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曹操大戰呂奉先!

且說來使回徐州,入城見陶謙,呈上書札,言曹兵已退。掏謙大喜,差人請孔融、田楷、郭優之等赴城大會。飲宴既畢,陶謙請郭優之於上座,拱手對衆曰:“老夫年邁,今幸得,漢興王書信勸解,漢興王乃帝室之青,德廣才高,可領徐州。老夫情願乞閒養病。把徐州讓於漢興王!”郭優之見此說道:“今大王和李元帥令某來勸和,爲義也。今無端據而有之,天下將以漢興王爲無義人矣。”孔融在旁也說道:“今漢室陵遲,海宇顛覆,樹功立業,正在此時。徐州殷富,戶口百萬,漢興王領此,不可辭也。”郭優之說道:“今大王行事仁義爲先!此事決不敢應命。”陳登在旁也勸說道:“陶府君多病,不能視事,明公勿辭。”郭優之說道:“袁公路四世三公,海內所歸,近在壽春,何不以州讓之?”孔融說道:“袁公路冢中枯骨,何足掛齒!今日之事,天與不取,悔不可追。”郭優之堅執不肯。陶謙泣下曰:“君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陶謙推讓再三,郭優之只是不受。原來李宇也想到可能陶謙會讓徐州,但雖然可得徐州,但大軍怎麼過去呢?兩線作戰,必讓劉備軍在風口浪尖之上,所以李宇和劉備郭嘉、陳宮等人再三商議,不要徐州,可得天下民心!可讓仁義之名廣佈天下!比得徐州更能收的天下赤子之心!

卻說曹*回軍,曹仁接着,言呂布勢大,更有程昱爲輔,兗州、濮陽已失,其鄄城、東阿、範縣三處,賴荀彧和陳羣二人設計相連,死守城郭。曹*見此說道:“吾料呂布有勇無謀,不足慮也。”教且安營下寨,再作商議。呂布知曹*回兵,已過滕縣,召副將薛蘭、李封說道:“吾欲用汝二人久矣。汝可引軍一萬,堅守兗州。吾親自率兵,前去破曹。”二人應諾。程昱見此急入見呂布說道:“將軍棄兗州,欲何往乎?”呂布說道:“吾欲屯兵濮陽,以成鼎足之勢。”程昱見此勸諫道:“將軍差已。薛蘭必守兗州不住。——此去正南一百八十里,泰山路險,可伏精兵萬人在彼。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道而進,待其過半,一擊可擒也。”呂布不以爲意說道:“吾屯濮陽,別有良謀,汝豈知之!”遂不用程昱之言,而用薛蘭守兗州而行。曹*兵行至泰山險路,荀攸說道:“且不可進,恐此處有伏兵。”曹*笑道:“呂布無謀之輩,故教薛蘭守兗州,自往濮陽,安得此處有埋伏耶?教曹仁領一軍圍兗州,吾進兵濮陽,速攻呂布。”程昱聞曹兵至近,乃獻計說道:“今曹兵遠來疲睏,利在速戰,不可養成氣力。”呂布更是不聽程昱的計謀說道:“吾匹馬縱橫天下,何愁曹*!待其下寨,吾自擒之。”

卻說曹*兵近濮陽,下住寨腳。次日,引衆將出,陳兵於野。曹*立馬於門旗下,遙望呂布兵到。陣圓處,呂布當先出馬,兩邊排開衆多健將分列左右:郝萌、曹性、魏續、侯成。呂布軍五萬,鼓聲大震。曹*指呂布而言道:“吾與汝自來無仇,何得奪吾州郡?”呂布哈哈大笑說道:“漢家城池,諸人有分,偏爾合得?”便叫郝萌出馬搦戰。曹軍內樂進出迎。兩馬相交,雙槍齊舉。戰到三十餘合,勝負不分。夏侯惇拍馬便出助戰,呂布陣上侯成和曹性截住廝殺。惱得呂布性起,挺戟驟馬,衝出陣來。夏侯惇、樂進皆走,呂布掩殺,曹軍大敗,退三四十里。呂布自收軍回營。

曹*輸了一陣,回寨與諸將商議。于禁說道:“某今日上山觀望,濮陽之西,呂布有一寨,約無多軍。今夜彼將謂我軍敗走,必不準備,可引兵擊之;若得寨,呂布軍必懼:此爲上策。”曹*從其言,帶曹洪、李典、毛玠、呂虔、于禁、典韋六將,選馬步二萬人,連夜從小路進發。

卻說呂布於寨中勞軍。程昱說道:“西寨是個要緊去處,倘或曹*襲之,奈何?”呂布不以爲意說道:“他今日輸了一陣,如何敢來!”陳宮勸諫道:“曹*是極能用兵之人,須防他攻我不備。”呂布見此乃撥魏續和侯成引兵往守西寨。

卻說曹*於黃昏時分,引軍至西寨,四面突入。寨兵不能抵擋,四散奔走,曹*奪了寨。將及四更,魏續和侯成方引軍到,殺將入來。曹*自引軍馬來迎,正逢和魏旭和侯成,三軍混戰、將及天明,正西鼓聲大震,人報呂布自引救軍來了。曹*棄寨而走。背後魏續和侯成趕來;當頭呂布親自引軍來到。于禁、樂進雙戰呂布不往。曹*無奈望北而行。山後一彪軍出:左有曹性,右有郝萌。曹*使呂虔、曹洪戰之,不利。曹*無奈只得望西而走。忽又喊聲大震,一彪軍至:程昱親自引軍攔住去路。衆將死戰,曹*當先衝陣。梆子響處,箭如驟雨射將來。曹*不能前進,無計可脫,大叫:“誰人救我!”馬軍隊裡,一將踊出,乃典韋也,手挺雙鐵戟,大叫:“主公勿憂!”飛身下馬,插住雙戟,取短戟十數枝,挾在手中,顧從人曰:“賊來十步乃呼我!”遂放開腳步,冒箭前行。呂布軍數十騎追至。從人大叫道:“十步矣!”典韋繼續吼道:“五步乃呼我!”從人又叫道:“五步矣!”典韋乃飛戟刺之,一戟一人墜馬,並無虛發,立殺十數人。衆皆奔走。典韋復飛身上馬,挺一雙大鐵戟,衝殺入敵羣而去,程昱手下衆將士不能抵擋,各自逃去。典韋殺散敵軍,救出曹*。衆將隨後也到,尋路歸寨。看看天色傍晚,背後喊聲起處,呂布驟馬提戟趕來,大叫:“*賊休走!”此時人困馬乏,大家面面相覷,各欲逃生。

曹*此時亡魂皆冒,正慌忙逃走間,正南上一彪軍到,乃夏侯惇引軍來救援,截住呂布大戰。鬥到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曹*回寨,重賞典韋,加爲領軍都尉。

卻說呂布到寨,與程昱商議。程昱建議道:“濮陽城中有富戶田氏,家僮千百,爲一郡之巨室;可令彼密使人往*寨中下書,言‘呂溫侯殘暴不仁,民心大怨。今欲移兵黎陽,止有侯成在城內。可連夜進兵,我爲內應’。曹*若來,誘之入城,四門放火,外設伏兵。曹*雖有經天緯地之才,到此安能得脫也?”呂布從其計,密諭田氏使人徑到曹*營寨。曹*因新敗,正在躊躇,忽報田氏人到,呈上密書,密書寫道:“呂布已往黎陽,城中空虛。萬望速來,當爲內應。城上插白旗,大書‘義’字,便是暗號。”曹*見書大喜說道:“天使吾得濮陽也!”重賞來人,一面收拾起兵。荀攸建議道:“布雖無謀,但程昱多計。只恐其中有詐,不可不防。明公欲去,當分三軍爲三隊:兩隊伏城外接應,一隊入城,方可。”曹*從其言,分軍三隊,來至濮陽城下。

曹*先往觀之,見城上遍豎旗幡,西門角上,有一“義”字白旗,心中暗喜。是日午牌,城門開處,兩員將引軍出戰:前軍侯成,後軍郝萌。曹*即使典韋出馬,直取侯成。侯成抵敵不過,回馬望城中走。典韋趕到吊橋邊,郝萌亦攔擋不住,都退入城中去了。數內有軍人乘勢混過陣來見曹*,說是田氏之使,呈上密書。約雲:“今夜初更時分,城上鳴鑼爲號,便可進兵。某當獻門。”曹*撥夏侯惇引軍在左,曹洪引軍在右,自己引夏侯淵、李典、樂進、典韋四將,率兵入城。李典說道:“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先入城去。”曹*怒吼道:“我不自往,誰肯向前!”遂當先領兵直入。

時約初更,月光未上。只聽得西門上吹贏殼聲,喊聲忽起,門上火把燎亂,城門大開,吊橋放落。曹*爭先拍馬而入。直到州衙,路上不見一人,曹*知是中計,忙撥回馬,大叫:“退兵!”州衙中一聲炮響,四門烈火,轟天而起;金鼓齊鳴,喊聲如江翻海沸。東巷內轉出侯成,西巷內轉出郝萌,夾攻掩殺。曹*奔走北門而逃,道傍轉出魏旭、曹性,又殺一陣。曹*見不得逃脫急走南門,程昱率兵攔住。典韋怒目咬牙,衝殺出去。程昱軍將士抵擋不住倒走出城。典韋殺到吊橋,回頭不見了曹*,翻身復殺入城來,門下撞着李典。典韋問李典道:“主公何在?”李典也說道:“吾亦苦尋不見。”典韋說道:“汝在城外催救軍,我入去尋主公。”李典去了。典韋殺入城中,尋覓不見;再殺出城壕邊,撞着樂進。樂進也問典韋道:“主公何在?”典韋答道:“我往復兩遭:尋覽不見。”樂進見此說道:“同殺入去救主!”兩人到門邊,城上火炮滾下,樂進馬不能入。典韋冒煙突火,又殺入去,到處尋覓曹*。

卻說曹*見典韋殺出去了,四下裡人馬截來,不得出南門;再轉北門,火光里正撞見呂布挺戟躍馬而來。曹*以手掩面,加鞭縱馬竟過。呂布從後拍馬趕來,將戟於曹*盔上一擊,問道:“曹*何在?”曹*反手一指說道:“前面騎黃馬者是他。”呂布聽說,棄了曹*,縱馬向前追趕。曹*撥轉馬頭,望東門而走,正逢典韋。典韋擁護曹*,殺條血路,到城門邊,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典韋用戟撥開,飛馬冒煙突火先出。曹*隨後亦出。方到門道邊,城門上崩下一條火樑來,正打着曹*戰馬後胯,那馬撲地倒了。曹*用手託樑推放地上,手臂鬚髮,盡被燒傷。典韋回馬來救,恰好夏侯淵亦到。兩個同救起曹*,突火而出。曹*乘淵馬,典韋殺條大路而走。直混戰到天明,*方回寨。

此時曹*視聽十萬人馬已丟四五已,全軍將士士氣低迷!

衆將見曹*安然返回,盡皆拜伏於地向曹*問安,曹*仰面哈哈大笑道:“今朝吾誤中匹夫之計,他日吾必當報之!”荀彧問曹*道:“主公如今計可速發,不然敗局難回已。”曹*呵呵一笑道:“今朝我等只將計就計:詐言我被火傷,已經身死。呂布聽得此消息必然引兵來攻打營寨。我伏兵於馬陵山中,候其兵半渡而擊之,呂布必可擒矣。”荀攸聽此說道:“主公真乃良策也!”於是令軍士掛孝發喪,詐言曹*此戰身死。早有人來濮陽報呂布,說曹*被火燒傷肢體,到寨身死。呂布不聽程昱建議隨點起軍馬,殺奔馬陵山來。將到曹*寨,一聲鼓響,伏兵四起。呂布死戰得脫,折了好些人馬;敗回濮陽,堅守不出。

是年蝗蟲忽起,食盡禾稻。關東一境,每谷一斛,直錢五十貫,人民相食。曹*因軍中糧盡,引兵只得退回鄄城暫住。呂布亦引兵出屯山陽就食。因此二處權且罷兵。

卻說陶謙在徐州,時年已六十三歲,忽然染病,看看沉重,請陳圭和陳登父子二人前來議事。陳登說道:“曹兵之去,止爲呂布襲兗州故也。今因歲荒罷兵,來春又必至矣。府君此時應當早有防備!另外如今主公病情越重,百年之計還應當早做準備!”陶謙聽後也覺有理,一面使人來小沛整頓兵馬以防曹*:一面請徐州城內文武百官前來商議身後之事誰來即位徐州。徐州境內文武百官得知陶謙病重不敢怠慢迅速前往徐州城前來議事,陶謙教請文武入臥內。文武問安畢,陶謙說道:“請諸公來,不爲別事:止因老夫病已危篤,朝夕難保;萬望諸公可憐我陶家城池爲重,共同輔助我之子嗣,老夫死亦瞑目矣!”陳登見此說道:“君有二子,不知傳位於何人?”掏謙說道:“長子商,次子應,其才皆不堪任。老夫死後,猶望諸公教誨,令長子陶商掌州事次子掌軍事。陳登和陳桂父子可輔助之!”陳登說道:“元龍一身安能當此佐助幼主之大任?”陶謙說道:“某舉一人,可爲公輔:系北海人,姓孫,名乾,字公祐。此人可使爲從事。”陶謙以手指心而死。衆軍舉哀畢!

第二白零七章 龐統與郭嘉的計策第124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8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1章 艱難的等待!第154章 劉備的煩惱!第83章 故技重施第140章 最後一戰!第173章 亂起第94章 荀彧的計策!第57章 誘敵深入!第20章 呂布逃亡!第230章 無敵風火輪!第25章 授旗出征!第33章 李宇戰白帝!第159章 口誤引發的血案第148章 王星的結局第158章 指點迷津(下)第22章 李宇疑兵瞞董卓,劉備大勝漢中軍!第105章 回憶!第10章 軍師初掌兵!第38章 迴轉東第95章 曹操要升官了!第95章 一個噩夢!第48章 最後的部署!第51章 樊城之戰!第10章 進宮見駕第91章 如此禮遇!第18章 關公劫營遭包圍,李宇二遇呂奉先!第25章 諸葛亮的構想!第217章 雁門關之戰!第3章 決戰——天水城危急第68章 事出意外!第38章 安定之戰的部署!第34章 諸葛說周郎!第2章 桃園結義第9章 虎口拔牙爲徐晃!!!!第9章 虎口拔牙爲徐晃!!!!第46章 再此改革!第176章 決心以下!第23章 周瑜的陰謀!第92章 一字並肩王!第81章 金批令箭!第41章 文武雙全趙子龍!第92章 一字並肩王!第108章 李宇VS曹操第80章 李宇的無奈!第63章 魯肅過江!第3章 決戰——天水城危急第一百一十一 掌亂局第122章 大捷(下)第43章 王雪掛帥!第58章 震動東第224章 魏國的落幕(上)第17章 李宇轅門學溫候,郭嘉無奈請密旨!第23章 周瑜的覺醒!第21章 郭嘉的姻緣!第42章 呂蒙論道(二)第11章 曹操圖荊州!第67章 討價還價(二)第44章 我不是小鳳仙!第138章 漢興王到!第10章 ——血戰董卓!第185章 出擊!第200章 畢其功於一役(下)第67章 一支鐵軍!第2章 孫權的艱難!第3章 徐庶來投!第1章 天下英主第52章 兩難之地!第60章 江東的對策!第192章 平陽之戰(下)第27章 劉備到來!第27章 關羽VS呂布!第11章 曹操圖荊州!第4章 決戰——雙張稱雄第158章 指點迷津(下)第22章 李宇疑兵瞞董卓,劉備大勝漢中軍!第223章 五弟子龍!第40章 險局開始!第149章 清者自清!第93章 老曹怒了!第52章 兩難之地!第34章 孫劉爭南郡!第159章 口誤引發的血案第28章 關二爺冒險用計!第64章 涇陽郡之戰(中)第63章 魯肅過江!第31章 周瑜佈陣!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80章 李宇的無奈!第49章 袁術的末日!第225章 魏國的落寞(下)第134章 亂戰!第19章 許褚戰呂布!第27章 關二爺日強三關!第77章 兄弟情誼!第46章 涼州的歸屬!第232章 悲壯的漢獻帝!第45章 國喪!第229章 天羅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