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文人骨子裡的清高

于歸心神恍惚,內心對於權勢的熱衷讓他顫抖,對於未來的不安,更讓他蠢蠢欲動。

這一刻,于歸無疑是糾結的。

他想要至高無上的權力,他更想要命運自己做主,于歸心裡清楚,在冷漠無情的大幕上,沒有權力就只有死路一條。

此刻,他更清楚這個決定對於自己意味着什麼,清楚這樣做的後果,只是于歸沒有選擇,更沒有退路。

秦公嬴斐的話就像一把鋒利的匕首,將於歸的心臟從外到裡,層層的包裹中剝開,徹底的裸|露出來。

讓血氣方剛,弱冠之年的于歸直視自己的內心,然後藉助秦國之勢,點燃野心星火,一舉成就燎原之勢。

就在這一番對話中,于歸的不甘,于歸的不安,于歸的渴望,紛紛被秦公嬴斐這個外來因素點燃,成就了熊熊燃燒的野心。

只要是個人,在此刻都不會放棄,更何況于歸作爲步度根的二子,距離東鮮卑大單于僅僅只有一步之遙。

跨過去,至高無上成爲大幕上新的主宰。跨不過去,將會成爲禿鷹的糧食,化作滋養草原的肥料。

……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氣,于歸在心中終於是做出了選擇,雙眸在瞬間變得堅定,他望着秦公嬴斐,道。

“願秦公永不相負!”

深深的看了一眼于歸,秦公嬴斐點了點頭,道:“若大單于發兵,孤絕不負世子,待孤成就宏圖霸業,必然助你在大幕爲王。”

秦公嬴斐不愧是一代梟雄,從一開始的談判,他就手握主動權,藉助秦國國勢,直擊于歸的內心。

如此誅心之論,效果無疑是最佳的。于歸野心燃燒,根本就不可能拒絕。

……

得到了秦公嬴斐的承諾,于歸走了,他離開的乾脆,絲毫不見拖泥帶水,他帶着十萬石糧草,以及一刻炙熱的熱心走了。

秦公嬴斐清楚面對權力的誘|惑,絕不是一個弱冠之齡的青年能夠拒絕的。面對生殺予奪的大權,就算是一代智者也會迷失。

心中念頭閃爍,秦公嬴斐相信,再不久的將來這一枚棋子將會起到大作用,到時候秦國出兵大幕,將會是事半功倍。

……

分而化之,化而食之。

在秦公嬴斐看來,這纔是對鮮卑等異族最佳的解決之法,當初熟讀史書,他曾十分佩服隋朝大臣裴矩的手段。

裴矩此人先用離間計分裂突厥,借內耗削弱其實力,從而減輕對中原的威脅。然後經略西域,致力於中西商貿和文化交流,使西域四十國臣服朝貢於隋朝,拓疆數千裡,交通外邦。

這也導致有隋一朝,強盛一方的突厥始終不敢南下犯境,梟雄如頡利兵強馬壯,也只敢在隋亡之後馬踏中原。

這其中不僅有隋朝二代皇帝的文治武功,更因爲裴矩此人一計亂國,將突厥分裂成東西突厥的因素在內。

從後世而來,秦公嬴斐腦海裡有太多的例子可以參照,他心裡清楚裴矩的此計乃解決大幕紛爭的良策。

只是隋煬帝眼界雖然超前,依舊受到時局所限,只做到了分而化之,卻沒有做到化而食之。

以至於大好的形勢,白白給了李唐作嫁衣。

……

秦公嬴斐雖然不敢自比如同隋煬帝一般,眼光獨到,壯志凌雲,但他相信他的大局觀,一定超越古人。

這是秦公嬴斐唯一敢自傲的地方,因爲見識不同,看到了自然也就不一樣。

……

“荀彧,軻比能背後的那個人想必就是你吧!”

……

秦公嬴斐望着空曠未央宮,心中念頭迭起,自從他與潁川荀氏撕破臉皮,下令鐵劍死士刺殺荀氏族人開始,黑冰臺對於荀氏叔侄的監視一直都存在。

這導致荀彧辭官致仕的消息,雖然有魏國朝廷的封鎖,依舊在第一時間傳到了秦公嬴斐的耳中。

自己屠殺潁川荀氏一族一百多口,以荀彧的性格豈會善罷甘休,要知道曾經爲了荀攸被驅逐出境,荀彧就敢以一己之力促成六國合縱。

這樣的人,遇到家族被滅的慘案,一定會選擇鋌而走險,就算是對方強大無比,也一定會報復。

當黑冰臺將消息傳來的時候,秦公嬴斐就不相信,這一次聽到軍師郭嘉的話,他就有一種猜測。

軻比能身後站的那個中原頂尖謀士,十有八九便是荀彧。

……

畢竟這個時代的華夏十分強大,文明璀璨如星火,能人異士層出不窮,猶如漫天繁星一般奪目。

在這個漢末亂世,中原一直都是世界的中心,中央之國真正的名副其實。

……

在經受四百載儒家思想侵襲的時代,在這個中原人自視奇高的時代,華夏人從骨子裡看不起四周的異族。

這一點秦公嬴斐的感受極爲深刻,正因爲如此,在這個時代,文人皆以中原爲正統,藐視番邦四夷。

而不是如同後來,華夏文明出現斷層,可笑的世人不斷抨擊祖宗文化,抹黑先賢名人,盲目崇拜番邦四夷。

在這個時代,出走番邦四夷,這將代表着走投無路,會給家族帶來災難,讓祖先蒙羞。

這也是華夏曆史上從來沒有亂世梟雄會在中原爭霸失敗後,選擇攻打西域或者交州以南的土地稱王稱霸的原因。

在中原人眼中,蠻夷之地就是蠻夷所在,他們不識禮數,不明尊卑,不懂倫理道德,在這種地方,會影響自己。

同樣的,任何一箇中原人,投身番邦四夷,將會得到全天下人的唾棄,史冊上也會以國奸之名載之,受後世人的唾棄與責罵。

這對於想要標榜青史留名的中原文人而言,是絕對不容許發生的事情。

而此刻軻比能身後明顯有一把大手在推波助瀾,秦公嬴斐能夠想到唯一的人,就是荀彧。

“只是老天不讓孤殺絕潁川荀氏,恐怕也會因你而斷送,潁川荀氏將會留下萬古罵名。”

……

兔子急了也會咬人,秦公嬴斐只想到荀彧這個決定的荒唐,卻忘記了荀彧被逼到了何等絕境。

仇恨的力量絕對是強大的,特別是被仇恨矇蔽了心志。

下雪了,兄弟們穿厚點。

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騎之勢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兵鋒直指居延第三十七章 陪讀的好處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統計出來的震撼第三百六十一章 建章宮中的決斷第二百六十八章 間隙更深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秦王上將臺,三軍攻南昌.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秦魏出兵,曹操窺視河北.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要如日中天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腳踩九鼎之上,手捧傳國玉璽,朕爲大秦帝國四世皇帝!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只有靠自己第四百九十四章 再提遷都第九十七章 立足之地第三百零四章 做狗、就得有死亡的覺悟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太史慈與周瑜!第八百七十六章 引狼入室第五百八十三章 九州我爲帝草原汝爲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坐山觀虎鬥第七百五十一章 局勢轉危爲安第七十九章 暗手第九百四十章 秦公之威威震天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場之上除了我軍一律殺無赦第六百九十三章 先登戰白馬第七百二十一章 鐵鷹銳士出第八章 出將入相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鼓動城中百姓死戰第六百零三章 五原風雲起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秦酒行天下,書籍入秦學第八百三十一章 世家大族的反應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蜀地亂,秦王佈局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蒙鵬的問題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大朝議第一百五十三章 汪士奇使小宛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佈防於合肥——壽春一帶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一人之威第五百二十章 論鮮卑的威脅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五十年爲期的徹底改造!第三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六百一十四章 書房謀巴蜀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最後滅魏,是給魏王曹操最後的體面.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審配的狠辣第二百一十八章 邀戰第九百三十六章 擇日,選都,議定國號第八百五十章 四世三公也是一種桎梏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曹操的強勢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江東碧眼兒的狠辣第九百零二章 練兵第六百七十八章 以十二元辰爲名第三百八十章 下戰書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消息不脛而走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江東碧眼兒的狠辣第九百一十三章 勝了我們就投降第七百八十九章 純粹的以力壓人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秦王耍流氓!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程昱話秦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太湖水軍的一紙書信.第六百二十一章 取巴蜀以互補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秦魏第四百一十六章 北斗七星高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再攻——!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當稱王第九百八十一章 如此袁譚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人守一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外籍軍團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以東西鮮卑單于首級爲祭品,封狼居胥第三百零八章 人性如此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舉白旗投降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再提變法!第五百二十七章 內外交困第九百九十二章 一夜翻越滿家山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氣死了的司馬懿第八百二十四章 只認虎符不認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人懾西域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連否二人,秦王乾綱獨斷.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對奴隸的渴求第八十五章 圍而不闕第八百八十章 取荊州的必要性第三百四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將難免陣前亡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嬴天下第八百零五章 既然仁義道德換不來和平,那便手舉屠刀殺出一個朗朗乾坤第三百四十八章 越來越複雜的局勢第九百一十二章 爲名利不爲勝敗第五十一章 流言四起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會盟元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郭嘉的決定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十里長亭之中,曹操的三件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摧枯拉朽之勢.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氣的張昭跳腳!第五百二十八章 會獵於橋門第九百零二章 練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從這裡將會走出無數……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義之名要之何用第三百七十七章 掘洮河之水以破北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詔令出天下百姓景從第四十五章 咆哮未央宮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魏良奇襲會水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二將戰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