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兩紙調令

人心善變,自古有之。

嬴斐雖奪取了沙頭縣,卻對賀蘭一族,真心待之,並未趕盡殺絕。孰不知,賀蘭一族終是白眼狼,喂不熟。

其前腳一走,後腳就想着自立。這樣的人,說句狼子野心,都算是擡舉了。

賀蘭戈拔營一走,便有人回報了孫德仁。其神色一閃,離開家門,朝着城南行去。

城南。

大營之內,喊殺聲陣陣。五千人的吶喊,響徹雲霄。聽起來很壯觀,但是內行人一下就可察覺到,中氣不足。

一支精銳的軍隊,一支魔鬼之師,那是需要時間去積累,去沉澱。

沒有上過戰場,沒有殺過人,沒有經歷血與火的洗禮。這樣的軍隊,都不算精銳。此刻的盧狼,只是在強其體魄,爲練成精兵,做準備。

“來者止步,軍營重地,閒雜人等不得靠近。”

大營之外,兵甲守衛,伸出長槍,攔下了正欲踏步而入的孫德仁。士兵面無表情,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

“稟報軍司馬,出來一見。”

被攔下,孫德仁也無奈。看着閃爍着冰冷光芒的長槍,只得生生止步。他知道嬴斐對於軍紀的嚴苛,一旦士兵刺死自己。

嬴斐知其原委,必不幫他。

“候着。”

冷語一聲,朝着同伴打了一招呼,轉身朝着大營走去。

“大人,大都護府來人了,就在帳外。”餘小二對着盧狼道,神色恭敬,帶着絲絲謙卑。

“繼續操練。”

盧狼眸子一閃,一道精光浮現,轉頭喝道。然後轉身朝着帳外走去,他的一切權力來自於嬴斐,對於都護府的人,自是不敢輕怠。

“狼,見過使者。”

盧狼跨出,朝着孫德仁道。對於孫德仁,他有所瞭解,大都護府的管家,騎兵的裝備就由其發放。

“哈哈,軍司馬多禮了。”

孫德仁一笑,朝着盧狼道:“都護有令,由汝領麾下之兵,即刻開拔,坐鎮淵泉,監視沙頭縣。”

盧狼神色一變,眸子裡掠過一抹精光,擡起頭盯着孫德仁道:“敢問使者,若其異動,當作何處理?”

“守住淵泉不失,待大都護回師。”

孫德仁轉述了嬴斐的原話,他相信盧狼懂。匈奴騎兵雖只有兩千餘,但是其舉族皆在沙頭縣,能戰者衆。

根本就不是新兵,可以應付的。盧狼沉默了片刻,朝着孫德仁道:“既如此,狼即刻開拔。”

告辭了孫德仁,盧狼轉身回到了大營。對於孫德仁所言,他理解,更加的明白。兩千匈奴騎兵,人不多卻都上過戰場,弓馬嫺熟。

他麾下軍雖衆,皆新入之兵。陣戰不熟,弓馬不通,如何戰。此時此刻,他的五千新兵,守城則已,進取不足。

這一刻,盧狼有一絲急迫。敦煌郡四處刀兵,正是大好男兒用武之時,建功立業,當是其時。

盧狼雖然心懷仇恨,但是其有一絲理智尚存。騎兵訓練,不同於步兵。建立一支驍勇善戰,紀律嚴明,如臂使指的騎兵,需要無數個日夜。

雖好戰,而猶能忍。

看着隊形整齊,方陣森嚴的軍隊,盧狼突然有些羨慕魏良了。魏武卒雖天下無雙,戰力驚天,但是其終究是步卒。

只要操練得法,一月可見其形,二月可塑其魂,三月可凝其心,成其軍。

四月之後,就可以持之縱橫天下了。但是騎兵,四個月只能操練出一支騎着馬的步卒而已,距離一支騎兵,一支精銳,還差的很遠。

“呼。”

吐出一口氣,盧狼將跌宕的心情壓下,朝着操練中的士卒道。

“停。”

正在前進的隊伍,戛然而止,猶如一輛極速前進的火車,拉下車閘。盧狼目光犀利,凌厲無比的朝着底下的士卒道。

“全軍收拾行裝,三刻鐘後開拔,進駐淵泉。”

“諾。”

千人高呼,聲震長空,在城南大營形成一波波漣漪。盧狼看着氣勢勃發的士卒,心裡豪氣頓生。

盧狼相信,假以時日,他一定會訓練出一支神擋殺神,佛擋誅佛的精銳。自己也能夠憑之,報仇雪恨,成爲嬴斐手中的一把利刃,封侯拜將。

……

冥安縣,一片寂靜。

魏武卒接替鐵甲,成爲了冥安縣唯一的武裝力量。四門皆被其守,壁壘森嚴。城北,魏武卒大營,氣氛凝重。

冥安縣內,兵馬調動。如此大的動靜,魏良自是有所耳聞。看着一萬新兵蛋子,魏良眸子裡爆發出驚天鋒芒。

此刻他們都是新兵,他有信心在最短時間內,操練成一支攻城拔寨的精銳。魏良心比天高,自是打算重現先祖榮光,領魏武卒從西北大地走出。

以摧枯拉朽之勢,擊破所有敵,成就魏武卒之名。

“校尉大人,都護府使者找汝,已至營外。”親兵林三峰進入大營,神色恭敬的道。

“繼續操練,本校尉去去就來。”魏良冷喝一聲,轉身離去。如今時間緊迫,容不得其放鬆。想要魏武卒儘快成軍,只能抓緊時間操練。

“諾。”

走出大營,魏良神色一凜。看着孫德仁神色有些恭敬,多少年的貧苦生活讓其圓滑無比。魏良在爲人處世上,比盧狼高出不止一籌。

“良,見過使者。”

魏良的神態,讓孫德仁一愣,隨之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任何人都一樣,喜歡被尊重,孫德仁也不例外。

更何況,魏良乃一軍之將,將萬餘人。戰國之時,名將吳起的後人,魏武卒的傳承者。孫德仁笑了笑,朝着魏良道。

“大都護有言,令汝鎮守冥安,操練甲兵,以待其歸。”

言畢,轉身便去。他們之間沒有交際,日後更不會有。無論是孫德仁還是魏良,都有自知之明。

孫德仁明白,他與魏良交好,會觸犯嬴斐的忌諱,踏足其的底線。閱人無數的他,自然是明白,上位者最忌諱手底下,相互交好。

魏良神色自若,眸子掠過一抹精光,深深的看了一眼孫德仁離去的方向,心裡波瀾起伏。多年來的閱歷,一眼就看穿了孫德仁的忌諱。

這也讓魏良一驚,先祖之死,就是因爲猜忌。幾百年過去,他不想步吳起後塵,重蹈覆轍。

ps:感謝原力納豆大大100書幣打賞,求打賞,求收藏,求推薦。

第二百二十六章 青州譁然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尉蒙白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伐渠勒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右賢王死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處於四戰之地的壓力第八百四十六章 不出十日秦使必至長安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下殺胡令,重拾中原衣冠.第一百七十七章 百萬斬一半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八十九章 世襲罔替的汝南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八百二十七章 重新編戶齊民第六十六章 發兵三萬以伐西域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時不我待奈若何!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破局之戰 2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攻——!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瘋狂推進的秦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絕殺第六百三十三章 點醒郭嘉第四百二十一章 激流勇進第四百零五章 舉手之勞只爲心安第八百四十章 兄長、你以爲呢?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嬴斐心中的擔憂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表弟叫龐德第九百七十四章 秦人的精神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恨不能取而代之第八百五十三章 當派何人前去止戈息武?第五百四十一章 去帝號第二百四十一章 進駐博昌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太史慈,尉然殺到!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儒門,名家,陰陽家等鉅子求見!第八百三十六章 劃時代的重寶第八百一十二章 這是無解一個死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被拒第七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不得不戰第九百零六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黑山易主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負世子之名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召諸將回咸陽述職第三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荀攸論秦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絕殺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汪士奇使小宛第八十一章 羌人來襲第五百七十八章 十萬大軍殺機起第三百五十章 提前三年的大手筆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有些事終究要有人做!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趙雲戰紀靈第五百零八章 前往溫侯府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被人下戰書——第一千零八章 典客出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八百四十九章 韓侯府中一邊倒的聲音第八百零五章 既然仁義道德換不來和平,那便手舉屠刀殺出一個朗朗乾坤第四百四十一章 張魯的選擇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培養嬴御的開始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拖延亂世結束的目的第三百四十四章 掘地道以通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秦國重臣的無奈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再見,卻是在後宮.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荀姬的告誡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三百六十三章 少帝繼位第三百九十五章 呂布的義子之路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藍田大營到來第三百二十五章 涼州亂之金蟬脫殼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六大營,百萬大軍.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大朝議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王呂布的救場第四十三章 徐庶的殺機第四百二十九章 拳頭大就是道理第八百七十二章 血流三千里第一百八十九章 關張的第一次交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河南尹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命陳宮爲右丞相第三百九十三章 呂布別樣的崛起之路第二百七十九章 宿命中的不對付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決議出兵!第九百一十三章 勝了我們就投降第三百三十二章 叩關第九百八十六章 遭遇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十二神將震鮮卑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蔣琬、郭嘉、徐庶全反對第八百一十一章 初戰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州世家大族皆辭官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各營齊出!第四百九十六章 引火焚金闕,帝業興於左第五百四十六章 長安鬧劇結束第六百六十章 氣的龐德公吐了血第九十七章 立足之地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趙王呂布虎視洛陽第七百三十一章 毒士的一石三鳥第五百六十七章 十二神將震鮮卑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黃蓋降秦第一百零六章兩紙調令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七百六十五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一千六百章 討伐楚公袁術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