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威武張翼德!

卻說這一場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趙雲當下殺透重圍,已離大陣,血滿徵袍。望長阪橋而走,只聞後面喊聲大震,原來文聘引有軍趕來。趙雲到得橋邊,人困馬乏。見三將軍張飛張翼德挺矛立馬於橋上,趙雲急忙大聲呼喊張飛道:“翼德救我!”三將軍張飛見此說道:“子龍可速行,追兵我自當之。”

趙雲聽此縱馬過橋,毫不停留,驟馬而行二十餘里,見漢興王劉備與衆人憩於樹下。趙雲急忙下馬跌落在地,漢興王劉備急忙親自上前給趙雲扶起,趙雲此時跪倒在地而泣。漢興王劉備此時也雙目流淚。趙雲大喘吁吁對漢興王劉備說道:“今我趙雲之罪,萬死猶輕!糜王后身帶重傷,不肯上馬同行,投井而死,趙雲只得推土牆爲糜王后掩之。今趙雲懷抱小王爺,身突重圍;全賴大王之洪福,幸而得脫。適來小王爺尚在懷中啼哭,此一會不見動靜,多是不能保也。”趙宇說完急忙解開護心甲冑,視之劉阿斗,原來劉阿斗此時正睡着未醒。趙雲見此大喜對漢興王劉備說道:“幸得公子無恙!”說完趙雲雙將劉阿斗手遞與漢興王劉備。漢興王劉備接過阿斗,怒擲之於地說道:“爲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雲忙飛躍而起,向地下抱起阿斗,趙雲抱着阿斗虎目流淚以頭觸地而拜漢興王劉備道:“子龍雖肝腦塗地,不能報大王也!”後人有詩讚趙雲道:“曹*軍中飛虎出,趙雲懷內小龍眠。無由撫慰忠臣意,故把親兒擲馬前。”

卻說文聘引軍追趙雲至長阪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後,塵頭大起,疑有伏後,便勒住馬,不敢近前。不久曹仁和李典、夏侯惇和夏侯淵、樂進和曹洪、張郃和許褚等率軍都至。見張飛怒目橫矛,立馬於橋上,衆人又恐是諸葛孔明之計,都不敢近前。扎住陣腳,一字兒擺在橋西,使人飛報於曹*。曹*聞知,急上馬,從陣後來。張飛睜圓環眼,隱隱見後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曹*心疑,親自來看。張飛見此乃厲聲大喝道:“俺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慄。曹*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說道:“我向曾聞冠軍侯呂布有言:說劉備的三弟張飛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言未已,張飛虎目圓睜又大喝一聲道:“俺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張飛望見曹*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大喝一聲道:“爾等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曹*見了大驚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衆將一齊望西奔走。正是: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一時棄槍落盔者,不計其數,人如潮涌,馬似山崩,自相踐踏。後人有詩讚曰:“長阪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卻說曹*畏懼三將軍張飛之虎威,驟馬望西而走,冠簪盡落,披髮奔逃。典韋和許褚二人趕上,扯住轡環。曹*倉皇失措。典韋問曹*道:“丞相休驚。料張飛一人,何足深懼!今急回軍殺去,劉備可擒也。”曹*神色方纔稍定,乃令典韋和許褚再至長阪橋探聽消息。且說張飛見曹軍一擁而退,不敢追趕;速喚回原隨二十餘騎,解去馬尾樹枝,令將橋樑拆斷,然後回馬來見漢興王劉備,具言斷橋一事。漢興王劉備聽此說道:“吾弟勇則勇矣,惜失於計較。”張飛不解便問其故。漢興王劉備說道:“曹*多謀。汝不合拆斷橋樑,彼必追必至矣。”張飛聽此說道:“他曹*被我一喝,倒退數裡,何敢再追?”漢興王劉備說道:“三弟你若不斷橋,彼曹*恐有埋伏,不敢進兵,今拆斷了橋,彼料我無軍而怯,必來追趕。彼有百萬之衆,雖涉江漢,可填而過,豈懼一橋之斷耶?”於是即刻起身,從小路斜投漢津,望沔陽路而走。卻說曹*使典韋和許褚探長阪橋消息,典韋回報曹*道:“今張飛已拆斷橋樑而去矣。”曹*聽此大喜說道:“彼斷橋而去,乃心怯也。”遂傳令差一萬軍,速搭三座浮橋,只今夜就要過。李典聽此說道:“此恐是諸葛亮之詐謀,不可輕進。”曹*聽此哈哈大笑道:“張飛一勇之夫,豈有詐謀!”遂傳下號令,火速進兵。

卻說漢興王劉備行近漢津,忽見後面塵頭大起,鼓聲連天,喊聲震地。漢興王劉備仰天長嘆道:“前有大江,後有追兵,如之奈何?”急命趙雲準備抵敵。曹*下令軍中大聲喊話道:“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縱虎歸山矣。衆將可努力向前。”衆將領命,一個個奮威追趕。忽山坡後鼓聲響處,一隊軍馬飛出,大叫一聲道:“我關羽關雲長奉了帥令在此等候多時了!”當頭那員大將,手執青龍偃月刀,坐下汗血寶馬,不是別人正是二將軍關羽關雲長,原是去江夏借得軍馬一萬,但正好李宇率軍趕到,立刻撥給二將軍關羽兩萬兵馬去探知當陽長阪大戰,特地從此路截出。曹*一見二將軍關羽,即勒住馬回顧衆將說道:“又中諸葛亮之計也!”傳令大軍速退。

二將軍關羽追趕十數裡,即回軍保護玄德等到漢津,已有船隻伺候,二將軍關羽請漢興王劉備並甘夫人和阿斗小王爺至船中坐定。二將軍關羽問漢興王劉備道:“今糜王后如何不見?”漢興王劉備便訴說當陽之事。關二爺揚天長嘆道:“曩日獵於許田時,若從吾意,可無今日之患。”漢興王劉備說道:“我於此時亦投鼠忌器耳。”正說之間,忽見江南岸戰鼓大鳴,舟船如蟻,順風揚帆而來。漢興王劉備大驚。船來至近,只見一人白袍銀鎧,立於船頭上大呼一聲道:“王兄別來無恙!四弟救駕來遲請見罪!”漢興王劉備聞聽此言急忙視之,來人不是別人正是漢興王劉備朝思暮想的護國公四弟李宇也。李宇過船哭拜於地說道:“聞大哥困於曹*,小弟特來接應。”漢興王劉備大喜,遂合兵一處,放舟而行。在船中正訴情由,江西南上戰船一字兒擺開,乘風唿哨而至,此時劉琦也道!劉琦見此情形驚問漢興王劉備道:“今江夏之兵,小侄已盡起至此矣。今有戰船攔路,非曹*之軍,即江東之軍也,如之奈何?”漢興王劉備出船頭視之,見一人綸巾道服,坐在船頭上,乃軍師諸葛亮也,背後立着關平。漢興王劉備慌請過船,問其何故卻在此。諸葛亮說道:“孔明自至江夏卻遇到護國公大將軍李宇,大將軍先令雲長於漢津登陸地而接。我料曹*必來追趕,大王必不從江陵來,必斜取漢津矣;故特請大將軍李宇和長公子劉琦先來接應,我竟往夏口,盡起軍前來相助。”漢興王劉備聽此心中大悅,合爲一處,商議破曹之策。諸葛亮說道:“夏口城險,頗有錢糧,可以久守。請大王且到夏口屯住。長公子自回江夏,整頓戰船,收拾軍器,爲掎角之勢,可以抵當曹*。若共歸江夏,則勢反孤矣。”長公子劉琦聽此說道:“軍師之言甚善。但愚意欲請叔父暫至江夏;整頓軍馬停當,再回夏口不遲。”漢興王劉備聽此說道:“賢侄之言亦是。”遂留下護國公大將軍李宇和二將軍雲長,引十萬守夏口。漢興王劉備與孔明和劉琦共投江夏而去。

卻說曹*見關羽關二爺在旱路引軍截出,疑有伏兵,不敢來追;又恐水路先被漢興王劉備奪了江陵,便星夜提兵赴江陵來。荊州治中鄧義和別駕劉先,已備知襄陽之事,料不能抵敵曹*,遂引荊州軍民出郭投降。曹*入城、安民已定,釋韓嵩之囚,加爲大鴻臚。其餘衆官,各有封賞。曹*與衆將商議道:“今劉備已投江夏,恐結連東吳,是滋蔓也,當用何計破之?”荀攸獻計道:“我今大振兵威,遣使馳檄江東,請孫權會獵於江夏,共擒劉備,分荊州之地,永結盟好。孫權必驚疑而來降,則吾事濟矣。”曹*聽言大喜便從其計,一面發檄遣使赴東吳去見孫權;一面計點馬步水軍共一百二十七萬,詐稱二百萬天軍,水陸並進,船騎雙行,沿江而來,西連荊、峽、東接蘄、黃、賽柵聯絡三百餘里壯觀異常。

正所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我們話分兩頭。卻說江東孫權,屯兵柴桑郡,聞曹*大軍至襄陽,劉琮已降,今又星夜兼道取江陵,乃集衆謀士商議御守之策。謀士魯肅進言孫權道:“今荊州與我國鄰接,江山險固,士民殷富。吾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今荊州候劉表新亡,漢興王劉備新敗,魯肅特請奉命往江夏弔喪荊州候劉表,然後藉此與說漢興王劉備使撫荊州候劉表衆將,同心一意,孫劉聯盟共破曹*;漢興王劉備若喜而從命,則大事可定矣。”吳候孫權喜從其言,即遣魯肅齎禮往江夏弔喪。卻說漢興王劉備至江夏,與軍師諸葛亮和長公子劉琦共議良策。諸葛亮說道:“今曹*勢大,急難抵敵,不如結盟東吳孫權,以爲應援。使南北相持,吾等於中取利,有何不可?”漢興王劉備聽此說道:“江東人物極多,必有遠謀,安肯相容耶?不如我等先回川蜀修養,等候時機在與曹*爭雄!”諸葛亮聽此哈哈大笑道:“今曹*親引百萬之衆,虎踞江漢,江東安得不使人來探聽虛實?若有人到此,吾孔明願借一帆風,直至江東,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南北兩軍互相吞併。若南軍勝,共誅曹*以取荊州之地,我軍則佔據川蜀荊州之地與曹*抗衡;若北軍勝,則我乘勢以取江南,佔據川蜀與江東可也。”漢興王劉備聽此大喜說道:“此論甚高。但如何得江東人到?”

正說間,人報江東吳候孫權差謀士魯肅前來弔喪荊州候劉表,船已傍岸。諸葛亮聽此哈哈大笑道::今大事看濟矣!”諸葛亮說完便問長公子劉琦道:“往日江東孫堅亡時,襄陽曾遣人去弔喪否?”長公子劉琦說道:“江東與我家曾經有過廝殺,安得通慶弔之禮!”諸葛亮聽此便說道:“然則魯肅之來,非爲弔喪,乃來探聽曹*軍情虛實也。”諸葛亮說完便對漢興王劉備說道:“今江東孫權使魯肅至,魯肅若問大王,曹*大軍虛實和動靜,大王只管推卻不知,再三問時,大王只說此時可問諸葛亮即可。”卻說諸葛亮與漢興王劉備計會已定,使人迎接魯肅。魯肅入城弔喪;收過禮物,長公子劉琦請魯肅與漢興王劉備相見。魯肅施禮畢,漢興王劉備便邀魯肅入後堂飲酒,魯肅說道:“久聞漢興王劉皇叔大名,無緣拜會;今幸得見。實爲欣慰。近聞劉皇叔與曹*會戰,必知彼虛實:敢問曹*軍大約到底有多少兵馬?”漢興王劉備聽此說道:“孤王兵微將寡,一聞曹*來至即走,竟不知彼虛實。”魯肅聽此說道:“聞劉皇叔用護國公大將軍李宇數敗於曹*有新得軍師臥龍先生諸葛孔明!更用諸葛孔明之謀,兩場火燒得曹*魂亡膽落,何言不知耶?”漢興王劉備聽此說道:“若非問此事,魯肅請問孔明,便知曹*軍馬之詳。”魯肅聽此便問漢興王劉備道:“今臥龍先生孔明安在?願求一見。”漢興王劉備教請孔明出來與魯肅相見。究竟此事最後如何呢?請看下章分解!

第53章 名將隕落!第166章 曹孫交鋒!第122章 大捷(下)第225章 援軍到來!第18章 曹操大戰呂奉先!第162章 十足的火藥味!第45章 國喪!第19章 激戰!第27章 關羽VS呂布!第27章 苦肉計!第78章 李宇兵進長安!第73章 鳳雛獻計!第215章 兩軍對峙!第10章 大勝董卓軍!三十二章 隴西之戰第192章 平陽之戰(下)第43章 涼州大捷(中)第24章 大出意外!第1章 爭論!第31章 馬超借兵!第51章 曹操戰呂布!第30章 勉縣大捷!第2章 桃園結義第136章 李宇出場!第3章 陸遜登場!第13章 戰前部署!第123章 追擊!第46章 涼州的歸屬!第18章 大戰開始!第9章 荊州亂局!第181章 排兵佈陣!第52章 周瑜的使者!第229章 圈踢郭奉孝!第208章 夜襲!第17章 太史慈的勇猛!第121章 大捷(上)第150章 藏富於民!第44章 水上空城計!第92章 曹操很鬱悶!第187章 虎賁張任!第35章 天子血書密詔!第21章 郭嘉的姻緣!第91章 張三爺兵發洛陽城!第229章 圈踢郭奉孝!第103張 鼠目寸光!第78章 李宇有不臣之心!第39章 呂蒙派兵!第29章 勉縣之戰!第218章 大漢雄風!第6章 轉戰第1章 初到三國第7章 黃巾末日第33章 關羽義收張文遠!第10章 ——血戰董卓!第19章 威武張翼德!第58章 官渡之戰的開始!第5章 趙雲的婚後生活!第100章 零二章 馬超vs夏侯淵(二)第43章 涼州大捷(中)第16章 虎威趙雲!七十八章 進紫禁城第47章 天下大勢!第21章 郭嘉的姻緣!第81章 金批令箭!第46章 小將軍徐盛!第167章 東周泰第91章 如此禮遇!第92章 一字並肩王!第54章 第一次合肥之戰第二白二十八章 最後的準備第5章 陸遜的計策!第1章 改革內政!三十三章 過家門而不入第108章 漢興王劉備病重!第38章 迴轉東第二白二十八章 最後的準備第12章 大封羣臣!第18章 關公劫營遭包圍,李宇二遇呂奉先!第43章 王雪掛帥!第178章 檄文天下!第11章 曹操圖荊州!第171章 左慈道長第60章 可敢過第233章 百萬雄兵!第57章 無敵呂奉先!第128章 收徒下!第10章 進宮見駕第111章 堅持下去!第12章 危局!危局!第196章 追殺!第123章 劉禪的生死!第122章 艱難的一戰!第42章 呂蒙論道(二)第156章 劉備來了!第56章 激戰第91章 張三爺兵發洛陽城!第68章 李宇兵進長安!第40章 涼州之戰!第72章 長安之戰!第195章 全線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