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一波三折

收服了百萬黃巾軍的曹操聲勢雄壯,一番大肆動員之後,曹操最爲信任的宗族大將夏侯惇爲先鋒,帶領兩萬兵馬入侵琅琊郡,琅琊郡太守諸葛玄自然帶兵抵抗。

跟在夏侯惇軍中的程昱迫不及待要展現自己的智謀,因此等到諸葛玄帶兵出戰之後,建議夏侯惇按兵不動,而是派遣了兩路偏師分別由軍中都尉率領前往陽都和東安。

諸葛玄得知消息,親自打領大軍救援距離較近的陽安,夏侯惇得到軍中探馬消息之後,立刻親自率領一萬五千大軍前往陽都,等到諸葛玄發現的時候已經陷入重重包圍之中。

夏侯惇軍中盡是縞素,所謂哀兵必勝,典韋、樂進都是先登猛將,對諸葛玄大軍四面衝擊之下,諸葛玄支撐不過一時半刻便全軍潰敗,諸葛玄重傷退卻。

而夏侯惇則是獲得了諸葛玄遺留的琅琊郡太守印璽,程昱則是再出奇謀,以太守印信先後不知不覺的將東安、開陽、陽都等地的留守兵馬調到了三川穀,隨後四面圍攻,琅琊郡六千守軍大敗。

琅琊郡幾座城池形同虛設,夏侯惇當即攻陷諸縣,隨後則是將城中萬餘口全部血腥屠殺,醃製成了人脯,並且宣告徐州,若是獻城投降則既往不咎,如果負隅頑抗,全部屠殺!

開陽、東安兩城城中軍民嚇得魂不守舍,急忙獻城投降,而陽都城則是負隅頑抗。夏侯惇一怒之下,親自率軍攻城,樂進更是摘下頭盔,手持短矛親自先登攻城,不過半日便攻破陽都城,夏侯惇果然沒有食言,將城中一萬六千餘口盡數殺光。

原來曹軍不是在開玩笑……一時之間整個徐州都陷入到了恐慌之中,陶謙這下子才知道自己犯下了什麼樣的錯誤。

“這一次用人不當,乃是老夫一人之過,卻不幸牽連徐州百萬軍民,何其痛哉?”陶謙苦澀道。

“子仲,諸君,某欲綁縛自己,前往曹軍營中負荊請罪,曹操雖然屠殺百姓,不過只要肯獻城投降,還是可以保全的,你們看怎麼樣?”陶謙問道。

“主公,萬萬不可!”曹豹上前一步:“曹操收服青州百萬黃巾賊,如今兵強馬壯可謂野心勃勃,若是讓此等狼子野心之徒佔據徐州,天下必爲其所害,況且丹陽兵素來善戰,末將願意領兵與夏侯惇死戰!”

曹豹乃是徐州士族,同時也是陶謙的老幫手,麾下統帥着徐州最爲精銳的兩萬丹陽兵,丹陽兵悍勇善戰,天下聞名,諸侯多有到丹陽募兵者,儘管曹豹的指揮水平一般,不過憑藉着丹陽精兵,卻是少有敗績。

雖然說五百年前是一家,不過曹豹乃是徐州士族,陶謙年邁因此軟弱,不得不倚重於曹豹,若是讓霸道強橫的曹操入主徐州,曹豹只怕會失去很大一部分權力,因此他堅決不願意。

陶謙看了曹豹一眼,卻是無奈的笑笑:“曹將軍,你再勇猛,難道還能比得上青州百萬黃巾賊麼?”

“陶使君。”糜竺冷靜道:“曹軍雖然善戰,不過正所謂將不因怒而興兵,曹操爲私人恩怨而攻略徐州,天下諸侯無不側目。曹操敢於屠城,可想而知徐州士民落入曹操之手將會如何,況且諸葛玄之敗說明,只要我軍不與曹軍野戰,而是堅守城池,未必會敗!”

陶謙點了點頭:“你的意思是,我軍堅守不出,等到曹軍銳氣耗盡自動退兵?”

隨着糜竺的言論一語中的,陶謙對這個富家大商出身的人越加看重。

“然也。”糜竺正色道:“除此之外,天下諸侯必定有正義之師,我軍可以求取。”

“哦?有哪幾處?”陶謙好奇道。

“其一,洛陽之劉燁。劉燁乃是朝廷車騎將軍,擁兵十萬,破黃巾,定涼州,伐匈奴,敗徐和百萬之衆,兵威震懾天下,曹操爲私人恩怨討伐朝廷州郡,若是請劉車騎調停,必定能夠收穫奇效。”

曹豹冷笑道:“聽說那劉燁和曹操征伐黃巾之時乃是舊友,況且劉燁鞭長莫及,他會出手麼?”陶謙面色憂慮的點了點頭,曹操和劉燁私交甚篤,所以青州黃巾源源不斷向兗州增援之時,劉燁這才寫信讓曹操率兵堵截青州黃巾通道,兩人交情可見一斑。

糜竺搖搖頭:“觀劉燁之作風可以知道,劉燁所向往的乃是成爲如同光武帝一般的中興之士,曹操吞併徐州,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以劉燁的見識,想必不會公私不分。”

“除此之外呢?”陶謙問道。

“汝南袁術,袁術袁紹兄弟相爭,而曹操爲袁紹之爪牙,他若是佔據徐州,則袁紹陣營實力大增,正所謂此消彼長,袁術自然不樂意見到曹操吞併徐州。”糜竺緩緩道:“不過袁術此人不見兔子不撒鷹,只怕需要許以重禮,陶使君可以贈送糧草萬石,請他出兵。”

“還有平原相劉備,聽聞此人素來仁義,胸懷大志,卻屈居平原。劉備乃是公孫瓚麾下,而平原卻爲曹操治下,想必曹操早晚會清除劉備,陶使君可以在信中對劉備言明,並且許諾以徐州一城供其屯兵,想必劉備會來抵抗,那劉備麾下關張二將聽說十分勇猛,想必可以阻擋夏侯惇兵鋒。”

“好。”陶謙吃了一顆定心丸:“既然如此,不知道該派誰去求援?”

“若蒙陶使君不棄,乾熟悉青州道路,願往平原一行。”

陶謙定睛看去,說話之人乃是帳下從事孫乾,原來是青州北海人,被天下大儒鄭玄推薦給了陶謙。

“好,那就勞煩公佑往平原一行,不過青州乃是曹操轄地,卻是不能大張旗鼓。”陶謙看向曹豹:“曹將軍,你派十幾名丹陽兵護送公佑。”

“諾。”曹豹點點頭。

“某弟糜芳,通曉談判之術,可命糜芳前往汝南,與袁術談判。”糜竺道。

“好,聘請子方爲徐州從事。”

“至於洛陽方面,竺不才,願意親往求見劉車騎。”

第935章 大戰前夕第221章 兵貴神速第55章 委以大權第50章 所謂名士第862章 先聲奪人第299章 力挽狂瀾?第181章 驚弓之鳥第779章 荊南亂起第206章 友軍變敵軍第832章 趁勢掩殺第435章 攻城受挫第592章 沿途追擊第405章 月黑風高夜第136章 董卓落敗(2)第965章 審榮獻城第227章 戲劇性反轉第258章 兵髮長安第140章 張角病死第874章 窮途末路第376章 巧舌如簧第991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632章 棄守壺關第546章 全面猛攻第725章 自作聰明第533章 天下強兵第464章 袁術稱帝第220章 耿鄙遺言第903章 廝殺第867章 丁奉建功第314章 春宵一刻第915章 曹軍撤退第929章 周瑜到來第753章 潰圍第169章 塵埃落定第811章 演技出神第977章 木牛流馬第299章 力挽狂瀾?第998章 千鈞一髮第125章 定策破賊第346章 攻守兼備第422章 丹陽精兵第361章 非我族類第144章 金城陷落第956章 兩路齊出第541章 女裝第646章 幽州刺史第178章 江東猛虎第642章 廬山真面目第403章 正直的沮授第455章 天下大勢第258章 兵髮長安第143章 西北狼煙第962章 遼東奇兵第741章 江東軍會議第114章 視死忽如歸第952章 旗鼓相當第671章 後院起火第172章 張溫徵西第965章 審榮獻城第3章 獲賞第907章 挑殺韓元第28章 聲威大震第583章 砍瓜切菜第864章 擒殺黃射第797章 成都震動第915章 曹軍撤退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591章 蔡瑁撤兵第928章 劉磐悍勇第915章 曹軍撤退第235章 肅清涼州第19章 周駿破膽第565章 暫緩攻城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708章 陣前責將第96章 百步送人頭第415章 弄巧成拙第800章 按部就班第608章 烏桓人南下第981章 袁氏兄弟第68章 王渾報信第490章 兵臨淮南第574章 火油退敵第361章 非我族類第531章 壺關告急第292章 江東猛虎第357章 預言成真第344章 兵車隨行第367章 門生故吏第705章 曹操到來第507章 雙雄對峙第328章 白波賊降第553章 千鈞一髮第537章 固若金湯第923章 佳人怨第420章 局勢平穩第741章 江東軍會議第631章 沮授的決心第262章 龐德奮命第403章 正直的沮授