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逢紀面聖

“你能夠爲朕想什麼辦法?”劉辯無奈道。

“逢紀仍舊留在洛陽城中,並未返回河北。”

“那又如何?”

“陛下可別忘了,逢紀背後乃是雄踞河北的袁紹,若是袁本初願意支持陛下,那劉玉卿還敢如此放肆麼?”楊修提醒道。

劉辯一愣,狐疑道:“袁紹?他願意支持朕麼?”

“這是自然,如果陛下不信大可以邀請逢紀入宮,親耳一聽。”楊修趁機勸諫道:“要不然的話,難道陛下想要一輩子都受制於大將軍之手,做一個無爲之君麼?”

“無爲之君?”

楊修的這句話出動了劉辯的心絃,劉辯的表情逐漸猙獰起來,清秀的面孔之上竟然暴露出了幾根青筋。

“好!”劉辯痛下決心道:“德祖,你這就把元圖先生領進宮中,切記小心謹慎,不要被大將軍發覺,明白麼?”

楊修竊喜,低頭道:“請陛下放心,某這就去找逢紀,想必他知道陛下相召,一定招之即來。”

說罷,楊修轉身走出宮殿,劉辯則是有些興奮又有些恐懼,靜靜坐在桌案之後,內心之中卻是思緒萬千。

“陛下,元圖先生來了。”

聽到楊修的聲音,劉辯身子一正:“元圖先生,請進來吧。”

“臣逢紀,見過陛下!”

逢紀入內之後,當即對劉辯行了一個大禮,身子直挺挺的跪拜下去,讓劉辯心中感到十分舒坦,平常劉燁從來沒有對他行過大禮。

因爲劉燁救駕有功,振興朝廷,因此劉辯之前下詔特賜他“贊拜不名”、“著履上殿”特權,與董卓僅僅差一個“劍履上殿”。

所謂贊拜不名,也就是說上朝時通報官員爲表尊敬只說官職而不說姓名,而官員上朝之時都要脫去鞋子,解下武器,只有十分尊崇者才能夠穿着鞋子上殿。而本來當時朝廷準備讓劉燁“劍履上殿”,不過劉燁主動拒絕了帶劍上殿,這還讓劉辯與何太后一陣感動。瞧瞧人家大將軍,和董卓就是不一樣。

而逢紀進來之後則是直接一個大禮,這當然讓劉辯心中十分舒坦,頭一次感受到了做天子的威嚴。

“嗯,逢先生起來吧。”劉辯故意用淡淡的語氣道。

“陛下!”逢紀剛剛起身,立刻義憤填膺道:“臣竊爲陛下不恥也,陛下堂堂一國之君,如今年已十八,正是大有作爲之時,而劉玉卿身爲大將軍卻大權在握,不將大權還於陛下之手,簡直就是董卓第二!”

“大將軍拯救漢室於水火之中,驅逐董卓也有功勞,朕不願怠慢大將軍啊。”劉辯嘆氣道。

“哼!身爲人臣,勤王救難本就是份內之職,這劉玉卿還敢放肆不成?”逢紀拱手道:“微臣請命,請陛下將大將軍召進宮中,隨後強行要求大將軍還政於天子,劉燁若是答應也就罷了,若是不答應,哼哼……”

劉辯聞言面色一變:“大將軍性格素來剛強,寧折不彎不下於強項令,這如何使得?”

楊修一想到劉燁萬夫莫敵的武藝,也不由得面色一變,急忙勸道:“是啊元圖先生,此事需要從長計議,徐徐圖之,切不可快刀斬亂麻。”

“陛下是害怕大將軍麼?”逢紀非但沒有退步,反而逼問道。

“唔……”劉辯喉頭哽住,面龐迅速爬上一抹紅色,一時之間羞怒難當:“逢紀,你這是什麼意思?”

“陛下!正是因爲陛下畏懼大將軍,因此才應該強硬一些。”逢紀正色道:“陛下乃是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爲王臣。大將軍知道陛下畏懼,自然難免囂張跋扈,只有陛下強行起來,大將軍纔不敢如此無禮!”

“嗯……”劉辯眼中一亮,似乎說的有點道理。

“當然了,陛下心中的顧慮微臣心中也有所瞭解,因此陛下這裡倒是有一條折中之策,陛下不必以身犯險。”逢紀微笑道。

劉辯興奮道:“逢先生有何妙計,快快道來。”

“大將軍之所以把持朝政,不肯歸還大權於陛下,不過是因爲肆無忌憚而已。”逢紀朗聲道:“我主袁冀州乃是汝南名門,四世三公之後,忠義無二,早就對劉燁把持朝政大爲不滿!”

“爲了陛下能夠親政!我主袁紹決心傾河北之兵,並且聯合荊州牧劉表,青州刺史曹操三方諸侯二十萬大軍討伐劉燁,迫使劉燁歸還大權於陛下!”

“什麼?袁愛卿竟然如此忠心,朕心甚慰。”劉辯大喜,若是劉燁真的願意歸還朝政大權,那麼自己重掌大權,成爲天下共主,自己豈不是將會青史留名?想到這裡,劉辯的心情頓時就更加激動了,而楊修卻面色一變。

三家聯手圍攻大將軍?這如何了得,且不說大將軍能否獲勝,單單是百姓便有百萬之衆要遭殃,若是如此逼迫大將軍歸還政權,如何了得?

“好!”劉辯下定決心,一字一頓道:“逢先生,請你回去告訴袁冀州,朕准許他出兵,若是事能成,可封他爲趙公爵,官拜司空,如此一來袁家五世三公!”

逢紀大喜,拜倒在地:“多謝陛下,微臣代我家主公謝過陛下。”

“嗯,起來吧,只要袁冀州忠心於朝廷,忠心於朕,朕無所不賞。”劉辯滿意道。

“多謝陛下,只不過微臣還要求取一樣事物。”逢紀擡頭道。

“哦?你要什麼?”劉辯微笑道。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出師無名不可。”逢紀分析道:“若是我主等人出兵,天下之人還以爲我主準備造反,還請陛下賜下一道詔令,准許我主兵諫大將軍,此外還請陛下冊封蹋頓等四人爲單于。”

“朕準了。”劉辯二話不說,當即命令楊修研磨,隨後則是揮毫潑墨,竟然不用別人代筆,而且親自書寫了一道詔令,滿意的審視了一番之後這才裝了起來,交給了逢紀。

“既然如此,臣這就回到河北,不日之後發兵南下,請陛下稍等數日,便有成效。”

第382章 針鋒相對第934章 拿下臨湘第975章 深謀遠慮第315章 大會諸侯第1005章 大破軻比能第603章 困境無謀?第624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646章 塵埃落定第81章 一戰奪城第430章 曹操定徐州第84章 單騎走飛燕第884章 喋血江陵第7章 斬車騎第1022章 涼州大馬第640章 蹋頓大怒第78章 爾等白身?第122章 諸將奮勇第305章 擊潰徐榮第747章 將信將疑第75章 關張之勇第986章 主動示弱第911章 淮南諸軍第3章 獲賞第514章 唐瑁陰策第1019章 數面合圍第494章 袁術出逃第338章 漠南大戰(1)第66章 單騎破城門第67章 定策破賊第353章 五鼎之禮第219章 大捷第588章 火攻破敵第156章 上了山的老虎第524章 袁使來京第944章 士燮降服第89章 養精蓄銳第673章 周郎定策第167章 臨涇之戰(4)第119章 漢旗飄揚第183章 韓遂妙計第208章 聚將會師第46章 劉燁使詐第526章 逢紀面聖第112章 硬碰硬第218章 一番混戰第143章 西北狼煙第601章 落荒而逃第197章 軍司馬馬騰第479章 李嚴投降第134章 鑄成京觀第398章 袁紹入鄴城第402章 逼問糧倉第233章 韓遂撤兵第889章 停止攻城第635章 蹋頓到來第439章 長驅直入第93章 連破十三營第510章 高寵北上第489章 兩軍對壘第915章 曹軍撤退第995章 鮮卑入侵第343章 兵車?第127章 內外夾擊第440章 原來是她第172章 張溫徵西第504章 千里送人頭第870章 裡應外合第361章 非我族類第16章 爭權奪利第406章 放火殺人時第457章 暗藏殺機第115章 鐵桶合圍第188章 奇兵突出第143章 西北狼煙第563章 鳴金收兵第671章 後院起火第444章 軍心大亂第319章 北伐動員第384章 酸棗會戰第441章 蔡文姬第357章 預言成真第144章 金城陷落第802章 兵發綿竹關第936章 兩軍對壘第812章 張鬆投降第467章 誓師出征第939章 萬事俱備第703章 技高一籌第568章 毋極甄家第571章 騎兵南下第232章 懸羊擊鼓第748章 趁夜退兵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1022章 涼州大馬第921章 平定南北第612章 三箭破敵膽第377章 不告而別第264章 兵陳長安第623章 必勝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