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先鋒趕到

不光是《三國演義》,就連《三國志》正史當中都有記載,一般稱呼將帥都是“弓馬嫺熟”,而描寫太史慈的神射技藝之時,卻是用了大篇幅的描寫,描述了太史慈在北海圍城之時如何突圍,箭無虛發。

李術舉兵反叛之前,特意用藉口將程普和太史慈等人支開,因此等到兩人反應過來,手中只有不到三千兵馬,而李術則是在城中據有五千兵馬,攻城之戰向來是攻城方兵力較多方可,很少有以少量兵力攻取重兵駐守的堅城。

太史慈與程普一番商議之後,以程普統率大多步卒駐紮城外,他自己則是帶着僅有的百餘騎,在舒縣城外挑釁。

舒縣的叛軍見到太史慈如此大膽,自然是一個個怒不可遏,紛紛向太史慈齊射,結果太史慈卻是一一避開,握住手中長弓便是連珠急射,一連之間射倒了四五人,而且他眼疾手快,能夠以手接箭,因此城上弓箭手雖多,卻始終奈何不了太史慈。

太史慈連續數日單騎出營,只要見到城頭之上有敢露頭的,二話不說張弓便射,這三日以來已經被他射倒了四十餘人,因此廬江叛軍可謂“談太史色變”,也不敢露頭。

太史慈帶着百餘騎在舒縣四面城牆環繞一陣,大罵之下卻再也沒有一人敢露頭,只好破口大罵,隨後率領百餘騎奔回營中。

“呼!”太史慈摘下頭盔,頭頂冒着噌噌熱氣,氣沖沖的闖進了營帳之中。

“子義,怎麼了?”

坐在主位上的是一員鬚髮黑白相間的老將,身邊放着一杆鐵脊蛇矛,他正是早就跟隨孫堅的四將之一,程普,字德謀。

“程老將軍,這幫城中的叛軍實在是無膽!”

太史慈抱着頭盔坐了下來,冷冷道:“某率領騎兵四面環城叫罵,城中卻無一人敢擡頭,好不容易有一人露出頭來,被某一箭射死,剩下的人變成了縮頭烏龜。”

“可惜我軍兵力不足,否則直接攻城便是!”太史慈自信道:“某願爲先登,擒殺李術狗賊。”

程普面露微笑:“子義意氣高昂,這是好事,不過不用着急,某已經派人知會主公,想必不久之後,援軍就會趕到的。”

廬江郡位於江北,消息不如居中的吳郡靈便,因此對於山越造反、孫翊被殺之事都不知情。

太史慈面色微微黯淡:“伯符公...唉!”

如果說周瑜是孫策最重視的江東大將,那麼太史慈一定緊緊排在周瑜之後,孫策和太史慈可謂君臣相得的典型,兩人可謂不打不相識,既是君臣,也是朋友。聽說孫策病逝之後,太史慈沉默了很長時間。

程普出言安慰道:“子義,伯符公已經故去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守護他留下的江東基業。”

太史慈點了點頭,握拳道:“嗯,抓到李術狗賊,某要用他的人頭來祭奠伯符公。”

就在這時,一陣腳步聲響起,程普和太史慈轉頭看去,一名風塵僕僕的江東軍斥候衝了進來。

“屬下張峰,見過程老將軍和太史校尉。”

程普問道:“你來何事,莫不是我江東援軍到了?”

“是的,程老將軍,周將軍從柴桑帶兵趕到吳縣,已經被主公任命爲大都督,星夜率軍馳援廬江,屬下乃是徐校尉麾下斥候,特意前來通報。”

太史慈聞言大喜:“周將軍,不!周都督帶了多少兵馬過來?”

“都督共計領兵兩萬兩千,由徐校尉率領三千兵馬爲先鋒,如今已經渡過長江,到達北岸,半個時辰內便能趕到。”

程普和太史慈對視一眼,均是滿面喜色。

“子義,快快出營迎接文向,哈哈。”

太史慈命令斥候張峰下去歇息,隨後跟在程普身後走了出去,一同向外看出。

過不多時,只見得數千江東軍奔馳而來,扛着一杆“徐”字大旗,這隻軍馬人數雖然不多,但是行進之間陣列如常,基本沒有人掉隊,很顯然是一支久經戰陣的精兵,不管是體力還是意志都相當堅韌。

衡量一支部隊的戰鬥力,不光要看陣戰廝殺,行軍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如果一支軍隊行進有度,經過長時間的急行軍卻依舊能夠保持陣列,自然是精兵,而急行軍之後便拖拖拉拉,自然是散兵遊勇。

比如宋初之時,宋太宗決心收復燕雲十六州,宋軍步卒創造了古代軍隊急行軍的記錄,六日疾行一千二百里,平均一日速度達到兩百里,而且在到達之後,連續投入了八天攻城作戰,由此可見宋軍步卒的精銳。

反觀明末,女真八旗入寇宣大,盧象升被任命爲督師,召集九邊諸軍來援,不少總兵、參將手下有七八千、四五千兵馬,結果第一天趕到的只有兩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剩下的部隊因爲急行軍都被落在後面,一直到兩三天之後纔到達,有的人乾脆當了逃兵,指望這樣的軍隊打勝仗,自然是癡心妄想。

“末將徐盛,見過程老將軍,太史校尉!”

來援軍中,一騎奔馳而出,正是徐盛。

“哈哈哈,文向來得正是時候,快快入營。”

太史慈上前摟住了徐盛,程普同樣面帶笑容。

徐盛安排麾下三千軍馬入駐營寨之中,跟着太史慈到了中軍帳裡。

他剛一坐下,程普就迫不及待道:“文向,周都督大軍到了何處,還有多長時間才能到達?”

徐盛略加思索,答道:“周都督大軍跟在我軍身後,此刻大概已經到了長江北岸,只要蔣郎將接應得力,不出意外,一兩日之間,一萬九千大軍便能直抵舒縣城下。”

蔣郎將也就是蔣欽,他和周泰都是橫行江淮之間的水賊,後來孫策跨江擊劉繇之時,前來投奔。蔣欽精通水戰指揮,因此被孫策任命爲橫江中郎將,軍中呼爲蔣郎將。

“好!”程普笑道:“如此一來,我兩萬五千大軍雲集於舒縣城下,破城必矣!”

“對了,子義兄。”徐盛忽然想起來周瑜的囑託,看向太史慈,道:“周都督曾命某到此之後,派出哨騎廣爲搜尋廬江郡境內,查找是否有曹軍蹤跡,不過某軍中探哨稀少,還得麻煩子義兄援手。”

江東偏南,不產戰馬,只能夠從北方交易,因此軍中多爲步卒和水軍,而騎兵力量基本爲零,只有北方的太史慈麾下才有百餘騎,極爲珍貴。

太史慈豪爽道:“好說,某這就把探哨派出去。”

第444章 軍心大亂第969章 賜九錫第791章 聲東擊西第559章 鄴城攻防戰第8章 縣令召見第382章 針鋒相對第695章 曹軍到來第896章 陷入苦戰第409章 黃巾力士第960章 袁紹之死第385章 苦戰半日第934章 拿下臨湘第756章 周郎還師第1003章 曹軍西進第593章 趁夜偷襲第831章 陷坑破敵第461章 胡思亂想第515章 大將之才第782章 見好便收第714章 相持日久第380章 天下動盪第862章 先聲奪人第82章 人爲螳螂,我爲黃雀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929章 周瑜到來第523章 大勢變動第897章 保衛主帥!第216章 急中生智第950章 幽州大戰第839章 城破第779章 荊南亂起第330章 飛將神威第53章 圍魏救趙第383章 大戰前夕第875章 大仇得報第771章 周泰衝陣第6章 拳術立威第599章 心狠手辣第98章 歃血爲盟第330章 飛將神威第850章 高覽建議第10章 夜戰八方第869章 溫柔鄉第495章 夏侯神射第586章 甘寧歸順第593章 趁夜偷襲第577章 晝夜激戰第100章 定策破賊第1010章 曹休奇襲第67章 定策破賊第945章 防禦反擊第472章 翻山越嶺第68章 王渾報信第881章 兵臨長江第623章 必勝無疑第339章 漠南大戰(2)第476章 小縣大才第597章 斥候戰第404章 互相攻訐第786章 不動聲色第273章 衝上土山第67章 定策破賊第340章 漠南大戰(3)第456章 郭嘉薦劉曄第62章 玄德兄的橄欖枝第122章 諸將奮勇第868章 蔡瑁敗退第251章 鴻門宴第212章 快去尋劉將軍!第232章 懸羊擊鼓第442章 芳心暗許第453章 奇襲牛渚山第282章 進擊的董卓第274章 受困於此第380章 天下動盪第321章 上兵伐謀第347章 大破匈奴第555章 堅守鄴城第436章 劉備求援第813章 張任來也第913章 陣前喊話第410章 左衝右突第475章 袁術大怒第677章 曹仁截殺第121章 曹孟德來也第451章 孫策鬥太史第568章 毋極甄家第230章 朝廷封賞第532章 陣斬郝萌第400章 河北鉅變第277章 神威天將第394章 騎射無雙第686章 夏侯夜襲第212章 快去尋劉將軍!第217章 轉擊閻行第1007章 知難而退第412章 擒殺徐和第837章 聲勢浩大第135章 董卓兵敗(1)第418章 徐州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