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時,山陽郡的鉅野。
一萬兗州軍屯兵此處,正是于禁親自帶領。
劉燁在洛陽擁立陳留王爲天子之後,分別給徐晃和于禁兩人下達了密令,命令兩人各自率領軍馬屯駐於兩州邊界,嚴防曹軍入侵。
“給敵人造成我軍即將進攻之假象,然而不必急於進攻,如若敵軍進攻則可迎頭痛擊之!”
這是劉燁給於徐兩人下達的命令,至於張頜所在的南陽部倒是不必如此,劉表短時間之內倒是不會進攻。
“哈哈,元直,沒有想到幾日不見,你便被任命爲軍師校尉了,當真令我等羨煞啊。”
“正是如此,元直今日可要罰酒三杯才行。”
“哈哈哈,好好好,理當如此。”
只見得在徐庶府上,四名士子聚在一處談笑風生,其中身披軟甲,外罩錦袍的那人正是徐庶,他因爲受到于禁器重,因此已經被任命爲于禁軍中的軍師校尉。要知道很多士子都是要歷練多年,才能夠被委以重任,像是徐庶這樣一上來便擔任校尉的,十分少見。
而其他三人正是當日鹿門書院中,辯論不休的石韜、孟建和崔郡三人。當日諸葛亮與他們三人定下賭約,若是劉燁在鄴城之戰能夠取得勝利,那麼他們三人便北上爲朝廷效力,因此鄴城之戰的消息傳到襄陽之後,三人便決意北上。
龐德公知道以後也沒有多說什麼,反而是深爲讚許,勉勵了三人一番之後,便准許他們北上了。
只不過,他們三人北上途中,卻遭遇了東西二帝的變故。
“元直兄,恕我直言。”石韜看着徐庶,忽然道:“此番朝廷出現變故,東西二帝並列,不知道元直兄到底是何看法?”
聽到這個問題,孟建和崔郡兩人同樣頗爲關心的看向徐庶,想要看看徐庶到底對於這個問題有何看法。
“呵呵,此事我倒覺得大將軍親筆撰寫的一封檄文頗有道理。”徐庶微微笑道。
“哦?我等久在荊襄,對於大將軍寫了什麼檄文倒是並不清楚,元直兄給我們講講。”崔郡饒有興趣道。
徐庶點了點頭,開口道:“之前大將軍援引孟子所言,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而天子卻拋下萬民獨自跑到東面去,就這一點而言,只怕天下百姓都不會信服。”
“可是大將軍擅自廢立天子,恐怕天下士人百姓多有疑慮吧?”孟建則是皺眉道。
“呵呵,大將軍另立天子也是爲了朝廷。”徐庶笑着解釋道:“若是天子東逃,天下士人百姓又該怎麼想呢?”
“唉,只恐天下從此烽煙動盪。”崔郡則是嘆了口氣。
“崔兄,如今天下正是動盪之時!”徐庶昂然道:“曹操、袁紹、孫策、公孫度諸逆賊割據一方,劉表、劉焉不服管理,正需要英雄之士以雄才大略掃蕩天下,舍大將軍其誰?”
“元直兄說得有道理。”石韜贊同道:“重症需下猛藥,大將軍之雄才卻是應當物盡其用。”
“嗯,既然如此,某在這裡寫一封推薦信,將三位州郡之才舉薦給大將軍和朝廷。”徐庶開口笑道。
這“州郡之才”四字並非是徐庶說得,而是當年諸葛亮對石韜、孟建等人的評價。諸葛亮說石韜等人是能夠治理一州一郡的人才,當石韜等人問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卻是笑而不語。
徐庶當即起草一封,給石韜等人寫了一封推薦信,送到了洛陽。
“三位便是出身於鹿門書院的孟公威、石廣元、崔州平?”
大將軍府中,劉燁饒有興趣的盯着面前三人,眼中露出了光芒。
“大將軍知道我等三人?”石韜眼前一亮,雖然徐庶給他們三人寫了一封書信,但是他們卻是並沒有拿出來。
石韜、孟建三人雖然比不上諸葛亮、龐統和徐庶,不過也是鹿門書院最近以來的傑出人才,而傑出人才自然有一股傲氣,不想要憑藉徐庶的推薦信來獲得官位。
因此三人到達洛陽之後,直接向大將軍府遞上了請帖,這纔得到了面見。
“哈哈哈!”劉燁哈哈一笑,豪邁道:“鹿門書院,天下馳名。水鏡先生和龐德公都是經學大家,鹿門書院出來的學子自然也是郡國之才,本將自然心中也清楚。”
“不知道三位此來,是來拜訪本將,還是想要出仕呢?”劉燁笑道:“如今朝廷正是求賢若渴之際,若是三位大才願意投靠朝廷,朝廷必定不吝嗇高官厚祿,不知道三位意下如何?”
如今劉燁兵威震動海內,軍中良將如雲,智謀之士也不少,最缺乏的便是文職官吏。而孟建、石韜、崔郡三人都曾在曹魏朝廷擔任過州刺史、郡太守級別的高官,三個人的民政能力自然值得信任。
石韜,孟建,崔郡三人對視一眼之後,對劉燁下拜道:“我等願爲大將軍和朝廷效力。”
“哈哈,好!”
劉燁大喜道:“既然如此,你等三人暫且安排在中樞熟悉事務,等到時機成熟之後再到地方上去任職。”
“多謝大將軍器重。”
孟建三人都是大才,用來做小吏實在是可惜了,將來用作各州的別駕,長史那是綽綽有餘。
“實不相瞞。”石韜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對劉燁道:“此乃徐元直親筆書寫的推薦信,非是在下等有意隱瞞,只不過我等不想因爲大將軍以爲我等靠着裙帶關係,因此並未拿出,請大將軍見諒。”
“徐元直?”劉燁接過了推薦信,驚訝道:“徐庶也在我軍中?本將怎麼不知道?”
“呵呵,元直如今在兗州,任職于于平東麾下。”石韜解釋道。
“原來如此……”劉燁點了點頭,同時問道:“鹿門書院中,可有一人名爲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