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平定江東

太史慈好歹還領着半數軍馬撤了回來,陳橫則是和五千軍馬同歸於盡,只有百餘殘兵好不容易纔逃回營中。

劉繇本來還想對太史慈破口大罵一陣,但是見到陳橫連腦袋都沒了,頓時也沒心思說了。

而太史慈則是心中埋怨劉繇不敢孤注一擲:要是讓某率領全軍突擊敵軍主帳,早就擊破敵軍了。

經此一戰之後,劉繇軍算是被孫策嚇破了膽,劉繇嚴令不得出戰,即便是太史慈數次主動請戰,劉繇還是不加允許,而是一心固守,好在經過這一戰劉繇軍損失了近萬之衆,倒是省卻了不少糧草。

而孫策這幾天卻並未閒着,而是帶兵攻取駐守秣陵城的薛禮,又率軍擊敗了笮融。孫策得到蔣欽和周泰來投,麾下軍力又增,因此分派諸將分別攻取秣陵附近諸城,一時之間曲阿成爲了一座孤城。

劉繇無可奈何之下,只能夠選擇與孫策決戰。太史慈請命擔任先鋒,劉繇軍在太史慈的勇武之下奮戰,但是卻因爲缺乏糧草而士氣低沉,而孫策軍則是連戰連捷,士氣高漲,軍中勇將無數,因此兩軍強弱之勢很快就顯現出來。

曲阿一戰,劉繇大敗,逃往豫章,而太史慈激戰之中與劉繇失散,尋不到劉繇。無可奈何之下太史慈只好逃往臨近的涇縣,劉繇敗軍之中有一千餘人仰慕太史慈的勇武,因此跟在太史慈身後,一同往涇縣而去。

而孫策一戰擊破劉繇之後,在揚州的聲望可謂如日中天。在周瑜的建議之下,孫策發佈政令:劉繇、笮融、薛禮帳下將士前來投降,一概赦免;願意前來加入孫策軍中爲將士者,免其全家三年賦稅,不願意的不必強迫。

這道政令一出,揚州民心歸附,一時之間四面八方上萬人紛紛風起雲涌,加入到了孫策軍中,孫策的威名一時之間震動江東,就連天下都爲之側目。

而孫策則是對太史慈念念不忘,輕騎前往涇縣招降太史慈。孫策和太史慈惺惺相惜,太史慈說請求爲孫策招降其他數縣劉繇軍士卒,孫策允許。

有人勸諫孫策,認爲太史慈必定此去不回,而孫策則是肯定道:“我以信待太史慈,子義必不負我。”

果不其然,太史慈接連勸降涇縣周圍三縣兩千餘降卒,前來歸附孫策。孫策大喜之下,當即將被太史慈勸服的兩千餘人規劃給太史慈統率,並且任命太史慈爲校尉。

孫策派遣老將朱治進攻吳郡,吳郡守軍聽說劉繇大敗之後,士氣低落,徐貢敗在朱治手下,吳郡也落到了孫策手中。

而這時擺在孫策面前的敵人還有兩個,一個是號稱東吳德王,擁兵上萬的吳郡大賊嚴白虎,和兄弟嚴興在吳郡作威作福;再一個則是盤踞會稽郡的王朗,兩人盤踞江東已久,手下都有上萬將士,互相結盟以抗衡孫策。

“伯符,我軍連年征戰,雖然連獲大勝,但是將士多感疲敝,不如休息幾日再做打算如何?”老將韓當建議道。

周瑜對孫策微微搖頭,而孫策則是饒有興趣的看向太史慈:“子義,你怎麼說?”

太史慈知道韓當乃是曾追隨過孫堅的老將,不過他向來性格剛膽,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因此直言道:“不可!主公大軍連戰連捷,如今銳氣十足,兵鋒正盛,應當一鼓作氣平定江東,否則日後還不知道要有什麼變化。”

孫策微笑點頭:“好,太史慈聽令!”

“末將在。”

“命你爲先鋒,率軍度過吳郡,直撲會稽,先破王朗!”孫策豪邁道。

按照先後順序,孫策應該先破嚴白虎,再攻王朗。聽到孫策之言,太史慈反而大喜,他最喜歡的就是冒險,夠刺激。

“末將定當生擒王朗,獻於主公帳下!”

孫策和太史慈兩人君臣相得,太史慈率兵火速出擊,不爲人知之下掠過吳郡到達會稽郡,率軍直撲郡城治所。

王朗大吃一驚,沒有想到太史慈居然會出現在城下,倉促之下急忙率軍抵擋,可是哪裡是太史慈的對手?

太史慈出人意料之下直接殺進城中,手中槍戟合璧,見人便刺,王朗軍中死在太史慈槍戟之下數十人,一時之間見到太史慈便嚇得屁滾尿流,無人敢與之一戰。

長史虞翻帶着王朗坐船逃跑,太史慈一人操舟,小船在太史慈手下快如駿馬。太史慈直接躍上王朗、虞翻所在的艨艟,一人之力殺散船上水軍,生擒王朗和虞翻。

孫策敬重王朗和虞翻兩人學識,因此派遣長史張昭勸諫兩人,王朗不肯歸降,恰好荀攸的徵辟令到來,要徵召王朗到朝中任職,王朗走馬上任。

而孫策親自到虞翻府上拜訪,虞翻感動之下決定投效孫策,因此被任命爲會稽功曹,會稽一時之間被孫策平定。

嚴白虎聽說太史慈速定會稽,大吃一驚之下,手足無措。其弟嚴興則是建議嚴白虎立刻出兵,先滅會稽,再戰孫策。

恰好此時丹陽郡的豪強祖郎也不滿孫策佔據江東,因此與嚴白虎一同反對孫策,還要拉攏山越一起出兵。

孫策得知以後,命令周瑜坐鎮秣陵,自己則是親率過萬大軍前往吳郡,與嚴白虎展開會戰。

孫策先是親自率兵擊敗祖郎,並且以禮相待,祖郎感動之下投奔孫策,斷掉了嚴白虎一臂。

嚴白虎眼見盟友越來越少,急不可耐之下決定與孫策全力一戰,兩軍在由拳展開大戰,孫策率軍衝殺,周泰斬殺嚴興,蔣欽擒殺嚴白虎,近萬賊軍頓時分崩離析,當場被斬殺和受降的有大半,只有小半脫離而出。

而袁術徵辟周瑜爲將,周瑜不受,堅持要與孫策共患難,並且爲孫策推薦了賢士魯肅。一時之間孫策威震江東,麾下文武輔佐,成爲了坐擁江東的一方豪雄。

袁術自然也感到高興,畢竟孫策名義上還是他麾下的將領,不過孫策的心思已經發生了變化。

第613章 小勝第381章 制定戰略第164章 臨涇之戰(1)第899章 困守孤城第934章 拿下臨湘第464章 袁術稱帝第952章 旗鼓相當第201章 竊符救北宮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527章 一意孤行第263章 血戰得脫第626章 所見所聞第880章 荊南戰火第644章 蹋頓退兵第880章 荊南戰火第872章 南陽文仲業第482章 慘烈攻防第1024章 劉燁稱帝第812章 張鬆投降第77章 董卓主北軍第95章 波才折返第341章 落下帷幕第843章 顏良之死第624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358章 歲在辛未第708章 陣前責將第522章 聯曹圖北第154章 去而復返第129章 皇甫嵩賜號第523章 大勢變動第890章 閃擊泰山郡第1008章 毅然決然第634章 沮授請兵第857章 劉琦遁逃第807章 尾隨夜戰第966章 退入內城第16章 爭權奪利第337章 血流成河第269章 勝利餘暉第925章 減竈記第708章 陣前責將第555章 堅守鄴城第262章 龐德奮命第168章 建功立業在今朝第323章 跗骨之蛆第189章 驚走李文第侯第387章 反攻之機第936章 兩軍對壘第80章 路遇褚飛燕第432章 劉備速攻第535章 門戶大開第219章 大捷第803章 致命背刺第381章 制定戰略第256章 奉命迎帝第117章 結陣迎敵第136章 董卓落敗(2)第752章 正面交鋒第583章 砍瓜切菜第781章 伏兵四起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794章 斷頭將軍第416章 曹操興兵第969章 賜九錫第818章 大獲全勝第511章 班師回朝第668章 無藥可治第236章 安撫涼州第830章 戰象兵第958章 飛將神勇第29章 成羣結隊第321章 上兵伐謀第692章 顏良退兵第389章 攻克酸棗第903章 廝殺第122章 諸將奮勇第955章 公孫度退兵第259章 劉燁討董第264章 兵陳長安第843章 顏良之死第238章 儲位之爭第396章 攻城準備第618章 《遠誅》第193章 李儒妙計第429章 水淹下邳第967章 審配自焚第359章 于禁奇襲第977章 木牛流馬第696章 騎兵之鋒第757章 曹軍渡江第523章 大勢變動第17章 殺人立威第572章 張頜定策第546章 全面猛攻第702章 指掌之中第352章 合力北伐第33章 倚爲犄角第721章 兩路出兵第526章 逢紀面聖第219章 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