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故布疑兵

王祥大喜,便抱着這條鯉魚回去,給母親做魚湯喝。

再一個則是著名的“孟宗哭竹”,講的是吳國的官員孟宗,老母臥病在牀,想要吃鮮嫩的竹筍,但是當時並非出竹筍的時節。

孟宗無可奈何之下,抱着竹子嚎啕大哭,結果天地被其孝心感動,地面開裂,冒出新鮮的竹筍,孟宗大喜之下便抱着竹筍回家。

而除了這二十四孝之外,三國時期的許多文官武將都十分孝順,比如東吳大將太史慈,因爲北海太守孔融曾幫助過母親,便奉命前來幫助孔融,面對數萬黃巾軍都怡然不懼。

而徐庶同樣也是一個孝子,本來他爲劉備效力,可謂如魚得水,結果就因爲老母被曹操拿捏住,徐庶只好投奔曹操麾下。

此刻聽到劉燁對自家老母的賞賜如此豐厚,徐庶自然是大爲感動,大有一種爲劉燁效死的感情。

“元直,不要耽擱了,快快出擊!”

于禁與徐庶兩人爲領軍之將,帶着上萬兵馬,作爲數萬西涼大軍的先鋒,死死追擊在曹操的身後。

...

“丞相,爲何我軍徑直往徐州去?”

一旁的夏侯淵不解道:“元讓不是被劉玄德圍困在壽春麼?我軍難道不南下去解救元讓麼?”

當日曹操之所以撤兵,除了奇襲虎牢關的計劃失敗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得到情報,夏侯惇被劉備率軍圍困在壽春。

夏侯惇和曹操的感情相當牢固,而且淮南地理位置十分緊要,乃是連接江東和徐州的紐帶。萬一淮南丟失,曹軍的領地便被從中分爲兩截,西涼軍便可以各個擊破。因此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淮南絕對都不能丟失。

但是曹軍卻只管朝着徐州方向撤退,怎麼不往淮南方向增兵呢?夏侯淵感到很不解。

“妙才放心,本相已經派遣子丹領軍三千前往淮南,足以解圍。”曹操解釋道。

“什麼?三千人?丞相,據說劉備的豫州軍有三萬人吶!”夏侯淵吃了一驚:“況且子丹這麼年輕,劉玄德、關雲長和張翼德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將,只給他三千人怕是不夠吧?”

曹操微微搖頭:“妙才,你當真以爲元讓在壽春毫無還手之力麼?”

“我軍再淮南部屬重兵,便是元讓在淮水戰敗,麾下軍力依然與劉備軍總數接近,因此本相派出子丹,打出我中軍旗號,故佈疑陣。壽春城中守軍得知本相親自領兵到來,必定士氣振奮,而劉備肯定會退兵。”

“別看子丹年輕,但是他熟讀兵書,此番並不與劉備正面交戰,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相信他能勝任。”曹操道。

夏侯淵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丞相當真是神機妙算,我不及也。”

曹操點頭道:“嗯,傳令全軍向徐州方向撤退,準備在薛縣狙擊西涼軍!”

...

淮南,當塗縣以北二十里。

只見得三千步騎行進在官道之上,大張旗鼓的打出了“曹”字旗號,旗幟陣仗明顯便是曹操親自出巡,聲勢浩大。

“前面便是當塗縣了吧?”曹真開口道。

“正是,都尉。”一旁的軍司馬恭敬道。

“汝持我將令,去見當塗縣令!”曹真喝令道:“命他發城中民壯五千,穿上衣甲,快!”

“喏!”軍司馬領命,一騎絕塵而去。

曹真則是思索道:待會到曲陽縣再發五千民壯,如此一來便是一萬三千人,再命人多造金鼓旗幟,不難擺出兩萬大軍的聲勢,劉備應該會知難而退了吧?

...

“大哥,大哥!”

張飛大呼小叫的闖入營中,劉備不由得眉頭一皺,訓斥道:“三弟,不要這麼風風火火的,有什麼事說便是。”

“嘿嘿。”張飛撓了撓頭髮,道:“大哥,曲陽方向有大隊曹軍到來,人數在萬人至兩萬人之間,而且好像是曹操親自領軍。”

“什麼?曹賊親自領軍?”

劉備聞言也不由得一震,曹軍之中任何一將單獨領兵而來,他都不怕,可要是曹操親自領兵而來,他不由得忌憚三分。

關羽輕捋長鬚,也不由得皺眉道:“大哥,如果是曹操親自領兵而來,此戰很難獲勝。光是曹操便有近兩萬人,這壽春內外還有兩萬餘人,加起來便是四萬餘人,若是裡外夾擊之下,只恐我軍前功盡棄,淮水之戰也就白打了。”

如今夏侯惇被圍困在壽春城中,但是依然有近萬人,而在城外則是駐紮着朱靈、路昭、棗抵、任俊等四路兵馬一萬餘人。本來這兩路大軍一內一外,成掎角之勢便很難應對,若是攻打壽春城,則朱靈、路昭等人肯定不會坐視不管;若是攻打城外兵馬,夏侯惇肯定也會抓住戰機,加以策應。

而如今,又多出一個曹孟德和兩萬曹軍,不管是在兵力還是形勢上,豫州軍都落入了下風之中。

詳細思索一陣,劉備喟然嘆道:“罷了,暫且退兵吧,此戰擊敗夏侯惇,殺傷曹兵萬餘人,已經是難得的大勝,如果再與曹軍激戰,萬一失敗,則前功盡棄。”

劉備前半生打的敗仗也不在少數,因此他心態很好,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這三萬豫州軍乃是三兄弟在豫州苦心操練數年,好不容易攢起來的家底,萬一真的落敗,後果自然不必多說。

“我支持大哥的決定,等到將來大將軍發起攻勢,我軍現在保留實力,將來就可以率軍傾巢而出,再撲淮南。”關羽贊同道:“夏侯惇此戰被我軍擊敗,便如同驚弓之鳥,將來再有一戰,勝利還會屬於我軍。”

“唉,俺不管了,既然兩位兄長都要退兵,那便退兵吧。”

張飛道:“兩位兄長領兵先走,俺領五千兵馬斷後,萬一曹軍來追,俺便讓他們嚐嚐厲害!”

“嗯,雖然我軍撤退,但是總不可能一無所獲。”劉備沉聲道:“我軍可以趁勢將壽春以西的百姓遷到汝南郡境內,損耗曹軍的實力。”

關羽點點頭:“大哥說的不錯。”

第1010章 曹休奇襲第895章 虎豹騎,突擊!第711章 曹軍出擊第663章 萬年有孕第750章 意想不到第496章 袁術竄逃第6章 拳術立威第760章 壯士斷腕第877章 兵臨長江第377章 不告而別第876章 平定襄陽第560章 固若金湯第876章 平定襄陽第787章 兩軍對壘第594章 虛張聲勢第420章 局勢平穩第663章 萬年有孕第282章 進擊的董卓第763章 逃竄的江東軍第45章 黃巾猛將第734章 興師問罪第370章 無可奈何第51章 遠道而來的幽州軍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206章 友軍變敵軍第670章 江東大變第391章 徐和出兵第393章 鐵騎突擊第78章 爾等白身?第234章 前後夾擊第446章 疲敵之計第115章 鐵桶合圍第510章 高寵北上第826章 孟獲的野心第960章 袁紹之死第945章 防禦反擊第164章 臨涇之戰(1)第125章 定策破賊第364章 臨機決斷第328章 白波賊降第719章 益州地形圖第555章 堅守鄴城第446章 疲敵之計第411章 西涼鐵騎第799章 裡外私通第603章 困境無謀?第696章 騎兵之鋒第7章 斬車騎第840章 袁譚掣肘第909章 進逼壽春第653章 少帝東出第125章 定策破賊878章 後院起火第114章 視死忽如歸第789章 包圍江州第708章 陣前責將第1023章 終焉之戰第222章 王國出兵第77章 董卓主北軍第474章 大張聲勢第909章 進逼壽春第840章 袁譚掣肘第282章 進擊的董卓第733章 張魯投降第725章 自作聰明第986章 主動示弱第765章 前後夾擊第765章 前後夾擊第29章 成羣結隊第88章 臨丘眺望第329章 飛將出兵第93章 連破十三營第512章 商議水師第455章 天下大勢第742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651章 退保幽州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205章 內鬼黃衍。第717章 張鬆請命第579章 空城草人第97章 聽從調遣第586章 甘寧歸順第192章 萬箭齊發第97章 聽從調遣第983章 甘寧逞威第250章 靈帝駕崩第213章 馬騰堅守第374章 甕中捉鱉第279章 曹操舉兵第773章 江東軍的危機第406章 放火殺人時第161章 收穫頗豐第71章 傳檄而定第1021章 難以維繫第307章 相互算計第480章 定策破敵第299章 力挽狂瀾?第403章 正直的沮授第849章 圍而不攻第611章 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