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深謀遠慮

“啊?”

荀彧吃了一驚,倒不是錦盒當中有刀劍之類的東西,當年秦國的戰神白起反對攻打邯鄲城,結果被降爲小卒,秦昭襄王還是不打算放過他,又命人送給白起一柄短劍。白起明白了秦昭襄王的意思,於是乎刎頸自殺。

只見得在錦盒當中,是一隻空碗,當真讓人摸不着頭腦。

其實曹操很愛玩這一套把戲,諸如他和楊修的故事中,在門上寫活表示門太闊,在酥上寫“一合酥”,令衆人分食之。

就連遠在江東的太史慈都收到了曹操的暗示:當時太史慈奉孫策之命,爲建昌都尉節制南方,抗擊劉磐入侵,威名赫赫。而曹操給他送的禮物是一味藥材“當歸”,暗示他應當北上歸附自己。

而這隻空碗,碗是吃飯的器具,空碗也就代表着沒飯吃。

荀彧不敢置信的託着錦盒,良久之後忍不住淚流滿面。

“荀彧今日,終無漢祿可食矣!”

荀彧長嘆一聲,將錦盒放下,手掌抓向一支小盒。

建安十五年四月,尚書令荀彧身染重疾,因而暴斃,丞相曹操與天子劉辯痛苦不已,追荀彧生前功勞,將其追封爲太傅,追贈潁侯。

五月,羣臣進勸,求封丞相曹操爲齊公,天子准許。而操三讓之,方纔勉強答應,天子劉辯賜予九錫,親自加封爲齊公,以東萊、北海等七郡爲齊國封地,貴不可言。

洛陽。

“荀彧死了,曹操受封爲齊公,唉...”劉燁長嘆一聲,縱觀三國風雲,忠貞無二的漢臣何其少也,所謂的關東十八路諸侯聯軍,無一不是野心勃勃之輩。即便是一心興復漢室的劉備,也在最後關頭自立爲帝,真正能稱得上是漢臣的,恐怕也就只有一個荀彧,用自己的生命來阻攔曹操僭位。

“文若乃真君子也,文武百官爭相勸進,而唯獨文若獨力阻攔,喝罵程昱,真丈夫也!”郭嘉感嘆道:“惜哉文若,哀哉文若啊!”

郭嘉和荀彧兩人的關係十分不錯,兩人都是潁川人,而且都曾在袁紹帳下任職。而等到戲志纔去世後,曹操詢問荀彧,誰還能夠爲自己謀劃軍事,荀彧毫不猶豫的便推薦了郭嘉,而郭嘉和曹操兩人一見如故,如魚得水,荀彧對於郭嘉的“爭寵”卻是一點都沒有嫉妒,依舊是盡心極力的輔佐曹操。

賈詡雖然和荀彧關係不深,但是也忍不住讚歎道:“荀彧的確是個漢臣,可惜與曹操不相容啊。”

郭嘉忽然想起來了什麼,忍不住站起身來,對劉燁彎腰拜倒,以頭搶地。

“奉孝你這是做什麼?”劉燁見到郭嘉忽然行此大禮,自然是吃了一驚,急忙想要上前把郭嘉扶起來。

“請秦公答應嘉一事,否則嘉不能起。”郭嘉鄭重道。

“孤答應你就是,何須如此?”劉燁怪罪道。

被封爲侯,便可以稱孤道寡,更何況如今劉燁的爵位已經是公,只在天子、王兩級之下,遠遠超出侯,自然可以自稱爲孤。

郭嘉嘆道:“公達乃是文若之侄,兩人性格頗爲相似,若是秦公將來...只恐公達亦會如同文若一般,請秦公無論如何,保住公達。”

荀攸雖然比荀彧大十幾歲,但卻是荀彧的侄子,而且不是一般的侄子,是真的關係很近。不像是曹仁和曹洪,雖然都是曹操的兄弟,但只是曹操的族弟,並非親兄弟,那個和曹嵩一道被殺的曹德才是曹操的親弟弟。

荀彧死了,郭嘉不希望和荀彧性格相似的荀攸也遭到如此下場。實際上,早在曹操封公之前,荀攸便去世了,否則搞不好叔侄兩人要一道走黃泉路了。

劉燁一愣,隨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孤當奉孝要說什麼,原來如此。”

劉燁正色道:“奉孝放心,公達乃是孤起兵之元老。孤在此立誓,若有加害公達以及卿等,則天譴之!”

郭嘉感動道:“多謝秦公!”

而一旁的諸多謀士也有些感動,雖然不知道將來劉燁會不會如同劉邦一般“狡兔死走狗烹”,不過至少肯做出這個承諾,已經是極爲難得了。而且古代越是地位高貴的人,便越不能信口開河,正所謂“天子無戲言”,劉燁既然敢說,自然也就有信心做到。

劉曄緩緩道:“秦公,如今曹操派遣刺客刺殺秦公,又敢自稱齊公,實在是大逆不道,我軍可以此爲理由,率軍討伐曹操,匡正天下!”

經過長達二十年的東征西戰,董卓、袁術、袁紹、劉璋、劉表、孫權、公孫度等等無數諸侯都已經身死國滅,整個漢朝十三州只剩下了劉燁和曹操。劉燁帳下的文武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如今洛陽朝廷不管是聲威、兵力還是人口都壓過彭城朝廷一頭,此時還不出兵,更待何時?

劉燁卻是搖了搖頭:“不可,一來馬上便是夏季,天氣炎熱,士卒征戰定然叫苦連天,困苦不堪;二來我軍剛剛經歷了幾場區域性戰事,糧草損失不少,此刻恐非討平曹操之良機。”

“依我之見,倒不如等到夏季秋收,糧草豐收之後,趁着秋高氣爽的爽朗天氣,再趁勢進兵,一舉蕩平曹軍,匡正天下!”劉燁沉聲道。

“可是秋季再過三月,便是冬季,那時恐怕更不利於征戰吧?”郭嘉反對道:“而且遼東苦寒,冬季更是難以進取。”

遼東也就是今遼寧地區,當然天氣寒冷,三國時期公孫家能夠盤踞遼東多年,隋煬帝發動全國兵馬三徵遼東盡皆失敗,都和天氣原因不無關係。

“無妨,從現在開始便爲士卒們縫製冬衣,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劉燁吩咐道。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將會在中原地區迎來一場影響深遠的旱災,如果糧草不夠,不單單是不足以軍用,而且無法救濟百姓,所以劉燁這纔沒有下令全軍出擊。

聽到劉燁如此深謀遠慮,帳下文武無不佩服,而這時門外一名衛士衝了進來,大喊道:“有人求見秦公!”

第910章 圍點打援第402章 逼問糧倉第410章 左衝右突第230章 朝廷封賞第96章 百步送人頭第385章 苦戰半日第773章 江東軍的危機第759章 發兵動向第283章 侵略如火第219章 大捷第319章 北伐動員第835章 十萬大軍第745章 堅守不出第120章 波才督軍第516章 水戰序幕第551章 人中呂布第271章 羌人復叛第513章 覲見天子第886章 夜戰曹軍第605章 面見蹋頓第35章 主動出擊第744章 僞裝之計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23章 慕名而來第996章 步度根第587章 張允出馬第251章 鴻門宴第896章 陷入苦戰第70章 一夫當關第272章 首戰破敵第542章 河北首戰第851章 長沙暗流第658章 東西二帝第813章 張任來也第911章 淮南諸軍第787章 兩軍對壘第570章 甄家怨女第502章 無可奈何第742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568章 毋極甄家第560章 固若金湯第83章 守株待兔第335章 形勢嚴峻第763章 逃竄的江東軍第753章 潰圍第586章 甘寧歸順第77章 董卓主北軍第808章 壯士斷腕第420章 局勢平穩第566章 君臣商議第736章 秒纔出擊第38章 兵臨城下第660章 州郡之才第458章 勸降賊軍第828章 驕傲的孟獲第729章 霹靂車第753章 潰圍第809章 所向無前第336章 衝鋒陷陣第474章 大張聲勢第185章 軍中無糧第263章 血戰得脫第466章 萬民請願第773章 江東軍的危機第335章 形勢嚴峻第824章 張任赴死第586章 甘寧歸順第834章 坐不住的公孫度第88章 臨丘眺望第331章 猛將無雙第626章 所見所聞第74章 師徒話別第667章 小霸王含恨第664章 洛神凌波第894章 防禦反擊第341章 落下帷幕第672章 美周郎來了第106章 橫衝直撞第36章 以戰養戰第874章 窮途末路第531章 壺關告急第97章 聽從調遣第140章 張角病死第127章 內外夾擊第304章 董卓遷都第293章 董旻督軍第325章 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時第521章 公孫瓚敗亡第968章 形勢瞭然第53章 圍魏救趙第547章 周郎定策第153章 引兵第843章 顏良之死第675章 先鋒趕到第1014章 廣陵郡第270章 利誘羌人第425章 僵持一時第198章 募兵令第220章 耿鄙遺言第552章 三進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