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選拔銳卒

都是當兵,誰不願意被一位常勝將軍領導呢?

但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安土重遷,不願意輕易背井離鄉,因此不少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顯然是頗爲爲難。

劉燁見狀,則是呼喊一聲。

“某方纔說了,若是好男兒建功立業者,可隨某去,不願從者可隨武德回到歷城。”

聽到劉燁的話,有些人開始意動,一撥人走到了劉燁的身邊,另一撥人則是站在原地不動,不過凡事都是這樣,有了開頭的,剩下的人自然就蠢蠢欲動了。

最終,大概八百餘士卒走到了劉燁這邊,要跟着劉燁去河北建立功勳,而剩下的千餘人則是不想跟着劉燁背井離鄉。

“爾等回去好好操練,不要因爲沒有戰事就鬆懈,歷城,濟南國境內黃巾賊頗多散兵遊勇,可出擊練兵。”

說完之後,劉燁又把武德叫了過來。

“大兄,俺也想跟你去河北。”

武德一臉不甘心的表情,劉燁卻是輕輕搖頭。

“武德,這千餘士卒汝帶回去好好操練,繳清境內的黃巾賊,若是周昭找你的麻煩,命令士卒調動,汝不可輕動,只管推脫某在河北征戰,不得某號令,不能聽命。”

武德抱拳:“大兄放心,某知曉了。”

劉燁點點頭,歷城的這三千勁卒畢竟是他一手操練出來的,有比較深厚的感情,要是讓別人給利用了,那也不好。

交代完了諸多事情之後,劉燁將願意隨自己而去的八百餘人重新整編,按照一伍一什,一隊一屯的軍制重新整編,願意隨同劉燁而去的八百餘驍健士卒大多數都是當初仰慕劉燁名氣,因此自帶弓馬投奔而來的遊俠兒。

俠以武犯禁,種地的農民一般不會亂跑,就在本地呆着,因此朝廷很放心,但是這些遊俠兒四處亂竄,不免威脅統治,不過現在是亂世,這些願意背井離鄉的遊俠兒反而成了劉燁手下的敢戰之士。

劉燁整頓軍馬之後,當即帶着八百餘士卒從城中奔走而出,而遠遠的就看到劉關張三人領着一彪軍馬等候已久。

劉燁雙腿夾緊馬腹,一鞭馳出,劉備同樣遠遠迎了上來。

“玄德兄,久違了。”

“又能與玉卿聯手征戰,真快事也。”

關羽張飛兩人同樣面色愉悅,畢竟劉燁的勇武和將才在臨淄一戰中已經顯露出來,能夠和這樣的良將共同征戰,當然是一件好事。

兩軍合兵一處,兵力達到一千四百餘人,各個都是戰後餘生的精銳士卒,劉備的幽州軍和劉燁的歷城軍早就有過合作大戰的經歷,互相之間有不少人還救過對方的命,因此一時之間頗爲熟絡,兩軍整合之後合爲一軍,朝着北方渡河而去,

青州跨過黃河,轄地分爲黃河南北,過了齊郡往北,渡過黃河就是平原郡。

平原郡之所以出名自然就是劉備,劉備後來被委任爲平原縣令,不過此刻的平原縣還沒有後來那麼出名。

青州境內雖然經過臨淄一戰,肅清了黃巾賊主力,但是各郡之中的黃巾賊殘餘勢力卻是依舊遊走於各個郡縣之中,眼下也只有齊郡境內安寧若素,原野當中幾乎瞧不見黃巾賊的影子,而其他的郡縣之中雖然少了黃巾賊,不過依舊有散兵遊勇。

因此周昭纔要求劉燁護送自己,不過周昭卻有點疑惑。

“劉玉卿何在?他乃歷城軍侯,難不成玩忽職守,不願回到轄地之內?”

周昭大爲惱怒,這個劉燁怎麼回事?自己一天恨不得催他三遍,好不容易答應出兵護送一干人等回濟南國了,現在又不見人影。

武德則是拱手道:“應幽州軍劉司馬之邀,我家軍侯已經帶領驍健士卒北上,到冀州廣宗去,與北中郎將,盧尚書合力圍剿黃巾賊。因軍情緊急,剋日便與劉司馬合軍一處北上去了,臨走前命某帶領士卒護送國相回到治所。”

周昭眉頭一皺,剛剛想要斥責劉燁,沒想到劉燁乾脆給他玩了個金蟬脫殼,直接帶兵跑到河北去了,他周昭只是個濟南國相,現在又是黃巾大亂,想要整治劉燁都難。

“濟南國境內黃巾賊還有不少,若無劉玉卿,爾等能肅清賊否?”

既然劉燁跑了,那就算了,周昭唯一擔心的就是黃巾賊。畢竟他就是被黃巾賊從濟南城趕出來的,雖然臨淄一戰震動青州,不少黃巾賊望風而逃,不過周昭還是擔心,要是勇冠三軍的劉燁來了,光是他的名氣估計就能把黃巾賊給嚇跑了,但現在劉燁不在事情就很難講了。

武德昂然抱拳:“國相放心,某麾下士卒乃是軍侯一手操練而出,驍勇善戰。”

周昭半信半疑的點了點頭,畢竟他是濟南國相,總不能一直留在臨淄城,沒聽說過地方長官留在其他地方不回去上任的。

武德領着千餘軍馬從臨淄城中魚貫而出,護送着周昭一行人朝濟南國而去,一路上卻是毫不遮掩,大張旗鼓,豎起了劉燁的將旗。劉燁在青州前後數戰早就打出了威風,路途中雖然遇到過黃巾賊,但是一看到歷城軍的將旗,頓時嚇得望風披靡。

“殺人魔王劉燁來了!”

“劉玉卿乃是方外魔鬼,非天公將軍大賢良師不能降服。”

“快走,十萬大軍都被劉玉卿給一戰即潰,咱們這千八百人還不是找死?”

武德一路打着劉燁的將旗,竟然無人敢攔,暢通無阻的殺回了濟南國。

而據守濟南國的黃巾賊遠遠的打探到劉燁軍旗,紛紛大吃一驚,經過一番爭論,竟然連守城都不敢,直接棄城而去,一時之間濟南城竟然成了一座空城。

饒是周昭見狀,也不由得感慨道:“劉玉卿真虎將也,賊望風披靡,不戰而逃,此之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哉?”

而武德將周昭護送到了濟南城之後,對周昭告辭,領着兵馬便回到歷城去了,歷城之中總共還有兩千士卒,武德趙等兩人按照劉燁的吩咐,操練士卒,屯軍種地。

第908章 前後夾擊第669章 孫策託孤第449章 敗退汝南第16章 爭權奪利第40章 劉燁來了!第490章 兵臨淮南第995章 鮮卑入侵第767章 急轉而下第111章 賊勢如潮第922章 運籌帷幄第328章 白波賊降第225章 擒殺王國第680章 聲蓋四野第1022章 涼州大馬第652章 田豐守常山第500章 暗流涌動第62章 玄德兄的橄欖枝第852章 背刺第394章 騎射無雙第633章 山雨欲來第1023章 終焉之戰第162章 大軍雲集第670章 江東大變第210章 驍將龐德第263章 血戰得脫第514章 唐瑁陰策第345章 滿月戰陣第402章 逼問糧倉第58章 一戰定青州(中)第146章 破曲陽第997章 危在旦夕第706章 天下奇才第650章 改弦更張第944章 士燮降服第364章 臨機決斷第391章 徐和出兵第829章 連殺二將第747章 將信將疑第560章 固若金湯第835章 十萬大軍第732章 陽平關破第663章 萬年有孕第400章 河北鉅變第401章 截獲糧草第809章 所向無前第649章 沮授之死第255章 董卓入京第360章 收復南陽第103章 固若金湯第7章 斬車騎第134章 鑄成京觀第942章 孫權投降第279章 曹操舉兵第243章 黨錮之禍第797章 成都震動第231章 堅守襄武第1009章 雙管齊下第908章 前後夾擊第942章 孫權投降第157章 威逼三輔第635章 蹋頓到來第644章 蹋頓退兵第790章 如假包換第80章 路遇褚飛燕第714章 相持日久第463章 紅羅燭影第387章 反攻之機第613章 小勝第55章 委以大權第78章 爾等白身?第884章 喋血江陵第71章 傳檄而定第238章 儲位之爭第359章 于禁奇襲第424章 平原劉備第354章 心悅誠服第155章 送馬童子第621章 神神秘秘第717章 張鬆請命第727章 遠道而來第505章 三雄對峙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62章 玄德兄的橄欖枝第167章 臨涇之戰(4)第440章 原來是她第623章 必勝無疑第721章 兩路出兵第250章 靈帝駕崩第931章 欲擒故縱第904章 夏侯惇成獨眼了第510章 高寵北上第906章 張飛強渡淮水第1005章 大破軻比能第680章 聲蓋四野第800章 按部就班第385章 苦戰半日第171章 親小人第927章 祝融神威第131章 大獲全勝第485章 掎角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