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言多必失!

卻說曹*於金光只處,掘出命三軍士卒日夜挖掘,竟然挖掘一銅雀來,曹*問軍師荀攸道:“此銅雀何兆也?”荀攸見此答道:“昔舜母夢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曹*聽此大喜,遂命士卒作高臺以做慶典慶祝今日之吉兆。士卒接命不敢怠慢乃即日破土斷木,燒瓦磨磚,築銅雀臺於漳河之上。約計用了一年的時間而工畢,可見鑄造銅雀臺是多麼大的工程。

曹*少子曹植進言曹*道:“若建層臺,必立三座:中間高者,名爲銅雀;左邊一座,名爲玉龍;右邊一座,名爲金鳳。更作兩條飛橋,橫空而上,乃爲壯觀。”曹*聽此說道:“吾兒所言甚善。他日臺成,足可娛吾者矣!”原來曹*有五子,惟植性敏慧,善文章,曹*平日最愛之。於是留曹植與曹丕在冀州鄴城之中造臺,使張燕守北寨。曹*自將所得袁紹之兵,共五六十萬之重,盡皆班師回許昌面見天子漢獻帝劉協。次日曹*朝拜天子漢獻帝劉協完畢,大封功臣;又表贈軍師戲志才爲貞侯,養其子於府中侯爵之位世襲罔替。

次日曹*復聚衆謀士荀彧。荀攸、陳羣、鈡西、蔣幹等商議,欲南征荊州劉表奪取荊州徐圖江東。曹*首席軍師荀彧見此進言曹*道:“今大軍方北征而回,雖大獲全勝,但已爲強弩之末!未可復動。且待半年,讓軍養精蓄銳,劉表、孫權可一鼓而下也。然後便可兵一路出荊州奪取霞萌關,一路兵出宛洛之地直取漢中,如此川蜀也可定呀!天下歸一也!”曹*聽荀彧之言從之,遂分兵屯田,以候調用。而此時曹*就已經有了統一天下,取大漢王朝而代之的想法了!也正在爲自己的這一個想法,付諸着行動!

正所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卻說漢興王劉備劉玄德自到荊州之地後,荊州候劉表待之甚厚。漢興王劉備便聽從了李宇的建議,讓大軍屯紮於新野,讓法正和盧植監理川蜀政務,讓張遼和徐晃暫時掌控川蜀軍陣!讓李宇先回成都進行輔政,這段時間漢興王劉備和關二爺、張三爺屯紮新野城中!

一日,荊州候劉表請漢興王劉備正相聚飲酒,忽然得報荊州降將張武和陳孫二人在江夏擄掠人民,共謀造反。劉表聽此大驚說道:“二賊又反,爲禍不小!此張武和陳孫二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如今之勢急也!”漢興王劉備劉玄德聽此哈哈大笑說道:“不須兄長憂慮,今小弟劉備請往討之。”荊州候劉表聽此大喜,即點三萬軍,與漢興王劉備劉玄德前去討伐張武和陳孫二人。

漢興王劉備劉玄德領命即行,不一日,來到江夏。張武和陳孫二人引兵來迎。玄德與關二爺、張三爺、趙雲出馬在門旗下,望見張武所騎之馬,極其雄駿。漢興王劉備說道:“此必千里馬也。”言未畢,趙雲挺槍而出,徑衝彼陣。張武縱馬來迎,不三合,被趙雲一槍刺落馬下,隨手扯住轡頭,牽馬回陣。陳孫見了,隨趕來奪。張飛大喝一聲,挺矛直出,將陳孫刺死。衆皆潰散。玄德招安餘黨,平復江夏諸縣,班師而回。荊州候劉表親自出郭迎接漢興王劉備入城,設宴爲漢興王劉備等出征將士慶功大行犒賞三軍之道。

卻說劉備月劉表酒至半酣,表曰:“吾弟玄德如此雄才,荊州有倚賴也。但憂南越不時來寇。江東孫堅、北方曹*皆足爲慮。”漢興王劉備聽此說道:“弟有四將,足可委用:使張飛巡南越之境;雲長拒固子城,以鎮曹*;趙雲拒三江,以當孫權。四弟李宇統帥全軍!何足慮哉?”荊州候劉表聽此大喜,欲從其言。蔡瑁告其姊蔡夫人說道:“劉備遣四將居外,而自居荊州,久必爲心腹大患。”蔡夫人乃夜對荊州候劉表說道:“我聞近日荊州之人多與漢興王劉備往來,不可不防之。今容其居住城中,無益,不若遣使他往。”荊州候劉表聽此說道:“吾弟劉備雖然貴爲漢興王,但玄德乃仁人也。不會做此下作之事也!”蔡氏聽此無奈的說道:“只恐他人不似汝心,再者言前者夫君聯合董卓攻取川蜀之事,今董卓雖死,也不得不防劉備不知此事也!。”荊州候劉表聽蔡氏說辭沉吟不答。次日出城,荊州候劉表見漢興王劉備所乘之馬極駿,便問劉備此馬何來之,漢興王劉備便答知乃是張武之馬,荊州候劉表聽此稱讚不已。漢興王劉備見此遂將此馬送與荊州候劉表。荊州候劉表得此馬大喜,騎回城中。蒯越見荊州候劉表騎馬而回問之此馬何來。荊州候劉表說道:“此乃吾弟漢興王劉備劉玄德所送也。”荊越見此說道:“昔先兄蒯良,最善相馬;越亦頗曉。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爲的盧,騎則妨主。張武爲此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荊州候劉表聽其言。次日請漢興王劉備劉玄德飲宴,因此事對劉備言說道:“昨承惠良馬,深感厚意。但賢弟不時徵進,可以用之。敬當送還。”漢興王劉備劉玄德見此起謝荊州候劉表。劉表見此又說道:“賢弟久居此間,恐廢武事。襄陽屬邑新野縣,頗有錢糧。弟引本部軍馬於本縣屯紮久遠,今贈送於賢弟你看何如?”漢興王劉備劉玄德聽此大喜領諾。

次日,漢興王劉備謝別荊州候劉表,引本部軍馬徑往新野城中駐紮。但漢興王劉備方纔出襄陽城門,只見一人在馬前長揖參加劉備道:“公所騎馬,不可乘也。”漢興王劉備劉玄德視之,乃荊州幕賓伊籍,字機伯,山陽人也。玄德忙下馬問之伊籍道:“先生,孤王爲何不能騎乘此馬!請先生賜教!”伊籍見此答漢興王劉備道:“昨聞蒯異度對劉荊州雲:此馬名的盧,乘則妨主。因此荊州候而還漢興王。今漢興王豈可復乘之?”漢興王劉備聽此說道:“深感先生見愛。但凡人死生有命,豈馬所能妨哉!”伊籍拜服漢興王劉備之高見,自此常與漢興王劉備往來,書信交往更是不斷。

自漢興王劉備劉玄德正是接管到新野城之日起,軍民皆喜,政治一新,開始全面推行李宇所踐行的益州新政,新野局面開創出了前所未有之盛事。

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劉禪。是夜有白鶴一隻,飛來縣衙屋上,高鳴四十餘聲,望西飛去。臨分娩時,異香滿室。甘夫人嘗夜夢仰吞北斗,因而懷孕,故乳名阿斗。沒過幾月糜夫人也生子劉永!劉備此時可以說是雙喜臨門!而此時郭嘉也準備與蔡文姬晚婚!但因蔡文姬的父親蔡邑去世,需要守孝三年,所以兩人目前還未完婚!

而此時曹*正統兵北征。漢興王劉備劉玄德見此乃親往荊州求見荊州候劉表!荊州候劉表得知漢興王劉備求見,命人請入!漢興王劉備見了荊州候劉表對劉表獻計說道:“今曹*悉兵北征,許昌異常空虛,若以荊襄之衆,和小弟川蜀之軍!乘間襲之,大事可就也。”荊州候劉表聽此哈哈大笑說道:“曹*豈能是無謀之人,吾料曹*必有防備!如若不成,必然大禍將至!再者言吾坐據九郡足矣,豈可別圖?”漢興王劉備劉玄德聽此默然而出。而荊州候劉表卻邀漢興王劉備入後堂飲酒。酒至半酣,荊州候劉表忽然揚天長嘆。漢興王劉備不知何故便問道:“今兄長何故作此長嘆?”荊州候劉表說道:“吾有心事,未易明言而已。”漢興王劉備見此再欲問時,蔡夫人出立屏後。劉表乃垂頭不語。須臾席散,漢興王劉備見此自歸新野駐紮去了。

而此時至是年冬,聞曹*自柳城回,漢興王劉備甚嘆荊州候劉表之不用其言。忽一日,劉表遣使至,請漢興王劉備赴荊州相會。漢興王劉備未曾防備隨使而往荊州襄陽城而去。而此時正是劉備與劉表兄弟的蜜月期,荊州候劉表也確無相害之心!荊州候劉表親自出了荊州襄陽城三十里接着漢興王劉備,劉備與劉表二人敘禮畢,荊州候劉表與漢興王劉備並馬入了襄陽城!荊州候劉表請漢興王劉備入後堂飲宴;因見四周無人劉表對劉備說道:“近聞曹*提兵回許都,勢日強盛,必有吞併荊襄之心。昔日悔不聽賢弟之言,失此好機會。”漢興王劉備聽此說道:“今天下分裂,干戈日起,機會豈有盡乎?若能應之於後,未足爲恨也。”荊州候劉表聽此說道:“吾弟之言甚當。”相與對飲。酒酣,荊州候劉表忽潸然淚下仰天長嘆。漢興王劉備見此問其故。荊州候劉表說道:“吾有心事,前者欲訴與賢弟,未得其便。”漢興王劉備問道:“兄長有何難決之事?倘有用弟之處,弟雖死不辭。”荊州候劉表說道:“前妻陳氏所生長子劉琦,爲人雖賢,而柔懦不足立事;後妻蔡氏所生少子瓊,頗聰明。吾欲廢長立幼,恐礙於禮法;欲立長子,爭奈蔡氏族中,皆掌軍務,後必生亂:因此委決不下。”漢興王劉備聽此:“自古廢長立幼,取亂之道。若憂蔡氏權重,可徐徐削之,不可溺愛而立少子也。如若蔡氏爲後患,賢弟願一力保之!助兄長掃平後患!”荊州候劉表聽此默然。原來其後娶之妻蔡夫人素疑漢興王劉備劉玄德,凡遇荊州候劉表與漢興王劉玄德談論國家大事,必來竊聽之。

而此是蔡氏夫人時正在屏風後偷聽漢興王劉備與荊州候劉表之言,突然聞聽漢興王劉備劉玄德之言,心甚恨之。而此時漢興王劉備也自知語失,遂起身如廁。因見己身髀肉復生,亦不覺潸然流涕。少頃復入席。荊州候劉表見漢興王劉備劉玄德臉有淚容,便責怪問之劉備。劉玄德揚天長嘆道:“吾劉備往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騎,髀裡肉生。日月磋跎,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荊州候劉表聽此也說道:“吾聞賢弟被困在許昌之時,曾與曹*那廝青梅煮酒,共論英雄;賢弟盡舉當世名士,曹*皆不許,而獨曰天下英雄,惟漢興王與吾曹*耳,以曹*之權力,猶不敢居吾弟之先,何慮功業不建乎?”漢興王劉備劉玄德乘着酒興,失口答荊州候劉表道:“孤王劉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荊州候劉表聞言默然。漢興王劉備劉玄德也自知語失,託醉而起,歸館舍安歇。後人有詩讚漢興王劉備劉玄德道:“曹公屈指從頭數:天下英雄獨使君。髀肉復生猶感嘆,爭教寰字不三分?”卻說劉表聞玄德之語,口雖不言,心懷不足,別了漢興王劉備,退入內宅。蔡夫人進讒言於荊州候劉表道:“適間我於屏後聽得劉備之言,甚輕覷人,足見其有吞併荊州之意。更者言,漢興王劉備之手下,李宇爲萬軍統帥!連曹*曹孟德也稱其爲不世之奇才。戰神二字當之無愧!關公與張飛、趙雲、徐晃、張遼、張任、武安國都乃當代名將,更有郭嘉、陳宮。田豐、盧植等人輔佐!今三分天下漢興王劉備已佔三分之一,兵精糧足也!今若不除,必爲後患也。”荊州候劉表聽完蔡氏之言便不答,但只搖頭而已。蔡氏乃密召其兄長蔡瑁入見,商議此事。蔡瑁言道:“請漢興王劉備先就館舍殺之,然後告知主公。如此萬事大吉也”蔡氏見此然其言。蔡瑁見此乃告辭其妹蔡氏而出自回軍營準備而去,到底蔡瑁和蔡氏詭計能否得逞?而漢興王劉備劉玄德最後性命如何?請看下章分解!

第113章 王衝的身份!第194章 追擊!第225章 御駕親征!第14章 周瑜來了!第96章 丞相大將軍!第172章 神人管輅第54章 出了漢奸?第202章 捷報頻傳!第5章 破賊第111章 虎口拔牙!第100章 零二章 馬超vs夏侯淵(二)第10章 進宮見駕第27章 關二爺日強三關!第51章 董襲傳令!第13章 戰前部署!第36章 隴西大捷(下)第22章 潘璋之死!第86章 虎牢關之戰!第38章 安定之戰的部署!第57章 誘敵深入!第3章 陸遜登場!第47章 二劉聯盟!第21章 郭嘉的姻緣!第177章 狼煙再起!第6章 三顧茅廬(一)第193章 趙雲出戰!第9章 虎口拔牙爲徐晃!!!!第79章 慶功晚會!第124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74章 二人世界!第45章 國喪!第二白二十八章 最後的準備第87章 激戰!第77章 魯肅的無奈!第114章 四面合圍!第80章 盡興而歸!第142章 父子反目!第109章 朝廷動盪!第64章 李宇顯危!第180章 老將爲先!第26章 趙雲VS甘寧!第34章 諸葛說周郎!第227章 滅吳!第70章 馬超VS曹操!第174章 密議第155章 王太子!第24章 全殲漢中軍!第23章 周瑜的覺醒!第180章 老將爲先!第30章 關二爺智收申耽!第16章 虎威趙雲!第78章 李宇兵進長安!第8章 中計了!第51章 涇陽郡之戰!第126章 真像暴露!第6章 張飛闖營!第二白零五章 老將威武第10章 大勝董卓軍!第18章 曹操大戰呂奉先!第60章 可敢過第80章 李宇的無奈!第155章 王太子!第75章 定都長安!第69章 雪痕之戰!第19章 激戰!第3章 趙雲和馬雲祿的故事!第69章 雪痕之戰!第15章 李宇率軍出益州,威逼孫劉罷手言和!第3章 黃巾之亂第111章 虎口拔牙!第195章 全線出擊!第84章 三軍會和!第159章 口誤引發的血案第231章 三劍客!第112章 飛龍騎兵!第54章 合圍之勢!第21章 裝甲重步兵登場!第108章 李宇VS曹操第8章 趙雲奮勇戰溫侯!第187章 虎賁張任!第89章 張飛建功!第184章 血流成河!第191章 平陽之戰!第16章 虎威趙雲!第45章 國喪!第213章 混戰開始!第6章 天生郭嘉!第108章 漢興王劉備病重!第221章 誰與爭鋒!第25章 妙哉周公瑾!第44章 我不是小鳳仙!第69章 攻心戰!第97章 夏侯淵出征!第67章 討價還價(二)第3章 黃巾之亂第172章 神人管輅第9章 荊州亂局!第112章 亂局迭起!第145章 突變!第67章 討價還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