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圍而不攻

踏踏踏!

數千鐵騎奔馳在地面之上,碩大的馬蹄踐踏在地面之上,彷彿是雷神的戰車駛過大地,要將一切都踩成粉碎。

這支鐵騎部隊人數足足有三千多人,哪怕是在北地也是一支十分了不得的騎兵力量,要知道在平原之上,騎兵衝鋒發揮出來的威力,足以擊敗十倍之敵!

這隻鐵騎打着一杆公孫旗號,中間簇擁着一人,全身披掛,嘴角有兩抹小鬍子顯示出他的權威,眉峰如刀,很顯然是一位久居上位的決策者。

“公孫府君到!”

一名先鋒騎士從軍陣之中脫離而出,飛馳到了公孫康公孫恭等人立下的軍寨之前,大聲呼喊道。

寨門沒過多久便被打開,只見得三騎從寨中飛馳而出,面帶喜色,正是公孫康公孫恭兄弟,還有主簿柳毅。

“父親!”

公孫康兄弟兩人飛奔上前,大聲喊叫,原來陣中這位好似衆星拱月一般護衛着的人,就是剛剛被委任爲幽州刺史的遼東霸主公孫度。

“康兒、恭兒,呵呵。”

公孫度見到自己兩個兒子,不由得笑了笑。

“孩兒見過父親。”

公孫康面帶慚愧道:“這北平城易守難攻,城中的守將審配十分厲害,孩兒沒能拿下北平城,實在慚愧。”

公孫度擺擺手,安慰道:“無妨,北平乃是當年公孫瓚的大本營,修築的很堅固,帶我親自上前觀看。”

“喏!”

公孫康對身後吩咐一聲,隨後則是引着公孫度朝北平城而去,數千鐵騎則是如流一般跟在了公孫度身後,浩浩蕩蕩的朝着北平城而去。

“這麼多鐵騎?莫不是公孫度到了?”

城頭之上的守將蔣奇見到城外鋪天蓋地的遼東鐵騎,雖然知道鐵騎不能用來攻城,但仍然是渾身一哆嗦,急忙叫來一名士卒。

“速去請正南先生,快!”

“北平城,不愧是公孫伯硅的大本營,當年公孫瓚可沒少下力氣修繕城池啊。”

公孫度遠遠的策馬立在城外,看着北平城不由得感慨道。

公孫瓚當年正是右北平太守,在界橋之戰失利後,公孫瓚在袁紹大軍猛烈的侵襲之下,卻依舊能夠在易京阻擋袁軍大半年,北平城自然也被他修繕的十分堅固。

公孫度和麾下大將還有兩個兒子正對着北平城指指點點,討論攻城方法的時候,城頭之上忽然出現了一名高高瘦瘦的文士。

“正南先生,您可算是來了。”

蔣奇見到審配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指着城外的大軍對他道:“城外忽然來了數量如此之多的鐵騎,只怕是公孫度老兒親自到了。”

“不必驚慌,有我在此,便是公孫瓚復生都不怕,區區一個公孫度又算得了什麼?”審配冷冷道。

公孫瓚和公孫度兩人雖然是同姓,不過實際上卻是半點關係都沒有,連遠親都算不上。而公孫瓚正是幽州霸主,即便是公孫度勢力鼎盛的時候,也不敢輕易招惹公孫瓚。要知道公孫瓚和袁紹大戰時期,如果公孫度忽然出兵襲擊公孫瓚後方,公孫瓚必敗無疑,可是實際上公孫瓚最爲困難的困守易京時期,公孫度也不敢動彈。

遼東畢竟是人少,人少了兵力自然就不足,遼東公孫家除了公孫度曾派兵渡海攻取青州部分地區之外,一直等到公孫淵時期纔敢起兵反對曹魏,可以說人口掣肘了公孫家。

就算是現在鼓勵生育,想讓這些娃娃兵打仗,少說也得等到十五六年之後了,所以公孫度也只能夠驅使三韓雜兵爲先鋒了。

公孫度盯着城頭,緩緩道:“我此行帶了三千鐵騎並一萬五千雜兵,先讓這些雜兵探探路吧。”

雖然有公孫康和公孫恭的前車之鑑,不過公孫度還是想親自看看這北平城到底有多堅固,審配又有什麼能耐。

“正南先生,敵軍攻城了!”蔣奇提醒道。

城外的數萬大軍已經開始動作起來,十幾個士卒分別推着一輛雲梯車緩緩向前,千餘步卒結成一個小方陣,三韓雜兵經過戰爭的磨練,也成長起來,弓箭手和刀盾手配合默契,緩緩向前推進。

“無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便是。”

審配卻是絲毫不慌,有條不紊的下達命令,安排軍中士卒登上城頭防禦敵軍,安排另一部分作爲預備隊。

“對了,父親。”

公孫康忽然道:“前幾日那審配安排一隻軍馬忽然從地道之中殺出,打了我軍一個措手不及。”

“地道?看來這審配爲了守城倒是費了不少心思。”

公孫度下令道:“既然如此,命令兩校人馬隨時戒備,如果審配還想要故技重施,便命令他們殺上去。”

校是漢軍編制,爲八百人,兩校人馬也就是一千六百人。

不過審配卻是沒有挖掘第二條地道,畢竟這種計策講究的便是一個出人意料之外,第二次就很難奏效了。

三韓雜兵在鼓號聲的喊殺之中,踏着雲梯車攀爬城牆,而城頭上的守軍士卒則是向下扔着滾木礌石,釋放出箭矢,一時之間兩軍殺得旗鼓相當。

不過公孫度這一次僅僅是爲了測試北平城的堅固程度,倒並非是真的想要一鼓作氣攻下城池,見到城頭抵抗坡爲頑強,損傷了七八百三韓雜兵之後,便下令收兵回營了。

“嗯,這北平城的確是甚爲堅固,想要打下城池非得損傷一萬多士卒不可。”公孫度皺眉道。

他手指頭敲了敲桌面,下令道:“傳我命令,在北平城外挖掘溝渠,防止敵軍出城,也禁止城外援軍和糧草進入城內。”

隨着公孫度一聲令下,數以萬計的三韓雜兵頓時出動,整天的工作便是在北平城的周圍挖土,也不攻城。公孫度是鐵了心,要餓死、困死城中的守軍。

爲了限制城中軍馬的機動性,公孫度不單單是挖掘溝渠,而且還豎立了不少木柵欄,與此同時分出兵馬在右北平城攻城略地,擄掠人口,在遼東最值錢的不是人蔘,而是人口。

第293章 董旻督軍第702章 指掌之中第739章 一舉破城第910章 圍點打援第371章 賈詡獻計第235章 肅清涼州第874章 窮途末路第520章 大權在握第423章 劉關張趙第996章 步度根第813章 張任來也第793章 嚴顏拒降第605章 面見蹋頓第251章 鴻門宴第220章 耿鄙遺言第998章 千鈞一髮第278章 聲名鵲起第874章 窮途末路第178章 江東猛虎第291章 南陽大戰第158章 陰雲籠罩第256章 奉命迎帝第451章 孫策鬥太史第330章 飛將神威第789章 包圍江州第632章 棄守壺關第975章 深謀遠慮第765章 前後夾擊第214章 望風披靡第984章 曹休督軍第541章 女裝第168章 建功立業在今朝第889章 停止攻城第174章 安排!第132章 俘虜難辦第251章 鴻門宴第588章 火攻破敵第791章 聲東擊西第880章 荊南戰火第779章 荊南亂起第794章 斷頭將軍第979章 暫息兵戈第657章 荀攸鬱郁第356章 鮑信請戰第841章 不計其數第988章 曹軍隱忍第631章 沮授的決心第739章 一舉破城第65章 選拔銳卒第708章 陣前責將第679章 推斷第82章 人爲螳螂,我爲黃雀第190章 江東子弟第334章 李傕之計第810章 前後皆至第319章 北伐動員第437章 徐晃截糧第499章 劉勳密謀第876章 平定襄陽第580章 宛城激戰第824章 張任赴死第932章 老當益壯第976章 臥龍出山第809章 所向無前第343章 兵車?第821章 不攻自破第832章 趁勢掩殺第90章 狂飆猛進第134章 鑄成京觀第351章 擒斬於夫羅第27章 驅賊破陣第331章 猛將無雙第537章 固若金湯第804章 兵臨成都第143章 西北狼煙第353章 五鼎之禮第617章 真罪人也第977章 木牛流馬第107章 自作聰明的龔都第635章 蹋頓到來第552章 三進三出第525章 真實意圖第884章 喋血江陵第804章 兵臨成都第490章 兵臨淮南第32章 五子良將第1004章 軻比能退兵第4章 酣戰第324章 箭雨如潮第458章 勸降賊軍第802章 兵發綿竹關第904章 夏侯惇成獨眼了第195章 修理政務第687章 龜縮城中第599章 心狠手辣第175章 走馬上任第676章 應對之策第906章 張飛強渡淮水第917章 故布疑兵第692章 顏良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