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此刻秦國

打發走了蒙鵬等故秦遺族的人,秦公嬴斐目光閃爍了一下,整個人坐在龍椅上,念頭一下子飄到了很遠。

他心裡清楚,大秦帝國的這種強勢生存精神,可以概括爲六個基本方面。

其一,徹底的不斷的變法革命,以激發民衆最旺盛的活力與國家最強大的實力爲生存之本。

以商鞅變法爲典型,數代國君一力堅持,讓秦國政治清明,君臣自清。

其二,對外部野蠻民族與愚昧文明的衝擊,實行強力反彈,有限擴張的戰略。北擊匈奴,南平百越。

其三,整合統一,霸氣巍巍。其四,統一架構文明載體,使不同習俗的民族分支在同一文明載體下凝聚起來。

其五,兼容幷蓄,消解融會外部流入的不同文明。其六,崇尚法制,實行英才治國。

始皇帝的種種英明決策,都是後世君主的榜樣,秦公嬴斐虎目閃爍了一下,心中鬥志昂揚。

……

秦公嬴斐心裡清楚,一直以來他都在致力於秦國向着大秦帝國靠攏,制度照搬,旗幟服飾同樣照搬。

但是他總覺得秦國相比於大秦帝國,要差一點,缺少一種內涵。

直到今日,秦公嬴斐方纔清楚,秦國缺少了一百六十年的積累,缺少了六代領袖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這份積累的缺失,導致秦國雖然表現強勢,骨子裡依舊缺少那種天下無敵的底氣,缺少一個國家面對外敵時的自信。

同樣因爲這份積累的缺失,讓秦國沒有故秦時期老秦人那種剛健質樸的悍勇,也沒有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的慷慨悲歌。

正因爲如此,秦國纔會外患之時,內部發生意外,大有內憂外患發生。而不是像故秦之時,一句老誓,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就可以凝聚全國的人心。

秦公嬴斐眼中掠過一抹凝重,他心裡清楚,這個時代缺少那種強勢生存的精神,四百年的儒家思想影響,早已經沒有了那種春秋戰國孕育出的時代精神。

全面競爭,強勢生存。

在大一統的觀念深入人心,中原的大環境,已經不允許出現春秋戰國之時的這種爭的最全面,爭的最徹底的全面競爭,強勢生存的精神。

正因爲如此,此時此刻的秦國,相比於大秦帝國而言,只是一個空殼子,徒有其表而已。

只是這件事對於他而言,明白過來很容易,但是想要解決絕非一時半會就能夠解決。

……

“若做不到這一點,恐怕秦國只能成爲王朝,而永遠不能成爲像大秦帝國一樣的帝國。”

秦公嬴斐的志向一直沒有變化,那便一統天下,成就如同始皇帝一般的亙古偉業,恢復大秦帝國。

只是他也心裡清楚,始皇帝的運氣太好了,他不僅才情絕世,又有六世秦君孜孜不倦的努力。

趙國之時,秦國當時國力天下第一,再加上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糧草充足,兵甲精良,猛將輩出。

相比於懦弱的六國君主,秦國六世皆名君,哪怕是嬴子楚之時,也有呂不韋這個權相存在,讓秦國國力大增。

數代強盛帶來的底氣,那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精神支柱,是此刻秦國最爲缺乏的東西。

秦公嬴斐心裡清楚,就算是他費盡一切心力,到頭來未必就會改變。

這不僅需要自己帶頭,還需要堅持百年不改變,唯有如此,才能恢復故秦之勢,視天下英雄如無物。

……

絕對的皇權,來自於絕對的力量!

當初漢高祖劉邦削弱皇權,通過張良的建議,實行王與士大夫共天下,並不是因爲他多麼善良,而是他沒有始皇帝的威望。

沒有始皇帝一般的蓋世威望,以及手握虎狼秦軍這樣的無敵勁旅,絕對皇權帶來的只有災難。

這一點不僅張良心裡清楚,漢高祖劉邦也是一樣,哪怕是此時此刻的秦公嬴斐同樣心知肚明。

只是皇權至高無上,金口玉言,言出法隨,這並不是一般人就可以放棄的誘|惑,至少秦公嬴斐做不到。

……

秦公嬴斐心裡清楚,四百年的歲月流逝,人們沒有忘記大秦帝國,但卻也淡漠了那個時代的勇氣與創造力。

以春秋戰國爲首,大秦帝國爲序的文明是華夏民族的根基。

在秦公嬴斐看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她由涓涓溪流匯成澎湃江河的歷史中,必然有一段沉澱、凝聚、昇華、成熟的樞紐期。

這個時代所形成的文化文明,如同一個人的生命基因,將永遠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或決定一個人的生命軌跡。

秦公嬴斐站在未央宮中,目光如炬,他心裡清楚,想要喚醒這種沉睡在華夏民族靈魂深處的勇氣與創造力。

就必須要鳳凰涅,浴火重生!

“大漢王朝丟棄的,孤會一一找回來,老秦人的鐵血勇武,纔是一個民族立足世界的根本。”

秦公嬴斐望着繪製而成的巨大地圖,虎目如刀,他心裡清楚,他想要的不是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之的霸氣。

而是想要凡日月所照,江河所流,皆是我土的霸道,以及強敵來犯,必派遣大軍滅之的無畏。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氣,秦公嬴斐轉身走出了未央宮,預防世家大族反撲的準備已經完成,故秦遺族的中流砥柱已經瓦解。

此時此刻,秦公嬴斐終於在心裡鬆了一口氣,特別是他明悟了秦國真正的缺點,這一點,足以讓他少走彎路,更快恢復大秦帝國的精髓。

……

食過一鼎湯餅,秦公嬴斐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繁重的政務,以及累積這麼久的奏摺,壓的他差點喘不過氣來。

特別是自從他班師回朝,就沒有滯留後宮,對於太后,蔡琰等人不管不顧,如今政務結束,也該他彌補家庭的時候了。

……

“秦一,夫人與太后還好吧?”

走到半路上,望着近在咫尺的後宮,秦公嬴斐突然停下腳步,轉頭朝着秦一,道。

……

這一刻,秦公嬴斐心中有一絲忐忑,因爲真正讓他與這個時代血脈相連的,還是他的家人。

第三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太湖水軍的一紙書信.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黃蓋降秦第六百二十章 恢復故秦之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幕後的大手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軍師郭嘉欲鬥將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佈下暗樁,鐵鎖衡江!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三年恢復,大軍西出!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弒父的念頭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東出五十里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只有靠自己第三百六十四章 代帝守孝天下縞素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幽州與青州而來的文書第四百零六章 天佑善人第七百零二章 伐木爲梯之德陽攻防第二百零九章 訓斥第八百二十七章 重新編戶齊民第一千零三十章 趙屠夫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伸出來的手第五百一十一章 血色長安第四十六章 殺人者、死第九百九十六章 用兵首重糧道第八十八章 四大羌族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攻!第三百八十九章 世襲罔替的汝南王第四百九十五章 朝堂之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空城計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連屠十五城,殺絕貴霜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嬴斐心中的緊迫感第六十八章 被脅迫的郭奉孝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下殺胡令,重拾中原衣冠.第一百四十章 王牌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父子親情,天地常理,自古皆如此!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大秦一統之後,未必會刀兵入庫!第八百八十八章 一句話換十萬大軍南下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大雪封城第九百四十章 秦公之威威震天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求援第七百四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庶的動作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有一點興奮,有一絲快 | 感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不知大單于有沒有興趣南下獵秦?第一千五百章 野心作祟!第六十五章 以重金聘之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截斷武城與鄴城的聯繫.第二十九章 王佐謀主皆棄之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入戰場第三百零五章 以涼州爲籌碼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長末之戰 1第七百八十九章 純粹的以力壓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兵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猛虎需要血食餵養!第二百一十三章 左豐的胃口第九百七十九章 只能二選一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秦第八百八十八章 一句話換十萬大軍南下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告誡王菂第四十六章 殺人者、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張角的底牌第一百零五章 賀蘭一族的小心思第三百九十一章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不相予謀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兩翼騎兵殺出,呈錐矢陣,殺——!第八百六十一章 挫其鋒銳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這纔是真正的兵家第七百三十二章 三萬幷州狼騎假道伐曹第三百八十八章 窺帝第七百二十章 大戰之秦侯攻略第三十九章 以庶伐嫡,是爲不臣第二百四十六章 惆悵的黃巾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三百零五章 以涼州爲籌碼第九十三章 鬥將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戰船圍城,王力入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奔襲小宛強攻且末的必要性第七百五十二章 事不宜遲當早做決斷第九百九十六章 用兵首重糧道第九百六十五章 罪魁禍首就是嬴斐第八百九十三章 戰鼓震天攝劉表第八百七十九章 交易第一百零二章 演武第三百九十八章 天下皆怒第七百七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強第九百三十章 李法之答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決裂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秦帝不僅要武城,還有韓魏聯軍以及你我的性命.第七百零一章 女人是一種和平的籌碼第二百七十二章 前有虎來後有狼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楚軍入青州,秦王入墨家.第五百八十六章 逐鮮卑出中原第九百章 湘水倒灌臨湘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身穿孝衣,有我無敵.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染旋門關第二百二十五章 武夫當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張牛角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第二百二十八章 殺白馬祭旗第七百一十一章 本侯親率十萬大軍南下,試問天下何人敢阻之!第六百一十三章 遷刺史府北上乎?第四十章 何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