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祭拜始皇陵 2

“諾。壹看書·”

點頭應諾一聲,林峰神色變得凝重至極,雙眸間隱隱有喜悅閃爍。秦公嬴斐的這一番話,夾雜着太多的信任。

秦公嬴斐自己,世子嬴御,夫人蔡琰,太后,以及秦國的三公九卿的安危交給了他,這就意味着將整個秦國交給了他。

這份信任,千金難換!

特別是林峰,他自一開始就跟隨着秦公嬴斐,從事於黑冰臺,掌握着龐大的陰暗勢力。

正因爲如此,秦公嬴斐的這份信任纔會讓他感受到了沉重。自古以來,掌握陰暗勢力的人,最終都難逃一死。

林峰從一開始,甚至於已經做好了準備。

……

“丞相,祭祀所用的三牲,以及一系列的東西,必須要確保萬無一失,至於祭祀一事,由奉常負責。”

“諾。”

這些事情都是祭祀的重點,秦公嬴斐纔會專門強調,也許是前世今生第一次祭拜始皇陵,他纔會這般精益求精。

由於秦公嬴斐的叮囑,奉常王政更是不敢大意,不論是禮節還是一切儀式都親自向御史大夫蔡邕請教。

……

一夜無話,秦國君臣文武都在期待着祭拜始皇陵這一件轟動天下的大事。

……

第二天,辰時。

……

秦公嬴斐率領着文武羣臣,直奔驪山北麓,到達驪山北麓,秦公嬴斐下令全體下馬,棄車,徒步上山以示敬畏。

沒有乘坐馬車,親自徒步前行。由於少了馬車與戰馬,一行人密密麻麻,一眼望去全都是黑壓壓的人頭。壹看書?

這一刻的驪山北麓,風景如畫,兵甲森森,通往始皇陵的道路上,五步一衛,十步兩守,戒備森嚴。

山上插遍了秦國旌旗,大風呼嘯而過,獵獵作響,彷彿一下子將整個驪山北麓渲染成了一片漆黑。

大軍佈置的警戒線以外,是數不盡的秦國百姓,秦公嬴斐祭拜始皇陵,這一事件牽動人心。

……

看着破敗的始皇陵,秦公嬴斐心中一酸,活着的時候威尊無上,始皇之威蓋壓九天十地。

死後,不僅以魚遮擋屍臭,更是子孫近乎斷絕,奉獻一生的基業,短短數年裡分崩離析。

江山易手,暴秦之名傳遍天下!

劉漢四百年裡,從來都沒有一次修繕始皇陵,竊取他人基業,抹黑他人功績,想想都讓人切齒。

……

心中念頭迭起,秦公嬴斐壓下悸動,轉頭朝着王政,道:“奉常開始!”

“諾。”

這一刻,秦國文武看着破敗的始皇陵,內心深處感觸不一,當年威震天下的秦始皇,死後竟然落魄至此。

一念至此,衆人的臉色不由得微微變化。世事變化無常,活着的時候不管是君臨天下,還是富甲一方,到頭來不過一杯黃土。

……

奉常王政指揮手下官員擺好桌案,將駒、黃牛、羝羊之頭擺放其上,轉頭看向了秦公嬴斐。

……

看到奉常的舉動,秦公嬴斐眼中掠過一抹凝重,走上前去,從袖袍中掏出傳國玉璽置於桌案上,躬身而退。

看到桌案上的傳國玉璽,秦國文武心中大震,從這一刻開始,衆人清楚因爲傳國玉璽的出現,秦公嬴斐祭拜始皇陵必將傳遍天下,深入人心。

到時候,這將會形成一股巨大的輿論,有利於秦公嬴斐得到民心。

“今公子高後人嬴氏斐,攜子御,贄,以及秦國文武,特來祭拜先祖。”

……

秦公嬴斐在始皇陵前說了一下始皇之後的中原變化,隨後擡頭挺胸,整個人站的筆直,就像一柄沖天利劍。

“孤,姓大秦嬴氏,法始祖規制,以祀始皇。祈國家昌盛,萬民安康,大秦兵鋒所向,天下無敵,凡日月所昭,江河所至,皆爲秦土。”

“望我大秦榮光,揚於萬邦,今,後世子孫斐,立國一方,謂之秦,願先祖庇佑我大秦萬世永昌。”

……

一番祭文獨白,大氣磅礴,將整個祭拜始皇陵推向了**。

……

秦公嬴斐望着破敗的始皇陵,心中的那抹衝動再也無法壓抑,從後世而來,秦公嬴斐清楚繁華浩瀚如煙的華夏文化,居然向西方低頭。

崇洋媚外成了一種常態,華夏國人的觀念早已經變得畸形,西方的月亮都比華夏的圓,一想到這裡,秦公嬴斐心中都有一抹悲憤。

縱觀古今中外,只有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歷經五千年滄桑鉅變而不斷絕,這便是華夏文明的頑強生命力。

……

大秦帝國所處的時代是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個時代,

大秦帝國是華夏文明的正源。

不幸的是,作爲統一帝國的短促與後來以儒家觀念爲核心的官方意識形態的刻意貶損,大秦帝國在暴虐苛政的惡名下幾乎湮沒在歷史的沉沉煙霧之中。

官方史書以及野史更是魯莽滅裂,放肆褻瀆,將這段歷史塗抹得猙獰可怖面目全非。

秦公嬴斐雙眸掠過一抹幽深,他突然想起後世一個人的一句話,華夏曆史的悲劇,也是華夏文明的悲劇。

因爲一個富有正義感與歷史感的民族,竟將奠定自己文明根基的偉大帝國硬生生劃入異類而生猛撻伐!

後世一些書籍與電視劇,更是抹黑始皇帝這樣一個偉人的身世,對他進行人工改造,變得面目全非。

一想到這裡,秦公嬴斐就有些憤怒,恨不得穿越時空,率領麾下大軍滅了這羣唯利是圖的人。

這樣一位一統六國,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

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一手打造了華夏文明基石,決定了華夏族人疆域的偉大帝王。

又豈容惡意中傷,這是對華夏文明的背叛。更是對先|人的不敬,秦始皇可以說是整個華夏文明的恩人,不管古今,任何一個華夏族人都必須承認這一點。

人最大的罪惡便是遺忘,而遺忘就意味着背叛,華夏族人,對於自己的文化,對於自己的根已經模糊。

秦公嬴斐有時候甚至在想,當黃河與長江干枯,化作歷史塵埃,華夏族人是否忘記了他的名字叫炎黃。

ωwш●ttκд n●¢ o

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尼諾第四百八十三章 鳳凰七點頭第三百一十七章 亂成一鍋粥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你若退去,孤既往不咎.關於書評區反應的一些事第五百三十章 五方會獵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駁儒第九百二十章 本侯最討厭出爾反爾之輩第四百章 集合衆心於一處第三百五十六章 隱於貧民區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周瑜用兵於謀第九百八十一章 如此袁譚第三百一十二章 坐觀風雲起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魏延大破野王,河內郡屬秦.第六百三十五章 終於聽到了一個好消息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大戰爆發第四百章 集合衆心於一處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人守一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書房謀巴蜀第四百二十九章 拳頭大就是道理第二百二十五章 武夫當國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八十五萬大軍,一言而定.第七百六十六章 這個世界上哪來那麼多仁義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不相予謀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黃蓋降秦第五百六十一章 徐庶的擔憂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戰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秘密流言轟動了秦國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左相不信任秦王第四十四章 建章宮外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九十八章 劉協一旨平爭鋒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越國向秦第五十五章 十里桃花第三百二十一章 鳴冤鼓響之脣槍舌劍第八百八十二章 儒門的背叛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太史慈,尉然殺到!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鞠義劍指泰山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許攸的三國論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戰之一觸即退第三百零七章 天下第一劍客第二百九十三章 悽慘落幕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六百一十八章 蔣琬到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消息不脛而走第六百六十章 氣的龐德公吐了血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天下譁然第七百一十一章 本侯親率十萬大軍南下,試問天下何人敢阻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鐵劍一出天下驚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五十年爲期的徹底改造!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下令:投石車無差別攻擊半個時辰!第八百三十六章 劃時代的重寶第六百二十二章 生財之道第九百五十章 登門第八百八十七章 陳宮的選擇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取名牧第二十七章 鬧劇結束第四百九十六章 引火焚金闕,帝業興於左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航海圖與臺 | 灣第三百三十六章 嘉有兩策供主公擇之第二百九十二章 總攻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撤!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縱橫五百里,不得不止步.第八百二十一章 二夫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第二策國考第一百九十章 桃園結義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東宮六衛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圖窮匕見,左諱的殺招!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果不其然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有些事終究要有人做!第二百一十章 劍指廣宗第一百三十章 樓蘭城下的血戰第一千零二章 壯士斷腕之心第四百八十七章 百人弩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吞併荊州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你第八百六十七章 以生命換生存、以空間換時間.第四百九十七章 受命於天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周瑜的目標是太湖水軍!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下詔舉國皆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頭滾滾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守——第一千零二章 壯士斷腕之心第七百九十六章 幾乎相同的選擇第六百二十章 恢復故秦之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率五千鐵騎入幽!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針對性的對策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襲隴關破秦亭第四百五十一章 戰起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大擺宴席,爲諸軍賀功.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魏王與韓相的口舌之爭第三百八十八章 窺帝第七十章 虎狼之師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先生,希望你不要重蹈覆轍!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議豫章!關於書評區反應的一些事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袁譚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