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培養嬴御的開始

話雖然如此,但是秦王嬴斐心裡清楚,東宮六衛必須要有,這是太子權勢的一種彰顯。

嬴斐對於這一點看的十分通透,他自然清楚在日後,他的子嗣越來越多,難不保就會有奪嫡的事情發生。

在他熟知的歷史上,奪嫡的戲碼上演了不知道多少次。

不管是漢朝,還是後面的唐朝,奪嫡從來都是危險的一件事,每一次爭奪,都會引起軒然大波。

而東宮六衛就是太子用來超越其他諸王的本錢,正因爲如此,秦王嬴斐才認爲東宮六衛必須有。

........

嬴御作爲當下的秦國太子,不出意外就是秦國的第二任皇帝,對於嬴御的教育,他必須要當做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重中之重。

大秦帝國的前車之鑑就在不遠處,讓人們引以爲戒,嬴斐自然不願意重蹈始皇帝的覆轍。

打下赫赫江山,卻在最後的關頭,沒有將自己的欣賞的繼承人推上帝國皇帝的寶座,也許這就是始皇帝一輩子都懊悔的事情。

萬世之基業,就因爲繼承人不明確成了空中樓閣,在短短的一夜之間倒塌,化作了廢墟。

有道是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秦王嬴斐雖然推崇始皇帝,但是這並不代表他的行事方針就真的跟始皇帝一樣,他要做的就是吸收大秦帝國優秀的一方面,再結合他的經歷,打造出大秦的萬世基業。

……

心中念頭閃爍,秦王嬴斐沉默了一會兒,朝着賈詡,道:“文和,若是孤讓你擔任太子太傅,不知文和願意否?”

聞言,賈詡神色微微一變,他心裡清楚在這一方面上,秦王嬴斐其實有更好的選擇,因爲嬴御是秦國太子,整個秦國的賢者都想教這樣一個學生。

畢竟在秦王嬴斐駕崩,太子嬴御繼位以後,這些人就不再是太子太師,而是帝師,光是帝師二字,就足以讓天下人心馳神往。

只是他太瞭解這其中的貓膩!

……

“王上,太子太傅太重,臣恐無能爲力!”

說真的,賈詡不是不心動,而是在這個時候他不想與太子黨扯上關係,歸根結底還是秦王嬴斐太年輕了,而賈詡已經上了年紀。

賈詡心裡清楚,如果不出意外,他一定會走在秦王嬴斐的前面,正因爲如此,賈詡纔會顯得有恃無恐,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就踏入太子嬴御的陣營。

畢竟太子嬴御雖然早慧,身邊聚攏着一大批的勢力,但是秦王嬴斐太年輕,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在這個時候站隊是不明智的做法。

“哎!”

在心裡嘆了一口氣,秦王嬴斐幾乎不需要考慮,他就清楚賈詡心中的想法,沉默了一會兒,嬴斐朝着賈詡,道。

“文和先別忙着拒絕,這不是孤作爲秦國王上的命令,而是孤作爲一個父親的請求!”

“臣遵命!”

他沒有想到秦王嬴斐居然會做出這樣出乎預料的一幕,這一幕的發生徹底讓賈詡失去了辯白的機會。

賈詡心裡清楚在這個時候,他已經無路可退,除了答應秦王嬴斐的條件以外,別無選擇。

看到賈詡點頭應諾,前往嬴斐心中大喜,他心裡清楚對於太子嬴御的教育必須要提上日程,雖然啓蒙不需要他做,但是一國太子最重要的還是駕馭天下的能力。

秦王嬴斐曾經不止一次的觀察過秦國文武百官,他心裡清楚不論是軍師郭嘉還是太尉徐庶,單方面的能力都可以說是天下無雙。

但是讓他們培養一個帝國的繼承人,明顯有些能力不足,在這個時候秦王嬴斐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設置東宮六傅。

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太子嬴御得到最前面的教導,爲大秦帝國教導出一個合格的太子。

.......

後宮之中。

秦王嬴斐接見了賈詡之後,又一次的躲進了後宮,這一次周圍沒有其他人,只有嬴斐與蔡琰,他想要與蔡琰談一談關於太子項天的問題。

“王后,孤決定重啓東宮,讓太子搬出後宮,你以爲如何?”

蔡琰作爲秦國的王后,嬴斐以爲她有必要知道這一點,畢竟太子處東宮,這對於秦國而言,也是一件大事。

“王上,太子此刻搬出後宮,是不是有點太小了?”

不得不說,在哪個時代都一樣,母子情深,蔡琰根本不願意放太子嬴御出宮。

深深的看了一眼蔡琰,秦王嬴斐沉吟了片刻,道:“王后,孤這樣做是爲了太子好,畢竟將來他要肩負起秦國的重任。”

“生長於深宮婦人之手,難免會婦人之仁,而且太子的年齡也到了進學的時候,只有太子搬出後宮,孤才能找出足夠強大的大才來教導太子。”

……

蔡琰到底非同一般婦人,幾乎就在這一瞬間,她就清楚了秦王嬴斐的打算。

心中念頭閃爍,朝着秦王嬴斐,道:“王上,父親一直想要教導太子,不如我們……”

聞言,秦王嬴斐搖了搖頭,看着蔡琰,道:“孤要的不是一個只知道死讀書的儒家士子,孤要的是秦國的繼承人!”

“若是在將來孤不幸身亡,太子就必須要拾起秦國權柄,進而率領文武百官爭霸天下。”

“御史大夫雖然才華蓋世,號稱一代大儒,也能夠培養出如同王后,太尉一般的大才,但是孤要的是帝王之才。”

“太子嬴御最應該學習的不是儒家思想,也不是所謂的仁,而是如同他的名字一樣,學會御人。”

“只有學會如何駕馭文武百官,三公九卿之後,他才能御天下。”

……

聽到秦王嬴斐的一番話,蔡琰一時間沉默了,她不願意太子離開,但是她更加清楚,搬出後宮是遲早的事情。

更何況搬出後宮,嬴御才能真正的成長,最後達到嬴斐的要求。

作爲牀頭夫妻,蔡琰自然清楚秦王嬴斐對於太子的要求到底有多麼嚴格,更加清楚他對嬴御抱有多大希望。

正因爲如此,蔡琰將心中的不願意壓下,朝着秦王嬴斐,違心,道:“王上,臣妾明白了,關於太子搬出後宮一事,臣妾沒有異議。”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周瑜入咸陽,秦四世欲追尋徐市的腳步!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告急第三百三十一章 誓師 《爲靚兒大大萬賞賀》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盡曹氏諸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田豐讓步了!第九十三章 鬥將第五百四十三章 城下之盟第四十九章 此後非故人第六百八十四章 衛羽使冀州第六百六十六章 三個條件第六百九十章 風骨與氣節第七百一十二章 鬥將之上位者絕不能太妖孽第四百六十一章 岳父,小婿姓嬴!第七百八十八章 漢州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戰船圍城,王力入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函谷關下的沉默第七百三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八百五十章 四世三公也是一種桎梏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對於土地的渴求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醫精誠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管是誰,都不允許漠北崛起!第八百零八章 天下第一統帥的鋒芒第四百九十一章 戰陣對決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祭拜始皇陵 2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秦王出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聚天下蠻夷爲秦開路第六章 人生的第一桶金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荀彧之策、步度根之計第九百六十九章 舉火爲號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年寒窗苦讀,今日終有出頭之日!第二百五十章 遣子追隨之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程昱拋出四國鼎立之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陣前第九百八十七章 殺出一條通天大道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與魏相約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九百八十八章 艱難的決定第七百四十章 久守必失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百零二章 南下荊襄第四百六十五章 盟主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氏落子之袁紹出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勒石記功而還第一百二十八章 仰慕中原文化的樓蘭王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得不停止的討論第六百六十一章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攻——!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被人下戰書——第四百三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宛古訓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秦王嬴斐的底氣.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攻 3第四十六章 殺人者、死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風雲突變,大幕兵敗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大戰起!第一百八十三章 平叛之策第九百零六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戰落幕第十八章 何足道哉第一百六十四章 對此唯有殺第五百五十六章 馬踏中原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派遣徐庶北上第二百八十章 較量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絕黃巾之望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徵發五十萬民夫,疏通水系.第二百八十章 較量第二百七十八章 關二就是來搶戰功的第五百二十九章 信使到來第八百八十五章 本侯一人足以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想要機會,本侯給你便是!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動盪的吳國朝廷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航海圖與臺 | 灣第九百六十章 紀靈的出乎意料第五百四十三章 城下之盟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州世家大族皆辭官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父子親情,天地常理,自古皆如此!第四百意十二章 荊楚的代言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義之名要之何用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鞭長莫及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通直道,報仇雪恨.第五百五十七章 作那四海之內的王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大纛傳令,三軍總攻——!第五百三十九章 狼騎亂宮闈第七百七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強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殺劉小民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虎豹騎,衝鋒!第一千四百章 龍城震驚,軻比能的應對.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二十九章 王佐謀主皆棄之第三百六十八章 誅絕紅塔山的一些廢話, 兄弟們一定看看第一千章 全軍縞素第九十章 平分敦煌第一千零八章 典客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再至虎牢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人強則硬,國強則霸,學強則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