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一條鞭法的可行性

攤丁入畝,又稱作攤丁入地、地丁合一。

……

秦王嬴斐心裡清楚,攤丁入畝其實頗爲合適當下,因爲由於大漢王朝的**國內土地兼併嚴重。

可以說是一邑之中,有田者十一,無田者十九。土地兼併又造成大量的人口流動,不少人丁聚而復逃。

丁額缺,丁銀失,財政徭役以丁,稽查爲難,定稅以畝,檢核爲易。

在這樣的背景下,最好的辦法便是丈地計賦,丁隨田定,即實行“攤丁入畝”。

唯有如此,才能通過採用賦役合一的辦法來消除前弊。

因爲土地確實是完整的、穩定的,而人口卻是變動的,因此,按田定役或攤丁入畝的制度就比按人丁定役的裡甲制度要穩妥和適用。

只是秦王嬴斐也清楚,攤丁入畝雖好,但是對於當下而言,太過於超前了,一個不好就會栽大跟頭。

如今的秦國虛弱,大軍折損過半,秦王嬴斐必須要審時度勢,見機行事,推行攤丁入畝雖然效果更好。

但是腳步太大,容易出現意外。

……

當前情況與背景下,最好的變法就是推行一條鞭法作爲過渡,爲將來推行攤丁入畝打下良好的基礎。

心中念頭閃爍,秦王嬴斐終於做出了決定,那就是捨棄兩稅法以及超前太多的攤丁入畝。

選擇最中間的一條鞭法!

有時候就是這樣,作爲一個上位者,有時候明知道那樣選擇不好,卻依然不得不選擇。

身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外如是!

……

“臣,見過王上!”

就在秦王嬴斐思索間,李法的身影出現在了未央宮中,朝着秦王嬴斐躬身行禮,道。

“嗯。”

微微頷首,秦王嬴斐眼底掠過一抹亮色,他心裡清楚,整個秦國之中精通變法一事的人,首推李法。

有了李法前一次變法成功的前車之鑑,秦王嬴斐這一次自然而然的選擇了他。

……

目光如炬,秦王嬴斐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法,道:“李愛卿,秦國當下的局勢想必你也是清楚,對於這個局勢,孤有一定的想法愛卿先行一觀。”

“諾。”

點頭應諾一聲,李法目光閃爍了一下,接過了秦一手中的紙張,這一刻,他的心裡充滿了凝重。

李法自然清楚秦王嬴斐絕非簡單之輩,此人才學絕世,乃真正的法家,自然不敢在秦王嬴斐面前賣弄。

“合併賦役,將田賦和各種名目的徭役合併一起徵收,同時將部分丁役負擔攤入田畝。”

目光閃爍,李法越看越是心驚,作爲當代法家大才,他自然清楚這短短的幾十個字裡,到底有怎樣的含義。

心中念頭閃爍,李法壓下心神震驚,繼續看了下去。他想要看看,秦王嬴斐的這張紙上到底還有何驚人的東西。

“清丈土地,擴大徵收面,使稅賦相對均平。統一賦役,限制苛擾,使稅賦趨於穩定。計畝徵銀,官收官解,使徵收辦法更加完備。”

……

“呼……”

看到這裡,李法心中徹底震撼了,他心裡清楚這根本就是一種新的體制,一旦在秦國推行,將會極大的促進秦國國力的增加。

“王上,這是一種前所未有,一種新的政策,只要在秦國推行,必將會極大的復興國力。”

李法可不是傻子,他自然清楚既然秦王嬴斐讓他看了,自然就可以說明一個問題,那便是秦王嬴斐,想要推行此法。

作爲秦國臣子,只要跟隨着秦王嬴斐的腳步,就不會錯。

“嗯。”

點了點頭,秦王嬴斐對於李法的見識很滿意,他心裡清楚。在這個天下,能有這樣見識的人,並不多。

畢竟有一句話叫做,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

“李法,以你之見,若是在秦國推行一條鞭法,可否度過這一次的難關?”

聞言,李法沉默了,他沒有在第一時間回答,他心裡清楚,一條鞭法雖然前無古人,屬於開天闢地的嶄新事物。

但是對於在秦國推行,成功與否這都是一個未知數,此時此刻,李法根本不可能給秦王嬴斐一個準確的答覆。

李法心裡清楚,按照一條鞭法,針對存在的佔地多者田增而稅減的情況,只有從清丈土地入手,才能做到賦役均平。

這一點自然是沒有錯的,如果能夠清丈秦國所有土地,必然會增加了無數的土地,使世家大族隱瞞的土地繳了稅。

這樣一來,秦國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復甦,恢復國力了。

心中念頭閃爍,李法朝着秦王嬴斐,道:“王上,以臣看來,若是能夠推行一條鞭法,自然能夠度過難關。”

作爲秦國變法的第一人,李法自然清楚,想要推行一條鞭法,絕對比前一次變法,更引人關注。

同樣的一條鞭法,等同於在世家大族的身上割肉,這意味着推行一條鞭法的阻力將會是空前的。

一想到這裡,李法朝着秦王嬴斐,道:“王上一條鞭法雖然驚世駭俗,但是一旦推行,就意味着在世家大族的虎口奪食。”

“這意味着這一次變法,我們遭受到的壓力,也將會是空前絕後的。”

……

李法自然清楚變法一事的危險性,師從法家,自然而然養成了李法謀定而後動的性格。

他心裡清楚,秦王嬴斐既然拿出了一條鞭法給他看,這意味着一條鞭法一定會推行,而那個人無疑就是他。

因爲他太瞭解秦王嬴斐的性格了,這個人一旦認定一件事,就算是碰的頭破血流,也不會回頭。

正因爲如此,他纔會在第一時間將推行一條鞭法的難處一一說出來,讓秦王嬴斐有一個心理準備。

“呼……”

對於李法的意思,秦王嬴斐自然一清二楚,畢竟一條鞭法可是他提出來的,更何況後世已經給出了答案。

沉默了一會兒,秦王嬴斐將腰間的大夏龍雀解下來,放在御案上,雙眸如刀,看着李法,道。

“孤自然清楚推行一條鞭法的阻力與難度,但是爲了秦國,孤義不容辭,從今天起,由你持大夏龍雀,推行一條鞭法。”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何不借此機會逐鹿中原?第九百七十一章 秦十八的瘋狂第七百六十三章 我選擇殺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我欲稱帝於中原,先生以爲如何?第八十三章 梟雄之心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再提變法!第六百三十八章 荀姬到來第三百三十六章 嘉有兩策供主公擇之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韓魏結盟,秦帝出手!第八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的恐嚇第六百零四章 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撤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張頜大破奉高第四百六十八章 我爲王第八百六十三章 赫赫之名第八百二十六章 攤丁入畝第七百一十章 約見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正午時分,三刻已至.第四百九十四章 再提遷都第八百零六章 北西域聯軍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入鄴第七百零七章 懿有一妹願嫁於秦侯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攻——!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宏的氣急敗壞第四百一十八奸雄出洛陽第三百九十九章 發出屬於我們的聲音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青州不可棄,豫章不可不救!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應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氏落子之袁紹出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消息傳出,諸國雲動.第四百四十章 行以假亂真之事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下祭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海軍第一艦隊殺出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從這一刻,秦趙戰爭開始.第五百九十四章 只要有一絲希望朕就絕不放棄第八百九十五章 臧霸重傷,呂布殺到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出兵五萬,逼近冀州.第六百二十六章 秋收後南下荊州關於書評區反應的一些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內憂外患的鮮卑聯軍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破之第一千零三十章 趙屠夫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咸陽大宛道竣工在即.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不放心的一處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吳楚震動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分兵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不願英雄的家族揹負滅族之禍第八百八十五章 本侯一人足以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準備第四百九十五章 朝堂之上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一舉兩得!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封侯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魏公曹操的算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廖化之死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周瑜的目標是太湖水軍!第二百三十二章 伏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演武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二將戰呂布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嘉之論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魏延的速度第十八章 何足道哉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設立八州,將天下納入大秦帝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嚴成投降第三百四十四章 掘地道以通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天下第一武將之威第二百八十二章 城門前的驚天一箭第二百六十九章駐軍廣平不合其利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滅越之策第九百四十二章 嬴斐擺駕坤秀宮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一切皆成定局!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文人骨子裡的清高第六百四十六章 稱公立國可否?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兵第六百八十二章 周郎出手驚衆人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點燃于歸的野心第九百三十四章 有史可查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戰之一觸即退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血祭之第六百零八章 政治上的成熟第一千零二章 壯士斷腕之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鬼才之謀第七百五十七章 連斬八將 1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天欲其亡,必先使人瘋狂.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一片沸騰的秦國第二百四十八章 真正的天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本侯親率十萬大軍南下,試問天下何人敢阻之!第八百九十章 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纛傳令:攻——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宛古訓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意外總是不期而至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殺妻誅子,刑殺八千國人.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一百八十五章 退守長社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谷城破,趙軍至樑縣.第三百九十二章 說客耳!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爲太子嬴御造勢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爭鋒相對的計策第八百三十章 防患於未然第一四十七章 八百里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