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幽州刺史

七月中,趙雲、公孫續率領幽州軍殘部,召集漢人男子青壯與數百烏桓兵大戰,大勝之。

二百餘烏桓兵狼狽奔逃,難樓得知此事之後大怒,親自率領數千鐵騎前往追捕。然而趙雲與公孫續卻是立刻率領百姓躲避,當地百姓通曉地利,熟悉地形,因此幽州兵和百姓得以轉移。

此消息傳出之後,幽州百姓,尤其是上谷、漁陽二郡的百姓無不向往,紛紛前往投奔,一時之間公孫續號稱雄兵數萬。

袁熙身爲幽州刺史,聽說之後自然是大驚,急忙召集麾下臣僚商議此事。

右北平,刺史府議事廳。

袁熙眉頭緊皺,環視左右文武,嘆了口氣。

“諸位,烏桓入寇,公孫續死灰復燃,本刺史當如何處理?”

“二公子。”長史韓珩上前一步,他是袁熙的心腹,家中貧困無以供養老母,袁熙聽說後賜予百金,因此韓珩對袁熙可謂忠心耿耿。

韓珩直言道:“請蹋頓單于率軍南下乃是主公既定之計策,而烏桓人騷擾百姓乃是常態,刺史對於這一點倒是不必理會,關鍵在於如何遏制公孫續的發展。”

袁熙聞言,嘆了一口氣:“父親此舉雖然是爲了解圍,可是百姓又有何錯?唉……”

袁紹三子之中,袁譚自以爲是長子必能夠繼承父親職位,因此勇武暴躁,而幼子袁尚自幼嬌生慣養,因此性格驕傲,倒是袁熙爲人仁厚,不過有些軟弱。

“那麼應該如何遏制公孫續死灰復燃呢?”袁熙將詢問的目光看向了左邊首位,面孔方正的中年儒士,正是田豐。

“元皓先生何以教我?”袁熙恭敬道。

田豐站起身來,對袁熙拱手道:“二公子,此事有些難辦。”

“主公親自下令,請烏桓單于蹋頓率領兵馬入寇幽州,而烏桓人習性難改,劫掠百姓。”

“公孫續抓住時機,打着反抗烏桓人的幌子趁機起兵,百姓鹹往歸附。”

田豐皺眉道:“聯合烏桓人是主公的已定計策,當初主公爲蹋頓、蘇僕延、烏延三位單于申請冊封金印正是爲了此事。若是二公子提倡反抗烏桓人,不免與主公之既定計策相矛盾,而不反抗烏桓人,百姓自然都要投奔到公孫續的麾下。”

聯合烏桓人早就是袁紹的政治傾向,當初曹操詢問袁紹如何取天下時,袁紹答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衆,南向以爭天下。其中的戎狄之衆所指不是別人,正是烏桓、鮮卑等蠻夷,他們的騎兵的確十分精銳,畢竟是馬背上的民族。

“難道就這麼眼睜睜地看着幽州百姓投奔到公孫續賊子的麾下?”袁熙皺眉道。父親委任自己做幽州刺史,他當然要爲父親守衛好幽州。

“嗯……”田豐沉吟一陣,緩緩道:“倒也不是沒有應對之法,只不過可能會略失民心。”

袁熙面露喜色,急忙道:“無妨,只要能夠阻止幽州百姓歸附公孫續小賊就好,請元皓先生教我。”

袁熙站起身來,執師禮深深下拜,田豐點了點頭,隨後開口。

“其一,在要道處設置關卡,阻止百姓流動,見到投奔公孫續的百姓便強行鎮壓,將他們帶回原地,不過眼下兵源匱乏,怕是要蒸發一部分民壯。”

袁熙點了點頭:“嗯,這倒是條辦法。”

“高將軍。”

“末將在,請二公子只管吩咐。”高覽站起身來,雖然兵敗,不過他依舊是袁熙最爲倚重的頭號大將。

“高將軍。”袁熙正色道:“請你率領兩千兵馬,在各處要道設置關卡,阻止百姓流向公孫續。”

高覽“啪”的一聲抱拳,朗聲道:“請二公子放心,末將必定不負所托。”

袁熙“嗯”了一聲,又看向田豐:“元皓先生,還有呢?”

“其二。”田豐繼續道:“烏桓人多搶掠防備薄弱之村寨,而少攻打當地堅城,請二公子以防備烏桓人之名義命令地方百姓堅壁清野,如此一來則能夠收容百姓。”

“堅壁清野?”袁熙眉頭皺道:“如此一來,我幽州的損失可就大了。”

“權宜之計,不得已而爲之。”田豐同樣是眉頭緊皺,即便他乃是河北名士,不過也不可能時刻都有對策,尤其是烏桓人更是袁紹親自請過來的,他總不能驅逐烏桓人,和袁紹公然唱反調吧?

田豐沉聲道:“某眼下擔心的就是一條,萬一公孫續匯聚兵馬,向我幽州腹地進攻,又當如何?”

“這……”袁熙聞言,同樣是面色大變,陰晴不定。

是啊!萬一公孫續這廝匯聚了幽州百姓,抽調民壯組織爲大軍,向南進攻又當如何?

上谷、漁陽二郡在幽州北部,歸屬袁熙控制的爲南部的涿郡、右北平等四郡,公孫續萬一調集大軍南下可就難辦了,要知道高覽剛剛率領幽州精銳戰敗,死傷大半,正是士氣低迷之時。

更何況,幽州乃是公孫軍舊地,袁紹平定幽州不過數月,當地民心還有不少支持公孫家,萬一公孫續領軍來攻,不敢說是響應者如雲,可是不免有人投機倒把……

“傳我命令。”袁熙沉聲道:“命令各郡散步騎兵探哨,時刻打探敵情,一旦有所截獲立刻上報北平。”

此刻袁熙無力出兵平定公孫續,也只好多派探哨,防患於未然了。

“二公子,某這裡倒是有一條計策。”韓珩忽然開口道。

“哦?有什麼計策,說來聽聽。”袁熙問道。

韓珩拱了拱手,冷冷道:“那公孫瓚當年征伐烏桓人,雙方結下了深仇大恨,此刻若是烏桓人得知公孫續爲公孫瓚之子,必定不肯放過他們。”

“如今烏桓人乃是我軍盟友,我軍可以派人邀請烏桓人擊滅公孫續,此乃借刀殺人之計。”

“哦?”袁熙大喜:“這倒是條好計策,高覽將軍你安排人手,稍後某手書一封,送往蹋頓單于處。”

田豐聞言,暗中嘆了口氣,其實他早就想到了這條計策,只是……唉!

第824章 張任赴死第7章 斬車騎第253章 風起雲涌第859章 問罪荊州第294章 勢如破竹第707章 功虧一簣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998章 千鈞一髮第466章 萬民請願第305章 傳國玉璽第102章 一鼓作氣第202章 韓遂奪權第78章 爾等白身?第591章 蔡瑁撤兵第19章 周駿破膽第199章 錦馬超第1009章 雙管齊下第759章 發兵動向第819章 塵埃落定第137章 黃巾力士第844章 求救於曹第192章 萬箭齊發第50章 所謂名士第622章 鹿門書院第72章 並稱二劉第511章 班師回朝第740章 曹軍來了!第452章 英雄惜英雄第142章 關內侯第557章 守株待兔第799章 裡外私通第865章 遮天蔽日第966章 退入內城第551章 人中呂布第153章 引兵第179章 赤慣橫空第747章 將信將疑第306章 白波賊第169章 塵埃落定第578章 連夜退兵第707章 功虧一簣第581章 龐德來也第268章 步騎配合第297章 伏兵四起第84章 單騎走飛燕第916章 甄城解圍第1000章 風雲動盪第226章 瞞天過海第103章 固若金湯第489章 兩軍對壘第579章 空城草人第892章 于禁出擊第685章 技高一籌第170章 法家祖孫第45章 黃巾猛將第816章 繼續苦戰第747章 棄金逃跑第304章 董卓遷都第344章 兵車隨行第46章 劉燁使詐第850章 高覽建議第957章 天人之勇第242章 上軍校尉第740章 曹軍來了!第1章 黃巾來襲第163章 斷敵糧道第125章 定策破賊第574章 火油退敵第700章 曹仁被困第497章 袁術出逃第745章 堅守不出第242章 上軍校尉第645章 決一死戰第693章 廬江危矣第124章 壯士能飲一杯否第849章 圍而不攻第598章 正面交鋒第963章 公孫敗走第905章 父母精血,不可棄也第528章 包圍網第787章 兩軍對壘第922章 運籌帷幄第937章 猛攻彬縣第763章 逃竄的江東軍第763章 逃竄的江東軍第582章 錦帆甘寧第883章 猛攻江陵第596章 告一段落第908章 前後夾擊第807章 尾隨夜戰第965章 審榮獻城第900章 進擊的皇叔第591章 蔡瑁撤兵第105章 殺奔東營第240章 荀攸之見第566章 君臣商議第77章 董卓主北軍第299章 力挽狂瀾?第473章 速攻昆陽第260章 故布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