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父女團聚

洛陽,郊外。

儘管被委以太史令的官職,不過蔡邕還是不習慣住在城中,反而是喜歡人跡罕至的郊外。

一處院落之中,蔡邕坐於桌案之前,手執刻刀,在面前的竹簡之上用力雕刻。

別看刻刀犀利,但是在蔡邕的筆下卻是化腐朽爲神奇,輕鬆靈便,刻在竹簡之上的文字躍然於紙上,竟然有一種要飛起來的感覺。

“中平元年二月,角亂,角乃太平道主,麾下教衆頭裹黃巾,因此稱爲黃巾之亂……”

蔡邕沉浸在創作之中,一時之間渾然忘我,就連推門聲都沒聽到,只是下筆如飛。

蔡琰見到父親正在寫書,不敢上前打擾,只是靜靜地觀察着許久未能見面的父親。

經年未見,蔡邕的變化不小,身形更加的佝僂,鬢邊多了幾縷白髮,不過筆下依舊是“爽爽有神力”的飛白體。

“呼……”許久之後,蔡邕鬆了一口氣,輕輕放下刻刀,舒展了一下筋骨,忽然注意到地下多了一道影子。

轉過身來,蔡邕面色一變,伸出了顫顫巍巍的雙手:“琰兒?”

“父親!”

蔡邕父女緊緊抱在一起,面龐上流下了無聲的淚,許久之後才分開。

“琰兒,是不是河東衛家把你逐出來了?”蔡邕看着蔡琰,忽然問道。

蔡琰點了點頭,委屈道:“仲道死了,衛訓就把女兒趕了回來。”

蔡邕哼了一聲:“哼!不去也罷,河東衛氏名門,咱們高攀不起。”

“父親,女兒這次差點兒就見不到您了。”蔡琰嬌聲道。

蔡邕眉頭一皺,怒道:“怎麼?河東衛家竟然如此霸道,還要把你殺人滅口不成?”

他蔡邕雖然不是什麼名門望族出身,不過祖上都是經學大家,名望很高。因此河東衛氏纔會迎娶蔡琰,他們衛家到底要幹什麼?

蔡琰搖搖頭:“這倒不是,只是回洛陽途中遇到了鮮卑人……”

蔡琰將如何遭遇鮮卑人,又如何被劉燁率領的漢軍相救告訴了蔡邕。

“多虧了車騎將軍。”蔡邕感嘆道:“車騎將軍雖然年輕,卻是如同霍驃騎一般的少年英雄。”

“對了。”蔡邕忽然想了起來,對蔡琰問道:“焦尾琴還好吧?”

“嗯,可要女兒爲父親彈奏一曲麼?”蔡琰取出一隻造型精美,尾部卻被燒焦的七絃琴。

被燒焦的尾部與琴身整體不太協調,說起來卻有一段故事。

蔡邕當年也是一位直言進諫的大臣,不過命不太好,因爲他進諫的皇帝不是別人,正是漢靈帝劉宏。漢靈帝的荒淫可想而知,在十常侍的慫恿之下,可想而知,蔡邕被貶到了吳郡,也就是今天的浙江一帶。

被貶到吳郡之後的蔡邕無所事事,教書育人,後來東吳的名相顧雍就是蔡邕在吳郡期間收的弟子,顧雍出身顧族名門,在東吳擔任過整整十九年的丞相,名師出高徒,自然也能夠看出蔡邕的水平。

而蔡邕在吳郡,有一天聽到鄰居家燒火煮飯,忽然感覺到不對勁兒,猛然衝進鄰居家裡,二話不說就伸手往火堆裡掏。

鄰居看傻眼了,您這是要幹嘛?

蔡邕顧不上燙手,伸手將一段正在燃燒的木料掏了出來。原來這塊木料是做琴的好材料,剛纔燒火的時候噼裡啪啦的響,被精通音律的蔡邕聽了出來,因此這纔不顧一切的將木料搶救出來。

後來,蔡邕將被燒焦的木料做處理後,製成了七絃琴,因爲尾部被燒焦了,所以命名爲焦尾琴,也是中國四大名琴之一。

蔡琰搬出焦尾琴之後,跪坐於地,將焦尾琴放在腿上,輕輕撥動琴絃。

一段流暢的音律彈奏而出,代表着久別重逢的無盡歡喜。

蔡邕微閉雙眼,輕輕頷首:“嗯,好一曲《重別》。”

然而漸漸的,蔡琰忽然不知道怎麼的,心中浮現出了一道身影。

劉燁指揮鐵騎大軍攻殺鮮卑鐵騎,英姿颯爽的面孔浮現在心間。漸漸的蔡琰手上的動作也有所變化,十指輕輕撥動琴絃,曲調有所變化。

蔡邕聽着聽着感覺到了不對勁兒。

“鳳求凰?”

蔡邕卻並未打斷蔡琰,而是耐心等到一曲終了,這才面含笑意。

“琰兒,莫非又有中意之人了?”

漢朝時對於女子並沒有後世那麼多的束縛,實際上在宋朝理學發明之前,女子還是比較自由的。比如漢武帝的母親,當年曾經嫁過人,後來入宮生下了劉徹,改嫁是一件比較普遍的事情。

蔡琰聞言,面色一紅,卻是嬌羞不肯名言。

“父親……”

“哈哈哈!”蔡邕哈哈一笑,輕撫長鬚,心中卻是已經有所猜測。

“無妨,河東衛氏也算不了什麼。”蔡邕正色道:“剛好,爲父年紀漸大,精力衰退,你回來了也可以幫助爲父寫作漢史,做第二個班昭。”

“女兒雖然才疏學淺,不過也願意爲父親效勞。”

班彪是漢朝的史學家,生了三個孩子,兩男一女,長子班固是史學名作《漢書》的作者,次子班超那就更加有名了,爲漢朝經營西域,留下了“投筆從戎”的美名。

而值得一提的是,班固殫精竭慮,但是沒有寫完《漢書》就去世了,因此漢和帝下詔請班昭入宮讀皇家藏書,續寫《漢書》,因此班昭成爲了少有的古代女性史學家。

而就在劉燁率兵鎮壓河東郡的時候,袁術軍中卻是傳來了一個噩耗。

張勳奉袁術之名,率領一萬大軍駐紮於豫州沛國境內,伺機而動。聽說曹操奪得徐州之後,袁術當即命令張勳大舉出擊,先奪彭城,再取下邳。

張勳從蕭縣大舉出擊,三日之內便攻下彭城。攻下彭城之後,張勳志得意滿,分兵守衛彭城,自己則是親自帶兵攻入下邳。

卻不料張勳剛剛離開彭城,泰山郡守臧霸立刻奉曹操之命南下,攻取彭城。曹操軍糧不足,因此許諾臧霸攻下彭城可以搜刮,臧霸大喜之下,自然迫不及待的領兵南下,將彭城四面包圍起來。

第918章 劉備撤軍第881章 兵臨長江第743章 包圍態勢第683章 假戲真做第978章 諸葛連弩第192章 萬箭齊發第797章 成都震動第194章 論功行賞第944章 士燮降服第478章 迫降上蔡第998章 千鈞一髮第75章 關張之勇第403章 正直的沮授第559章 鄴城攻防戰第530章 飛書入關第847章 地道奔襲第206章 友軍變敵軍第206章 友軍變敵軍第918章 劉備撤軍第468章 袁軍動向第506章 兩虎相爭第1017章 曹操決斷第324章 箭雨如潮第511章 班師回朝第503章 周瑜定策第385章 苦戰半日第651章 退保幽州第176章 羌人復叛第27章 驅賊破陣第497章 袁術出逃第699章 以步對騎第830章 戰象兵第629章 甲騎具裝第885章 日夜攻打第19章 周駿破膽第470章 張頜出擊第485章 掎角之勢第639章 萬箭齊發第783章 葭萌關第526章 逢紀面聖第478章 迫降上蔡第309章 河東徐公明第576章 龐德出發第55章 委以大權第281章 帝往長安第998章 千鈞一髮第127章 內外夾擊第97章 聽從調遣第599章 心狠手辣第35章 主動出擊878章 後院起火第756章 周郎還師第650章 改弦更張第178章 江東猛虎第408章 血戰第709章 備城列陣第837章 聲勢浩大第810章 前後皆至第859章 問罪荊州第368章 舊地重遊第437章 徐晃截糧第532章 陣斬郝萌第872章 南陽文仲業第606章 野蠻?第45章 黃巾猛將第594章 虛張聲勢第286章 聲東擊西第853章 前後夾擊第866章 敗走憑江口第572章 張頜定策第643章 摧枯拉朽第583章 砍瓜切菜第1018章 功虧一簣第142章 關內侯第149章 管亥戰張頜第686章 夏侯夜襲第559章 鄴城攻防戰第749章 懸羊草人第829章 連殺二將第131章 大獲全勝第182章 進擊的張溫第455章 天下大勢第816章 繼續苦戰第877章 兵臨長江第928章 劉磐悍勇第104章 利刃出鞘第751章 連環火攻第744章 僞裝之計第955章 公孫度退兵第968章 形勢瞭然第27章 驅賊破陣第66章 單騎破城門第845章 走馬上任第526章 逢紀面聖第249章 189年第437章 徐晃截糧第831章 陷坑破敵第361章 非我族類第32章 五子良將第278章 聲名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