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負嶽軍

其實重騎兵的起源便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五胡亂華,北方蠻夷、遊牧民族紛紛南下,佔據長江以北的廣大領土,靠的便是衝擊力強橫,人馬披甲的甲騎具裝。重騎兵好似旋風掃蕩黃河兩岸,打的晉王朝防禦薄弱的步卒抱頭鼠竄。

近代有步坦協同戰術,坦克以鋼鐵之軀、無可抵禦之態突破陣線,步兵則是跟在坦克身後,徐徐推進。

而重騎兵便是古代的坦克。

不過,重騎兵不光是能夠突擊步卒,同樣能夠突擊輕騎兵。

“試想一下。”劉燁豪言道:“彼烏桓輕騎大舉而來,入寇我中國,而我以甲騎具裝正面突破,便如鋼鐵城牆層層推進,摧枯拉朽,烏桓兵豈不嚇破膽?”

諸將腦海中紛紛浮現出了甲騎具裝出擊時的畫面,似乎勝利已經近在眼前。

“好!”馬超興奮道:“如蒙主公不棄,馬孟起願意率領甲騎具裝,正面衝突敵陣,擒斬蹋頓之首!”

劉燁讚許的點了點頭:“好,既然如此,那這統率甲騎具裝的任務便交給孟起負責。”

馬超悍勇,武藝高超,而甲騎具裝正是以衝擊力著稱的兵種,講究的便是一力破十會,管你是什麼人等,我只要一口氣撞過去,無所不破。

“甲騎具裝雖然尚未出戰,不過大破烏桓之後,必定揚名於天下。”馬岱上前一步,道:“請大將軍爲甲騎具裝賜名。”

“嗯。”劉燁思索一陣,開口道:“甲騎具裝人馬俱披鎧甲,好似揹負大山橫衝直撞,無可抵擋。既然如此,便命名爲負嶽軍吧。”

“請主公放心!”馬超挺身而出,豪言道:“決戰之日,超必定不負所望,率領負嶽軍大破敵軍。”

漢靈帝平樂觀閱兵時,雖然展示出了甲騎具裝,但是得以參觀者並不是很多,因此並未暴露出去。

實際上,漢靈帝閱兵時雖然展示了足足一千人的甲騎具裝,可是這一千甲騎具裝從未參與過大戰,因此直到今天爲止,天下諸侯還沒能夠組織出任何一支重騎兵部隊。一直等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甲騎具裝才以其巨大的衝擊力,橫行長江以北,踏碎中原山河。

到時候,想必甲騎具裝,必定能夠一鳴驚人。

“等到伯安的水師將一千具馬鎧運到之後,立刻安裝到戰馬的身上,阻止騎兵訓練,適應甲騎具裝。”劉燁開口道:“孟起,這幾日你要好好訓練,不要辜負本將的期望,明白麼?”

馬超保證道:“請大將軍放心,超必定不負所托。”

劉燁點了點頭:“嗯,烏桓騎兵皆是一人雙馬,南下速度很快的,咱們要抓緊時間了。”

他這幾日不告而別,特意圈起一片土地正是爲了這兩件事。馬蹄鐵研製成功,就能夠延長戰馬使用壽命;而甲騎具裝的使用,則是使得戰馬衝擊力大爲增加,兩者結合之下,漢朝的“鐵浮屠”即將新鮮出爐。

趙雲長嘆一聲,佩服道:“大將軍真乃天縱奇才,這幾日雲在軍中可謂歎爲觀止。這甲騎具裝,人馬俱披鎧甲,弓矢不能加之,除了不能持久作戰之外,幾無弱點可言。”

如果說漢末諸侯之中,誰對騎兵的運用最爲熟練,大概莫過於號稱白馬將軍的公孫瓚。公孫瓚地處幽州,本就是多產戰馬之地,訓練出了一支以“白馬義從”爲核心的幽州鐵騎,橫行天下。

然而白馬義從無敵的神話卻在界橋之戰中被打破了。

來自西涼,投奔了袁紹的悍將麴義率領千餘先登死士,暗藏弓弩,等到白馬義從到來之時忽然羣起放箭。萬箭齊發之下,白馬義從瞬間凋零,當時趙雲已經投奔了袁紹,親眼目睹白馬義從被摧毀,自然記憶頗深。

“不錯。”劉燁讚歎一聲:“這甲騎具裝衝擊力強,防禦力也不錯,唯一的缺點便是不能持久,否則某早就橫行天下了。”

戰馬揹着一個人就夠累了,這個人還要和戰馬全身披甲,等同於多出了幾十斤的負重,繞是膘肥體壯的戰馬也承受不住。其實古代的戰馬淘汰率很高,不說戰場上被殺死的,光是行軍途中被活活累死的戰馬便不在少數。

比如明末之時的滿清八旗騎兵,爲了提高行軍速度,達到一日二百里,就不要命的鞭打戰馬,引起八旗戰馬多有累死。

這也是甲騎具裝唯一的缺點,畢竟不是真的坦克,坦克只要燃料充足,開上一天一夜都沒什麼。可是戰馬不行,戰馬是動物,體力有限,持久性不強。

“不過,擊破烏桓騎兵已經足夠了。”劉燁直言道:“這一戰,定要打的烏桓人抱頭鼠竄,追亡逐北,二十年不敢寇邊!”

諸將聞言無不興奮起來,鬥志昂揚道:“萬勝!”

“萬勝!”

“萬勝!”

數千涼州鐵騎同樣士氣高昂,大聲呼喝,以手中馬槊重重擊打地面,槊杆戳在地面之上,發出篤篤之聲,好似暴雨撼動大地,聲勢雄渾。

趙雲見到這一幕,同樣情不自禁的舉起手臂,融入到了這激昂的氛圍之中。

“萬勝!萬勝!”

數千人齊聲吶喊,聲威遠播十里之外,好似晴空打雷,附近棲息的一些小動物頓時嚇得抱頭鼠竄,還以爲什麼猛獸來了。

“軍心可用。”劉燁滿意的點了點頭。

此後數日期間,營地之中的西涼鐵騎優中選優,選拔出了一千名最爲勇敢善戰的騎士,選入負嶽軍之中。劉燁還特地發給每個人五石糧草,並且通告全軍:誰若是有能力向負嶽軍中騎士挑戰,並且獲勝,那麼就能夠取而代之。

聽聞此言,沒被選中而灰頭喪氣的西涼兵精神大振,紛紛摩拳擦掌,挑戰負嶽軍中之人。而已經被選入負嶽軍的涼州兵同樣不敢大意,精心練習武藝,萬一被對方戰勝,豈不是要灰溜溜的滾出去?

一時之間西涼鐵騎軍中形成了一個良性挑戰氛圍,士兵訓練積極性大爲提高。

第690章 水火無情第450章 生子當如孫伯符第893章 嚴防死守第368章 舊地重遊第387章 反攻之機第761章 曹軍會師第89章 養精蓄銳第136章 董卓落敗(2)第916章 甄城解圍第489章 兩軍對壘第692章 顏良退兵第249章 189年第654章 留守人選第617章 真罪人也第104章 利刃出鞘第603章 困境無謀?第130章 風助火勢第906章 張飛強渡淮水第555章 堅守鄴城第330章 飛將神威第371章 賈詡獻計第227章 戲劇性反轉第981章 袁氏兄弟第63章 鐵骨錚錚盧老帥第838章 炮灰攻城第539章 高順夜襲第476章 小縣大才第328章 白波賊降第376章 巧舌如簧第959章 掃清餘孽第6章 拳術立威第923章 佳人怨第267章 鐵騎交戰第131章 大獲全勝第510章 高寵北上第1004章 軻比能退兵第414章 平定中原第633章 山雨欲來第646章 幽州刺史第704章 收縮陣勢第239章 童言無忌第100章 定策破賊第708章 陣前責將第345章 滿月戰陣第234章 前後夾擊第30章 料理諸事第806章 劉璋的小心思第186章 孫堅死戰第810章 前後皆至第773章 江東軍的危機第668章 無藥可治第114章 視死忽如歸第853章 前後夾擊第898章 于禁撤兵第663章 萬年有孕第829章 連殺二將第513章 覲見天子第514章 唐瑁陰策第928章 劉磐悍勇第105章 殺奔東營第403章 正直的沮授第237章 雲臺殿第710章 離間書第917章 故布疑兵第833章 孟獲慘敗第907章 挑殺韓元第503章 周瑜定策第987章 子龍領兵第2章 初戰黃巾第69章 賊不敢出第751章 連環火攻第856章 封鎖州府第846章 堵死城門第884章 喋血江陵第864章 擒殺黃射第805章 六神無主第263章 血戰得脫第783章 葭萌關第824章 張任赴死第503章 周瑜定策第793章 嚴顏拒降第674章 周瑜的擔憂第604章 求援於蠻夷第322章 首戰告捷第255章 董卓入京第140章 張角病死第928章 劉磐悍勇第633章 山雨欲來第780章 長沙亂起第424章 平原劉備第214章 望風披靡第275章 馬超來也第152章 進擊的張牛角第329章 飛將出兵第596章 告一段落第419章 連環之謀第794章 斷頭將軍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646章 幽州刺史第397章 無奈的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