被他弄得亂七八糟,看不出了歷史軌跡,但是秦王嬴斐並不放心,他心裡清楚,只有死人才是最安全的。

正因爲如此,他不介意率軍出征,大幕上的異族雖然多,但是當初他既然能夠將將整個西域異族殺的盡俯首。

那麼到了這一次,面對大幕上的鮮卑異族,秦王嬴斐同樣不會手軟,因爲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個民族想要崛起於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踩着另一個民族的血和屍骨。

前一世,若沒有殺胡令的橫空出世,前一世,若不是乞活軍的死戰不退,中原人恐怕早就成了一個過去。

中原衣冠南遷,這對於中原人而言,就是最大的恥辱,在這一點上,秦王嬴斐一時間堅定了北擊大幕的決心。

因爲他心裡清楚,相比於統一天下,這件事更應該由他去做,正是出於這一點的考慮,秦王嬴斐纔會固執的堅持北擊大幕。

……

心中念頭閃爍,秦王嬴斐看着軍師郭嘉等人,道:“所以,孤纔會調動大軍於白土大營,因爲一旦鮮卑大軍南下,其他大軍根本堅持不了多久。”

“四十萬控弦之士,大幕上的兵鋒之盛,簡直可以比擬當年冒頓之時!”

“想要保護大秦不受鮮卑南下的影響,孤思來想去,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率軍出征,將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在我們手中。”

“只有這樣才能禦敵人於國門之外,讓我秦國的休養生息不會被打斷。”

……

隨着秦王嬴斐的話音落地,軍師郭嘉眼珠子一轉,沉默了一會兒,朝着嬴斐,道:“王上的意思是,先舉行諸侯會盟,然後接下來便是出兵大幕?”

“嗯。”

微微頷首,秦王嬴斐對着郭嘉點了點頭,他心裡清楚,郭嘉說的沒有錯,這便是他原本的想法。

只要會盟諸侯,這樣一來不僅戰爭爆發後中原就算不是一片平靜,也不至於後方出事,甚至於更有可能彙集中原各大諸侯的大軍出兵大幕。

這樣一來,不僅能夠緩解秦軍將士的壓力,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關東諸國的大軍損失慘重。

這可是一舉數得的大好事,秦王嬴斐這樣的智者自然不願意錯過。

……

“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內,只要內部沒有人作亂,孤就算是獨力應付東西鮮卑,也未必就會一敗塗地!”

秦王嬴斐對於自己的大軍以及自己的能力自信無比,他相信就算是在大幕上相遇,秦軍也能夠大勝而回。

一念至此,秦王嬴斐深深的看了一眼在場的秦國重臣,一字一頓,道。

“這便是孤決心北上的原因,漢高祖劉邦有一句話說的極其有理,那便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中原之爭,終究是中原之爭,就算是孤亦或者魏公曹操以及韓公袁紹中的某一個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到時候這個天下還是這個天下,只是國號不一樣罷了,但是大幕上的鮮卑不一樣,他們是異族!”

……

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魏公曹操迷茫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我爲王第三百五十七章 三問三答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勒石記功而還關於書評區反應的一些事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四國君主,同一天到達元城.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魏軍殺到,韓軍退入鄴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少帝繼位第九百六十九章 舉火爲號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子午關中計中計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四國君主,同一天到達元城.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染旋門關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儒門,名家,陰陽家等鉅子求見!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氣死了的司馬懿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邀請魏公入咸陽宮觀禮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詭異的死亡數字!第四百二十三章 五大軍團第五十三章 第三武將第三百四十六章 空城計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趙軍介入戰爭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猛虎需要血食餵養!第九百一十八章 陰差陽錯下大戰爆發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驚雷乍起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暴露第四百九十一章 戰陣對決第五百零四章 夜宴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禦敵於國門之外!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吳越楚三國突然插手第六百六十六章 三個條件第七百零四章 黃權隕第四百二十三章 五大軍團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那便出關一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錦上添花遠不如雪中送炭重要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韓楚盟約,龐統南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函谷關下的沉默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廢除人頭稅的提出第四百三十章 拉一打二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秦法的威嚴就握在他的手裡第四百七十九章 決蒼生誰主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益州宗族與士族的矛盾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消息傳出,舉世譁然.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趙雲戰關羽 1第九百八十六章 遭遇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兩路伐吳!第七百七十九章 典韋突然開了竅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大纛傳令,三軍總攻——!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就算給他一年時間,他能奈孤何?第七章 徐庶徐元直第九百七十三章 就算死,本將也要爲弟報仇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反威脅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握每一個機會第一百七十二章 糜竺西上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長末之戰 1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婦人之物以激之!第二百八十八章 以其之血洗刷恥辱第七百九十五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一十一章 張角的底牌第八百零三章 初到大月氏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於虎牢關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一聲令下,南方戰場風起雲涌.第五百三十章 五方會獵第四百二十八章 陽平關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弒父的念頭第四百七十六章 蓋世兇威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九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七百七十八章 出兵戎盧第一千三百章 毒士之計第七十一章 典韋持戟,誰敢一戰?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殺得天下爲之失聲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針對性的對策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輿論攻勢第五十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五百一十二章 毒士出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青州大勢如天塌!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這一戰,我大秦帝國必勝!第一千零六十章 祭拜始皇陵 3第九百一十八章 陰差陽錯下大戰爆發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既然想負隅頑抗,那麼孤做這個千古罪人又如何!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孫策死,秦軍士氣逆轉.第二百八十二章 城門前的驚天一箭第七百四十二章 昔日袍澤今日仇寇第八百六十五章 劉表、呂布、嬴斐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舉世譁然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瘋狂推進的秦軍第六百七十章 天命在我第四百七十五章 呂布的驚天神射第三百八十四章 十常侍之謀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勸曹操!第十六章 半夜拜訪第四百八十九章 砍馬腿第三百七十七章 掘洮河之水以破北門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以魏韓糧草,秦國之兵,御趙王呂布.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楚越蠢蠢欲動第五百六十六章 十二神將震鮮卑中第二百六十九章駐軍廣平不合其利第一百五十九章 無力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